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她
——看電影《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
這是一部令人興趣盎然的影片。流暢的情節,離奇的故事,是傳記片,又不是傳記片。戲說的成分很大,其中那個由豔遇而演變成愛情的核心橋段,就更是藝術創作上的成功杜撰。可是一切又都是那麽得天衣無縫,無可挑剔,非常得符合情理。這就是好萊塢最為擅長的敘事風格,他們講述的雖說都是一個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可是呈現出來的卻又絕對不是,一碗清水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那麽簡單,而是非常的豐富多彩,非常的錯綜複雜,又非常的有內容,有看頭。會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極其得賞心悅目。影片《瑞典女王》就是一部這樣的傑出之作。
故事能夠引人入勝,顯然是與故事中的主人公、瑞典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克裏絲蒂娜女王有關,她的身份,她的傳奇,她對世俗觀念的抗拒,以及她六歲登基,22年後退位的不凡經曆,都是不可比擬的看點,都會引起人們對這個曆史人物的極大關注與興趣。同時,這部電影能夠像一顆璀擦的瑰寶,光華四射,也是與女王的扮演者,一代巨星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 )有極大的關聯。她的表演,她的飄逸,她的魅力均令這位昔日的女王強勢而出,熠熠生輝。可以說是這位偶像級的瑞典影星,演活了同樣是偶像級的鐵腕女王克裏絲蒂娜。以至於觀眾還會產生這樣的錯覺,似乎是克裏絲蒂娜女王在演她自己。
當然,影片沒有將克裏絲蒂娜女王的全部宮廷生涯都羅列出來,而是截取了這個漫長過程中的首尾兩端,作為敘事的載體。僅此而已,便讓這個人物,這個影片的故事栩栩如生了起來。所謂的首,是指影片伊始,六歲的克裏絲蒂娜便被加冕的那個環節。作為一個閃亮的高起點,這個開場戲將故事立即快節奏地引入到正題上。而故事的主體就是那個尾,即圍繞著女王退位前夕所發生的事情而展開的戲劇衝突。這個首和尾是故事的兩個重要片斷,缺一不可。雖然前麵的片斷就是一晃而過,但是卻極好地烘托了女王後來處事幹練,不循規蹈矩,甚至是桀驁不馴的性格,為她以後的不同凡響埋下了伏筆。
後麵的一個片斷,則是影片的重中之重。在這段劇情裏,集中地演示了女王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與她的群臣之間的矛盾與紛爭,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女王,她的婚事成了國家大事,關係到王權是否能夠後繼有人的大問題。一些居心叵測的權貴趁機散布流言,挑起事端,誤導百姓,向她施加壓力,為她製造了極大的政治與憲政上的麻煩。眼看著這種分歧越來越嚴重,她便下定了決心,為了換回她的自由意誌與自由之身,她別無選擇,隻有放棄她的王位。雖然看上去,這位女王最終還是沒有鬥過男權社會的所有陳規陋習,最後也不得不屈服於那些來自於政治,宗教,以及婚姻上的重重壓力,而選擇了退位一走了之的辦法,以便息事寧人。但是她急流勇退的精神卻是可欽佩的,她絕不戀權的勇敢也是令人敬畏的。
這是發生在將近四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在那個遙遠的寒冷之國瑞典,曾經上演過如此這般殘酷無情的宮廷大戲,就是今天的我們在洞悉了其中的一點實情後,也是難免要倍受震動的。同時也通過這個史實,再次印證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世界之大和她的無限豐富,是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所思所想的。令人驚喜的是,好萊塢的策劃人卻能以敏銳的商業嗅覺,為那段曆史尋找了一個浪漫的愛情說辭,營造了一個男版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故事,締造了一個藝術上的佳作。還別說,瑞典的克裏絲蒂娜女王,同後來的英王愛德華八世,在關鍵之點上,還真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還是前者更純粹,也跟令人信服得多。
