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彭德懷

(2012-04-09 10:08:50) 下一個

彭德懷

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曆史功勳;他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黨性原則,始終保持坦蕩的革命胸懷,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極其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之本色,一直受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尊敬、愛戴和懷念。

中文名:彭德懷
別名:彭得華、清宗、石穿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
出生日期:1898年10月24日
逝世日期:1974年11月29日
職業: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
畢業院校:湖南陸軍講武堂
信仰:共產主義
代表作品:《彭德懷自述》、《彭德懷軍事文選》等

人物簡介

  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1974年11月29日14時25分在北京含冤辭世;前妻劉坤模(1910—?),後娶浦安修(1918—1991)為妻,無子女。
  彭德懷同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彭德懷同誌曾任中共六屆候補中央委員;七、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等職務。
  1978年12月24日,鄧小平同誌在彭德懷同誌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稱“彭德懷同誌是國內和國際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懷念愛戴。”“彭德懷同誌熱愛黨,熱愛人民,忠誠於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作戰勇敢,耿直剛正廉潔奉公,嚴於律己,關心群眾,從不考慮個人得失。他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對革命工作勤勤懇懇,極端負責。”
  出版有《彭德懷傳》、《彭德懷自述》、《彭德懷軍事文選》等。

生平事略

  彭德懷於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烏石寨彭家圍子,按族譜所排,彭德懷取名清宗,字懷歸,號得華;原名得華,號石穿;他幼年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輟學務農,下煤窯做工;15歲時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
  1916年入湘軍當兵,痛恨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黑暗統治,萌發富國強兵思想。1919年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後因派會員殺死一惡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脫。
  1922年改名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回湘軍任排長、連長、營長;1926年隨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結識共產黨人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7年1月於所在營成立士兵委員會,訂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維護士兵權益的會章。1928年1月升任團長,4月在大革命失敗的革命低潮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22日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任軍長兼第13師師長;率部在湘鄂贛邊轉戰數月,建立三省邊界革命根據地,後率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第4軍會師。
  1929年1月為了配合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擔負留守井岡山、鉗製湘贛敵軍的艱巨任務;1930年6月任第3軍團總指揮,率部在平江擊敗國民黨軍的進攻,乘勝攻入長沙,占領十日。
  1931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4年1月補選為中共第六屆候補中央委員;在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中,他是前線主要指揮員之一,所率3軍團屢建戰功。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逐漸認識到“左”傾冒險主義的危害,曾對錯誤的軍事指揮提出嚴肅的批評。
  1934年10月率部參加長征,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會後率3軍團積極執行新的作戰方針,北渡赤水,回師攻占婁山關,再克遵義城,協同第1軍團殲滅大量反撲之敵,取得第一方麵軍長征後第一個大勝利。
  1935年6月第一方麵軍同第四方麵軍會合後,他堅決擁護北上方針,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9月,第1、3軍合編為陝甘支隊,任司令員。10月,與政治委員毛澤東率部到達陝北。在他率領紅軍勇猛打退敵軍騎兵的追擊後,毛澤東曾寫詩讚揚他:“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方麵軍司令員。參與指揮直羅鎮戰役。
  1936年1月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2月任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與毛澤東等指揮部隊東渡黃河,挺進山西,宣傳抗日,擴大紅軍;5月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西征寧夏、隴東,迎接第二、第四方麵軍北上會師;10月底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副總指揮(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爾後在華北敵後領導發動群眾,擴大抗日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指揮部隊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在與日軍進行頻繁戰鬥的同時,並與製造磨擦的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40年,在華北發動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史稱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使全國軍民受到鼓舞。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統一領導對敵鬥爭、整風學習、大生產和減租減息運動,實行精兵簡政,領導華北軍民渡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
  1943年9月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並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對日軍的大反攻。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後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1947年3月初,國民黨軍胡宗南等部20多萬人重點進攻陝甘寧解放區時,指揮僅2萬餘人的陝北部隊和後勤機關,同十倍於己的敵軍作戰;在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根據毛澤東提出的作戰方針,采取拖疲敵人的“蘑菇戰術”,伺機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在一個半月內連續於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後又在沙家店殲敵兩個旅,挫敗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扭轉了西北戰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軍在其他戰場的作戰;1948年2、3月間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舉殲敵五個旅,於4月22日收複延安。彭德懷出奇製勝,以劣勢兵力戰勝優勢兵力的指揮藝術,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
  1949年在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形勢下,運用軍事進攻與和平談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50年10月,當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嚴重威脅中國邊境安全時,他堅決擁護抗美援朝的決策,出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在七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迫使其轉入戰略防禦,接受停戰談判。
  經過兩年邊打邊談,於1953年7月簽訂停戰協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1952年4月回國,主持中共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從1954年9月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他以極大的魄力,領導實行軍隊組織機構和重大製度的改革,改善武器裝備,組建技術兵種,舉辦各類軍事學校和研究機構,實施正規的軍政訓練,建立第一線國防築城體係,促進人民解放軍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從單一兵種到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曆史性轉變。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9年7月,彭德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廬山會議)期間,不顧個人安危,為民請命,勇於直言,寫信給毛澤東主席,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提出批評,遭到錯誤的批判,並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被錯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首領,免去國防部長等職務。
  廬山會議原本是為了“糾左”,但會後卻在全國展開了“反右傾運動”(反對以彭德懷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上萬名黨員受到了批判與非人道待遇;其中大部分黨員在1962年被平反,恢複了工作;但毛澤東設下了底線:“誰都能平反,唯獨彭德懷不能平反。”
  1962年6月,彭德懷憤然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信(八萬言書),反駁廬山會議強加給他的不實之詞,堅持真理,再次受到錯誤的批判和審查——賀龍受命成立彭德懷專案組進行審查,但無結果。
  1965年9月23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最後一次接見彭德懷,對其承認“也許真理在你那邊”,並對在場的其他中央領導同誌稱“我過去反對彭德懷同誌是積極的,現在要支持他也是誠心誠意的。對老彭的看法應當是一分為二,我自己也是這樣……在我的選集上,還保存你(彭德懷)的名字。為什麽一個人犯了錯誤,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彭德懷最終被派往四川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一職——在另一個特殊的戰場上,他顧全大局忍辱負重,高舉真理之旗,進行艱苦卓絕的工作;他正氣凜然,威武不屈,用生命做了最後抗爭的可歌可泣的悲壯曆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彭德懷又遭到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無端誣陷和嚴重迫害,被紅衛兵成都押回北京,慘遭批鬥、關押,他據理鬥爭,堅貞不屈;由於長期的摧殘折磨,他身患結腸癌,於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在北京含冤辭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彭德懷同誌平反昭雪,恢複名譽;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他與陶鑄同誌同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鄧小平同誌親致悼詞。

