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賞的一點, 是末尾部分給中國武術的去神化。 過往的功夫片,打洋人總是不費吹灰之力。 好家夥, 遠踢近打貼身摔, 洋拳師無非力大, 終而如墜天網般hit the deck. 在葉問2 中,主角以廣東首屈一指的武師身份迎戰舶來的拳王。曆經苦鬥酣戰而險勝。 全無第一集中麵對占盡天時地利的日本武士時“我要打十個”的囂張。 這是非常真實的。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當年的中國武術家如果和西方的格鬥家競技, 是不會“如老叟之戲頑童”的。其原因倒不是如趙道新所說中國武術中其實沒有技擊的成分(絕對大謬, 我知道的很多飛車黨, 黑手黨徒都學過各種門派的中國武術而且對師傅推崇備至, 我認識的一個膀大腰圓凶神惡煞的黨徒說起自己年過花甲的中國師傅比親爹還親, 說打自己像打小孩一樣, power, timing, accuracy, distance, position 都能在瞬間達到, 中國武術怎會沒有技擊成分?)。 中國武術的特點,除了人們常說的內外兼修, 連消帶打外, 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瞬間壓製。 武術家窮畢生之功,什麽練精化氣, 練神還虛, 其實就是個瞬間壓製。 如果壓製不成功,用Sifu Nephy的原話:麻煩就來了。 所以陳發科才會說:比武就是個一秒鍾的事兒, 頂多2,3秒。
再者, 武術史上又缺乏像Don King這樣賦予其商業化的人物, 長期以來, 武術家遇到的, 大部分不是一秒鍾能打倒的, 就是一秒鍾把自己打倒的。 像尚雲祥和程廷華那樣繞半天的沒幾對(就這也沒繞夠拳擊規則的12 回合對不對?)而拳擊通過嚴密的體係篩選,拳擊手遇到的大部分是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 習慣了苦鬥。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另外,明清以降的中國武術,缺乏運動學和生理學的指導,缺乏係統的格鬥訓練, 缺乏醫學和營養學的輔助, 所以身體水平和西方還是有差距的(現在東方人身高增長和壽命延長速度高過西方人就是這個原因, 和GDP增長幅度超過西方是一個道理)。 中國當時的所謂職業武師,隻是以鏢行或授徒為職業, 並不意味著自己經過過職業化的訓練或者保持著職業化的訓練。
從這個角度,其實是業餘的武術愛好者和專業的格鬥運動員的較量, 同理, 質疑武術和散打如何對抗的人也應該從這個角度去考慮, 而不是單純的分析運動力學。 練習武術的人不應以為散打如何粗糙, 散打有的動作是非常細膩的, 譬如切進對方前手後側摔;練習散打的人也不要以為傳統武術真的不經打, 或者動作不連貫,在同等訓練強度下,傳統武術有更多機會壓製對手。
最後, 無論功夫多好,一人對抗10多個拿刀的還全身而退都是YY, 把這一節去掉我會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