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講記 (三)
(2005-06-22 13:42:10)
下一個
國學瑰寶:千字文講記 (三)
在上一講中,我們留了作業,希望大家悟什麽是心?有沒有悟出來呢?我當初悟這個心字,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可費了苦心了。恍然大悟以後,才明白了什麽叫修行,才真正腳踏實地,不再好高騖遠了。
現在告訴諸位,不要驚訝。什麽是心?念頭就是心,平常稀鬆吧!不下功夫,你想破頭也出不來這個答案,即使你想到了,也不敢肯定地說念頭就是心。當然這個心,還不是《楞嚴經》中“七處征心”的心,那個心指的是人的本體,叫做“心性”。心性之心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形而下的心,說的是人的心理活動,是念頭、心念的生滅。說“人心險惡”是說人的心念凶險,惡念不斷;“人心貪婪”是說人的貪欲念頭不絕。佛法說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的統統都是念頭。有念頭就現出這個物質世界,這是有為法;停止了這個念頭,物質世界就消失了,進入無為法。
總之,念頭就是人心,統稱為心念。所以中國文化中所說的心,既不是心髒,也不是大腦,而是人的念頭,它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要素。心之所發就是念之所動,就是意念,簡稱為意;心之所往就是念之所聚,念聚就是誌。
念頭忽生忽滅,如夢幻泡影,根本控製不了。心意誌都很難控製,學打坐的一上來就學空雜念,你就上當了,一輩子也空不了。因為念頭本身就是空的,沒有實體,忽生忽滅。不去理睬它,反而沒有了,就是如此奇怪。
因此在這六個字中,最好入手的隻有第一組的“性情神”。神是生命活動的表現形式,精化氣、氣化神,是自然的過程,我們暫不去管它。性是人心理活動的本體,是中樞,是常住不動的,但是沒有形質,看不見摸不著,對它也沒辦法。我們能做的就隻有從情一字入手,所以子思才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發而皆中其節謂之和”,則是不得已而為之。能控製住自己的情感、情緒,不動性,才是我們修心修身的根本大法。
今天這一講,我們開始討論《千字文》的第三部分。這一部分講述了與上層建築,也就是國家、政權、政治、政令等有關的內容,最後用幾句話讚美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壯麗的山河和秀美的景觀。這一部分內容,行文流暢、語言優美、氣勢磅礴,如能隨文入觀的讀去,實在是一種真善美的教育和享受。
下麵看原文:
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這裏從國家的首都開始談起,介紹與國家上層建築有關基本知識和常識。這一段文字介紹了中國最古老的兩個都城,以及都城裏麵精美的建築。
中國最古老的兩個都城,一個是東京洛陽,一個是西京長安。洛陽號稱是九朝古都,曆史上前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洛陽建都的曆史,比長安還要早,是在西周的時候開始建立的。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沒有幾年武王就病死了,由十四歲的兒子成王繼位。成王幼小不能理政,就由他的叔叔周公輔政。殷商的政權雖然被推翻了,但前朝的遺老遺少等貴族還在,他們並不甘心服氣。為了安全起見,就在西周首都亳之外的洛陽建立了洛邑,然後把前商朝的貴族都遷到洛陽,以防他們搗亂。
周平王的時候,西部的少數民族犬戎入侵中原,擾亂周朝,連“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也被殺死了。繼任的周平王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把國都東遷到洛陽,史稱“東京”。以後的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以至唐朝初期也都將國都設在洛陽,所以才稱洛陽為“九朝古都”。
西京長安,簡稱西安,由於地理位置接近中國的中心,所以是“十一朝古都”。最早在長安建都的是西漢,之後有秦魏北周隋唐等多個朝代均定都於此。西安周邊有多處曆史遺跡,如東邊的半坡村,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離現在有7000年了。一個東京洛陽,一個西京長安,是中國曆史上最古老、最宏偉的兩個都城。
什麽叫做“都邑”呢?“天子所宮曰都”,天子住的地方叫都;“諸侯所都曰邑”,諸侯住的地方叫邑,相當於現在的首都和省會的概念。
中國的文化燦爛光華,故此稱為“華”;中國的土地遼闊無邊,因此叫做“夏”,華夏就代表了中國。京字甲骨文字形為高大的土堆,以後成為一個國家首都的專用詞。
背邙麵洛,浮渭據涇。
這兩句話描述了東西二京,長安和洛陽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背邙麵洛”描述的是洛陽,洛陽城背靠北邙山,南麵是洛水。在古漢語中一提到背,在方位上就是指北方,一說麵就是南方。中國人講究麵南背北,我們尚南,以麵南為正位;西方人尚北以北為正位,同樣的羅盤,我們叫指南針,他們叫指北針。古代的地圖都是上南下北,與現代歐式的地圖反著,所以我們的居室也要坐北朝南,曆來的衙門口也都是朝南開。
為什麽非得坐北朝南不可呢?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麵南背北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
天子既居乾位有九五之尊,天子的一舉一動就要正大光明,經得住南方丙丁火(陽光)的直射,陽光下的影子要正,政者正也,自己正了,才能施政,所以“天子無私事”。
“背邙”的邙指的是洛陽城北的邙山,北邙山海拔250米,方圓200公裏,既不雄偉也不高大,但是由於水低土厚、氣候溫和,是理想的風水寶地。山上古代帝王的陵墓多得數不勝數,曆史上素有“生於蘇杭,葬於北邙”之說。在邙山幾十公裏的主地段內,僅皇家陵園就有五處,分為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個皇陵區,埋葬著漢光武劉秀、蜀後主劉禪、南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等帝王,以及賈誼、班超、李密、薛仁貴、狄仁傑、杜甫、石崇、孟郊、顏真卿等名流。古人有詩說,“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一點也不假。此外,“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洛陽牡丹出邙山”,北邙山又叫牡丹山,這個典故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洛陽城的南麵是洛水,此水起源於陝西的洛南縣、流經洛陽城南,然後匯入黃河,所以“背邙麵洛”是洛陽城地理背景的描繪。
