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極晝下的聖路】D04:初啟北境聖路

(2025-09-01 07:12:41) 下一個

上篇D03:呐喊映照世界

7/13/2025 多雲間晴,局部小雨 17–25°C

今日路線:奧斯陸(Oslo)→ Aaraas Farm 徒步 20 公裏 上升 401 米 / 下降 379 米

今天,聖奧拉夫之路(St. Olav’s Ways / Gudbrandsdalsleden)的旅程正式拉開帷幕。

清晨,天空飄著細雨,我索性多等了一會兒,直到九點左右雨停,才背上背包啟程。天氣預報說,接下來九天每天都會下雨。雖說挪威的天氣預報一向“不靠譜”,但既然已經踏上這條路,晴與雨都不該成為阻礙。真正讓我在意的,是舊傷是否會在這段路上複發。

上一次在意大利徒步 Via Francigena 時,左大腿筋膜拉傷。回到家中後,便一直找借口宅在家中,疏於鍛煉。這次出發前也沒做過負重測試,不確定傷處是否完全恢複。因此,今天我走得格外小心。強迫自己每隔一小時卸下背包,坐下休息,節奏平緩,身體和心理都處於試探狀態。

一路上讓我欣喜的是,這條聖路的路標非常清晰。今天幾乎不需要看手機導航,隻要沿著白底紅十字的標記走就可以了。更意外的是,我竟在路上遇見了聖地亞哥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黃色箭頭,仿佛在無聲地致意:無論我們走向哪一座聖地,走在路上的人都是同行者。

邊走邊算,我意識到這條路一年中真正適合徒步的時間其實不到一百天(6 月底到 9 月初)。前天在奧斯陸朝聖者中心,誌願者 Anna 曾說,每天從奧斯陸出發的朝聖者不足 10 人,全年也不過一千來人。今天在路旁一棵樹上,我發現一個紅色小盒子,裏麵放著一本簽名簿。今年的簽名人數還不到 200,而翻到今天的記錄,居然有人剛在早上簽過名。果然,傍晚抵達 Aaraas Farm 朝聖者旅舍時,我遇到了其中一位簽名者,來自荷蘭的 Ilonka。在這條人跡稀少的聖路上,哪怕隻是遇見一位同行者,也足以讓人倍感親切。

今天還遇到兩件頗具挪威特色的小插曲。

第一件,是關於教堂。沿途經過的兩座教堂今天都沒有開門,而今天可是星期天啊。第一座教堂門外的布告牌寫著:“夏季我們會盡可能開放教堂。如果我們不在,請自行在護照上蓋章,印章就在下方的小盒子中。”然而,我打開小盒子,卻發現裏麵積滿了水,印章早已不知去向。傍晚和 Ilonka 聊天時,我提起此事,旅舍的女主人聽後立刻說,她會打電話聯係教堂,猜測是最近的降雨讓印章盒進了水。這一幕,有些荒誕,卻也透出一絲溫情:在這條寂靜的聖路上,每一個蓋章點都如此珍貴。

第二件事更讓我困惑。出發約 10 公裏後,經過第二座教堂時,我看到教堂門前立著一塊聖路石碑。石碑上寫著“623 公裏”,但在奧斯陸起點的石碑上明明寫的是“643 公裏”。短短不到 10 公裏的距離,為何路碑數字相差 20 公裏?這塊石碑背後或許藏著什麽故事。看來,這個謎團得等到下一個朝聖者中心再去一探究竟了。

今天的腳步雖然謹慎,卻標誌著一段全新旅程的真正開始。紅白路標指引方向,而每一步也都在檢驗著身體與意誌。未來的路,也許會多雨,也許會孤獨,但從今天起,我已經準備好,迎接它。

今天出發後遇到的第一個路標,特意拍照留念。

沿途經過的第一座教堂。教堂靜悄悄,印章盒裏積滿了水,卻不見印章蹤影。

第二座教堂門前的聖路石碑:623 公裏。

聖地亞哥之路的黃箭頭,意外出現在挪威的聖路上。

今天這段聖路的路標非常清晰。

樹上的紅盒子與裏麵的簽名簿。

今晚落腳的 Aaraas Farm。農舍裝點得溫馨漂亮,據說這樣的農場在挪威非常典型。

朝聖者旅舍的樓上和樓下共有六個床位,但今晚入住的隻有我和Ilonka。收費350nok/人,大約相對於$35/人。

歐洲的朝聖招待所/Hostel通常都設有廚房和洗衣機,令人感覺像在家裏一樣方便和隨意。

令人驚喜的杯子,印有聖奧拉夫之路路標。

這家農村主要種植油菜和出售冬天取暖木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坐沙發跟著橋橋走聖路。感覺北方挪威的聖路跟南歐的不太一樣呢。難怪走的人少。天氣太涼了。還好有一個人與你同行。問好,新周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