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民黨的奪權史 - 1 (序)

(2010-11-18 12:12:34) 下一個

從辛亥到北伐,這一段曆史其實是北洋執政史暨國民黨的奪權史,直至1927年4月12日,靠了"槍杆子裏出政權"的原則,國民黨變成執政黨,而且是一黨執政。但實際上,它一天也沒有掌控過這個國家。據美國學者易勞逸研究考證:"1929年,南京政府僅控製了約8%的國土和20%的人口;到抗戰前夕,它已能對25%的地區和66%的人口實行統治。"(陳謙平等翻譯:《流產的革命》,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P331)

既然國民黨並不能統一中國,那麽,它的"一黨專政"理念就沒有獲得成功,從中國國家與民族利益的立場上看過去,它除了添亂並給人民帶來災難之外,沒有建樹。隨即便遭到日本軍隊大規模入侵,雖然其統治幅員空前縮小,但蔣介石憑借著領導對日本侵略的頑強抵抗,國民黨統治權始獲得法理承認,中國的也因此獲得國際承認,確立了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大國地位。好景不長,僅三年內戰,兼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聯手打壓,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去了。

在"一黨專製"的道門中,孫中山及其弟子蔣中正都是半桶水,他們的功力皆不如毛師弟,所以隻能成為師弟登基之墊腳石,就像項羽為劉邦墊腳、闖王為皇太極墊腳一樣。曆史似乎開了個大玩笑:人類最崇尚一統的民族,卻造就了一個迄今不能統一的國家。回顧這一段曆史,我們應該得到什麽樣的啟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