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苑99

知了就知了,不知又如何?來了就來了,坐坐又何妨?
正文

淺談癌症(三)致癌因子

(2010-08-20 02:31:36) 下一個
廣義來說,凡是可以誘導細胞分化異常而產生癌變的因素,可以是人體內源因子,也可以是環境因素,都可以是致癌因子。為了容易理解,根據其作用機理可以將致癌因子分為以下:

1。影響DNA或染色體的化學,物理因素

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gene) 和染色體(chromosome)是對細胞遺傳物質的不同稱呼。基因是指具有編碼功能而用於指導蛋白質合成的一段DNA序列,染色體則是包含多個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的長線DNA折疊壓縮形成顯微鏡下可見的結構;DNA是遺傳物質的化學結構。

DNA是一種以核苷單體聚集而成的長鏈大分子。DNA的特異性,也就是其功能和結構,是由每個核苷單體側鏈上攜帶的堿基所決定。DNA分子上的堿基有四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如果計算機程序是以二進製編碼,則DNA分子是以AGTC四進製編碼。兩條同源DNA然後以頭尾相對的方式,按照A-T,G-C堿基配對的方式形成DNA雙螺旋結構。染色體的形成則是在蛋白質的參與下,由DNA雙螺旋反複折疊壓縮而成。

任何影響DNA堿基,DNA鏈結構的因素都可以誘發細胞變異。

堿基結構類似物5-溴尿嘧啶等可以取代個別堿基;
亞硝酸能引起堿基的氧化脫氨反應;
原黃素(普魯黃)等吖啶類染料和甲基氨基偶氮苯等芳香胺致癌物可以造成個別核苷酸對的增加或減少而引起移碼突變,即基因突變;
紫外線UV照射後DNA分子上的兩個相鄰的胸腺嘧啶 (T)或胞嘧啶(C)之間可以共價鍵連結形成環丁酰環,形成是對DNA分子的損傷;
Χ射線、γ射線照射細胞後,由細胞內的水所產生的自由基既可使DNA分子雙鏈間氫鍵斷裂,也可使它的單鏈或雙鏈斷裂;
化學物中的博萊黴素、甲基磺酸甲烷等烷化劑也能造成鏈的斷裂。

2。調節細胞分化生長的其他因素

雌激素可以調節乳腺和子宮的發育,所以女性內分泌紊亂可以誘發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

3。環境刺激因子導致細胞異化

細胞異化是指一種正常細胞轉化成另外一種正常細胞,而非癌變。但是由於細胞異化需要改變正常細胞的分化的程序,加大了癌變的危險。

吸煙可以使支氣管纖毛柱狀上皮細胞轉化成鱗狀上皮細胞,易患肺癌;
宮頸糜爛刺激宮頸單層柱狀上皮細胞轉化成鱗狀上皮細胞,易患宮頸癌;
過食滾燙食物或胃酸反流,刺激食道鱗狀上皮細胞轉化成杯狀細胞,易患食道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