“浮渭據涇”,說的是西京長安的地理位置。西安的左麵有渭水,右麵有涇河。渭水發源於甘肅,涇水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這裏匯合後流入黃河。在流入黃河以前,涇水清、渭水濁,水質完全不一樣,所以有“涇渭分明”的成語。浮是漂流、漂浮的意思;據是據恃、憑據、靠著的意思。
這兩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中國古代的都城雄偉壯觀,
最古老的有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
洛陽背靠北邙山,麵臨洛水;
長安左橫渭水,右據涇河。
宮殿盤鬱,樓觀飛驚。
這兩句話描繪了都城中帝王宮殿的雄偉和壯麗。天子所居之室叫宮,天子所議之堂叫作殿,本來在上古時期宮室通稱,以後宮字才專為皇家所用。殿的本義是泛指高大的房屋,以後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廳堂。
一般來說,殿是議論公事的地方,宮是帝王的生活區。例如北京皇宮紫禁城的布局,分為前朝後廷、左廟右稷。紫禁城前半部分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屬於外朝;後半部分是後三宮: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殿),那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屬於內廷。紫禁城的左麵是皇帝的家廟,太廟(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右麵是祭地神和穀神的社稷壇(中山公園五色土)。
“宮殿盤鬱”是形容都城裏麵的宮殿,盤旋曲折、錯落重迭。盤是盤旋、逶迤,鬱是重疊茂盛的樣子。
樓觀是古代宮殿群裏麵最高的建築,飛是形容建築物之高,有淩空欲飛之勢。驚是讓人看了觸目驚心、舌拱不下。說到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又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非常了不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亭台樓閣。亭子隻有頂沒有四壁,是供遊人、行人小憩的地方。台是用土石墊起來的高而平的方形建築,便於瞭望。閣是一種架空的小樓房,四周設隔扇或欄杆回廊,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樓是兩層以上的建築,《說文》裏說,樓者重屋也,是重重疊加的屋子。觀是宮廷大門外麵兩層的細高的建築,是朝廷張貼公告的地方。兩觀之間有一個豁口叫做闕,也就是通往皇宮正門的缺口,後世的觀樓已經與皇城的正門融合在一起了。故宮紫禁城午門前麵有一個小廣場,廣場的兩側是宮牆和門樓,這就是早先的觀樓,現在上麵有五座閣樓式建築叫五鳳樓。
樓觀都高入雲天,讓人看了觸目驚心。記得李白有一首詩《夜宿山寺》,述說詩人夜宿深山裏麵的一個寺廟,寺院後麵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他登上去了。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後人有好事者,將自己家的樓,取名“摘星樓”,以言其高。
圖寫禽獸,畫彩仙靈。
上麵談了宮殿的外表,那麽宮殿裏麵又是何種景致呢?
“圖寫禽獸”,宮殿裏麵雕梁畫棟,梁柱簷井、牆壁匾額上麵,畫滿了飛禽走獸;還有用“青黃赤白赫,黑紅紫綠藍”,五彩十色繪畫的天仙和神靈,真是絢麗多彩,目不暇給。這種情景就是此地講的“畫彩仙靈”。
讀古書要學會隨文入觀,要隨著文字的展開,進入文字中所描寫的那種情景與狀態,腦子裏要像看電視劇一樣。此處的《千字文》就是劇本,你自己是攝影師,你的鏡頭先從遠方的背景處開始拍攝,也就是“背邙麵洛,浮渭據涇”。然後將鏡頭慢慢拉近,“宮殿盤鬱,樓觀飛驚”,再將鏡頭拉向宮殿裏邊,對彩繪裝飾的特寫鏡頭,“圖寫禽獸,畫彩仙靈”,這樣讀書才有意思,才活靈活現。
兩句話連來的意思,就是:
宮殿盤旋曲折,重重迭迭;
樓台宮闕淩空欲飛,觸目驚心。
宮殿裏麵畫著飛禽走獸,
還有彩繪的天仙神靈。
丙舍傍啟,甲帳對楹。
鏡頭再拉向宮殿的兩側,“丙舍旁起,甲帳對楹”。
丙舍是古代王宮中正室兩旁的別室,後世叫做偏殿、配殿。古人認為:“亥為天門,巳為地戶”。亥是十二地支的最後一位,後麵接著又是子時一陽生,新一輪的生命又開始了,所以亥主生,為天門。巳是陽盡之時,巳的後麵就是午,午時一陰生,生命體的負麵過程開始了,所以巳主死,為地戶。“丙舍於巳”,故凡地戶皆稱丙舍。
地戶就是與專死人打交道的地方,都稱為丙舍。例如寄柩所、祠堂、陵園內的房子等等。鍾繇有著名的《丙舍貼》傳世,內有“墓田丙舍”的話。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詩稱:“簾間清唱報寒點,丙舍無人遺燼香”。
因為丙舍不是正房,而是配房、別室,其門戶自然也都是朝東西方向開啟的,故稱傍啟。傍是旁的通假,傍啟就是旁啟。
“甲帳對楹”的意思,是豪華的幔帳對著高高的楹柱。甲帳是漢武帝時所造的帳幕,《漢武故事》中記載:“武帝以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漢武帝的幔帳用珊瑚、寶石翡翠、珍珠鑲嵌,是第一等的幔帳,故稱甲帳。
楹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此處指宮殿中的第一排柱子。楹柱上麵通常都掛上木頭鐫刻的對聯,叫做楹聯,例如光緒皇帝題故宮後殿的楹聯:
修身先謹懍幽獨,
讀書在培養本源。
肆筵設席,鼓瑟吹笙。
這兩句都是出自《詩經》,述說了宮殿裏麵正在進行的活動。肆與設是一個意思,都是放置、陳列,“肆筵設席”就是擺設筵席。《詩•大雅•行葦》中有“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的詩句。
筵和席都是古代的坐具,中國上古時期沒有椅子,椅子叫“胡凳”,是從西域胡地傳進來的。中國傳統的叫凳子,沒有靠背。在唐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鋪個席子,然後跪坐在地上,今天的日本人還是這個傳統。筵席就是鋪在地上的坐具,緊貼地麵的那層席子就叫作筵,筵上再設座席。席有大有小,有單人席、雙人席不等。“肆筵設席”現代意思就是在宴會開始之前,桌椅的排擺和陳設的準備。
