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昂山素季獲釋 <ZT>

(2010-11-13 18:48:11) 下一個

    現年65歲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昂山素季於11月13日軟禁期滿獲釋。自1989年7月以來,昂山素季經曆了3度軟禁,在過去的21年裏,昂山素季失去自由的時間達15年之久。(11月13日新華網)



在這之前幾天,雖然昂山素季尚未獲釋,但她已然成為了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雖然她將要獲釋的消息被盛傳,但仍然有不少人擔憂緬甸軍政府會對其軟禁延期,不過,從緬甸官方所傳出的消息看,昂山素季獲釋的可能性極大。如今昂山素季果然獲釋,緬甸軍政府的這種開明舉措讓國際社會感到欣慰。

緬甸於11月7日舉行了20年來第一次大選,軍方背後支持的政黨已經宣稱獲得超過80%的議會議席,但是反對黨和西方國家批評這場選舉充斥舞弊行為和缺乏可信度。緬甸軍政府能夠如期釋放昂山素季,不僅僅能展示自己的新形象,而且可以緩解國際輿論對選舉舞弊的批評。

昂山素季深受聖雄甘地的非暴力理論影響,主張以非暴力的方式推動緬甸的民主進程,在被軟禁後,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得自由的條件。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緬甸軍政府於1990年舉行了大選,昂山素季的政黨在大選中贏得了絕對優勢。在正常情況下,她理應成為緬甸的國家總理,但選舉結果卻被軍方作廢,軍政府依然主宰著緬甸政權。

昂山素季於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在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昂山素季因為軍政府控製而無法出鏡,所以隻能讓其子代為領獎,不過,獎金至今仍然由諾貝爾委員會保存。昂山素季當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委會可以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片讚譽,但在緬甸國內,軍政府卻大為光火。

一代雄主李世民曾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見,對曆史的了解非常有助於我們對現實社會與人物的判斷。在緬甸軍政府的眼中,昂山素季無疑是罪犯,但是,在國際社會,她卻是很多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按照諾貝爾的遺囑,昂山素季這樣的人獲得和平獎好像有點不夠格,不過,從廣義上講,民主是避免戰爭的重要因素,所以,民主人士獲獎仍然符合諾貝爾設獎的初衷。

與中國比鄰的緬甸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曆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緬甸曾先後被英國和日軍占領,後經國民起義才得以光複和獨立。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據稱,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

緬甸的曆史進程和中國一樣,充滿了坎坎坷坷,而昂山素季則是這坎坎坷坷的最偉大的見證者和親曆者。昂山素季因為傾心民主事業,結果身陷囹圄,雖然緬甸軍政府對她采取措施時會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稍微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眼中,昂山素季絕對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一直都是專製政府的拿手好戲,不論緬甸軍政府如何抹黑她,如何限製她的人身自由,以曆史的眼光看,昂山素季必將為緬甸的曆史寫下光輝的一頁。緬甸的新一輪大選和昂山素季的獲釋讓我們看到了緬甸軍政府正在不斷與世界文明接軌。毛澤東曾說過:“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一個強大且受民眾擁護的政權永遠不用擔心被言論顛覆,也不用擔心被運用非暴力手段的反對派顛覆,能顛覆一個政權的最大因素其實是獨裁與腐敗。

昂山素季獲釋,雖然反對黨暫時不具備執政的能力,但可以斷言的是,在今後,反對黨會因為昂山素季的獲釋而迅速壯大力量,倘若緬甸軍政府能順應曆史潮流,進一步開放政治市場,那麽,在不久的將來,昂山素季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哈維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