大事年表

早年經曆

  1898年
  10月24日(農曆九月初十日)誕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04年—1907年 6-9歲
  
在私塾讀書兩年,因母親去世、父親病重,即失學砍柴賣錢,補助家用。
  1908年—1910年 10—12歲
  在富農家放牛。
  1911年—1912年 13—14歲
  在黃磧嶺煤窯做車水工。
  1913年 15歲
  受當地元末農民起義軍易華“打富濟貧”傳說和清太平天國革命故事的影響,參加饑民鬧糶被通緝,離家逃走。
  1914年—1916年 16—18歲
  在洞庭湖西林圍當堤工。
  1916年—1917年 18—19歲
  到長沙投軍,編在湘軍第二師三旅六團一營一連當兵。
  1918年—1919年 20—21歲
  升任班長。與同連的黃公略、李燦等結為摯友。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
  1920年 22歲
  初夏 參加驅逐北洋軍閥、湖南督軍張敬堯的戰鬥,升任排長。
  11月底 參加湘軍近10萬士兵的鬧餉鬥爭。 
  1921年 23歲
  夏 參加“援鄂自治”戰爭,湘軍敗退,隨六團開赴南縣,代理連長。
  秋冬 為幫助一個貧苦農民,派救貧會會員秘密處決當地惡霸地主兼稅務局長、堤工局長區盛欽(其兄為湖南省督軍署高級參議)。事發後被捕,在押往長沙途中逃脫。
  1922年 24歲
  初春 到廣東舊友魯廣厚獨立營任連長。
  3—7月 棄職回家種地。
  8月 考人湖南陸軍講武堂。
  1923年 25歲
  8月 從講武堂畢業,回六團一營一連任連長。
  1924年 26歲
  4月 代理六團一營營長。
  1926年 28歲
  5月 任六團一營營長。
  夏 廣東北伐軍人湘。湘軍第二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獨立第一師,六團改為一團,任一團一營營長,參加北伐戰爭,結識一師政治部秘書長共產黨員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 
  1月 在一營各連成立士兵委員會,以救貧會章程作為士兵委員會的章程。
  5月中旬和下旬 在嶽州向師長周磐建議,攻擊武漢的夏鬥寅叛軍,向長沙進軍平定許克祥叛軍,均被拒絕。
  6月上旬 為聲援武漢國民革命軍葉挺部擊敗夏鬥寅叛軍,率部襲擊城陵礬對岸的四川軍閥楊森部。
  8月 參加唐生智第四集團軍討伐蔣介石
  冬 同中共南華安特委取得聯係,要求加人共產黨。幫助段德昌秘密來南縣養傷。