“鼓瑟吹笙”,是宴會中助酒興的音樂歌舞,《詩•小雅•鹿鳴》中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詩句。
鼓是彈奏的意思,瑟是二十五弦的琴。古代七弦的叫琴,二十五弦的為瑟。笙在這裏代表了管樂,瑟在這代表了弦樂。鼓瑟吹笙就是管弦樂合奏,絲竹之聲四起。
這四句話聯來的意思,就是:
正殿兩旁的配殿從側麵開啟,
豪華的幔帳對著高高的楹柱。
宮殿裏大排筵宴,
彈琴吹笙,一片歌舞升平。
升階納陛,弁轉疑星。
中國古代的建築無論廳堂屋舍,還是亭台樓閣都是建築在一個高出地麵的台基之上,所以堂前有階,要進入堂屋必須升階,所以古人有升堂之稱。升階是一階階登上去,納陛也是用腳蹬著一步步走上前。階和陛都是台階的意思,普通的台階就叫階,帝王宮殿的台階就叫陛。皇室宮殿的台階,通常九階為一組,所謂“天子之陛九級”,陛之上的平台都用朱砂塗成紅顏色,叫做丹墀。紫禁城太和殿前的丹墀轉圈九層,以示九重之天。
臣子站在陛階之下向天子奏事,自稱陛下,意為“在陛下者告之”就是站在台階底下的我有事要奏報,並不是稱皇帝為陛下,他是陛上。“升階納陛”的意思,就是一步步拾階而上,登堂入殿了。
弁是古代的官帽,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是沒有旒的冕,冕是黑色的禮冠,近似西方的碩士學位帽。天子、諸侯在祭祀大典的時候戴冕,以後規定隻有帝王才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語。冕的上麵有塊長方形的搓板,叫延。延的前後沿都掛著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旒。天子掛12串,諸侯掛10串。掛旒的目的是提醒天子,對待臣子要寬容,誰能沒有過失呢?該閉一隻眼的時候就閉一隻眼,象隔著簾子看人一樣,不要總是明察秋毫。
皮弁是文武百官戴的皮帽子,用白鹿皮縫製,樣子象現在的瓜皮帽。鹿皮拚縫之處,綴有一行行閃閃發亮的小玉石,光映下其爍如星,看上去就象閃爍的星星一樣。
“弁轉移星”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戴著官帽,上麵的玉石轉來轉去, 在燈光的映照下,就象星星一樣明亮。這句話語出《詩經•衛風•淇奧》,詩中說:“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這兩句話是描述西京長安皇宮裏麵的建築,向右通廣內殿、往左達承明殿。上古時代沒有高大的宮殿建築,殷商的遺址上至今也沒有發現瓦片,甚至禹王住的所謂宮室,也是半地穴式的,出入口有兩級的土階,屋頂都是茅草的,就是《詩經》中描寫的“茅茨土階”。直到戰國時代的遺址上才發現了空心磚,還是用於墓穴,住人的房子還是用幹打壘的土牆。。
秦始皇開始大規模的營造宮殿,象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的阿房宮。漢朝的長安城裏麵有著名的“漢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曹植、曹子建的詩文裏麵,就有一篇賦專門描寫建章宮多麽的豪華。劉邦就住在長樂宮,未央宮是在公元200年的高祖七年, 由丞相簫何主持修建的,營造得極為豪華。建章宮的規模更為龐大,殿宇樓閣林立,號稱千門萬戶,宮殿比未央宮還要高大。僅東西兩個觀闕就有20多丈高。
《三輔黃圖》這部漢朝的著作中就描寫,“建章宮中,西則廣內殿”,“未央宮有承明殿”。建章宮右通廣內殿,未央宮往左去就是承明殿。古代東為右,西為左,上為南,下為北,與西洋地圖相反。廣內殿是皇帝收藏圖書典籍的地方,承明殿是皇帝會見文武大臣的地方。
這幾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文武百官上堂入殿,
帽子不停地轉動,好像滿天的星鬥。
建章宮右麵通向藏書的廣內殿,
未央宮左麵到達群臣聚集的承明殿。
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既集墳典”說的是廣內殿,因為它是收藏圖書的地方,收藏了古今的圖書典籍。
“亦聚群英”說的是承明殿,承明殿既然是皇帝接見文武百官的地方,所以承明殿裏亦聚群英,文武百官、群英薈萃。
墳指的是三墳,典指的是五典。三墳指的是三皇,即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的著作;典指的是五帝:少昊氏、顓頊氏、帝嚳、堯、舜,記載五帝事跡的書,叫作五典。三墳五典是中國最古老的書,早已經失傳了。墳的本義是指高大的土堆,不是說死人的墳頭是墳。人死了埋在一個地方,要弄一個標記,防止以後再來掃墓找不到了,就在地上堆一個土堆,叫作墳頭,但這並不是墳的本義。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才子,叫袁枚、袁子才,詩作得相當好。袁枚中過進士,做過兩任知縣,他把《紅樓夢》裏邊描寫的大觀園,也就是南京隋織造的隋園買了下來,重新裝修以後住在裏麵。他在隨園門口掛了一幅楹聯。上聯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下聯是,斯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八索就是八卦,九丘是九洲的洲誌。當時還有一位才子趙翼,也是很有名的詩人和史學家。他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輩子再讀書其實已經晚了,這輩子用的是上輩子讀的書,你這輩子讀的是給下輩子準備的。
趙翼看到了這幅對聯,很不服氣。三墳五典早已絕跡,孔老夫子都不一定讀過。你袁枚口氣太大了,得修理修理他。於是拿了自己的名帖來訪袁枚。剛好袁枚不在家,管家很客氣地招待趙翼,並問有什麽事。趙翼說我也沒什麽事,隻是來借兩部書看。管家問借什麽書,他說,三墳五典就可以。袁枚回來聽說此事,知道趙翼是來找麻煩的,趕快叫人把門口的對聯摘了。
杜稿鍾隸,漆書壁經。
廣內殿裏麵除了三墳五典以外,還有什麽好東西呢?還有古玩字畫的真跡,例如有杜稿、鍾隸、漆書、壁經。
漢朝有一個叫杜度的人善寫草書,中國曆史上寫草書的第一人是杜度,不是唐朝的懷素。杜度草書的手稿,就是杜稿。三國時代的鍾繇,寫隸書是天下第一的,他的隸書真跡,就是鍾隸。
除此之外,還有“漆書壁經”。漆書是在上古時期,筆墨都還沒有出現以前,用樹脂漆書寫在竹簡上的大頭小尾的文字,現代稱為“蝌蚪文”。
元代吾丘衍在《學古編》裏麵解釋說:“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現代出土了商代用玉石製作的漆書筆,可見漆書既是中國最早的硬筆書法文體,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書。《晉書•束皙傳》記載。晉時有一個名叫不準的汲都人(今河南新鄉),盜掘戰國時魏襄王的墓得到13篇漆書的古籍。
