個人資料
正文

對張學良這個曆史人物必須重新看待

(2019-02-02 16:11:06) 下一個

對張學良這個曆史人物必須重新看待(微信擴充升級版)

——致"革命的樂觀主義•欒"

 

很高興你能向我提出怎樣看待張學良的問題。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從鞍山陪護我們到北京,第二天我們離京赴美前,我將我那本心向太陽係”小冊子留給你一本。想必你有所翻閱瀏覽。其中就有歌頌張學良的一篇文章,而且我對張的評價已經超越中共對張的評價。想告訴你,那本小冊子上所收錄的所有詩文都是2008年之前寫的。“心向太陽係”是2008年9月9日印製出廠的。那時社會基本上對黨國曆史真相還是封閉的。

 

我那篇歌頌張學良的文章是在中國大陸2008年看了《張學良》連續劇有感而發。文章標題為《蓋世豪——張學良獨享西洋景的最後“專利”》 連續劇尾聲中有這樣一幕:懷著衝出牢籠的悠久夙願,張學良終於於垂暮之年被“放生”,與夫人(趙一荻)從台北來到美國紐約。紐約接待方是一位張學良的女友蔣士雲女士(夫人趙一荻陪同張學良看過蔣女士為他們安排好的下榻的別墅後,當天即離開紐約赴舊金山看兒子去了)。

接風時問張想吃什麽風味,張答要吃紐約街頭的肯德基。蔣女士大為驚異的是:那可是底層平民百姓吃的東西啊!張學良就去那兒吃。就餐過程,鏡頭掃描了來自不同國籍、 不同民族膚色的男男女女,就像看萬花筒似的津津有味。“你是來吃肯德基,還是來看西洋景?”蔣女士不解的問。“兩者都有。”

這個情節發酵了我那篇《蓋世豪張學良獨享西洋景的最後“專利”》的出籠。我吹捧張的文章不僅僅給張學良冠以“蓋世豪”美譽,更有開頭的一段:一位奠定超民族的,超階級的,超政黨的,超領袖的曆史價值和曆史地位而發動西安事變之舉,並改變中國曆史進程的張學良,以其超越雷霆萬鈞式的震撼性和天方夜譚式的傳奇性壯舉而贏得海內外粉絲億萬之眾,筆者有幸成為其中之一員。

隨著後來看到互聯網揭秘包括張學良和西安事變在內國共黨史真相,才發現自己的認知水平不過有如被捏在如來佛手心中而已。

 

雖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商用電腦問世,但隻有大企業開始使用,個人配備電腦還是九十年代之後, 特別2005年從返聘崗位上退下之後,在家使用個人電腦開始普及,但我這個年齡段的上網的不多。2007年之後,除了電子信箱,還申請了博客,看到大量傳統媒體看不到的東西,或令人耳目一新,或目瞪口呆,或驚恐萬狀。

2012年王薄事件之後,揭秘文章越來越多,尤其有關不可告人的黨史真相,毛及其核心人物等的曆史真相,網友之間轉抄,其中就包括張學良和西安事變曆史真相。不看揭秘不知道,一看到揭秘毛、共、學良等真相,令人驚駭。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化名李宜與共軍周恩來葉劍英等早有密謀往來。

其父東北王張作霖早在1828年之前,一度打敗直係軍閥,控製了北洋軍閥政府,這時張學良一副太子黨派頭,且風華正茂,引無數美女小姐折腰,包括宋美齡都有與張學良親密交集,就在天津的中國第一家英式酒店利順德(現在還在經營)跳交際舞、聽洋唱片等活動,可惜好景不長。1928年張作霖被蔣介石打敗而退回東北。此後的東北和整個民國更大悲劇不斷發生。

1931年9月18日張作霖被炸死(有揭秘文章稱是被蘇俄炸死的,因蘇俄與張在我東北有直接利害衝突,但中共基本上是由蘇俄養大的,不可能把賬算到蘇俄頭上),張學良從紈絝子弟突然接受東北軍一把手位置能否適應能否指揮得動,要有一個過程。與此同時,他心裏對打敗他父親的蔣介石不可能存在好感,自然他不願意獨自領軍抵抗日軍的入侵,而國人都把不抵抗的責任推給蔣介石,國人上下傳說蔣介石下達不抵抗命令,張學良來個順水推舟,逃脫了賣國賊的譴責。

之後,蔣介石就與共軍摽上了,中共不是有五次反圍剿一說嘛。當時國民黨確實麵對既有日本黑魔入侵,又有蘇俄馬列紅魔運動扶持民國內部反政府軍的共產黨勢力,不是有好虎架不住一群狼之說嘛。那時知識分子幾乎都相信共產主義美妙學說,更何況社會底層的工農大眾了。這期間中共不可能不對張學良做統戰工作,中共在國民黨裏埋伏了很多人,況且他的弟弟張學思(注)也是中共的幹將。

所以1936年張楊發動事變是事先與中共串通好了的。至於為何不殺蔣介石,不是中共不想殺,而是操控中共的斯大林不想讓張毛們盲幹。因為一殺蔣,國共必有一場十分慘烈的大屠殺大內戰,日寇必將更加得勢,結果必然危及蘇俄稱霸的氣勢。所以中共服從了斯大林不得殺蔣的命令。這時張對中共與蘇俄勾結才有察覺,為時已晚。

唯一能彌補的一點就是親自護送蔣返回南京,況且想到蔣對自己不薄,且更對與宋美齡風花雪月式的交往難以忘懷,才毅然決然與前來迎接的宋美齡一道護送蔣安返南京,而保住一命,隻要宋美齡不想要張死,蔣還是會給夫人一點麵子的。被終身軟禁的張學良也算福大命大造化大,活了一百多歲。而比較慈善的宋美齡活得更久。他要在中共這邊的話,文革這一關他就過不去。 後來張向蔣父子表示懺悔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

 

(注)張學思:根據網上張學思詞條:張學思(出生於1916-1970),又名張昉,字述卿,原籍遼寧海城縣,生於奉天(今沈陽),係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之弟。曾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兼遼東辦事處主任等職,參加了創建鞏固南滿根據地的鬥爭和四保臨江等戰役;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任海軍參謀長,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於1970年5月29日逝世。

網文《張學思將軍之死》一文開頭提到:“1970年5月末,正當“文化大革命”狂月疊起之際,又一顆將星隕落大地——愛國將領張學良的胞弟、海軍參謀長張學思將軍蒙受不白之冤,含恨九泉!“文章最後又提到:【1967年10月5日,張學思向周總理寫信申訴: “我背叛了自己出身的階級,在黨內遵循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走了三十年,在工作中雖然曾有過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是我以黨性和生命向黨保證,我絕不是叛徒、特務、反革命分子……我已向海軍黨委寫了三封信,至今無回示也無人與我說話,因此給您寫了這封信。”】張學思是在沒有給出任何罪名被林李(作鵬)等抓捕關押期間寫的申訴,據說周恩來沒有收到張的申訴函。

 

 

(精神綠洲201812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