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的誤區

(2010-07-20 21:23:20) 下一個

中國的官方媒體常常會提到一句冠冕堂皇的話:當前世界的潮流,是和平與發展。

 

而中國應該如何發展,則似乎缺乏一個合理的原則和科學的規劃,各種計劃,各種決策似乎還是各級政府長官意誌的結果,在出台之前,似乎缺乏詳細的論證。即便有論證,也是容不得不同意見的論證,論證的結果常常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此外,還有一個最要不得的想法,即經濟擴張的速度越快越好,越快越光榮。地區經濟擴張快,則讓地區領導在全國露臉;國家總體經濟擴張快,則讓國家領導人在世界上露臉。這讓我想起來家鄉的一句俗話:莊稼漢不識貨,撿大個兒的往家磨。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峽大壩的建設。政府官員好大喜功,於是腦子一熱,匆忙上馬。即便人大有過所謂辯論,有過所謂論證,那也基本上是看政府主要頭頭的臉色行事。難怪人們說人大就是一個橡皮圖章,政府想怎麽蓋就怎麽蓋。大壩工程的通過是這種說法的最好注解。

 

大壩的“個兒”不可謂不大,對於GDP的貢獻可謂大矣。而今大壩建成,造成的災難何可勝數。雪災,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超高溫天氣接踵而來,今後還不知會給我們帶來多少災害。

 

至於中國的其他各種決策,不知還有多少失誤。而種種失誤又往往是假發展之名。

 

缺乏科學規劃,缺乏科學發展觀的發展,使得發展實際上成了單純追求GDP的代名詞,成了官員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在中國的政治語匯裏,發展實質上等同於增加GDP

 

GDP因而成為各級官員的新寵,比二奶的地位還高。蓋二奶失去還可以再找,再討。隻要手中有了權力,隻要人還在台上,自然就會有人投懷送抱。而GDP則非同小可。蓋GDP一旦下滑,則臉上無光不說,官位也且難保。烏紗帽不保的後果太嚴重了。沒有了烏紗帽,樹倒猢猻散,豈止是各種待遇,連二奶,各種幫閑,各種馬屁精,統統會隨風飄散,一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俗稱“人間蒸發”。

 

所以,烏紗帽才是官員們的事業,而GDP才是事業成功的證明。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為什麽烏紗帽才是官員的命根子。也就捎帶明白了,為什麽眾多的官員們要拚命追逐GDP

 

所以,為了頭上的烏紗帽, 中國的政府官員可以無視環境的惡化,引進汙染嚴重的化工 廠,橡膠廠,輪胎廠,塑料廠,鞋廠,以及其他各種弊大於利的企業。為了GDP 中國的官員可以拚命地圈地開發,大搞開發區,大造高樓和樓堂館所,大搞麵子工程。隻要增加了GDP,烏紗帽就有了保障,甚至還可以由此而飛黃騰達,於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是好東西。

 

何況,提高GDP的過程本身也給各級官員提供了太多的斂財機會。沒有大量的工程存在,官員們撈錢哪裏會如此方便呢?

 

所以,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還不如說是為官一任,撈它一方。

 

然而,對於小民來說,官員們追逐GDP的結果卻是一種災難。官員們的烏紗帽保住了,而小民賴以生存的環境卻被破壞了。倒黴的是老百姓,倒黴的還有老百姓的子孫後代。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可以在國內做“裸官”,可以把巨額的財產轉移到國外,可以隨時逃離國內被汙染破壞的環境。小民百姓又能往哪裏逃呢?

 

也難怪很多人要把GDP蔑稱為“雞的屁”。

 

那麽,人們不禁要問一句,發展又是為了什麽?

 

發展,無非是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

 

然而,更好的日子不僅在於物質上的豐富,還在於有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得人們有安定感,安全感。貧無立錐之地固然不行,但是,當物質生活有了一定的基礎,再錦上添花意義似乎不大。如我友王輝雲所說,房子再大,躺下去手腳張成大字,也隻能占兩個平方米。畢竟,財富未必就能買到安逸的生活,買到安全的食品,買到幹淨的飲用水,買到潔淨的空氣。對於很多人來說,良好的環境甚至比豐富的物質更加重要。

 

記得改革開放之前,雖然物質匱乏,但是山青青,水靈靈,“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空氣潔淨新鮮,沒有多少汙染,人們吃的全是有機食品,那真是”味道好極了”。而且,民風純樸,人們也還比較敬業,雖然沒有如今那麽多的服務 (比如歌廳和按摩院),已經有的 服務也還比較值得信賴。犯罪率也低,差不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

 

而今天的好日子,真正是好日子嗎?我們用地溝油炒菜,喝三鹿牌奶粉,飲用含鉛量超標N倍的自來水,享用各種激素催熟的家禽家畜,吃喂避孕藥長大的魚鱉蝦蟹;我們的孩子到學校去,到幼兒園去,都有可能被殘殺;我們到醫院去看病,都有可能被草菅人命的醫生不負責任的處置送上西天;我們出門在外,遇到歹人也難以仰仗警察的保護;我們在國內的吃穿住行等各方麵,又有哪些是可以信賴的呢?至於其他方麵的問題和社會不公,以及社會風氣的敗壞,那更是數不勝數。就算我們住進了高樓,如願以償當上了房奴,有了高檔的歐式家具,用上了計算機,開上了汽車,看上了電視,當上了中國幹部, 我們目前 的日子同改革開放前相比,又能說好了多少呢?