壁經是指在孔子舊宅牆壁中所藏的經卷。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所有的儒書都收繳上來,孔子的八世孫怕儒學從此失傳,就把一部分經卷藏在了夾壁牆裏邊。漢武帝的弟弟,魯恭王,想侵占孔子的舊宅修花園。在拆牆的時候發現了裏邊的竹簡,內有《孝經》、《尚書》、《論語》等。
我看到有文章介紹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活埋了儒生461個是事實,這又是李斯幫忙幹的。那些儒生每每在下麵指責他,他本來出身就不好,母親又不太正經,這些人天天嚼舌頭,最後把他逼急了,把這些人坑於山穀之中。至於焚書,他隻是象征性地燒了一部分 ,其餘的都堆放在阿房宮。項羽火燒阿房宮,烽火連三月,所以李斯坑儒、項羽焚書。二人是罪魁禍首,秦始皇一直背黑鍋。
到了漢惠帝劉盈當政,發現天下沒儒學經典了。於是昭告天下,看誰還藏有儒家的經典。誰家敢藏,書是沒有了,隻能靠背誦的功夫默寫下來。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個名叫伏生的九十歲老頭,他默寫了整部《尚書》。以後把壁經裏發現的《尚書》與他默寫的《尚書》對比,一字都不差,可見古人背書的工夫真是一絕。一但爆發戰爭,書燒了,你沒有背誦的功底,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四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這裏既收藏了古今的名著典籍,
亦匯聚著成群的文武英才。
裏邊有杜度草書的手稿和鍾繇隸書的真跡,
還有漆書的古籍,以及從孔府牆壁內發現的壁經。
府羅將相,路俠槐卿。
上文說了廣內殿,這裏再說說承明殿。承明殿裏麵聚集了文武百官、公卿將相。府是聚集的意思,例如將國家的倉庫叫做府庫。朝廷的裏麵,文武百官,群英薈萃。朝廷的外麵,道路兩旁站立的都是三公九卿。俠是夾的通假字,就是夾道歡迎的夾字。
“槐卿”是三槐九卿的簡稱。古人最崇敬槐樹,槐樹能生存數千年,且不怕旱澇、不畏寒暑,生命力極強。槐樹花、槐樹皮都可以吃,可以在饑年救人性命,所以槐樹是中國的國樹,叫國槐。三槐就是三公,代表國家最尊貴的三個職位。
每個朝代,對三公的稱謂都不同,秦漢以前,將太師、太傅、太保叫作三公。這三太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頭,雖然沒有具體的職務,但一句話就能將皇帝的意見否了,與今天的中顧委差不多。西漢的三公是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這三公都是宰相,都有實權,大司馬掌管全國的兵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大司徒專門管錢、管人,相當於丞相;大司空主管國家的基本建設。
九卿是秦漢時代,中央政府的行政長官,包括: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政、治粟內史、少府,共九卿。九卿中隻有三卿主管國家的行政,其餘的六卿主管皇帝的私人事務。廷尉又稱大理,是全國最高法官;典客又稱大鴻臚,主管少數民族和外交事務;治粟內史又稱大司農,主管全國的租稅賦役。
九卿中的少府是宮廷總管,下設屬官尚書。由於事務越來越多,尚書變成尚書省,從隋朝開始尚書省下設六部,也就是直到清朝都沿用的“兵刑工、吏戶禮”六部。六部的正部長稱尚書,副部長稱侍郎。
戶封八縣,家給千兵。
這些公卿將相的待遇,都是異常的豐厚。簡單地形容一下,就是“戶封八縣,家給千兵”。每戶的封地都有八個縣那麽大,每家的親兵衛隊都有千人以上。這裏的八和千起形容詞作用,不是數量詞。
曆史上根據功勞,受封地最多的是羊祜。羊祜是西晉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太傅、征南大將軍,是使西晉滅吳戰爭勝利的關鍵人物。羊祜一生清廉仁慈,所得俸祿全部用來周濟族人、獎勵將士。他死後,武帝司馬炎親著孝服,痛哭流涕。羊祜如此大的功績,封地不過五縣。可見這裏所說的“戶封八縣”是形容封地之多。
封是分封土地,即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賜給王室成員和有功的臣子。封字在六書中屬會意,從土、從寸,字象是植樹於土上,以明疆界。周朝建立後開始分封建國,設立800諸侯國,秦時被廢除,漢朝又開始封爵食邑。諸侯自己采邑內收繳的賦稅,除了向天子進貢以外,均歸自己調度,象上麵說的羊祜就是食邑六千戶。
給是配給、供給的意思,國家對有功勳的重臣,配以護衛的兵卒,類似現代首長家中的警衛人員。晉朝的大書法家衛瓘,因平蜀之功被封為征北大將軍、尚書令,朝廷派給千兵。衛瓘的女兒衛鑠,即眾所周知的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是王羲之學書法的老師。
如果將這四句話連起來,意思就是:
宮廷內聚集著百官將相,
宮廷外候列著大夫公卿。
他們每家都有八縣之廣的封地,
還有上千名的親兵衛隊。
高冠陪輦
這些將相公卿,個個都帶著高高的官帽,陪伴著帝後的車輦。
冠是古代貴族男子戴的帽子,古人將長發挽為發髻,再用冠套住,不象後世的帽子將整個頭頂都蓋住。為了將冠固定住,冠的兩旁就有兩條可以在頷下打結的小絲帶,叫纓。
輦字是會意字,上邊兩夫下邊一車,表示是兩個人拉著一輛車。古代宮中用的一種輕便的人力車叫輦,後世專指帝王與後妃專用的車乘。皇上坐的叫龍輦,皇後坐的叫鳳輦。
驅轂振纓
古代的車輪是木製的,車輪的邊框叫輞,中心的軸孔叫轂,連接輞和轂的木製輪條叫輻。《老子》說: “三十輻共一轂”,轂就代表車輪子,驅轂就是駕車之義。
古人乘車尚左,尊者在左,禦者居中,護衛的人在右,又叫車右。戰車就不同了,是禦者居中,持弓箭的甲士居左,持長矛的甲士居右。
振是抖動、搖動的意思。纓有兩重意義:一是係在頦下的冠帶,如《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淳於髡仰天一笑,帽子帶斷了。古人乘車都是站在車廂裏,叫作“立乘”,車馬一跑起來,帽帶就會隨風擺動,所以叫做振纓。二是馬的韁繩也叫纓,古人把請戰叫做“請纓一戰”,因此抖動馬的韁繩也叫振纓。
兩句話的意思聯起來,就是:
他們戴著高高的官帽,
陪著帝後的車輦出遊,
車馬馳驅,彩飾飄揚。
世祿侈富
古代貴族的爵位是世襲的,隻要後代子孫沒有違紀犯法,爵位沒有被削去就可以世襲往替。祿是根據爵位的等級不同,政府予以的配給和補貼。
古代的俸和祿不是一個概念,俸是薪俸,相當於現代的工資、薪水,你得幹活才有薪俸。祿是配給,相當於現代的福利,隻要你有爵位或名分,不幹活也有祿給。例如滿清初期,隻要你是滿人,就可以每個月領一鬥祿米、二吊銅錢,什麽也不用幹,像新西蘭的毛利人一樣,坐享福利。所以後代滿人除了提籠架鳥,什麽都不會做,愛即是害這句話一點也不錯。侈是奢侈、豪華、奢靡過度;富是富足、財物殷實。這些人世代享受國家的供養,生活奢侈富足,無憂無慮。
