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 (奚愷元)

(2012-03-14 16:24:50) 下一個
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作者: 奚愷元  本文根據錄音整理並翻譯,  2002年,普林斯頓大學的 Kahneman 教授和喬治梅森大學的 Smith 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Kahneman 教授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和他的合作者 Tverskey 的研究成果從很多方麵證實了傳統經濟學的一些基礎理論存在的錯誤。我的演講主要圍繞 Kahneman 的理論及其影響,針對新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修正以及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做一些闡述。--------------------------------------------------------------------------------------------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 奚愷元 [簡介] 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終身教授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行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行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奚愷元先生就心理學影響下的經濟學以及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為中歐學員們做了精彩的演講。 奚愷元教授針對新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修正做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他認為新經濟學在以下三個方麵區別於傳統經濟學:首先,在對人的行為的假設方麵,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而新經濟學認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論模式上,傳統經濟學是規範性的,而新經濟學是描述性的;最後,從研究目的來講,傳統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們的財富,但奚教授認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從根本上增加人的幸福,這裏的幸福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 ----------------------------------------------------------------------------------------------- 演講全文2002年12月26日2002年,普林斯頓大學的 Kahneman 教授和喬治梅森大學的 Smith 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Kahneman 教授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和他的合作者 Tverskey 的研究成果從很多方麵證實了傳統經濟學的一些基礎理論存在的錯誤。我的演講主要圍繞 Kahneman 的理論及其影響,針對新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修正以及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做一些闡述。我主要講新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在以下三個方麵的區別:首先,在對人的行為的假設方麵,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而新經濟學認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論模式上,傳統經濟學是規範性的,新經濟學是描述性的。最後,從研究目的來講,傳統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們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從根本上增加人的幸福,這裏的幸福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傳統經濟學 新方向 假設: 人是理性的 人是有限理性的 理論: 規範性的 描述性的 研究目標: 財富 廣義的幸福--------------------------------------------------------------------------------------------理性和有限理性--------------------------------------------------------------------------------------------傳統經濟學認為,人都是有理性的,關於理性,傳統經濟學有幾個基本的假設,比如傳統經濟學相信,對於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人們總是願意為好的支付更多的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Simon 就首先對理性人這個基本假設發出了質疑,他提出了有限理性這個概念。但是一直到了Kahneman 和 Tverskey,人們才開始具體地研究人在什麽時候是不理性的,在什麽情況下人的行為會背離理性假設。--------------------------------------------------------------------------------------------有兩類違反理性假設的研究。第一類研究說明了人的行為有的時候會違背Dominance原則。舉個例子來說,有兩個比薩餅,如果他們的配料和口味等其他方麵都相同,隻不過一個比另外一個大一些,那麽根據傳統經濟學的理論,人們肯定會願意為大的比薩支付更多的錢,起碼為大比薩支付的錢不會比為小比薩支付的錢少。這就是Dominance原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並不是看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某種容易評價的線索來進行決策,這就是Evaluability的概念。