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共承認人類有共同的價值觀

(2018-09-30 23:48:02) 下一個

中共承認人類有共同的價值觀

——讀《國際銳評:為了美好的明天 不可忘卻的紀念》後感

 

筆者於美國時間930日上午看到中國大陸官方網媒新浪網新聞中心根據央視新聞發表一篇評論文章,題為:《國際銳評:為了美好的明天 不可忘卻的紀念》文章標題前邊是北京天安門烈士紀念碑和周圍列隊著軍裝獻花圈的人群圖片。圖片下邊有:9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字樣

 

文章是這樣開頭的:“今天(930日)是中國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中國官方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隆重紀念儀式,緬懷所有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

這開頭第一句話是“今天(930日)是中國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可以說,是整篇文章的“文眼”。但是,在不往下看第二段話,你就不好理解“今天(930日)是中國第五個烈士紀念日”,難道中國已經有四個烈士紀念日了,現在又增加到第五個烈士紀念日?看來不是,絕不是。

請看第二段:“當今世界不少國家都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紀念日。比如,130日是印度烈士節,1111日是加拿大烈士紀念日,59日是俄羅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在每年的特定日子裏,這些國家通過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追思本國的英雄們。不忘過去,向英雄致敬,應該說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看到這裏,就明白了。於是,筆者做了這樣的留言(或叫點評吧):從以上兩段國際銳評一文中前邊兩段話可以看出:中國終於承認人類有共同的價值觀並承認中國是第五個有曆史紀念日的國家。從僅有有紀念碑無紀念日到有紀念日,也算是一個飛躍,也是向前四個有烈士紀念日的國家學習的結果。見賢思齊,值得一讚!

因為不滿足於那點留言或點讚,所以還想借此機會再多說幾句,因為這一舉措具有劃時代意義。國際銳評一文回顧了西方列強從1840年鴉片戰爭,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據統計,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先後被迫簽署了上千份不平等條約。”但據知滿清與沙俄同時向外擴張期間,雙方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被認為是平等的條約。該條約“規定兩國東段邊界以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額爾古納河為分界線,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裏江流域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拆除俄國在雅克薩和額爾古納河南岸修築的據點,撤出侵入的軍隊。清前期簽訂的中俄條約屬於平等條約,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引自1685-1688年中俄戰爭《雅克薩之戰》一文)這一曆史事實還是應該正視的。

 

國際銳評提到:“在國破山河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湧現出了無數抱有家國情懷理想的愛國者、仁人誌士。他們舍棄自我、奉獻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地為維護民族尊嚴而鬥爭、為國家主權而戰鬥。數以千萬計的英雄們最終擊敗外國入侵者,結束了中國一百多年來長期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迎來了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段話的最後一句“迎來了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夠精確,給人的印象僅僅代表中共、襟懷不夠坦蕩。“結束了中國一百多年來長期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不是1949101日,而是1945815日,即日本投降日。是國共兩黨及其他民主黨派在內和全體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艱苦卓絕舍身忘死的功勞。而1945年到1949年是國共兩黨打內戰窩裏鬥,國民黨敗走到台灣,共產黨獲勝並於1949101日改換國號。將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這兩個名稱一簡化,就是“中國”。而自1912年孫中山建立的中華民國至1949年,敗走台灣的國民黨畢竟以中華民國名義在大陸執政38年的曆史是毋庸置疑的,而台灣後來解除黨禁變成民主社會的曆史至今,仍然是民國史的延續。這一客觀存在的曆史事實是無法回避的。

國際銳評還提到到:“一部美國的紀錄片曾經這樣評論道,中國人日常看起來像是一盤散沙,但在民族大義麵前、在危難之際、在戰爭來臨之時,他們又會表現出空前的團結和巨大的潛力。”是的,美國人拍攝的那部紀錄片看過的人都知道:那是民國淪亡我大半個中國的抗日最後一博的危亡時期,不得不放棄南京,移都西進重慶,還有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11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準,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政府不僅沒有強製他們投筆從戎,反而派兵保護他們下徒步西遷,而保存了高等教育的燎原火種,造就了世界一批一流人才。紀錄片更突出反映了“如何艱苦卓絕的修築滇緬公路:記得影片中提到,修此公路對外招標要幾年功夫,而且報價更是龐大驚人。結果軍民自力更生,本來要求一年完工,結果九個月就完成了,堪稱奇跡。正如滇緬公路詞條所總結幾條意義中的最後一條所說的:滇緬公路的修築“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中國人民在缺乏先進工具的情況下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一項連英美專家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偉大工程,在當時嚴重失利的抗戰形勢下,這對於國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也使世界充分認識到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今天的中國大陸能夠坦坦蕩蕩的正視這一曆史事實,才能對海內外中華民族子孫後代,尤其海峽兩岸人民產生更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其實,1949年至今,幾近70年曆史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仍然為了民主法治憲政社會早日到來而遭遇迫害、甚至滅頂之災的鬥士和烈士也不乏其人,對他們是選擇紀念還是選擇忘卻,也是對執政的共產黨的考驗。(精神綠洲2018930日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