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陀再世

一個中國醫學生(CMG)在美國的生活。。。
個人資料
JoshuaChow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豆漿和油條的威力

(2013-06-02 08:00:10) 下一個
天早晨在去吃早飯的路上,在車裏和太太開玩笑說:“《北京遇上西雅圖》裏那個拜金女是這樣描述她的Mr.Right的:‘他可能不會陪我去吃法餐或坐遊艇,但他會走幾條街去買我愛吃的豆漿和油條。’ 看過一篇影評是這樣開玩笑的‘出家門左轉就能買到豆漿和油條,幹嘛跑幾條街啊!’” 太太聽了是捧腹大笑。我接著說:“我們買豆漿和油條可比電影裏難多了,從家門出來,上大路左轉,進高速公路,要開過幾個城市,才能吃上那渴望了整整一個星期的豆漿和油條,那是多麽不容易啊!” “感覺上就是從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出發,要開到蘇州才能吃上豆漿和油條,可見豆漿和油條的吸引力有多大!” 太太邊笑邊點頭說:“還真是這樣。”

 
來美國幾十年,我已經習慣了吃洋基們吃的早餐,兩三條油炸的鹹五花豬肉(bacon),一兩塊油炸土豆餅(Hash Browns),炒雞蛋(Scrambled eggs),一小碗燕麥粥(加少許紅糖和葡萄幹),還有水果(喜歡草莓和菠蘿),外加一杯去咖啡因的英國紅茶。美國的早餐還有許多高能量的食品,如意大利香腸,炸雞,炸豬排,煙熏三文魚,蘋果餡餅等,我一般很少碰,怕吃了體重就不能控製了。太太是除了咖啡和甜圈圈,一般的美國早餐她都不喜歡,特別痛恨燕麥粥。可以想象,一個星期下來,她的胃就象久旱的禾苗,盼著周末的豆漿和油條來滋潤。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的便來到了我們要吃早飯的小店。這是一個台灣人開的小飯店,專門供應各種中國人愛吃的早點。記得第一次來這裏時,約中午十一點左右,小店裏擠滿了客人,我們等了半個多小時才吃到。來吃飯的大都是年輕人,講著英語或台灣國語,我們在這裏算是大叔和大嬸了。跑堂的小姐們也都講著一口台灣國語,那口氣和《北京遇上西雅圖》月子中心裏的那個黃太是一模一樣,很讓人回味無窮。我和太太兩人叫了一大碗鹹豆漿,一大碗鹹豆花,一根油條,一個蛋餅(Omelet),和一個牛肉卷餅。那豆漿和豆花裏加了很多味道極好的佐料,如肉鬆,脆醬瓜,和蝦皮等,讓人吃了還想吃,直到吃不下為止,就這樣,胃得到了滋潤得到了滿足。因為口味地道,我們倆在最近的兩個月裏是這 個店的忠實的回頭客。

 
過去,在華人超市裏也買過老油條和尚有餘熱的新鮮豆漿,但味道不理想,隻能解解饞而已。去過永和豆漿,但口味一般,也沒有讓我們成為這個連鎖店的回頭客。有趣的是,零九年在北京玩的日子裏,去前門大街上的永和豆漿吃早飯,店裏的客人極少,很少有當地的居民光顧。到結賬的時候才發現,這裏的每一樣早點都很貴。

 
小時候在上海,豆漿,油條,和大餅可是最好吃的早飯了。一般也隻能在周末吃,一來周日裏早上沒有時間去排隊,二來也沒有這麽多錢天天吃。老上海的上海人每天早晨都吃泡飯加醬菜,胃是蠻舒服的,就是不頂飽,常常在中午放學前,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周末最開心的就是拿著錢和熱水瓶,興高采烈地到點心店買豆漿,油條,和大餅。剛出爐的大餅和剛出油鍋的油條是很燙手的,拿著它們要不停地換手。為了能美美地咬上一口大餅卷油條,再長的隊也會咬著牙排著等著。。

 
豆漿和油條可能是最適合中國人胃口的早餐了。如果你對誰好,就多讓她(他)吃點口味純正的帶豆漿和油條的早飯,奇跡就會發生,沒錢的西雅圖的窮醫生Frank就是這麽戰勝北京的大款老鍾的。在美國吃到的永生難忘的豆漿和油條,讓文佳佳心甘情願地放棄了北京的勞斯萊斯和宮殿般的豪宅,直奔紐約的帝國大廈來和Frank相會。。。

 
謝謝觀貼!

 
(歡迎轉貼,寫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JoshuaChow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花老虎的評論:
試過九陽豆漿機,洗起來太麻煩,堅持了六個月,放棄了!自己做的味道也不行,比我們現在吃的那個店差遠了。。。
花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去年經朋友推薦,趁節日降價,買了一個豆漿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己做的新鮮美味,又非常簡單,根本不是外麵餐館所能比的。
中國店買的凍油條放到小的 toaster oven 裏麵烤烤,也還不錯的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