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朝鮮戰爭到底是什麽性質--積極防禦的含義

(2010-09-21 16:27:43) 下一個
要理解中國的軍事戰略,必須理解朝鮮戰爭。有人說,朝鮮戰爭是防禦戰,是“後發製人“。
但從傳統的觀點看,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中國出兵的時候,美軍沒有到達中國邊境,
從後來解密的資料看,美軍也沒有與中國交戰的意圖和準備。中國顯示警告美國,如果
美軍越過38線,中國會幹預。毛澤東下令誌願軍出動是美軍越過38線的第二天。
也就是說,美軍還遠未到達中國邊境附近。後來,之所以第一次戰役離邊境不遠,
是因為美軍速度超過了解放軍的預期。解放軍還沒達到預定作戰地點,雙方在進軍途中相遇。
對於中國的參戰,聯合國的結論是“侵略”。無論如何,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禦。

但這恰恰是“積極防禦”的精髓。

相比之下,日本在釣魚島抓人,顯然超越美軍在朝鮮境內越過38線的尺度。
因為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