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燃燒吧,青春

燃燒的青春,青春的燃燒。彼此的傾訴你我的心聲!
正文

好文共賞:母親送我上路:背影消失的瞬間。。。。(轉)

(2004-10-27 05:03:00) 下一個

                    母親送我上路:背影消失的瞬間。。。。

     

    寒假結束了,離開家之前卻跟媽別扭了幾句。

        

    行李都收拾好了,我跟媽坐在客廳裏等候分別。忽然說起車票的事,媽再一次埋怨我票買得不好,時間不好,車次不好,座位也不好。她已經不知說了多少遍了,從我把票買回家起。我終於忍不住發了脾氣。看她坐在那一聲不吭,轉而又後悔。但我和媽都不善於表達感情,每次和好都不是因為化解了剛才的矛盾,而不過是把矛盾跳過去。這次也一樣。沉默了一會兒,話題轉移到別的上麵,這就算和好了。

     

    九點鍾的車,我們坐在客廳裏看著牆上的鍾,看秒針一格一格地走過去。八點,我背起包說:“走了。”

        

    媽默默地送我出門。每次都是哥送我去車站,這次哥不在家,我也不要媽送,自己打了輛車就走。車窗外的媽幹笑著,臉在霓虹燈下蠟黃蠟黃的。我忽然一陣心酸,衝動下真想不走了,再好好陪陪她,再聽她嘮叨,保證不再不耐煩。

     

    車開出一會兒,忽然想起杯子落在茶幾上了,想回去拿。轉念一想算了,免得媽又囉唆。我自嘲地笑了笑———剛才的衝動確實隻是衝動,忍受媽的囉唆是要有很大耐心的。

     

    媽就是這樣,走路做事都是風風火火幹脆利落,唯獨一張嘴囉唆得讓人失去耐心。放假回家前媽每周給我打兩個長途電話,內容無非是爸不愛惜身體之類,唉聲歎氣的怎麽也哄不好。也許是因為電話交流畢竟短,每次我都很耐心地聽她訴說,替她排解。回到家,媽更是抓住一切機會向我傾訴她的苦悶。爸對她沒以前那麽好了,爸老是賭起錢來不要身體,爸老把人帶家來吃飯,哥對她也不關心……數不完的苦悶說了一遍又一遍,時間長了,總有讓人不耐煩的時候。我勸不好爸,幫不了媽,在家的日子漸漸變得乏味,一心盼著假期結束。

    

    盡管乏味,為了盡女兒的責任,也為不叫媽失望,也隻好盡量呆著多陪陪她。和媽去買菜的時候是最開心的。我們每次都沿著環城公園走到建國門菜市場,一路上看許多人在公園的空地裏放風箏。媽便會對我說起以前在鄉下的日子,大片大片的田野,放風箏是最好的。這時媽也會講一些我小時候的事,說我小時候愛采花,她挑著擔子在前麵走,我在後邊跟著,一邊唱著歌。她聽到背後歌聲停了,便知道我又看到路邊有漂亮的野花了。她便頭也不回地喊我快走。媽笑著說:“等你吧,活幹不完;不等你吧,你又要哭個不停。”這個故事媽說了好多遍,每次說到這裏我們都笑了。

     

    媽用滿是繭子的手牽著我,在菜市場裏轉來轉去,每買一個菜都要問我。偶爾我露出嫌菜貴的意思,她反而堅決地買下。這讓我詫異,印象中媽是很節儉甚至吝嗇的。媽對我說:“想吃啥就買,一個人在外頭沒人照顧,在家還能不吃好點兒?”媽又講起我小時看病的事。從小家裏窮,媽老說小孩子不能吃零食。帶我進城看病那次,媽特意買蘋果給我吃,我卻死命地拉著她不讓,哭著喊:“媽媽,咱家窮,沒錢買蘋果的!”她便拿錢給我看:“你看,這是錢,咱有錢買蘋果!”媽說到這裏笑:“那時你才四歲,比誰家的孩子都懂事。”這些話媽也已經說了好多次了,我每次都想哭,因為在我記憶中,媽從來沒買過水果給自己吃。即使現在不窮了,也不會。

    

    霓虹燈在窗外一路閃過,我收不住地想著許多事,情緒比在家時更低落。一直到坐在候車室裏,我仍發呆,腦子裏盡是霓虹燈下媽那張蠟黃的臉。以至於我沒注意到媽從我麵前走過又走回來,沒聽到她喊著我的名字找我。

     

    一個神回過來,媽滿頭大汗地站在我麵前,手裏拎著我的杯子和一包紅棗。我愕然。

“差點找不到你!”媽遞給我杯子,一邊微喘著氣,“再多帶包棗,補血。”

 這回該我埋怨她了:“沒帶就沒帶,重買一個不就得了,幹嗎費勁專門跑一趟送來啊!”我伸出手指輕輕刮去她鼻尖上的汗,示意她坐下歇著。媽幫我把棗塞進包裏,說不陪我了,自行車停在外麵怕車站人雜丟了。也許是我露出了難過的樣子,媽很輕鬆似的笑著說:“眼淚可不要掉下來,笑一笑。我走了。”我笑了笑,心情複雜。

     

    媽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轉身離去,還是大甩著手,大跨著步,風風火火的樣子,幾縷花發在黑皮衣上飄了起來。這時我真想她回頭看我一眼,可她徑直走出了候車室。在她的背影消失的瞬間,我的眼淚悄然滑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