--------------------------------------------------------------------------------------------假定有兩杯哈根達斯冰淇淋(見圖1),一杯冰淇淋A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裏麵,看起來滿滿的;另外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裝在10盎司的杯子裏,所以看起來冰淇淋裝得不滿。客觀來講,哪一杯冰淇淋更好呢?按照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如果說人們喜歡冰淇淋,那麽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的多,如果人們喜歡杯子,那麽10盎司的杯子比5盎司的杯子大,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傳統經濟學都認為人們願意為冰淇淋B支付更多的錢。但是試驗表明,在分別判斷的情況下(也就是人們不能把這兩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較),人們反而願意為冰淇淋A多付錢。平均來講,人們願意花2.26美元買冰淇淋A,卻隻願意用1.66美元買冰淇淋B。這就是說,如果這兩杯冰淇淋都標價2美元,那麽人們情願選擇冰淇淋A。這是為什麽呢?原因在於,人們在作決策的時候,通常不是象傳統經濟學那樣判斷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根據一些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在這個實驗中,人們就是根據冰淇淋到底滿還是不滿來決定給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錢。這種行為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人們有可能在一個差的物品上花費更多的錢。--------------------------------------------------------------------------------------------這個例子雖小,卻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我曾經在從中國回美國的時候給兩個朋友分別買了兩個禮物。一個是400塊的羊毛圍巾,另外是價值500塊的大衣。把禮物送到兩個朋友手裏之後,兩個禮物卻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拿到400塊圍巾的朋友非常高興,而且覺得我很慷慨。但是另外一個拿到500塊大衣的朋友卻不太高興,盡管他拿到的大衣要比圍巾貴。相對大衣來說,圍巾比較便宜,一個40O塊的圍巾,人們就覺得這個禮物已經足夠好了,它就像在實驗裏麵那杯比較少但裝得比較滿的冰淇淋;而500塊的大衣就讓人覺得,和其它大衣比起來並不是很昂貴,就好像是比較多但裝得不太滿的冰淇淋。可見人們就是靠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一個禮物的好壞的。這個例子引申出一個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的送禮之道。那就是,在送禮物的時候,一個禮物到底值多少錢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禮物在它所屬的類別裏麵是不是昂貴。在一個不太昂貴的禮物類別選擇一個比較貴的禮物,要比在一個比較昂貴的禮物類別裏選一個比較便宜的禮物要好得多。--------------------------------------------------------------------------------------------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Evaluability概念的重要應用。比方說太平上有小島遭受台風侵襲,聯合國需要決定到底給這個小島支援多少錢。假設這個小島上麵有100O戶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風摧毀了。那麽如果你是聯合國官員,你認為聯合國應該支援多少錢呢?但是加入這個島上有18000戶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毀(你不知道前麵一種情況),你這時認為聯合u應該支援多少錢呢?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後麵一種情況下的損失更大。但是調查的結果,人們覺得在前麵一種情況下,聯合國需要支援1500萬美元,但是在後麵一種情況下,人們覺得聯合國隻需要支援1000萬美元。(見表格1)--------------------------------------------------------------------------------------------島A 島B 有1000戶居民 有18000戶居民 90%居民的房子被毀 10%居民的房子被毀 --------------------------------------------------------------------------------------------    人們覺得聯合國應該支援的金額: 島A:1500萬美元 島B: 1000萬美元 (表格1)--------------------------------------------------------------------------------------------實驗結果再一次說明,具體900戶居民和1800戶居民,如果不能互相比較,人們很難知道900戶和1800戶是多是少,但是百分比這個信息即使不需要比較,人們也很容易地知道90%很多,10 %很少。這又是一個Evaluability的例子。 為了說明Evaluability的概念,我再舉一個關於餐具的例子。比方說有一家家具店在清倉,你想買一套餐具。你看到一套餐具,有24件,每件都是完好的。那麽你願意支付多少錢買這套餐具呢?另外如果你看到的餐具有40件,這40件中的24件和我們剛剛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也是完好的,此外這套餐具還有8個杯子和8個茶托,其中2個杯子和7個茶托都已經破損了。你願意為這麽餐具支付多少錢呢?