戰國以前,車馬是連用的。沒有無馬的車,也沒有無車的馬,因此上古時代駕車就是禦馬,乘馬就是乘車。駕是拉車的馬,駕二馬為駢;駕三馬為驂;駕四馬為駟,是速度最快的車,所以有成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因帝王車駕出行都配有儀仗,逶迤可達數裏,故非普通的一車一駕可比。
車駕肥輕
肥輕是肥馬輕裘的簡稱,出自《論語•雍也》篇,孔子說:“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孔子的學生公西華代表魯國出使齊國,孔子說他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狐皮大衣,神氣活現的。“肥馬輕裘”已成為一個成語,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白居易有《秦中吟》詩十首,其中之一就題為《輕肥》。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
子孫世代享受優厚的爵祿,
生活奢侈豪富。
車駕儀仗、肥馬輕裘。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
這些人世代享有如此豐厚的待遇是什麽原因呢?因為他們的策功茂實。
策是文治,出謀劃策;功是武功,上陣殺敵。因為這些將相公卿,都有文治武功,而且這些功績都是既豐厚又真實。茂是茂盛豐厚,實是真實不虛。這些人的文治武功既多又實,所以才有如此好的待遇。
他們活著的時候是這樣,死了以後還要勒碑刻銘,將他們的名諱事跡鐫刻在金石之上,留傳百世。勒碑是往石碑上刻字,刻銘是往金屬上刻字,二者不一樣。
中國刻碑的曆史始於西漢,漢以前沒有碑,是往石頭上刻字。故宮博物院保存有石鼓文,是戰國時代鐫刻在石鼓上的文字,還有石柱文,那是鐫刻在六棱石柱上的文字。刻銘是在青銅器上刻字,現存的有盤銘文、鍾鼎文,都是青銅器上的篆字。故宮養心殿裏有一幅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湯之盤銘,是商王成湯洗手用的浴盤上麵刻的字,屬於金銘。其它的鍾鼎文是預先雕刻在範具上,再通過澆鑄出現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屬於金銘。
刻碑為什麽又叫勒碑呢?勒是摹勒的簡稱,白板素碑的碑麵先要以朱砂摹勒上石,然後才能鐫刻。可以請人將碑文直接用朱砂筆摹寫到碑麵上,或者在碑文紙的背麵用雙勾法,即用朱砂筆勾勒出空心字形,再把碑文紙正麵扣在碑麵上,上麵墊上若幹層棉紙用石頭慢慢地研磨,空心的朱砂字就印在石碑上了,然後才能用鑿子鐫刻。為什麽要用朱砂摹勒呢?一則朱砂色澤鮮紅、醒目;二則朱砂為礦物質,顆粒粗,寫出的字不癱軟、不變形、不易脫落。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
他們的文治武功卓著而真實,
不但被載入史冊,且被鐫刻在金石上永傳後世。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從這裏開始舉出一係列文臣武將的事例,說明他們策功茂實的經過,都是一段段感人的事跡,都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戲文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太公薑子牙,他的事跡是渭水垂釣,文王訪賢的故事。磻溪是在渭水河畔(在今陝西寶雞附近)的一個溪潭,水旁有一塊大石頭(磻),薑子牙曾坐在上麵釣魚。
薑尚,字子牙,是東方夷人。他的祖先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他以地為姓,故又稱呂尚。薑子牙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負的人。但在紂王的統治下,他懷才不遇,後來聽說西帛侯,文王姬昌思賢若渴,便來到陝西岐山腳下的渭水河邊,那時他已八十七歲了。他坐在磻石上用直鉤釣魚,不但不用魚餌,魚鉤還懸在水麵上三寸。有人問他這樣能否釣到魚,他回答說願者上鉤。
周文王精通《易經》,曾著過《周易》。這一天,文王要出外狩獵,他就先卜了一卦。結果顯示:此次狩獵的獵物不是野獸,而是獨霸天下的輔臣。果然在渭水遇到薑子牙,兩人談論之後,文王大喜,說:“我的先祖曾經預言說,將來會有聖人幫助周國振興,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於是稱薑子牙為“太公望”,立為國師。
薑太公給文王製定的戰略,首先是“修德以傾商政”。這樣就有四十多國先後歸順了周。到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完成了對商的戰略性包圍。
文王死後,武王繼位,薑太公輔佐武王伐紂。武王在出師前卜了一卦,結果很不吉利,偏又趕上暴風雨,諸侯們都很恐懼。呂尚卻認為,決定大事不能靠占卜,應抓住戰機立即出兵。結果是大獲全勝,商朝被滅。武王占領殷都後,把紂王存放在鹿台的錢和儲藏在钜橋的糧食散發給窮苦的百姓,並且為商朝的忠臣比幹的墓加土,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
呂尚作為周朝的開國功臣,受封於齊,都城在營丘(今日的山東臨淄)。呂尚到齊國後,開始改革政治製度、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使齊國很快成為大國之一。太公呂尚活了一百多歲,但葬地始終不詳。
第二位出場的是伊尹,他輔佐成湯滅了夏桀,開創了殷商六百載的天下。伊尹的手藝是烹調,他本來就是湯王的廚子。中國的手藝人講究拜祖師爺,廚子要拜伊尹,戲子要拜唐明皇,唐明皇是戲班子的祖師爺。如果讀一讀《呂氏春秋•本味篇》,你就知道伊尹的廚藝有多高了。這篇文章記載了伊尹與成湯兩個人,就飲食烹飪方麵的對話。
伊尹是一個孤兒,出生以後就被扔在伊水旁邊,他以水為姓,所以姓伊。有辛氏的家人在河邊發現了伊尹,就把他抱回來由家裏的廚師代為收養。伊尹從小跟廚師學藝,以後隨著有辛氏嫁給了成湯,伊尹也就成了成湯的廚師。這個人極其聰明,很有謀略,很想幫著成湯幹一番大事業。但一個廚子,怎樣才能接近成湯呢? 他就想了一個奇招。
成湯有一段時間發覺飯菜的味道不對,不是鹹了就是淡了,於是把廚子伊尹叫來,問問他這菜是怎麽回事。伊尹於是根據烹調的道理,縱談天下大事。成湯聽得大喜過望,知道此人絕非等閑之輩,經過幾次長談以後決定拜伊尹為宰相。商朝宰相之位的官名叫做阿衡,如《詩經•商頌•長發》中有詩曰:“寮維阿衡,左右商王。”因為伊尹適時地輔佐成湯建立了商朝,所以此地稱他為“佐時阿衡”。