這部影片拍攝於1933年,距今已有81年之久了。除了影片中的馬車,服飾,居住條件等,是還原了17世紀瑞典王國的風貌,有一定的時代感而外,人物的對話,以及由此而反映出來的,他們的觀念與思維方式都與今天的人沒有什麽兩樣,甚至可以用非常有時代感這樣的表述,來形容這部影片的內涵。說到這裏就不得不佩服該片的編導,他們不僅能夠嫻熟地運用他們的藝術造詣,創作出美妙的故事,而且能夠把這個故事,恰到好處地移花接木到曆史人物身上,進而讓故事有血有肉,很有真實感,也有可信度。同時也讓故事中的人物個個都能活得起來,既有很強的個性魅力,又非常吸引人。因此,他們的作品不僅是豐富了他們同代人的娛樂生活,也是留給後來人的一筆可貴的文化財富。
在旅館的餐廳裏,女扮男裝的克裏絲蒂娜女王與那個遠道而來的西班牙特使的把酒交談,可謂精彩之極。女王有些羞澀,還放不下身段與對方侃侃而談。可是她的談吐不俗,不時還閃耀著智慧的雋永。而且對於遙遠的西班牙王國,女王也一直充滿了好感,她問的那些有關文學與繪畫藝術的問題,便讓麵前的這個西班牙貴族非常驚訝,他不得不對眼前的這個瑞典年輕人刮目相看,同時也連帶著對瑞典人都產生了敬意。西班牙使者的那些興致所至的交談也是非常得體,非常感性。既體現了他的溫文爾雅,又表現出他熱情洋溢。那場戲是影片中的最精彩之筆。不僅塑造了兩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鮮活人物,也不容置疑地確立了這部影片的極高水準。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 )是影片的靈魂人物,無論她扮演的角色是洞察一切的君王,還是一個情意綿綿的小女人,她都能準確地拿捏得住,也能惟妙惟肖地演繹出來。即使是她不說話,她的表情,她的沉默也都能深深地吸引住觀眾。難怪1941年,她36歲就宣布退出影壇時,她的聲譽不降反升。雖然她幾次在奧斯卡獲得提名,卻都沒有得過獎,但是她卻是公認的好萊塢史上的幾位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也許是為了彌補對她的虧欠,奧斯卡於1954年向她頒發了終生成就獎,那一年她才49歲。她的一生獨立特行,淡泊名利,甚至終生未嫁都與她的祖先克裏絲蒂娜女王有的一比。實際上她也是女王,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在影壇擁有她的尊貴與榮耀。
影片的結尾同開頭一樣絕妙無比。女王為了愛情交出了權柄。現在,她為能夠離開王位,而成為一個不再被封建桎梏所束縛的人而歡欣不已。她才28歲,她還有大好的人生前程。她策馬飛奔,恨不能一下子就去到他心愛之人的身邊。可是,等待她的卻是一個悲劇。不過,她沒有怯步,她擦幹眼淚,她要船長揚帆起航。雖然她的愛人死了,但是他們還是一起上路了。她帶著他的遺體一同奔向原本他們就是要去到的那個國度。最後的一個鏡頭是,她迎風站立在船上,她的麵孔昂然仰起,她的眼神剛毅堅定,她注視著遠方,以無畏的精神麵對未來。女王終究是女王,即使是她離開了權杖。
其實,曾經貴為歐洲強國女王的她,什麽風雨沒經曆過,什麽世麵沒見到過,連王權都可以不要了,她還有什麽可懼怕的呢!雖然她已經不是女王了,但她還是一個女人,一個敢愛,並敢於堅持己見的堅強女人。在人生之路上她仍然會勇往直前,絕不言敗。那就是她,曾經的瑞典女王,幸運之神依舊會眷顧她,非她莫屬。
多謝反饋!的確是一個好故事,好電影,好演員,好人物。那段曆史也是也是那樣精彩,令人無法想象。。。
多謝漁船!很大的鼓勵。。。感激。。。
多謝安娜!這位瑞典女王的確是一個熠熠生輝的人。扮演者葛麗泰·嘉寶也是一個非同凡響的人。因此這部影片就更加雋永,而且時間越久越能看出這部作品的價值與魅力。。。
在曆史上,這位女王沒有愛情記錄(文獻上沒有)好像是蕾絲(也沒有文字確定)酷愛藝術和戲劇,改變宗教信仰,成為天主教徒,教宗Alexander VII 親自給她受洗,她選擇的教名為Maria Alexander定居羅馬,在著名的Palazo Farnese (這裏至今還有很多他收集的藝術作品)居住過。
最後她客死他鄉(是個人的選擇),她最後的葬身之處就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殿的地宮。但是在大殿的右側有一個兩個天使環抱的銅像,不凡的瑞典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