(見表格2)--------------------------------------------------------------------------------------------A套餐具(包括24個餐具) B套餐具(包括40個餐具) 8個菜碟:全部完好 8個菜碟:全部完好 8個湯碗:全部完好 8個湯碗:全部完好 8個點心碟:全部完好 8個點心碟:全部完好   8個杯子:2個已碎   8個茶托:7個已碎     實驗結果:人們願意為這套餐具支付的價格: A套餐具:33美元 B套餐具:24美元 (表格2)--------------------------------------------------------------------------------------------實驗發現,在分別判斷的時候(人們隻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況),人們願意為第一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卻隻願意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這個結果再次違反了傳統經濟學的Dominance假設。因為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個好的杯子和1個好的茶托,人們願意支付的線反而少了。這個例子也說明,到底24件和31件(9件不計在內)算多算少,如果不互相比較是很難判斷的,但是餐具到底完好無缺還是已經破損是很容易判斷的,因此人們仍舊是依據容易判斷的線索做出決策。這個例子其實很有意思,引申到現實生活中 甚至可以指導我們的為人之道,那就是情願一直做好事,做得不多但是沒有做錯過,也不要做了很多好事 但是做了一兩件錯事。--------------------------------------------------------------------------------------------以上的例子說明了人的行為並不完全遵守傳統經濟學的Dominance假設。這是證明人是有限理性的一個方麵。另一方麵,許多行為學的研究表明,錢並不具備傳統經濟學所認為的替代性。錢的替代性是指錢就是錢,同樣100元錢,不管是掙來的,還是贏來的,或者揀來的,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樣的。但是許多研究表明並非如此。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Thaler教授根據錢的不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考慮下麵的情形:今天晚上你打算去聽一場音樂會。票價是200塊錢。在你馬上要出發的時候,你發現你把你最近買的價值200塊錢的電話卡弄丟了。你是否還會去聽這場音樂會?大部分的回答者仍舊會去聽音樂會。但是如果情況變化一下,假設昨天你花了200塊錢買了一張今天晚上的音樂會票子。在你馬上要出發的時候,你發現你把票子弄丟了。如果你想要聽這場音樂會,你必須再花200塊錢買張票。你是否還是會去聽這場音樂會?大部分人回答說不去了。仔細想想,這兩個回答是自相矛盾的。不管消費者丟掉的是電話卡還是音樂會票,總之是丟失了價值200元的東西從fungibility的角度來講沒有理由丟失了電話卡後仍舊去聽音樂會,而丟失了票子後就不去聽了。原因到底何在呢?事實上,在人們的頭腦裏,錢並不像傳統經濟學所假設的那樣,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真正的情況是,人們會把不同的東西歸在不同的Mental Accounts裏麵。電話卡和音樂會票分別在兩個賬戶裏麵,所以丟失了電話卡不會影響音樂會票子所在賬戶的預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舊選擇去聽音樂會。但是丟了的音樂會票和後來需要再買的票子都被歸在一個賬戶裏,所以看起來就好像花了400元錢聽一場音樂會一樣。人們當然覺得這不合算 所以就不去了。--------------------------------------------------------------------------------------------比方說,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人,那麽對你來說,不管是掙來的錢還是一筆意外之財,對你來說應該沒有什麽區別。但時,一般來說,你會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存起來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筆意外之財,你就很快地花掉了。這其實說明人們在頭腦裏分別為這兩類錢建立了兩個不同的賬戶,掙來的錢和意外之財是不一樣的。另外,這個概念還可以幫助政府製訂政策。比方說,一個政府如果想通過減少稅收的方式刺激消費,可以有兩個做法,一個是減稅,即降低稅收水平,另外一個是退稅,就是一段時間以後返還納稅人一部分稅金。這兩個做法從fungibility的角度來講沒有差別,減收5%和返還5%的稅是一樣的。但是減稅和退稅在刺激消費上的作用卻非常不同。人們覺得減收的那部分稅金是自己本來該得的,自己掙來的,所以增加消費的動力並不大;但是返還的稅金對人們來說就如同一筆意外之財,這時人們才有可能增加更多的消費。如果一個政府不明白這個道理,很有可能減少了財政收入,卻起不到刺激消費的作用。--------------------------------------------------------------------------------------------規範性理論和描述性理論的區別********************************************************************************************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新經濟學對微觀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風險決策理論的修正。傳統的經濟學是一個規範性的經濟學,也就是教育人們應該怎樣做。而在心理學影響下的新經濟學是一個描述性的經濟學,它主要描述人們事實上是怎樣做的。這就好像一個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交通法規規定限速80公裏,這是規範性的;而事實上人們在車輛稀少的時候會開到100公裏,這就是一個描述性的。比方說,宗教就是規範性的,而物理學則是描述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經濟學更像是家教,而新的經濟學更像是科學。--------------------------------------------------------------------------------------------最早的風險決策理論叫做期望值理論。這個理論提出,人們是根據風險決策的期望值大小來進行選擇的。比方說有兩個選擇,A是有30%的可能性贏2000元,B是有70%的可能性贏1000元。這兩個選擇的期望值分別是600和700。那麽期望值理論認為人們會選擇B。這個理論認為人們都是風險中立的,即人們隻考慮一個選擇的期望值,而不考慮它的風險大小,這是這個理論的一個很重要的假設。--------------------------------------------------------------------------------------------但是人是否是風險中立的呢?請你思考以下這樣兩個選擇,A是有100%的可能性贏1000元,B是有50%的可能性贏2100元,有50%的可能性一分錢也拿不到。