投身革命

  1928年 30歲
  1月 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由原獨立第一師改編)一團團長。
  2月 支持師長周磐辦師隨營學校。推薦黃公略(共產黨員)任副校長主持隨校工作。按士兵委員會章程精神擬訂隨校章程。
  4月 加人中國共產黨。一團秘密成立黨委,任黨委書記。
  6月19日 率一團隨獨五師師部抵達平江。
  7月22日 同膝代遠等率領獨立五師一團發動平江起義,占領縣城。24日,成立紅軍第五軍,任軍長兼十三師師長。30日,紅五軍退出平江城。
  8月22日 率紅五軍主力向瀏陽、萬載邊界發展,相機南下與紅四軍聯絡。
  10月 出席在銅鼓幽居召開的湘鄂贛邊5縣縣委和紅五軍軍委聯席會議。會議決定建立湘鄂贛邊界特委和根據地。
  11月 率紅五軍一、三縱隊向井岡山進軍。17日(一說27日),攻下萬載縣城。
  12月上旬 率紅五軍主力到達寧岡,與紅四軍勝利會師。
  1929年 31歲
  1月中旬 出席於寧岡柏露村召開的紅四軍前委、湘贛邊特委、紅四軍和紅五軍軍委聯席會議。
  1月26日 指揮紅五軍和王佐部抗擊湘贛兩省“圍剿”軍向井岡山的進攻。
  3月中旬 率紅五軍繼續南下,攻占安遠城。
  4月1日 率紅五軍在瑞金與從長汀開至瑞金的紅四軍第二次會師。
  4月4日 寫信給中共中央,報告平江起義,守衛井岡山和突圍戰鬥經過。
  4月8日 出席雩都紅四軍前委擴大會。
  5月中旬—6月下旬 率紅五軍和王佐特務營向湘東、粵北進行遊擊,先後攻占桂東、汝城、城口、南雄,繳獲大量槍枝彈藥
  7月 率部回師井岡山,攻打安福城,戰鬥失利。
  8月下旬 率紅五軍返回湘鄂贛邊根據地,與原紅五軍第二縱隊(湘鄂贛邊境支隊)會合,全軍已發展到3000餘人。 9月 出席湘鄂贛邊特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重新組建紅五軍軍部,將彭德懷率領的四、五縱隊(原紅五軍一、三縱隊)和湘鄂贛邊支隊(原紅五軍第二縱隊)擴編為5個縱隊,彭德懷為紅五軍軍長。
  10月下旬 就湖南省委1929年9月10日來信寫了《紅五軍軍委關於平江暴動前後情況和經驗教訓向湘委的報告》。
  1930年 32歲
  1月18日 出席遂川雩田圩召開的紅五軍軍委、湘贛邊特委聯席會議。幫助贛南特委和湘贛邊特委建立紅六軍。
  3月 率紅五軍一、三、四縱隊攻占袁川(今宜春),是湘贛邊蘇區全盛時期。
  4月下旬 率紅五軍一、三、四縱隊在長壽街與第二縱隊、第五縱隊會師,全軍已發展到6000餘人。
  5月6日 指揮紅五軍第二次攻占平江城。
  6月中旬 紅五軍軍委在大冶劉仁八召開擴大會議,遵照中央指示,成立紅三軍團,彭德懷任軍團總指揮和前委書記。轄五、八兩個軍。
  7月4日 指揮紅三軍團一舉攻占嶽州。
  7月上旬 率紅三軍團第三次占領平江城。22日召開誓師大會,紀念平江起義兩周年,誓師攻打長沙。
  7月23日—27日 指揮紅三軍團伏擊國民黨何鍵部先頭梯隊,擊潰第三梯隊,攻占湖南省會長沙。
  8月6日 指揮紅三軍團與何鍵敵軍激戰後,主動撤出長沙城,向瀏陽方麵轉移。
  8月23日 率領紅三軍團在瀏陽永和市和紅一軍團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任副總司令。
  10月下旬 出席紅一方麵軍總前委、江西省行動委員會於新喻(今新餘)羅坊召開的聯席會議,並說服紅三軍團接受總前委的決定,東渡贛江,誘敵深入。
  12月中旬 收到一封毛澤東給古柏(毛的秘書)的“親筆”信,信中讓古柏審訊AB團時,逼供出彭德懷是AB團等。彭德懷揭露了敵人的陰謀,維護了一、三軍團的團結。
  12月30日—1931年1月3日 參與指揮第一次反“圍剿”戰役。指揮三軍團配合一軍團在龍崗全殲國民黨近1萬人,活捉前線總指揮兼十八師師長張輝瓚
  1931年 33歲
  3月18日 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被增選為蘇區中央局委員。
  5月16日—31日 參加指揮第二次反“圍剿”戰役。一、三軍團配合作戰,全殲國民黨軍隊四十七師1個旅、二十八師大部和四十三師1部,取得中洞、白沙兩戰勝利。在紅一軍團配合下,紅三軍團在中村殲敵二十七師1個旅;在建寧全殲守敵五十六師3個團,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最後一戰勝利。
  8月5日—9月15日 參與指揮第三次反“圍剿”戰役。紅三軍團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於蓮塘全殲國民黨軍隊四十七師1個旅,獲得初戰勝利。
  11月25日 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1月27日 指揮三軍團攻克會昌城。
  1932年 34歲
  1月10 任攻打贛州主作戰軍前敵總指揮。
  2月初—3月上旬 指揮主作戰軍(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第四軍)圍攻、爆破贛州城,曆時30多天未克,撤出戰鬥。
  3月中旬 出席在贛縣江口圩召開的蘇區中央局擴大會議,支持紅軍主力夾贛江而下,分途作戰的意見。
  3月18日 任紅軍西路軍總指揮。
  5月 指揮西路軍紅三軍團占領湖南汝城。
  7月 參加紅一方麵軍發起的南雄、水口戰役。
  8月19日—22日 率紅三軍團參加攻占樂安、宜黃戰役,主攻宜黃城,殲國民黨軍隊二十七師3個團。
  11月 率紅三軍團參加金(溪)資(溪)戰役。
  1933年 35歲
  1月4日—5日 參加紅一方麵軍發起的金資戰役,指揮紅三軍團攻占黃獅渡。殲國民黨軍五師周士達十三旅大部。
  2月中旬—3月下旬 參與指揮第四次反“圍剿”戰役。
  7月19日一8月3日 指揮東方軍連克泉上、朋口、連城。
  8月 指揮東方軍攻占閩江上遊順昌洋口和延平峽陽兩個重要商港,擊潰敵五十六師3個團。包圍順昌、將樂,主力圍攻延平。
  10月 率東方軍從福建回師江西,於飛蔦與國民黨周渾元六師遭遇,攻占詢口,殲滅周師十八旅,取得第五次反“圍剿”一個意外的序戰勝利。
  12月12日 指揮團村戰鬥。