 

這難道就是我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這難道就是發展的目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現在的日子是好日子,就是好,就是好,發展的目的總不會是為了隻過上幾天好日子,且大肆揮霍一通,再心滿意足去死。正如捕魚為生,池塘裏的魚總不能一網打盡,使勁地吃好幾天。一時過癮,一時痛快,吃光了以後又怎麽辦?

 

當今中國的發展,頗像竭澤而漁,中國就那麽點資源,人均資源極其貧乏,照理說,應該節省著用。但我們的發展,就是牛,拚命地造,拚命地作,拚命的糟蹋資源,真好像地球的末日就要到來一般。

 

而各種利益的代言人,為了自己小集團的利益,粉墨登場,拚命鼓吹經濟擴張,把中國搞得烏煙瘴氣。比如中國的汽車工業,銷售量去年已經超過了美國! 中國的人口那麽密集,中國的土地又是那麽稀缺,無法修築美國那麽多的道路,中國怎麽能夠盲目跟美國看齊呢?於是北京的汽車目前隻好分單雙號出行,將來還很可能一周隻能出行一天。即便如此,北京的N環以內,汽車常常隻能爬行。而汽車的爬行,使得汽油的浪費和汙染更加嚴重。那些汽車當年出廠的時候,可都是GDP的一部分呀!生產汽車的鋼鐵,可是中國高價從澳洲買來的! 難道我們還要把北京的交通狀況在全國複製?

 

那麽,對於中國來說,是不計代價地追求不公平的高速發展,把子孫後代的資源超前開發利用,製造數百年也清除不幹淨的汙染,換回大批注定會貶值的所謂外匯,還是追求一個循序漸進,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基礎上的緩慢發展呢?我想,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當然是後一種發展更好。

 

中國目前的發展,不光是讓西方人恐慌。它也讓一大批有識的中國人不安。西方人恐慌的是怕強大的中國會搶了西方人的飯碗,搶了西方本可以輕易到手的資源。而中國人為什麽會不安?因為中國的發展太無序,社會代價,公平代價,道德代價,環境破壞的代價統統都太大了。照此發展下去,用人們熟悉的一句話說,是“國將不國。”

 

豈止是國將不國,民也將不民,因為老百姓付出的代價太大,而得到的成果太少,你讓他們永遠當順民,“民”下去,又怎麽可能?

 

要說可持續發展,中國並不陌生。中國以往的小農經濟,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延續了幾千年也沒有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而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速度,或者說糟踐資源的速度,中國的資源,包括水資源,石油資源,以及其他礦產資源, 特別是耕地資源,能再支撐多少年呢?按照一代人活70年計算,現在出生的嬰兒,能平安活到70歲就算走運。

 

報紙上,廣播裏常常聽到政府宣傳經濟發展的目標。比如說,今年的目標是保8,也就是說GDP增長的速度不低於百分之8

 

我倒想知道,為什麽要保83行不行? 不保行不行?按照目前中國已經明顯過 剩的生產能力,GDP不用增加,地球也照樣轉,人們的衣食住行也夠了。為什麽要繼續增加已經過剩的生產?增加生產,對於我們這個主要靠製造業和基建投資拉動GDP的國家來說,就是 一方麵增加製造業的產出,製造更多的汙染,來換回注定要貶值 的外匯,另一方麵建造更多的高樓大廈,產生更多的空置。而且這兩方麵都意味著耗費更多的稀缺資源。

 

高價獲取資源,產品輸往國外,汙染留在國內,換回越來越不值錢的外匯。這樣的傻事我們也願意幹?

 

 

 

過快的基本建設還給國際炒家帶來可乘之機。我今年不造房子,看你的鐵礦石還漲價?

 

中國的古代哲人老子早就說過,財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想,老子所說的寡,總不至於是 貧無立錐之地的寡,而是在一定財富基礎上的寡。中國所創造的財富已經不少,中國沒有必要再繼續追求高速增加GDP。與其付出太大的代價來增加中國其實並不怎麽需要增加的GDP,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來處理不均的問題,處理環境的問題。根本沒有必要跟著西方國家“與狼共舞”,來不計代價地追求經濟的擴張。

 

不計代價的發展可以休矣!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