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色戰爭計劃揭秘大國之道--美國對“日-英”聯盟的作戰計劃

(2010-09-27 11:14:52) 下一個
紅色戰爭計劃揭秘大國之道 (2010-08-10 05:37:03)

標簽: 美國 戰爭計劃 革命 日本 帝國 軍事

美國的紅色戰爭計劃(WAR PLAN RED)是美軍與英國、加拿大在海上、陸地進行全麵戰爭的計劃。美軍曆史學家認為,雖然這個計劃沒有實施,但對美國在二戰中的最後正確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分析美國的一係列戰爭計劃的演化過程,是我們理解美國戰略思維的重要途徑。

1939年,英國與德國都在爭取與蘇聯建立盟友關係。但蘇聯婉拒英國使團,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簽訂前,斯大林在政治局會議上做了分析:“如果不簽條約,德國不會入侵波蘭,英德之間不會開戰;而簽訂這個蘇德條約,德國必然入侵波蘭,其結果是英法必然向德國開戰,而蘇聯可以在德英互拚消耗之後選擇時機進入戰爭;最後的結果是:德國將建立蘇維埃政權,歐洲的很大地域將被蘇維埃化。”可以看出,蘇聯在二戰中獲得的地位絕非偶然,而是遠見與謀略的結果 (斯大林的這個講話直到1991年才解密)。

同樣,美國在二戰後的迅速稱霸也是其長期戰略的實施。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意識到日本的崛起意味著對日戰爭將不可避免。基於這個判斷,美國製訂了詳細的對日戰爭計劃,稱為橙色戰爭計劃(WAR PLAN ORANGE),內容非常具體,已經考慮到了日本對珍珠港的偷襲,甚至製訂了將夏威夷的日本人關入集中營的政策。同時,考慮到英帝國與日本在1902年簽訂了條約,美國製訂了紅色戰爭計劃(WAR PLAN RED)。準備在大西洋和北美與大英帝國與加拿大進行一場全麵戰爭。隨後,美國進一步製訂了“紅-橙戰爭計劃”,也就是在太平洋、大西洋對日本和英國同時進行兩場戰爭。但美國的決策者意識到,以美國當時的實力尚不能同時進行兩場進攻性戰爭,因此可能必須在其中一個戰場采取守勢。根據這種防守能否堅持的可能性,美國的戰略家甚至考慮到了在其中一個戰場戰敗之後給美國帶來的屈辱。

世界局勢在1939年後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其中原因之一是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引發英法對德宣戰。軸心國形成後,“紅-橙戰爭計劃”實施的理論幾率已經可以忽略。美國的戰略家們開始製定“彩虹戰爭計劃”(WAR PLAN RAINBOW)。這個計劃的最基本格局是“彩虹一”(RAINBOW 1):美國單獨作戰,確保門羅法則(MONROE DOCTRINE)不被違背,先在太平洋采取守勢,直到大西洋的局勢發展使美國可以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對日本發動攻勢。其他的彩虹計劃版本假設美國與英法等國家結為盟國,但“彩虹一”是最基本的假設。

顯然,彩虹計劃可以視為“紅-橙計劃”的一個修改版本,兩者都是在大西洋、太平洋兩個戰場維護美國的利益。所不同的是,一個是針對“英-日”聯盟,一個是針對“德-日”聯盟。曆史的進程是,斯大林選擇了蘇德條約,“德-日-意”形成聯盟,而美國實施了彩虹計劃。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中,中美之間是曆史恩怨最少的。美國與中國都有一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曆史。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與美國並肩對日本作戰,這個勝利奠定了中國在戰後成為世界強國的基礎。今天的中美關係被公認為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如何維護和平,確保中國的利益,美國的成功之道值得中國學習與借鑒。

值得強調的是,美軍的橙色計劃、彩虹計劃在本質上都屬於防禦性計劃,都是設定潛在對手對美國搶先發動攻擊,而美國反擊。這種思維與解放軍的積極防禦有類似之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