從期望值來說,B大於A。但是如果要你來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呢?大部分的人會選擇A。200多年前,貝努力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論。這個理論指出,財富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50%可能性贏2100元的效用小於 100%贏1000元的效用。這個理論是一個規範性的理論,它是微觀經濟學一個重要的奠基石。這個理論假定人們都是風險規避的,因此人們選擇100%贏1000元是完全理性的。這個理論是經濟學的一大進展,也有許多政策應用。在美國,特別是民主黨,非常推崇財富再分配的政策,也就是向富人多征稅再分配給窮人,其理論依據就是邊際效用遞減。對富人來說增加1美元的效用要小於給窮人增加1美元帶來的效用,所以應該把這1美元給窮人。--------------------------------------------------------------------------------------------但是,問題在於,人們是不是任何時候都是風險規避的呢?看看下麵這個問題:假定有這樣兩個選擇,A是肯定贏1000元,B是50%可能性贏2000元,50%可能性什麽都得不到。你會選擇哪一個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這也說明人是風險規避的。但是再看下麵的問題。假定你剛剛贏了2000元。你麵臨兩個選擇,A是你肯定損失1000元,B是你有50%可能性損失2000元,50%可能性什麽都不損失。在這種情況下 你會選擇什麽呢?大部分人都選擇B,這表明他們是風險偏愛的。可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兩個問題,你會發現它們是完全等價的。肯定贏1000元等於從贏來的2000元中肯定損失1000元;50%贏2000元也就是先贏2000元的情況下有50%可能性不損失錢50%;什麽也拿不到就相當於先贏2000元的情況下有50%的可能性損失2000元。但是人們為什麽在第一種情況下風險規避,在--------------------------------------------------------------------------------------------第二種情況下就變成了風險偏愛呢? Prospect Theory能夠很好地解釋上麵的情況。這個理論是Kahneman和Tverskey在1979年提出的,也是Kahneman今年獲得經濟學獎的主要原因。Prospect Theory認為,人在麵臨獲得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而在麵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趨向的。在上麵的例子中,第一種情況下,贏錢對人們來說是一種獲得,所以人們選擇規避風險。但是在第二種情況下,人們麵臨的是損失,因此人們傾向於冒風險,也就是風險偏愛的。但是,獲得和損失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一般來說,參照點是人們對一件事情的期望。比方說你高考的時候考了600分,對你來說到底是獲得還損失呢?這要看你對自己的期望。你希望自己能考550分,那麽相對於550這個參照點來說你考600分是獲得。假如你希望能考650分,但是你隻有600分,那麽相對於650來說考600分就是損失。--------------------------------------------------------------------------------------------根據Prospect Theory上麵這三點理論,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推論。就是說,如果改變人們在評價事物時候所使用的參照點,可以改變人們的風險偏好。看下麵一個例子。假定一家公司麵臨兩個投資決策,投資方案A肯定可以盈利200萬。投資方案B有5O%可能性盈利300完,50%可能盈利100萬。如果公司的盈利目標定得比較低,比方說是100萬,那麽方案A看起來好像是多賺了100萬,而B則是要麽剛好達到目標,要麽多盈利200萬。A和B看起來都是獲得,因此員工一般是風險規避的,會選擇方案A。但是如果公司把盈利目標提高到300萬,那麽方案A就像是少賺了100萬,而B則是要麽剛好達到目標,要麽少賺200萬。這個時候兩個方案都是損失,所以員工會抱著冒冒風險,說不定可以達到目標的心理,選擇有風險的投資方案B。由此可見,一個企業如果要影響其員工對風險的偏好,可以通過改變企業對業績的期望水平的做法達到目的。--------------------------------------------------------------------------------------------Prospect Theory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發現了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如果你的新鄰居送給你100元的小禮品以示友好,你想想看你有多高興。但是如果他剛來就弄壞了你的一個100元的落地燈,你對他有多討厭呢?你對他討厭的程度應該比前麵喜歡他的程度要大得多。Thaler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假設你得了一種病,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會突然死亡。有一種藥吃了以後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那麽你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種藥呢?那麽現在再請你想一想,假定你身體很健康,如果說醫藥公司想找一些人測試他們新研製的一種藥品,這種藥服用後會使你有萬分之一的幾率突然死亡。那麽你會要求醫藥公司做多少補償呢?很多人回答說願意出幾百塊錢來買藥,但是即使醫藥公司花幾萬塊,他們也不願意參加實驗。為什麽第一種情況人們不願意花錢治病,但是第二種精況,醫藥公司花幾萬塊錢人們都不願意參加實驗呢?實際上就是損失規避這個心理在作怪。在第一種情況下,病已經得了,治好病是一種獲得,由於人們對獲得相對不敏感,所以不願意用很多錢來換取。在第二種情況下,本身身體健康,增加死亡的概率對人們來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損失,所以人們對損失所要求的補償就遠遠高於他們願意為治病所支付的錢。--------------------------------------------------------------------------------------------從損失規避這個概念出發,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重新思考。比方說我們前麵提到過,根據期望效用理論,財富再分配是一個很好的提高總效用的政策。