長征路上

  1934年 36歲
  1月 在瑞金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補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3月中旬 率紅三軍團前往泰寧堵擊國民黨軍隊進攻,未能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
  4月中下旬 被任命為廣昌戰役總指揮,此戰紅軍遭受重大傷亡,廣昌失守。
  4月28日晚 與李德就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略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指責李是“崽賣爺田心不痛”。
  6月—7月 率紅三軍團於北線不斷抗擊敵軍南進。
  8月 指揮紅三軍團進行高虎墒、萬年亭戰鬥,因孤立無援,陣地均被攻破。
  10月17日 率領紅三軍團從雩都出發,開始長征。
  10月20日—11月11日 指揮紅三軍團向西進發,連續突破國民黨軍隊設置的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封鎖線。
  11月27日—30日 指揮紅三軍團於湘江、灌江之間的新圩阻擊桂軍進攻後完成了阻擊任務,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12月上、中旬率紅三軍團進人瑤族地區,向黎平前進。
  1935年 37歲
  1月15日—17日 出席中共中央於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議期間,因前方戰局緊迫,提前回司令部指揮戰鬥。
  1月28日 參加土城戰鬥。
  2月25日—26日 指揮紅三軍團搶占婁山關。
  2月27日—28日 指揮紅一、紅三軍團第二次攻占遵義城,擊潰黔軍王家烈8個團,殲滅敵吳奇偉2個師,俘敵3000餘人,取得長征以來第一個重大勝利。
  3月中下旬 率紅三軍團三渡、四渡赤水河,然後南下。
  5月上旬 率紅三軍團為右縱隊渡過金沙江
  5月中旬 指揮紅三軍團和於部團圍攻會理城,參加在會理城外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6月中旬 率紅三軍團到達懋功,與紅四方麵軍會合。
  6月26日 出席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8月 率紅三軍隨右路軍從毛兒蓋地區進人草地,向班佑、巴西前進。
  9月2日 出席在巴西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9月12日 出席在俄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將一、三軍團、中央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被任命為司令員。
  10月19日 率陝甘支隊到達吳起鎮,與紅26軍和紅25軍會合。
  11月3日 奉蘇維埃中央政府命令,就任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司令員。
  11月21日 協同毛澤東、周恩來指揮直羅鎮戰役。殲敵一個師又一個團,粉碎敵人對陝甘根據地第三次“圍剿”。
  1936年 38歲
  1月下旬 從前線趕赴延長參加中央召開的軍事會議,討論東征問題。
  2月20日 指揮紅一方麵軍渡過黃河天險,進人山西作戰。
  5月初 勝利回師陝北。
  5月18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西征戰役計劃,組成中國人民紅軍西方野戰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5月下旬—7月 指揮西方野戰軍左路軍一軍團消滅了馬鴻賓主力。
  10月 率紅一方麵軍在甘肅會寧界石鋪,將台堡先後與二、四方麵軍勝利會師。
  11月19日—21日 指揮山城堡戰役,殲胡宗南一軍七十八師一個旅又兩個團。

