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你是你生命體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5-11-03 06:15:25) 下一個

       你是你生命體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試解讀《你的體內還有另一個人?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

 

“剛地弓形蟲”寄生蟲讓你任性而自殺

 

  《你的體內還有另一個人?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詳見2015年11月2日文學城網文)一文開門見山做了這樣的闡述:“北京時間11月2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在以前,每個人都對自己從何而來這個問題有著清楚的認識:你的父親遇到了你的母親,他們相愛了,你是他們兩人愛情的見證和結晶——在響亮的啼哭聲中,你來到了這個世界。因此,你的身體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它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你。”
  是的,一般來說迄今為止,這是人們對自己的由來所達成的共識。但是,這一共識遭遇了挑戰:說事件並非到此為止。現在讓你給我們來麵對這一挑戰:是“我們”,還是“我”?按這一提法,我們還可以做這樣的引申:是“你們”,還是“你”?使他(她)們,還是他(她)?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生命常態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有一個複雜的故事構成的。

  文章做了這樣的解析:“除了來自你父母親的基因之外,你的體內還有病毒、細菌,甚至其他人的基因。事實上,如果你還有兄弟姐妹,那麽在你的身體和大腦中還會包含有你的兄弟姐妹身上的一部分。盡管聽上去有些怪異,但的確,這一事實會影響到你的行為方式。”這樣的解析,我們根據常識,似乎也沒有理由反對,不能說沒有道理。

  所以,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皮特·克拉米爾(Peter Kramer)表示:"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而是某種形式的‘超個體’。”我們也沒有理由反對。怎樣進一步理解“超個體”呢?那就是“在我們的身體內,大量人類或非人類的個體正在相互鬥爭,以爭奪對我們的控製權。”看到這裏,一般都會感到雲障霧罩,不可思議。但我們也越來越感到,癌病毒在與我們生命搏鬥,當然還有其他類型致命病毒,爭奪對我們生命的控製權。不過,這是我們從醫生那裏批發來的粗淺認識。而研究此問題的學者是這樣解釋的:”我們很早之前便已經意識到我們的身體實際上是一個由許多不同生物組成的複雜組合體。你的腸道細菌會產生特殊的神經傳遞素,它們可以改變你的情緒狀態,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會對我們的食欲造成影響,從而確保你會去攝入它們喜愛的食物。而如果你不小心感染了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 的寄生蟲,則可能會讓你不知不覺中選擇自殺。“讀到這裏,作為門外漢的我們似乎有點豁然開朗:為什麽有些人在和平養尊處優的環境中選擇自殺?我們容易理解一個人無法忍受遭遇外部打擊或心靈摧殘時,不得不選擇自殺。不能不提到,我們曆次政治運動,尤其與人鬥登峰造極的文革期間,不要說他殺,自殺現象可謂遍布神州大地。

  但對養尊處優者選擇自殺就無法理解了。比如多年前,我們媒體報道過新西蘭、日本等國自殺現象比較嚴重,而且生活都是無憂無慮,沒任何外來壓力的中產階級,卻選擇了自殺。我們卻以想當然的武斷的粗淺的理解為: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沒有奮鬥目標了,活夠了,所以自殺。

自殺現象難道真像我們理解的那樣嗎?現在,學者正在解答這一我們無法理解的現象:罪魁禍首就是一種叫“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 的寄生蟲在人體中作祟。它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外敵,一旦被入侵(感染),你就與死神為伍了。"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會對我們的食欲造成影響,從而確保你會去攝入它們喜愛的食物”。好可怕啊!原來你喜愛的某種食物,恰恰是奪你命的“剛地弓形蟲”寄生蟲!那麽不禁要問:“剛地弓形蟲”寄生蟲到底喜歡什麽食物呢?文章沒有提到,我們也不好亂猜疑,恐怕是另外一個研究課題了。

你是你軀體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融合一體’的同胞"這個小標題中,文章告訴我們:我你他(她)都不是單純的我你他(她),而是有諸多“殖民”構件或殖民碎片或病毒組成的。如文中所說:“從這一角度上來看,我們的行為其實並不完全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到這裏其實已經足夠讓你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了。但接下來要提到的話題則更加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不僅你的大腦會遭受微生物的入侵甚至控製,甚至還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看看多不可思議啊:“不僅你的大腦會遭受微生物的入侵甚至控製” “甚至還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如何理解”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再看下麵一段話:“其中最為明顯的案例恐怕莫過於共用一個大腦的連體嬰兒,但事實上,即便是完全正常的雙胞胎也會擁有一些共同的器官,即便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細胞可以在雙胞胎甚至三胞胎的身體之間隨意穿行。這樣的情況我們曾經一度認為是非常罕見的,但現在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況其實是相當普遍的。比如說,大約8%的異卵雙生兒以及21%的三胞胎體內擁有兩種血型——一種是由他們自身的造血細胞產生的,而另外一些則是留在他們體內的兄弟姐妹的細胞所產生的。換句話說,他們的身體其實是幾個人的身體拚接組成的,這樣的情況可能會發生在很多器官上,其中也包括大腦。”是呀,共用一個大腦的連體嬰兒,包括“完全正常的雙胞胎也會擁有一些共同的器官”,而“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意思到這一點”。為什麽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因為“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細胞可以在雙胞胎甚至三胞胎的身體之間隨意穿行。”