古代飲食和醫藥是不分家的,自古就有“藥療不如食療”的說法,所以伊尹還是中醫煎湯藥的祖師爺。至今還流傳說,煮中藥的沙鍋是伊尹傳下來的。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第三位介紹的是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四子,武王的親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陝西岐山北),所以被稱為周公。他為周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卓絕的功勳。
周朝建立以後不久,武王就病死了,成王姬育繼位。當時成王還是年幼,根本不懂治國之道,隻得由他的叔叔,周公旦代成王執政,處理國家大事。
周公攝政不久,分封商地的管叔和蔡叔就到處造謠,說周公欺成王年幼,企圖篡奪王位。被封在商地的紂王的兒子武庚認為有機可乘,便與管叔、蔡叔等人互相勾結,扯旗造反。在這緊急關頭,周公決定親自率軍東征。經過三年的戰爭,平定了叛亂,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周公東征歸來之後,製禮作樂,從事文化建設。為不失去一個賢人,周公洗一次頭發,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頭發出來會客;吃一頓飯,也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去接待客人,這就是成語「握發吐哺」的典故。周公非常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重,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裏,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小不懂事,過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周公將政權歸還給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尚書•無逸》篇,就是周公歸政時,對成王的一番諄諄告誡,為成王執政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曾經有人在成王麵前進讒言,周公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祝禱辭,被感動得留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他輔佐武王、成王兩代人,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為周朝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奄宅曲阜”的意思是說,取得曲阜這樣的居住地,作為安身之地、食邑之所。奄是時間副詞,有一下子、突然之間就如何的意思。宅是動詞,居住的意思。曲阜就是今天山東省的曲阜市,古代魯國的都邑。
周開朝後,開始分封建國,周公被封在魯。由於成王幼小需要輔政,周公脫不開身,就由周公的兒子伯禽代替父親受封於魯國。伯禽臨行前,周公對他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那就是《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的: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伯禽到任三年以後才來向父親匯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麽這麽久才來報政”?伯禽說:我要改變那裏的風俗、實施禮儀、還要服三年的喪禮,所以晚了。薑太公同時被封在齊國,他五個月就回來匯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麽這麽快就來報政了?太公回答:我適應那裏的風俗、革除不必要的禮儀,精兵簡政,所以來得快。周公將齊魯兩國的情形一對比,歎了一口氣,說:“嗚呼,魯後世其北麵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微旦孰營
微是假定副詞,是如果沒有、要不是就如何的意思,例如《嶽陽樓記》的最後一句話:“微斯人,吾誰與歸?”除了這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誌士仁人,我還能崇敬誰呢? 這裏的“微旦孰贏”也是一個設問句,意思是:除了周公旦,還有誰人有資格得到這樣的封地呢?
我們要清楚,作者為什麽要在這裏設這樣一個問句,為什麽言外之意說除了周公以外,誰也不配擁有曲阜魯地,原因何在?
我們要知道,曲阜曾是神農氏的故都、黃帝的出生地、少昊氏之墟、商殷故國、周公旦的封地、孔子的故鄉,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曆史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實質上就是周代的文化,周公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周的文化,也為後世的儒家學說奠定了基礎。周公是曆史上第一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所以作者才說,除了周公之外,還有誰有資格擁有魯地呢?
接下來的孔子又出生在曲阜,他“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繼承了中國文化的血脈傳承,又一次整理中國文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所以孔子是第二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因為他們的故鄉都在曲阜,曲阜也就成為集中國文化大成之地。幾代聖人的基奠和足跡都留在這裏,至今曲阜市還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前幾天看一篇報道,孔府裏原有一塊“至聖先師大聖文王孔子”之碑,文化革命期間被砸碎後散失了。曲阜市幾年前要將碑複原,當地政府號召居民有收藏原碑碎片的,就交回來,以便將碑複原。曲阜居民就將收藏的碎碑交了回來,一共收回來一百零八塊,將其拚起來以後,剛好就是原來完完整整的那塊碑。曲阜人不簡單啊!魯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啊!