抗日戰場

  1937年 39歲
  1月中旬 親往三原縣渭北警備司令部作趙壽山的統戰工作。
  5月2日—14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有蘇區、白區和紅軍代表參加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當時稱蘇區代表會議)。
  7月9日 同紅軍其他將領通電全國,願為抗日先鋒與日本侵略軍決一死戰。
  7月14日 遵照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團命令將紅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
  7月22日 在紅軍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作報告。
  8月22日—25日 在洛川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8月25日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副總指揮。
  8月29日(一說23日) 任中央軍委前方軍委分會副書記。
  9月5日 與周恩來、林彪、徐向前抵太原,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商紅軍參戰問題。
  9月11日 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任副總司令。
  9月23日 與朱德總司令率八路軍總部抵山西五台縣之南茹村。部署一一五師在平型關襲擊日軍板垣師團。
  10月 協助朱德指揮八路軍配合友軍進行忻口戰役
  10月19日 與朱德、任弼時一起建議中共中央書記處按紅軍傳統建立八路軍的政治委員會製度
  10月21日 同朱德、任弼時一起部署八路軍一二○師在晉西北,綏東及五台以北,一一五師在靈邱、淶源及五台以東以南,一二九師在正太路以南太行山脈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
  11月27日 在延安抗大作演說。
  1938年 40歲
  1月15日 與朱德、賀龍、劉伯承、林彪赴洛陽參加蔣介石召集的第二戰區師長以上幹部會。會後應蔣介石之約在武昌與蔣會談八路軍支援徐州會戰問題。
  2月 與朱德一起部署八路軍各師主力破擊正太、同蒲、平漢鐵路和邯長公路,支援正麵戰場的徐州會戰。
  3月2日 任第二戰區東路軍副總指揮。
  3月24日 在沁縣小東嶺召開的第二戰區東路軍將領會議上,作《第二期抗戰與我們的任務》報告。
  4月 協助朱德指揮東路軍各部粉碎敵人對晉東南的九路圍攻,消滅日寇4000餘人,收複縣城18座。
  5月14日 同朱德令宋(時輪)、鄧(華)支隊組成第四縱隊。 
  11月3日 同朱德令一二九師派有力部隊挺進冀南,協同冀南軍區部隊,鞏固抗日根據地。
  11月9日 中央政治局決定彭德懷為中央北方局委員,北方局常委。
  12月2日 同朱德命賀(龍)、關(向應)率一二○師主力開赴冀中,統一冀中區領導。
  1939年 41歲
  2月7日 和朱德等發出第一期整軍30個團的訓令,6月23日幻發出第二期整訓30個團的訓令。
  2月下旬 在冀南指揮反掃蕩作戰。
  6月上旬 赴冀南同河北省主席鹿鍾麟談判,提出解決河北八大綱領。
  7月6日 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發表《鞏固敵後抗日根據地》一文。
  10月25日 在晉東南決死隊、犧盟會、山西第三行政專署幹部會上作講演,與薄一波等人研究如何應付閻錫山發動反共事變。
  12月20日—22日 在陽城東部署兵力,反擊閻錫山製造的反共的“十二月事變”。
  1940年 42歲
  3月上旬 與朱德部署八路軍一部全殲進攻太行區頑軍朱懷冰等部3個師,粉碎了國民黨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4月 部署第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及各軍區對津浦、同蒲、平漢、膠濟等鐵路幹線及日軍新修的公路、鐵路、碉堡進行破壞。
  4月15日 在抗日軍政大學第六期開學典禮上作報告。
  6月 部署黃克城部南下與新四軍會合開辟隴海南、新黃河北根據地。
  7月22日 為打破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和進攻西安、重慶的企圖,與朱德、左權向八路軍一二○師、一二九師、晉察冀軍區發出進行破襲正太鐵路戰役的預備命令。
  8月20日 指揮發動對正太、同蒲、平漢鐵路及敵重要公路線的破襲戰,參戰兵力達百餘團,定名為“百團大戰”。
  9月20日 命令參戰各部轉人百團大戰第二階段以拔除敵人據點為主的作戰。
  10月30日—11月1日 在百團大戰第三階段(反掃蕩)作戰中指揮關家堖戰鬥,殲敵岡崎大隊大部。
  12月5日 百團大戰宣告結束。整個戰役殲敵2.5萬餘人,破壞鐵路948裏,公路線3000餘裏,破壞橋梁、涵洞、車站260餘處,繳獲大批槍枝、彈藥和軍用物資。
  1941年 43歲
  1月14日 向毛澤東報告八路軍總部兵工廠本年度努力增強40個團裝備的生產計劃和兵工廠的規模。
  4月16日 中央軍委決定組織華北軍委分會,被任命為副主席。
  4月—12月 組織指揮各根據地打破敵人對我軍的封鎖和粉碎敵人“掃蕩”的戰鬥。
  1942年 44歲
  1月7日 作《開展全麵對敵經濟鬥爭》報告。
  l月8日 發表《克服困難爭取勝利》一文,向華北抗日軍、政、民提出實行精兵、簡政、增加生產三項號召。
  3月 部署晉東南我軍分別襲擊正太、同蒲路各線,牽製敵人向晉西南友軍(閻)的進攻。
  5月 指揮對日軍反“掃蕩”作戰。25日,日軍奔襲合圍八路軍總部及北方局機關,左權在突圍中不幸犧牲。
  1943年 45歲
  1月 發表《關於敵戰區與遊擊區的工作》一文,提出武裝工作隊的任務、組織和活動方式。
  9月8日 離開太行山八路軍總部,去延安。以後即在延安參加整風學習和協助毛澤東、朱德指導華北敵後抗戰。
  1944年 46歲
  8月6日—9日 在延安對美軍觀察組作題為《八路軍七年來在華北抗戰的概況》3次談話,講述了八路軍7年抗戰的艱苦曆程和輝煌戰果。
  12月12日 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第二次大會上報告華北敵後軍民英勇抗擊敵人和根據地建設情況。
  1945年 47歲
  4月30日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主要講軍事問題、政權問題、華北的群眾運動問題,總結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偉大成績和幾點經驗教訓。
  6月11日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當選中央委員。
  6月19日 七屆一中全會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6月22日—7月25日 參加華北工作座談會,作自我批評。
  8月23日 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8月28日—9月12日 為軍委幾次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部署上黨戰役電報。
  12月12日—29日 為軍委起草一組電報,部署保衛張家口,保衛熱、察兩省的軍事行動。

解放戰爭

  1946年 48歲
  1月中下旬 為軍委起草一組電報,指示各戰略區遵守停戰命令,堅持現有陣地,堅持自衛原則,進行有理有利的鬥爭。
  10月3日 出席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3個月總結。發言指出,集中優勢兵力能打垮蔣介石的進攻。
  11月 為軍委起草電報部署保衛延安,並到陝甘寧邊區南線的茶坊、金盆灣一帶視察防務。
  1947年 49歲
  2月1日 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報告軍事鬥爭形勢,指出敵軍由於兵力分散,將被迫停止全麵進攻,我軍在6、7、8月就可以打出去一些。
  2月—3月上旬 草擬中央軍委關於保衛延安的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的一批電報。
  3月8日 在延安各界保衛邊區、保衛延安的動員大會上發表講話。
  3月16日 被任命為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直接指揮西北戰場作戰。
  3月25日 指揮青化砭伏擊戰,全殲敵三十一旅旅部及九十二團,並俘旅長李紀雲以下2900餘人。
  4月14日 指揮羊馬河伏擊戰,殲敵一三五旅4700餘人。
  5月2日—4日 指揮蟠龍鎮攻堅戰,殲守敵一六七旅旅長李昆崗以下6700餘人,繳獲大批糧食、彈藥。
  7月31日 任西北野戰軍前委書記、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8月20日 指揮沙家店戰役,殲敵整編三十六師師部及一六五、一二三旅6000餘人,基本上改變了陝北敵我
  10月26日—11月29日 第二次攻打榆林,未克。
  12月25日—28日 參加中共中央在米脂縣楊家溝召集的會議。
  1948年 50歲
  4月17日—5月12日 指揮西府、隴東戰役,一度攻克寶雞等14縣,殲敵2.1萬人。
  8月8日—13日 指揮澄(城)、合(陽)戰役,殲敵9000餘人。
  1949年 51歲
  3月5日—13日 出席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7月11日—14日 指揮扶眉戰役,殲敵4.4萬餘人。
  8月21日—26日 指揮蘭州戰役,殲敵馬步芳主力2.7萬餘人,解放蘭州城。
  9月下旬 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10月19日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2月28日 到北京向中央匯報西北地區情況並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

