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吃
胡榴明
武漢小吃,也叫漢味小吃,樣數之多,味道之好,不由武漢人說了算,有外地遊客說:“吃過武漢小吃之後,別地方小吃不值一提”——“曾經滄海難為水”,就這感覺。
武漢三鎮地處中國東部中心,水陸碼頭,南北東西,商貿往來當年武昌、漢口、漢陽是中國內陸大商埠,南來北往的商人,東去西來的貨物,棉花、桐油、茶葉、生漆、木材、大米、蠶絲,內陸貿易和外洋貿易的在這裏轉口,漢江長江交匯處停滿商船,三教九流的人等千百張嘴等著吃飽喝足,吃喝玩樂都會適應華洋商家的需要,其中,吃是第一位。
出門人在外,生意人攜家帶口的不多,單身一個男人,從早到晚,一日三餐連帶宵夜,吃喝的問題怎麽解決,漢派餐飲業應運而生,滿街的小攤小販,沿河的餐館茶館,為什麽武漢的小吃如此豐富?其原因就在這裏。
年歲久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在三鎮落腳定居,家口隨之而來。燒火弄灶的女人來了,為什麽滿街巷的攤點和館子不見減少?
漢口漢正街、武昌河街、漢陽西大街,商埠和居屋上下合一,家鄉來的老婆做好早點端上來,或者是麵條窩窩頭,或者是白粥鹹菜,做生意的男人嚐了一口,說:“不好吃。”荷包裏掏出錢來,說:“去街上端吧。”女人撇嘴道:“嘴巴吃刁了。”右手拿隻青花大瓷碗,左手拿隻竹箔箕,出大門就是早點攤,幹的清的煎的炸的蒸的煮的甜的鹹的香的辣的應有盡有,包羅了南方北方麵食米食天下各地的口味,更何況價廉物美,貧民也承受得起,何況小康富戶?
從此往後,在漢地居家的女人再也懶得起早床為家人做早餐,出門幾步,現成的美味買回家,桌上一擺,男人快活,孩子高興,自己輕鬆,何樂而不為?
除去過早,還有宵夜,三餐之外的夜點,我在其它文章裏寫到過,這也和繁華商貿重鎮的生活方式有關——從華燈初上到夜半闌珊,這一段時間對於當時人來說,是一天之中的黃金時段,邊娛樂休閑邊談生意做買賣,紙醉金迷,怡紅快綠,笙蕭弦管,飛斛流觴,夜晚這一頓,大餐吃不進去,小吃正好,宵夜小點應運而生,生意做得繁盛異常。
有的早點也是夜點,例如豆皮和小罐雞湯,但是大多夜點自有特色,例如桂花赤豆湯,油炸臭幹子和炸藕圓,炸糍粑,清燉蓮子湯,四川擔擔麵,蒸米糕,原湯小餛飩,清湯米酒小湯圓和糊湯米酒等等。
炸藕圓和糊湯米酒是湖北特色。
湖泊多自然蓮藕多,蓮藕多自然蓮藕的吃食多,這是全中國哪一個地方都沒得比的,古雲夢澤啊,哪裏有去?一段白藕洗靜切開垛碎成末,一定要剁得很細很細,加糯米漿加蔥薑胡椒等作料,攪拌成茸,捏成圓團,放油鍋一炸就成,有的說還得加進一些五花肉末,不過我小時候吃的是純素的那種。夜間街邊,爐子上架一油鍋,上麵罩鐵網,小販點盞半昏昧的燈街邊站著,最早大約是煤油燈,後來改成電磁燈,等你買來吃的時候現炸。看著藕圓在鍋中翻滾(據說油溫不可過高),先是乳白色後是金黃色最後成琥珀色,外層酥香,內裏脆嫩,夾雜很濃的薑蔥味,非常爽口。
武漢人有句損人的話:“糊米酒!”胡塗傻瓜的意思,取其諧音。
糊湯米酒產地湖北孝感,武漢周邊縣城,武漢市居民租籍孝感的很多,孝感米酒做得好,酒香濃鬱,甜味綿長,米酒軟糯,加清水煮開,糯米漿團搓條入鍋,煮沸加調稀的糯米漿,最後加進鹹寧產的糖桂花,就成了。一碗端上來,白汪汪的,濃稠稠的,暗紅色的桂花糖散落其間,酒香桂花香糯米香,幾行的香氣直衝鼻子,含在嘴中,軟軟的甜甜的粘粘的,濃香軟糯沾滿舌頭。
晚清至民國,漢口是中國第一二等風流富貴之鄉,戲劇業發達,餐飲業發達,戲劇這裏就不說了,隻談美食,聚天下豪客聚天下財氣當然得聚天下美食,要不然,吃的喝的,光隻你湖北人喜歡外來人不喜歡那你就砸了,五方雜處四海交匯之地,東西南北的口味才能夠留住東西南北的經商人。
外邦小吃時興於漢口五國租界區和模範區(華商建築區),因為那一帶高檔住宅多,外洋人多外省人多,尤其是江浙人,寧波幫,黎黃陂路到車站路,老漢口法租界地麵,成片街區吳儂軟語。每到夜晚,桂花赤豆湯、四川擔擔麵、上海小餛飩,長街短巷挑擔遊走,拉長了聲氣方言叫買,拿碗出門叫住擔子,盛上一碗端回家去吃,這就叫“宵夜”。
江漢路以上(長江上遊),從六渡橋到礄口,湖北人多,湖南人多,河南人也不少——友誼南路晴川橋下漢江邊屬湖南人地盤,寶慶街、寶慶巷、寶慶碼頭;銅人像(三民路孫中山銅像)至長江邊是回民居住區,湖北回民多遷移自河南。除外,另有安徽邦及山西邦;湖北本土人想當然的多,黃陂、孝感、漢陽、漢川、天門、沔陽——口味重,食量也大,不懼濃湯重油,湖南米粉館和清真牛羊肉館還有譚炎記原湯水餃館都在這一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