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百年屈辱的最終根源是兩個字

(2010-11-16 19:13:44) 下一個
中國百年屈辱源於滿清的統治。滿清種族奴役的製度削弱了中國的軍事潛力--因為滿庭不敢將軍事交給人口眾多的漢人,軍事全部由韃軍把持,當然不是西夷的對手。同時,在滿清統治下,優秀的漢人多淪為貧苦農民,隻有那些願意做滿庭奴才的劣等才能在滿人的監視下獲得較好的教育和社會地位。經過近300年的奴化、歧視統治,廣大漢人不是已經麻木,就是已經埋沒在窮鄉僻壤。這就使中國既沒有軍事儲備、也沒有有智商的人才,來應付西方的進攻。實際上,整個中國是依靠落後、愚昧的韃旗兵與蒙古兵撐著,而這些滿蒙兵的主要職能是為滿庭監視漢人。在對外時,滿兵對付越南之類可以,對付西方的洋炮就不行了。當年鴉片戰爭的時候,滿軍人數都不占什麽優勢,而使用的武器可能比秦漢時期還要落後。

太平天國運動使滿庭不得不開始依賴漢人。曾國藩的湘軍鎮壓太平之後,漢人逐漸開始掌握兵權。後來漢人說服滿庭,開始搞洋務運動。在西部,左宗棠的湘軍逼退沙俄,收複新疆;在南部,漢人為主的水師、陸軍已經能與法國戰成平手。但日本通過甲午一戰,不但摧毀了中國的北洋水師,更為嚴重的是,滿庭采取了割地賠款的投降、資敵政策,導致進一步將日本養肥成更凶惡的敵人。給日後日本全麵侵華埋下禍根,也造成中國經濟的繼續崩潰。甲午之時,滿庭如果能夠堅決不投降,即使中國遭受損失,日本也不可能輕易獲利而壯大。正是日本後來對中國的三光式摧毀,導致中國在二戰後幾乎回到石器時代,而日本獲得了長期的相對優勢。

當然,滿庭扼製漢人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漢人拿起了武器,滿庭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湘軍鎮壓太平之後,漢人開始逐漸掌控了中國的軍事。最後,漢人的洋槍讓清帝遜位。此後,中國的複興實際上是一個漢文明的複興過程。文明的重要特征是擴展性。漢文明本身也是一個擴張性的文明。

而最初,滿清以百萬人口能統治龐大中國的原因就是是倭患。正是倭患使明朝消耗巨大的國力,而不得不增加稅收,進而導致陝西農民起義。最後明朝在大順軍進逼北京之際滅亡。而李自成滅亡明朝之後,根本就沒有有效的管理--他的目標就是衣錦還鄉,回他陝西老家。而滿人卻乘中國的混亂狀態,對漢人進行分化、利用、瓦解、鎮壓,實現了對整個中國的長期統治。這是漢文明的曆史悲劇。而中國百年屈辱的最終根源是兩個字--倭患。未來給中國構成威脅的也是兩個字--倭患。這種潛在的威脅在於:當未來中國更為強大,倭人會裝得柔順,而漢人會再次失去防備,直到漢人再次鬆懈...

漢文明在1949年後開始了新的篇章。用毛澤東的話來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湘軍將領在朝鮮與聯合國16國聯軍交戰,實現了漢軍在鴉片戰爭百年之後首次對西方的軍事勝利,而且是戰勝了是西方最精銳的百萬重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ammadaboutu 回複 悄悄話 我讀完了文章,得出的倆字好像應該是:韃靼.
中國百年屈辱的源泉是亡國--亡於滿人.
至於倭禍,那跟滿禍比,實在是:一個人掉水裏,不僅嗆水,而且後來耳朵也進水了...
日本賠款也是滿人幫倭寇搶劫百姓而已.
BTW非常敬佩您在賀案的作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