但是如果考慮到人們討厭損失的話,一邊是從一個人的工資裏麵扣除1000元,這個損失在人們的心中占了很大分量,另一方麵,另外一個人收入增加1000元,後者的高興程度不一定高於損失給前者帶來的不快。在市場營銷中損失規避這個概念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美國購物,比方說100塊的CD機,如果商店規定,支付現金,則按商品的原價計算,如果以信用卡支付,則需要支付105塊。人們通常覺得沒有必要承擔這5塊錢的損失,所以更願意以現金支付。但是如果這個CD機本來的價格就是105元,顧客以現金支付可以優惠到100元,而用信用卡的話則以原價計算,這個時候人們就不會覺得用信用卡支付會有損失,這種定價方式可以刺激信用卡消費。而實際上在這兩種定價方式下商品的價格是一樣的。隻不過改變了人們的參照點,從而改變了一個事物看起來是不是損失,就可以很容易地改變人們的支付方式。--------------------------------------------------------------------------------------------財富和廣義的幸福********************************************************************************************在講最後一部分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想不想換一個工資更高的工作?當然想。但是有了更多的工資是為了什麽呢?為了生活更富裕。那麽生活更富裕是為了什麽呢?歸根到底,人們最終在追求的是生話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錢。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最大化財富,而是最大化人們的幸福。但是傳統的經濟學家認為增加人們的財富是提高人們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我們發現,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根小的因素之一,事實上幸福是由許多其他因素決定的。傳統的經濟學家關注的是如何最大化財富,但新經濟學認為我們應該關心如何提高人們的幸福本身。--------------------------------------------------------------------------------------------美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均GDP翻了幾番,但是許多研究發現,不管用什麽指標什麽方法測量,人們的幸福程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壓力反而增加了。這就產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耗費了那麽多的精力和資源,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財富,但是人們的幸福程度卻沒有什麽變化。這究竟是為什麽呢?--------------------------------------------------------------------------------------------其實,人們到底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許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比如,有兩類比較可以十人們帶來幸福感。一種是時間性的比較,一種是社會性的比較。如果你最近在上海的市中心買了一套別墅,你覺得很開心。但實際上你你覺得開心隻有很少一部分是因為你們在這樣的房子裏給你帶來的,更多的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從時間性比較來說,如果你以前住在閣樓裏,那麽現在你住別墅會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住的是花園洋房,那麽你不會感到特別開心。這就是時間性的比較的結果。另外,從社會性比較來說,如果你和你周圍的人,你的朋友同事進行比較時發現,其他人都還住普普通通的公房,而你現在有自己的別墅,你當然會很開心。如果說你周圍的人現在已經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麽你就算住在別墅裏感覺舒服,你也不會非常開心。--------------------------------------------------------------------------------------------幸福的另外一個來源是脈衝式式的變化所帶來的(見圖 2)。如果一個人一直過著優越的生活而沒有什麽變化,他是不會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說,舒適並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個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別高,但是他時不時地會有一些變化,比如旅遊、探險等這些脈衝式的快樂,則能使人感覺到更加本福。--------------------------------------------------------------------------------------------此外,記憶也是幸福的一個來源。給員工獎勵可以發現金,也可以給其他的東西。現在許多公司發放獎金都是直接發錢給員工。公司也可以用同樣金額的錢,讓員工享受一下他們平常舍不得享受的事物,比方說到高級法國餐廳吃飯,到夏威夷旅遊等。從傳統經濟學來看,哪個更好呢?肯定是前麵一種好。如果把這兩種方法給員工選擇的話,人們也會選擇前麵一種。但是,有實驗表明人們反而對後麵一種獎勵更開心。這是因為在就餐或旅遊結束後,人們還是會記得這段經曆,這段美好的記憶也可以讓人們感到更為幸福,獎勵的效果也更好。--------------------------------------------------------------------------------------------更多的金錢並不一定帶來更多的幸福。人們選的並不總是能使他們最高興的。我們需要有一個嚴格的理論來研究如何最大化人們的幸福。和經濟學Economics相對應,我們把這種科學稱為Hedonomics。這就是新的研究方向。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每天晚上人們從電視上看到的不僅僅是道瓊斯指數,恒生指數等,還包括跟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幸福指數等等。此外,在總統致辭的時候,人民代表大會上國家領導人總結過去的時候,不僅僅是以GDP和投資的增加來說明自己取得的業績,而是更多的提到人們“幸福指數”的變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