抗美援朝

  1950年 52歲
  6月6日—9日 出席中共七屆三中全會。隨後,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次會議。
  10月4日—5日 到北京參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出兵援朝問題。在會上支持毛澤東出兵援朝的決策。
  10月8日 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0月21日 在朝鮮北部與金日成首相會麵,商談作戰方案。
  10月25日—11月7日 指揮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將北犯之敵從鴨綠江附近打退到清川江以南。
  11月25日—12月24日 指揮第二次戰役,把敵人打退到“三八線”。
  12月7日 任中朝聯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指揮第三次戰役,越過“三八”’線,攻占漢城。殲敵1.9萬餘人。
  1951年 53歲
  

彭德懷題詞手跡(1957年)

  1月25日 在君子裏主持中國人民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高級幹部聯席會議,作《三個戰役總結和今後任務》的報告。
  1月27日—4月21日 指揮第四次戰役,殲敵7.8萬人。
  4月22日—6月10日 指揮第五次戰役,殲敵8.2萬餘人。
  7月1日 和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聯名複函“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同意舉行朝鮮停戰談判。
  8月18日—9月18日 指揮中朝聯軍粉碎敵人的“夏季攻勢”,全線共殲敵軍7.8萬餘人。
  9月29日—10月22日 指揮中朝聯軍粉碎敵人的“秋季攻勢”,全線共殲敵軍7.9萬餘人。
  1952年 54歲
  7月19日 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留北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8月31日—9月16日 應邀赴蘇與金日成、斯大林商談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
  10月15日 在中南海永福堂召開第一次中央軍委例會。
  1953年 55歲
  7月13日—27日 指揮金城戰役,誌願軍共殲敵7.8萬餘人,收複土地178平方公裏,促進停戰協定簽字。
  7月28日 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官的身份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7月31日 在平壤市舉行的授勳大會上,被授予“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的稱號。
  9月12日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作《關於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

國防部長

  1954年 56歲
  1月26日 提出我軍“正規化”和“如何學習蘇軍先進經驗”的意見。
  9月10日—26日 率中國軍事參觀團赴蘇參觀原子彈爆炸演習。
  9月21日 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9月28日 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 57歲
  3月21日—31日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發言,談高(崗)、饒(漱石)問題。
  5月3日—6月3日 率政府代表團訪問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波蘭、蘇聯,並以觀察員身份列席華沙條約會議。
  9月1日—9月25日 到福建、廣東、海南島檢查備戰工作和研究解放沿海敵占島嶼作戰問題。
  9月27日 被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及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 58歲
  9月26日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7歲 59歲
  
1月7日—27日 主持軍委擴大會議。26日,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作總結發言。
  2月27日一4月12日 赴南京、上海、舟山杭州等地檢查南京軍區戰備工作和學校工作。
  9月20日—10月9日 參加黨的八屆三中全會,匯報軍隊在整風反右派鬥爭中暴露的問題及處理情況。
  11月2日—12月3日 隨毛澤東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訪蘇,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活動。
  1958年 60歲
  5月7日—8日 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8月17日—30日 參加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照毛澤東指示,部署炮擊金門
  12月15日—29日 到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了解農村大躍進情況。

廬山會議

  1959年 61歲
  3月3日—5日 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鄭州召開的擴大會議。
  4月2日—5日 在上海參加中共八屆七中全會。
  4月18日—23日 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4月24日—6月11日率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波蘭、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蒙古人民共和國
  7月1日 上廬山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
  7月14日 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寫信,在肯定大躍進成績前提下,提出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浮誇風”和“小資產階級狂熱性”問題。
  8月2日 參加中共第八屆八中全會,在會上受到錯誤的批判。
  8月16日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八中全會作出《關於以彭德懷同誌為首的反黨集團的決議》。
  8月18日—9月12日 參加軍委擴大會議,被揭發批判“反黨罪行”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等問題。
  9月17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免除國防部長職務。
  9月26日 中央軍委發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的《關於軍委組成人員的通知》,被免除軍委委員。
  9月30日 從中南海移居北京西北郊掛甲屯吳家花園。

忍辱負重

  1960年 62歲
  
4月—5月 學政治經濟學,寫《對八屆八中全會決議的看法》。
  1961年 63歲
  
10月30日—12月26日 到湖南湘潭縣家鄉調查,將所寫的5個調查材料送中央參考。
  1962年 64歲
  1月11日—2月7日 在中共中央擴大的工作會議上被人指控“裏通外國”和“組織反黨小集團”。
  6月16日 給毛澤東主席並中央寫信(即八萬言書)。對錯誤“實事求是的作了檢討”,對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文件中不符合事實的作了詳細說明。
  9月24日 中共中央八屆十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審查委員會,被立案審查。
  1965年 67歲
  1964年12月20日—1965年1月4日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撤銷副總理職務。
  9月23日 被毛澤東請到中南海談話,任西南三線建委第三副總指揮。
  11月28日 從北京去成都,住永興巷7號。
  12月12日—26日 到重慶參加三線建委召開的政治工作會議。
  1966年 68歲
  

