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整容,就毀容

(2016-07-18 18:34:40) 下一個

                                                      不整容,就毀容

                                  ——從【《炎黃春秋》停刊聲明】想到的

7月18日文學城轉發【習仲勳的“丹書鐵券”也沒用 《炎黃春秋》宣布玉碎】一文,其中《<炎黃春秋>停刊聲明》這樣寫道:【7月15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派員強行進入雜誌社,竊取和修改了《炎黃春秋》官方網站的密碼,導致“我刊喪失了基本的編輯出版條件”。
 鑒於此,經過炎黃春秋雜誌社社委會討論並一致決定,自即日起(昨日,即7月17日)停刊,此後任何人以《炎黃春秋》名義發行的出版物,均與“本社”無關。”】看過之後,令人心碎。

筆者於2015年7月20日在《不嫁人,就整容》一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炎黃春秋》這本政治和曆史期刊本是計劃生育外的一個“怪胎”、“孤兒”,由社會來撫養並為她報了戶口,她集學識豐厚、思想深邃、智慧膽識於一身,講真話、道真情還政治與曆史以清白而長成婷婷玉立的閨閣美人,年進三八而又獨善其身,不肯“嫁人”,闖出一片自力更生的新天地而博得好評,尤其敢於弘揚正氣、驅邪打鬼更為人們喜聞樂道,同時也招來掩蓋惡政邪史勢力一片羨慕嫉妒恨:一定要想方設法將這個“鐵姑娘”拿下!但她畢竟是社會養大的,把她拿下目標太大,要引起社會那個什麽動。。。吧。就在一籌莫展之間,有高媒“王婆”向主管地段鄉紳鄉願獻策:給她找個“婆家”。眾在場者齊呼:高策!高策!]

 [ 於是,(2014年9月10日)給“鐵姑娘”來個晴天霹靂:“文化部藝術研究院”就是《炎黃春秋》這個“鐵姑娘”的“新郎倌”。“鐵姑娘”與“新郎倌”進行動之於情、曉之於理、苦口婆心、推心置腹地、日以繼夜地談,雙方都感到苦惱,連續幾個月,都吃不好、睡不好。但畢竟都是層次很高、素質很高的文化人,雙方終於各自妥協,達成貌合神離的暫時結合。]

請注意,上述“拉郎配"經過幾個月磨合,才正式成為貌合神離的暫時"夫妻“,也就是說,不過一年多,這對"拉郎配“就撕破臉皮了。我們很高興看到,《炎黃春秋》這位“鐵姑娘”不肯與這位強加進來的“新郎倌”搞什麽浮士德式的交易,絕不接受出賣靈魂的交易。這一點,代表既得利益集團的“新郎倌”恐怕也想到了:我瓦可以不全,但你玉碎了。哈哈!我讓你不整容,那你就玉碎吧!這也好嘛,我得不到你,我讓你毀容。至少達到不整容就毀容的目的。顯然,這是習王反腐打虎改革進入白熱化以來,意識形態上這對貌合神離的暫時"夫妻“互相不再妥協,而演變成你死我活的鬥爭。說穿了,就是專製政體絕對不能容忍合法的民間呼聲,不允許民間創辦任何刊物。

昨天,文學城轉發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官方媒體發表的文章,請看標題:《黨媒評趙薇事件:以抵製外敵的名義抵製同胞》,文中提到:“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想清楚,趙薇如何在遍地大新聞中,成為輿論焦點。尼斯的血洗,土耳其的政變,南方的洪水,南中國海的島,在我的價值觀裏,都比趙薇重要萬倍有餘。不需諱言,製造這起輿論公案的,賦予了她更為重要的角色,方法是挑動了那根長存的民族主義神經。過去許多年裏,這根神經曾指揮著熱血青年上街砸日本 車和車裏的同胞,抵製某貨和用某貨的所有人,用最粗鄙的語言宣泄最不容置疑的正義感,隻要看法相左,便是敵人。”今天文學城又發了《人民日報》挺趙薇:別以抵製外敵的名義抵製同胞》

從玉碎《炎黃春秋》到圍剿一位小小名藝人趙薇,代表既得利益集團在土崩瓦解大趨勢麵前,顯得多麽氣急敗壞啊!他們不餘遺力、千方百計的不斷製造事端,以達到扭轉打虎改革大方向目的。這足以證明反對打虎改革勢力是與民主憲政的世界進步潮流為敵到底,與人類文明發展潮流背道而馳。但他們隻能一時得意,絕不會最後得逞。(精神綠洲 2016年7月19日)

附:

習仲勳的“丹書鐵券”也沒用 《炎黃春秋》宣布玉碎(圖)

文章來源: RFI 於 2016-07-18 14:28:4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9223 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images/btn_sharewechat.gif

http://www.wenxuecity.com/upload/album/f9/9b/2c/5bd9bac77315xkIsBmBJ.jpg


7月13日,《炎黃春秋》雜誌社收到了其主管主辦單位、文化部下屬中國藝術研究院通知,宣布將撤換改組該雜誌社管理層。此後,炎黃春秋管理層方麵曾嚐試通過法律起訴等手段維權,今天下午(7月18日),雜誌社執行主編吳偉發出了雜誌社社長、法人代表杜導正簽名的的“停刊聲明”。

 根據這份聲明,杜導正宣布,7月12日,中國藝術研究院違法單方麵撕毀該院與《炎黃春秋》雜誌社簽署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與炎黃春秋雜誌社協議書》,宣布改組我社領導機構,嚴重侵犯了憲法第35條賦予公民的出版自由,違反了協議書中明確約定的我社人士、發稿和財務的“自主權”。

7月15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派員強行進入雜誌社,竊取和修改了《炎黃春秋》官方網站的密碼,導致“我刊喪失了基本的編輯出版條件”。

 鑒於此,經過炎黃春秋雜誌社社委會討論並一致決定,自即日起(昨日,即7月17日)停刊,此後任何人以《炎黃春秋》名義發行的出版物,均與“本社”無關。

 此前杜導正接受香港“有線電視”采訪時稱,目前雜誌社方麵最少有八百萬人民幣資產被藝術研究院派出的人員控製,並批評其做法“無異於公開搶劫”。

 此前,炎黃春秋雜誌社方麵曾表達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信念”,將通過法律訴訟做最後一搏,隨時做好停刊準備。 ”

接近炎黃春秋社委會的的人士透露,目前雜誌社方麵的態度是,“先停刊,若有條件可複刊,如不具備條件就此關門了。”他認為,“停刊是雜誌社自己的選擇,保持風骨,為當代報刊史保留一份光榮。”

炎黃春秋的編輯曾將中共元老習仲勳題贈的“炎黃春秋、辦得不錯”的題詞戲稱為“丹書鐵券”,但似乎並沒有改變雜誌社備受打壓的命運。

 《炎黃春秋》雜誌社顧問、中共元老李銳的友人對本台記者轉述,李銳曾在多個場合“不無得意”地透露,此前《炎黃春秋》變更主管部門引起紛爭,中共老人上書後,習近平曾有八個字批示“不要封殺、做好引導”。

 就目前來看,通過改組管理層改變雜誌社的編輯方向,似乎正是官方做好“引導”的創新之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