  文章進一步總結道:“這樣的情況我們曾經一度認為是非常罕見的,但現在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況其實是相當普遍的。”文章舉例說:“大約8%的異卵雙生兒以及21%的三胞胎體內擁有兩種血型——一種是由他們自身的造血細胞產生的,而另外一些則是留在他們體內的兄弟姐妹的細胞所產生的。”看到這裏,似乎又有一點不太好理解了。但是,文章用換一種說法,好像能令我們開了點竅:“換句話說,他們的身體其實是幾個人的身體拚接組成的,這樣的情況可能會發生在很多器官上,其中也包括大腦。”

  根據文章上述對人體結構的複雜組成,筆者做如下理解:你我他(她)都是自己身體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都不可能是百分百的純粹自己,至少由一小部分或很大部分"股東”組成的,你我他(她)董事長身份和作為你軀體“股東”的其他成分要素乃至病毒都是與生俱來的,連父母都無法為我們身體構造進行選擇,何況我們自己。作為你的軀體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常態下,你保持正常的運作,你軀體的“股東”們會陪你一直正常的玩下去。但是如果你無意間偏袒慫恿或縱欲你軀體的某類“股東”的話,它就把你玩完了,比如文章介紹的“剛地弓形蟲”這種寄生蟲病毒,讓你偏食而自殺,你說邪乎不邪乎?!


  文章最後善意的提醒我們"。。。我們不應對這些“外來”的入侵者抱有敵意,畢竟正是所有這些因素才最終造就了今天的你。尼爾森表示:‘我想現在事情已經很清楚,我們體內的這些‘自然移民’一直以來就是伴隨著我們的,不管是好是壞,這就是事實。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它們帶來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原來我們每個生命個體都是“自然移民”的生命體,作為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你,隻能好好與他們相處,千萬不要任性哦!

題外話

  最後說兩句與題內有關的題外話:筆者曾經學的專業隻是英語,那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對所有其他門類科學學科都是門外漢。在文學城網上每天六七十篇文章目錄滾動,能被我眼球命中的目標也就三五篇七八篇而已,能撲捉到《你的體內還有另一個人?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純屬出於好奇。讀後的議論或白話一番,自然也出於好奇。

  筆者覺得這是一篇研究有關生命科學的前沿部分,或者說一個前沿分支,不是還有有關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嘛。人體特異功能應該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另一個前沿分支。過去我們一直視其為偽科學。記得人民日報針對特異功能現象還進行過征文討論。筆者也曾參與投稿討論。但征文最後不了了之。到底否定還是肯否,沒有下文。記得本人的觀點,認為此類現象不能單純以科學試驗來檢驗。我以夢為例:幾乎人人都能在睡眠中做夢。這個做夢現象是存在的,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但是,你要一個人反複做同一個一模一樣的夢,誰能辦到?絕對不可能的事。而且每個人的夢境絕對私密,沒有任何人用任何方法能測出他人做過什麽夢。好像有一種否定的理由就是:它經不起科學實驗,也就是說,經過實驗而不能重複出現的現象,就是偽科學。這就把爭論問題的焦點引向了荒謬。好在,有弗洛伊德著名的《夢的解析》一書,他不僅沒有將夢的現象引向荒謬,而且下大功夫進行研究,並誕生精神分析學,獲得世人共識的一麵,值得慶幸(注)。

  不妨再舉個淺顯實例:在高速公路駕車行駛,不係安全帶,一旦出車禍車裏人會穿過擋風玻璃飛落在車前馬路上。如果有人說,他駕車或乘車從不係安全帶 ,也沒有發生過衝到馬路上的事故的話,就把爭論的問題焦點引向荒謬一個道理。這點題外話,算是筆者亂彈琴,歡迎看官批評指正,以求引起對生命名科學的重視。

(注)網上弗洛伊德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後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精神綠洲2015年11月3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