彭德懷同誌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

  3月22日—4月8日 去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觀看攀枝花鐵礦建設,沿途參觀訪問,在石棉縣會見為紅軍擺渡的老船工帥仕高
  4月19日—28日 到瀘州、宜賓、永川縣參觀煤礦、工廠。
  6月上旬 在三線建委局以上幹部學習《中共中央通知》(即516通知)會上遭批判。
  6月27日—7月19日 去貴州六盤水地區參加綜合利用規劃現場會。
  12月27日 被江青戚本禹指使的紅衛兵從成都押回北京,監護在衛戍部隊駐地

含冤辭世

  1967年 69歲
  1月1日 給毛主席寫信,報告被抓和被關押經過。
  2月25日 給周總理寫信,報告被抓來北京情況和對廬山會議、紅衛兵運動的看法。
  7月—9月 受到軍隊、地方機關和院校20多次萬人大會的批鬥;肋骨北京航空學院紅衛兵打斷。
  8月20日 按中央審查委員會的指示,寫出6萬多字簡曆交待材料。
  1968年 70歲
  上半年 被中央專案組突擊審訊,逼迫交待“罪行”。
  1970年 72歲
  
9月18日 寫出了10多萬字的第三次簡曆交待材料。
  1973年 75歲
  4月18日 患癌症從關押點住進解放軍總醫院
  1974年 76歲
  
11月29日 含冤逝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審查和糾正了過去對彭德懷所作的錯誤結論,決定為彭德懷平反。12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彭德懷追悼會

人物評價

  彭德懷同誌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傑出領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曆史功勳,一直受到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懷念和愛戴。
  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曆史時期,彭德懷同誌都擔任我軍的高級領導職務,是毛澤東、朱德同誌指揮全軍的得力助手;他具有非凡膽略和精湛的軍事指揮藝術,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望;彭德懷同誌為黨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戰功,永遠載入中國革命的光榮史冊
  彭德懷同誌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認真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執行毛澤東同誌提出的戰略方針和戰術原則,豐富和發展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他畢生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對加強新形勢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彭德懷同誌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黨性原則,始終保持坦蕩的革命胸懷,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在許多重要曆史關頭,他總是挺身而出,堅持真理,堅定地維護黨的利益;他為黨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卻從不居功自傲,從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嚴於律己克勤克儉,他極其關心人民群眾之疾苦,始終保持勞動人民之本色。

詩詞名言

詩詞作品

  彭德懷是一位戰功赫赫的革命家、軍事家,他的詩作皆直抒胸臆,發自真情,脫口成章;不事文字雕琢,大致押韻,不受近體詩歌格律拘束,近於民間詩歌和古體詩,粗曠、豪放,自成一種風格。
  躍上井岡旗幟新
  求知心切去黃埔,夜夢依依我不然。“馬日事變”教調大,革命必須有武裝。
  秋收起義在農村,失敗教訓是盲動。惟有潤之工農軍,躍上井岡旗幟新。
  我欲以之為榜樣,或依湖泊或山區。利用周磐辦隨校,謹慎爭取兩年時。
  團村戰鬥
  
猛虎撲群羊,硝煙彌漫。人海翻騰,殺聲衝霄漢。
  地動山搖天亦驚,瘧疾立消遁。
  狼奔豕突,塵埃衝天。大哥未到,讓爾逃生。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有感
  
長江天塹一橋,貫穿南北功勞。車聲轔轔橋上,驚濤滾滾東流。
  大橋橫跨長江岸,龜蛇聯姻情舒暢。三鎮鼎立結同盟,萬眾歡呼如宿願。
  頌攀枝花
  攀枝花在過去認為是窮山惡水的金沙江兩岸,如今就要建成新型大工業城市,成為三線重要國防基地,工人為此奮鬥,氣勢磅礴,言語筆墨實難形容,聊記數語以資紀念。
  天帳地床意誌強,渡口無限好風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盡寶藏
  懸岩險絕通鐵道,巍山惡水齊變樣。黨給人民無窮力,眾誌成城心向黨。

名言警句

  1、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
  2、一個人如果隻想到自己,那是最可恥的;一個人如果隻為自己活著,那就不如死掉。
  3、說大話,說假話,一害自己,二害國家,沒有一點好處;今後須特別注意實事求是,不要虛假。隻有講真話,對一切事物采取老實態度,才主動而不被動。
  4、我死以後,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元帥之死

  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懷元帥被囚禁了整整八年……無休止的批鬥、審查與鐵窗生活的無情折磨,使他不幸患上了絕症,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彭德懷心裏想的還是洗清自己的冤案,出來為人民工作,建設好國家。

