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飛翔的夢想—— 一分鍾做好紙質竹蜻蜓

(2010-06-30 12:36:30) 下一個

飛翔的夢想—— 一分鍾做好紙質竹蜻蜓       文/如幻 
(新浪育兒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mayavati)

【按:前些日子的一篇博文,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文所述紙質竹蜻蜓手工創意:洪新富先生】

     上周末台灣紙雕大師洪新富先生來訪漢堡,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麵的剪紙課。春子媽媽因故錯過了大部分內容,但是去接春子的時候,還是有機會趕上了精彩的結尾——製作紙質竹蜻蜓。

    相比洪老師眾多複雜精密令人眼花繚亂的紙雕作品,他做紙質竹蜻蜓的創意雖然看似平淡無奇,但卻以其簡單而奇妙的風格讓大人孩子都為之著迷。看著洪老師一分鍾內幾下就做好的竹蜻蜓一下子飛了起來,孩子們禁不住歡呼雀躍,爸爸媽媽們也仿佛在刹那間回到了夢想飛翔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看圖說話,大家都一起來和孩子們做一個紙質的竹蜻蜓吧。

材料準備:1. 稍硬些的紙張。象包裝盒,廢舊的撲克牌都可以。

          2. 飲料吸管

          3. 訂書機(內裝訂書釘)

 具體步驟:

 1.    小朋友或者爸爸媽媽的食指放在紙盒上,把這個手指的形狀畫下來。(如果是小朋友的手指,可以稍微畫得大些,也畫成成人食指大小比較好)

洪老師比著小朋友的手,在硬紙片上畫好食指形狀

 

2.    把硬紙片對折,沿著畫好的手指形狀剪下去,就有兩條拇指狀的紙片了。

對折剪好

3. 拇指和食指張開,比著飲料吸管剪出相應一截的長度。

 


比一下要剪出的吸管長度

4.在吸管一頭剪開一厘米左右,以便可以插入紙片。

5.把紙片插入。



6. 用訂書機把紙片和吸管訂在一起。



7. 把紙片分別折向身內和身外向下斜折。如果是右撇子,就把向身內的紙片向右斜邊,向身外的紙片折向左斜邊。左撇子相反。


右撇子的折法


折好了,鬆手,紙質簡易竹蜻蜓就做好了!



竹蜻蜓,做好了,雙手撮動吸管,放飛!!!


小朋友都來試一試


德國叔叔幫助小春子


這樣折,我來幫你。



今日讀經完畢,春子和來讀經的小哥哥一起做了竹蜻蜓。小哥哥不願意出鏡。嗬嗬。

新浪博友博文台灣紙雕大師 ——洪新富先

 【百度背景知識】竹蜻蜓是中國古老的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橫的一片像螺旋槳,當中有一個小孔,其中插一根筆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會旋轉飛上天,當升力減弱時才落到地麵。在製作和玩耍竹蜻蜒的過程中,可以領略中國古老兒童玩具的趣味和科學技術的奧妙。

  從對大自然中蜻蜓飛翔的觀察中受到啟示,公元前500中國人製成了會飛的竹蜻蜓,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孩子手中的玩具。在18世紀傳到歐洲,啟發了人們的思路,被譽為航空之父的英國人喬治·凱利一輩子都對竹蜻蜓著迷。他的第一項航空研究就是在 1796年仿製和改造了竹蜻蜓,並由此悟出螺旋槳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動了飛機研製的進程。並為西方的設計師帶來了研製直升機的靈感。

  公元17世紀中國蘇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製造一個類似蜻蜓的直升飛機,並且想把人也帶上天空。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飛機。它有一個竹蜻蜓一樣的螺旋槳,駕駛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腳踏板通過轉動機構來帶動螺旋槳轉動,試飛時候,它居然飛離地麵一尺多高,還飛過一條小河溝,然後落下來。

【記載】 在中國晉朝(公元265—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樸子》一書有這樣的記述: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 罡而乘之,上升四十裏,名為太清。太清之中,其氣甚罡,能勝人也。其中的飛車被一些人認為是關於竹蜻蜓的最早記載,並認為該玩具通過貿易傳入歐洲。 在歐洲一幅1463年的聖母聖子像中出現了竹蜻蜓的形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