以上幾段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周文王在磻溪遇到呂尚,尊他為太公望;
伊尹輔佐時政,商湯封他為阿衡;
他們都是輔佐帝王成就大業的功臣。
取得曲阜之地居住,隻有周公旦才有資格;
除了周公,誰配呢?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下麵是春秋五霸登台,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第一個就是齊桓公。齊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春秋第一大國,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好、有漁鹽之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的文化底蘊深厚,人民的素質和修養高。上文提及,薑太公幫助武王統一了天下,被封在齊地,薑氏一係發展出的文化,代表了傳統的道家文化。周公被封在魯地,周氏一脈保存了周代的人文文化,發展出後世的儒家文化。因此,後世有用齊魯文化一詞,代稱中國傳統文化。
齊桓公姓薑,名小白,用管仲當宰相發展經濟、富國強兵。齊國臨海,於是就曬鹽捕魚,又發展商業,使齊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類似今天的美國,難怪孟子、荀子等知名人士都要先來齊國看一看。
“桓公匡合”中的匡是匡正,合是匯合。齊桓公匡正天下之亂,匯合各路諸侯。《論語》裏記載:“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九次召開諸侯大會,像現在的聯合國大會,他是秘書長,與各諸侯國一起製定盟約。要達到什麽目的呢?就是“濟弱扶傾”,要幫助救濟弱小的國家,要扶植將要傾覆的周王室。周朝到了末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雖然如此,這杆大旗還是要舉著,所以要扶傾。
齊桓公並沒有說空話,他北伐山戎以救燕國,平定狄亂以助邢國、衛國,曾解周王室之禍,定周襄王之位。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的聯軍,征伐南方的楚國,迫使楚國訂定了盟約,阻止了楚國的北進。齊桓公在位43年,先後糾合諸侯26次,真正是匡合天下、濟弱扶傾。
綺回漢惠,說感武丁。
這裏出場的是商山四皓和傅說,五位誌士能人。
綺是綺裏季,加上東園公、夏黃公、用裏先生,一共四個人。秦朝末期,天下大亂,這四個德高望重的老頭兒,為避亂世隱居在商山,所以人稱商山四皓,皓是皓首白頭,胡子眉毛都白了的意思。楚漢相爭,劉邦想請他們出來輔佐自己打天下,無奈四個人都不幹。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立了呂後生的兒子劉盈為太子,就是後來繼位的漢惠帝。
劉盈生性若弱,否則也不會讓呂後反了天。劉邦死看不上這位太子,就想廢了他, 改立戚夫人生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後急了眼,就找張良出主意。張良就想方設法,請出商山四皓與太子劉盈同遊。劉邦看到後,說:“羽翼已成,難以動矣”。於是就打消了換立太子的念頭,劉盈才才保住了太子位。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就是曆史上的漢惠帝。以綺裏季為首的商山四皓,幫助漢惠帝奪回了他太子的位子,故稱“綺回漢惠”。
劉盈保住了太子位,呂後可恨死了如意和戚夫人。劉邦死後,呂後便做了太後,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鐵枷在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絕,作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呂後知道後,就毒死了趙王如意並下令斬斷戚夫人的手腳、挖眼熏耳、喂以啞藥,丟入廁所,稱為“人彘”,並帶兒子漢惠帝前來觀看。劉盈一邊痛哭,一邊指斥呂後說:“你如此殘害戚夫人,狠毒如此,實非常人所能為”。惠帝身心受到極大刺激,從此一厥不振,沒幾年就死了,死時年僅22歲。
說感武丁
“說感武丁”的故事見於《史記•殷本紀》。傅悅是繼伊尹之後,商朝第二位奴隸出身的賢臣。傅說是古代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人,出身奴隸,曾在傅岩山一帶勞動,因發明了“版築法”(幹打壘築牆)而聞名遐邇。
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在位59年。繼位前,武丁被父親送到下麵去體驗生活、增長才幹,故而結識了傅說。傅說知識淵博,很有雄才大略,但他是奴隸身份,無法重用。武丁繼位做了商王,很想振興殷商,苦於沒有良相輔佐,就想到了傅說。但怎樣才能讓大臣們同意呢?武丁苦思冥想。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他說:我昨天夜裏做了一個夢,夢見上天給我派了一個能臣,幫助我複興殷商。這個人現在傅岩山修路,長得什麽樣子等等,說得有鼻子有眼。商朝人都迷信,敬重鬼神,對武丁所說堅信不己,就在傅岩山找到了傅說。
傅說被拜為相,輔佐國政,實行了“治亂罰惡、畏天保民、選賢取士、輔治開化”等一係列政治措施,緩解了各種社會矛盾,很快使商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史稱“殷道複興”。由於傅說是通過托夢,感傳給武丁的,所以是“說感武丁”。
傅說年老後,武丁賞賜了很多財物,讓他安度晚年,並輔導王室子弟們讀書明理,頗受後人尊敬。山西省平陸縣至今還保存有傅說當年的版築遺址、傅說廟、傅說墓等古跡,供後人憑吊。
俊乂密勿,多士寔寧。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仁人誌士的勤勉努力,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俊乂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人才,在古代“千人之英曰俊,百人之英曰乂”。一百個人裏挑出來一個精英叫乂,一千個人裏挑一個出來的叫俊,《尚書•皋陶謨》裏有“俊乂在官”的話。密勿是勤勤懇懇的意思,《漢書•劉向傳》裏有“密勿從事”一句話。
“寔寧”的寔字,現代簡化字將其等同於“實”字,但兩個字並不完全相同。實字的繁體形“實”是會意字,從宀、從貫。宀代表房屋,貫代表貨物,以貨物充於屋下為實。因此實的本義是財物糧食充足、富有,引申義是真實、確實。
“寔”是通假字,既通“實”字,也通“是”字,此地的“寔”就是代詞,通“是”字,有茲、此的意思。
“多士寔寧”的意思就是,天下賴此多士以寧,這句話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如此眾多的能人誌士、如此眾多的英雄豪傑,正是依靠了他們,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總結以上六句話的意思,就是:
春秋時期,齊桓公多次糾合諸侯,
救濟弱小的國家,扶持將要傾倒的周王室。
漢惠帝作太子時靠了商山四皓,才幸免被廢黜,
商君武丁因夢境所感而得賢相傅說。
這些人物才能出眾,勤勉努力,
正是依靠了這樣的賢士,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晉楚更霸
五霸的頭一名是齊桓公,第二位就是晉文公了。孔子對這二位的評價是:“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論語•憲問》。晉文公的經曆非常坎坷,因家庭變故在外流浪19年,飽嚐人間冷暖。所以他的為人處事,用詭詐計謀的時候多,譎就是詭詐。齊桓公就不是這樣,世家貴族出身,為人處事都有紳士的派頭。