無情折磨

  1973年春,八年的鐵窗生活和無情折磨,使彭德懷患了直腸癌,彭德懷大便出血,身體完全虛脫,由於癌細胞不斷擴散,身上疼痛難忍……躺在牢房木床上,不斷地發出痛苦的叫聲……監護點聯係送阜外醫院,醫院方一聽這個名字,就不肯接受……接著又聯係衛戍區第一師醫院,又同樣遭到了拒絕。
  直到大出血的第七天晚上,周恩來知道後立刻指示,轉到解放軍301醫院醫治。
  1974年夏天,他不幸又患左側偏癱,連坐都坐不起來了;不久,醫生發現癌細胞轉移,已擴散到了肺部、腦部,引起身體劇烈疼痛。醫生經過檢查之後,向專案組提出必須迅速動手術。
  可就在病重的1973年6月10日,他從報上看到了一篇署名葉進的文章,頓時大怒,指著報紙大聲斥道:“不調查就亂寫。說我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攻擊總路線,攻擊社會主義,破壞工業戰線。把我(在廬山會議上)寫的那封信拿出來看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攻擊。我要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叫葉進,投機分子,陰謀家,不講真理,不調查就亂寫。”接著他又說:“黨內出了特務、內奸,他們要害死我,康生就是個陰謀家、野心家。”
  彭德懷得不到應有的治療,受盡病痛折磨;1974年7月21日,由於癌細胞擴散,痛得在地上打滾,也沒有人來關心他。他朝著門外衛兵大聲地喊:“警衛戰士,我實在忍受不了了,你幫我打一槍吧!”
  當動員他動手術時,他卻堅決不肯。專案組的人問他:“你為什麽不肯動手術?”
  彭德懷忍著痛,大聲地說:“我不相信你們這些人,我得活著,我還有冤屈沒有搞清楚!”
  專案組的人員生氣地說:“你是什麽,一個反黨分子,還能翻得了無產階級的天下。”
  彭德懷說:“這個天下是我們用血汗打下來的,我翻它幹什麽?我要說清自己的問題,要出來為這個國家工作,把它建設好,富國強兵是我一生的願望。”

悲慘辭世

  當醫護人員將同意手術的彭德懷抬上手術車時,他突然對旁邊的專案組人員大聲喊:“手術前我要見毛主席,我有事要見毛主席,我今天就要見毛主席,把我對問題的看法說清楚!” 彭德懷強著從車上爬下來,就去穿病床前的鞋子,接著就朝門外走——專案組自然不讓他隨便走動。彭德懷不屈地大聲喊:“背了一身的黑鍋,加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到死也不甘心,我到死也不甘心呀!”
  當醫生的侄女彭梅魁說:“伯伯,手術是最好的辦法了……你能去見毛主席嗎?你現在就得和醫生配合,爭取多活些年頭,一點壞處也沒有……你冷靜點,什麽事情不是一下子解決的,你的病不能拖了,早做手術有好處!”
  彭德懷沉默了,過了一會,他看著彭梅魁,說:“那我就做手術吧。”
  手術做完後,彭德懷蘇醒過來,第一句話就是淒慘地叫了一聲:“我成了一個廢人!”
  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中國人民忠誠的兒子彭德懷元帥,病故在301醫院14號病室的五號病床上,時年76歲。
  “曆史是最無情的。曆史會審判他們,也會對我做出公正的評價。”這是彭德懷最後的呼聲和願望。兩年之後,他的願望終於實現……可惜的是,他沒能等到這一天;彭德懷離世之時,他的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一個同誌;彭德懷遺體上的白布單上寫著“王川”。
  1974年12月17日,彭德懷的遺體從301醫院被秘密送往火葬場火化。為了掩蓋事實,這份火化的申請單上寫的是:“申請人:王奎,住址:301,與死亡人關係:父子,死亡人姓名:王川,男,76歲,印號○○一二六九○。”
  這些自稱為“革命者”的人,對於彭德懷是懼怕的,他所有的遺物都被焚燒了,就連他在獄中、病榻上讀過、批注過的62本書,其中包括《反杜林論》,都被付之一炬。

元帥身後

  1978年12月23日,劃時代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並決定第二天在北京召開彭德懷元帥的平反昭雪追悼大會。
  可在此之前,在北京籌備召開的追悼大會還在為找不到彭德懷的骨灰而著急……
  彭德懷骨灰究竟到哪裏去了呢?1978年12月中旬一天上午,一架從北京飛來的飛機停在成都郊外雙流機場。從飛機上走下兩個人來,直奔中共四川省委,兩人找到省委副秘書長張振亞,遞上了中央專案審查小組寫給時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趙紫陽的一封便函,張振亞一看,不由大吃一驚,對兩位客人說:“彭總來四川三線工作,我是清楚的,但從未聽說過他的骨灰存放在成都啊。”
  來人回答:“沒有搞錯,1974年冬天,有沒有兩個軍人乘飛機從北京送來一隻骨灰盒。”
  張振亞想了一會,才說:“有這件事情,但那不是彭總的骨灰,而是一個名叫‘王川’的人的骨灰。”
  據有關記載,1974年冬天,兩位軍人乘飛機從北京送來一隻骨灰盒,後來存放在成都東郊殯儀館,編號是273號;在接受這隻骨灰盒時,成都殯儀館的工人辛自權老人從來人的神色中就猜想這裏一定有冤情,因此在自己退休之後,他又告訴徒弟一定要好好保管好這隻骨灰盒……沒想到今天這個謎終於揭開了,這裏麵竟然是彭德懷元帥的骨灰——他們手捧骨灰盒,放聲痛哭。
  彭德懷骨灰存入成都東郊殯儀館的時間是1974年12月23日,取走的時間是1978年12月22日。
  在“四人幫”所控製的專案組有一份材料,上麵有著如下記錄:受審人員彭德懷,因患直腸癌,經治療無效,於1974年11月29日病死;彭德懷是裏通外國、陰謀奪權的反黨分子。我們意見,將其化名王川,屍體火化後,骨灰存放成都一般公墓。
  該專案組另一份記錄中寫著:中辦秘書處電話告,王(洪文)副主席在彭德懷死亡骨灰處理報告上指示:“照報告上所提的辦法辦。”
  在為彭德懷平反昭雪的追悼大會上,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親致悼詞;沉冤整整30年的彭德懷一案終於獲得平反,曆史最終給這位忠臣良帥以公正的評價。

  
  彭德懷同誌永垂不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