晉文公,名重耳,為晉獻公之子。因獻公寵愛驪姬,殺太子申生,他在外避難十九年,後借秦穆公之力回國即位,時年已經62歲了。在位期間,他重用有才幹的趙衰、狐偃等人發奮圖強,國力日益強盛,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麵。同年,周王室發生內亂,周襄王逃出避難。晉文公利用這一機會興兵勤王,護送襄王回國,提高了晉在中原諸侯中的威望。晉國在晉文公時代達到鼎盛,極盛時的晉國據有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陝西的一部分。直到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晉”,才有趙韓魏躋身戰國七雄之列。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為奪霸主地位在城濮大戰,楚國戰敗,晉文公當上了霸主。
五霸之中的楚國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物產最豐,所以發展很快。在春秋時代,曆史資料裏留下了170個國家的名字,楚一國就先後吞並了170個國家中的40個。
公元前614年楚莊王繼位,執政三年,不發號令,終日郊遊圍獵,沉緬聲色。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於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公元前611年,楚國發生災荒,戎人騷擾,附屬的庸國、麋國勾結百濮叛楚。莊王集中力量伐滅威脅最大的庸國,又吞並了麋國控製住局麵。此後,又極力整頓內政,任用賢才,厲行法治,加強兵備,使楚國出現一派國富兵強的景象。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與楚國大戰,晉國慘敗。公元前594年冬,楚魯蔡秦等十四國在蜀(今山東泰安西)開會結盟,正式推舉楚國主盟,楚莊王遂成為稱雄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其兒子審繼位,稱楚共王。楚王墓、樊妃墓在今江陵城西北。郢城內原有莊王廟,今已廢。
趙魏困橫
“趙魏困橫”講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說客蘇秦、張儀所實行的合縱和連橫的策略。蘇秦、張儀與孫臏、龐涓都是戰國時代人,同是鬼穀子王詡的學生,而且是肄業,沒有正式畢業的學生。孫臏、龐涓走了軍事路線,蘇秦、張儀走政治路線。半吊子學生本領都如此,可以想見鬼古子的本領學問得有多大。
蘇秦第一次的遊說失敗,回來後“頭懸梁,錐刺骨”苦讀薑太公的《陰符經》,研究三略六韜等謀略學,一年以後再次出山。這次他改變策略,先從弱小的國家開始遊說,說動了趙王、燕王,燕國更是提供他全部活動經費。最後連南方的楚國也被說動,結果是“並相六國”,當了六國的輔相。蘇秦提出“合縱”戰略,就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防禦秦國,秦國敢犯任何一國,六國一起上。他提出的“合縱”戰略受到普遍歡迎,六國都把副宰相的位置空著留給蘇秦。合縱的結果是“秦人恐懼,不敢窺兵於關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戰國策》)。蘇秦後來在齊國被人刺殺而死,其弟蘇代、蘇厲繼續他的路線。
六國合縱之後,秦國處於長達十餘年的四麵圍困之中,秦惠文王很想改變這一局麵,但苦無良策。就在這時,張儀拜會了秦王,陳述了“近交遠攻、遠交近攻”的連橫破縱之策,秦王聞而心悅,肅然起敬,特拜張儀為上卿。
張儀是魏國人,本是蘇秦的同學。他胸懷大誌,審時度勢,善於通過權變立於不敗之地。張儀的連橫策略認為,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友好,誰也不要侵犯誰,大家聯合起來對付一個假想敵是不可取的。這樣既不友好,而且是逼著秦與六國為敵。六國被張儀連勸帶哄地說服了,都與秦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就像二戰前的歐洲國家與跟希特勒簽訂友好條約一樣,蘇秦的“合縱”就被拆散了。秦國隨之采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秦惠文王曾禦詔“張儀為秦建功樹勳如天之覆地之載,日月常昭,永著千秋”,封張儀武信君、采邑五城。
“連橫”實施以後,秦國首先打擊趙、魏,因為趙魏距離秦國最近,所以說是“趙魏困橫”。被困於張儀提出的“連橫”策略上。秦占據今天的陝西、甘肅、四川一帶,趙占據今天河北南部、山西的中部和北部;魏在河南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
假途滅虢
假途滅虢的故事見於《左傳•僖公五年》。虞國與虢國領土接壤,均在今天的山西省平陸縣。晉獻公向虞國借道去消滅虢國,其實在三年前晉侯就向虞借過道,攻占了虢國的領地下陽,此次是第二次借路。
虞國的大夫宮之奇,看出其中有陰謀,就力諫虢公說:“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宮之奇勸諫虢公說:虞虢兩家表裏相依,是腮幫與牙床、嘴唇與牙齒的關係。唇亡則齒寒的道理,您不是不知道。晉侯的貪心不能放縱,晉侯的野心不得不防。虞公說:不會吧!晉侯與我是同姓同宗,哪能害我呢?宮之奇說:晉虞虢三家都姓姬,你們都是同一個祖宗。晉侯能忍心滅虢國,就不忍心滅虞國嗎?虞公又說:不會吧!我祭祀很虔誠,鬼神一定保佑我的。宮之奇說:鬼神親德不親人,不修德政的祭祀是沒有用的。
虞侯不聽勸諫,宮之奇說:虞國算完了!於是就率領全族人離開了虞國。同年十二月,晉國滅掉了虢國,回兵的路上就把虞國也給滅了。
踐土會盟
踐土會盟的故事發生在晉文公時期,晉獻公晚年,景國發生了內亂,公子重耳等人流亡國外19年,才有機會重會晉國即位,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他任用賢良、整頓政治、發展經濟,使晉國的國勢日漸強盛。他效法齊桓公的尊王政策,於公元前636年平定了周王室的內亂,使自己名聲大振。此時齊國的霸業已經衰落了,南方的楚國欲問鼎中原,爭奪霸主的地位。於是晉楚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戰。
晉文公下令退避三舍,以守當年流亡楚國時的諾言。晉軍才一交手便自敗退,楚人不識是計,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晉文公連忙下令,不再追殺。晉軍占領了楚國營地,將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回國。
僖公28年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慰勞晉軍。晉文公也趁此機會,在踐土召集諸侯會盟。就這樣,晉文公憑借自己的實力,繼齊桓公之後,成為五霸的第二位。
今天河南省滎陽縣西北還有一個踐土台,就是當年踐土會盟的遺址。盟是會意字,其字形下麵是個接血的盤盂,上麵是個明字,表示在神前發誓,明誌結盟的意思。古人是歃血為盟,歃血是在盟會時,喝一點牲血,或含一點在口裏,表示誠意。以後發展成在嘴唇塗上牲畜的血,現代是割自己的血喝血酒,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
以上幾節講的故事為了證明,春秋五霸有謀臣,戰國七雄有策士,以示群英薈萃的意思。
何遵約法
這兩句話引出曆史上的另外兩個名士:蕭何與韓非。
蕭何是漢初三傑之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治國良相,曾與張良、韓信、陳平等人一起輔佐劉邦戰勝了楚霸王項羽,建立了漢朝。他原是沛縣豐邑(今屬江蘇豐縣)人,《史記•蕭相國世家》和《漢書•蕭何傳》都有記述他的事跡。司馬遷評價他說:“以文無害”“奉法順流”,因蕭何遵循簡約的原則,製定了漢律九章,故稱“何遵約法”。
公元前二○七年八月,劉邦進兵武關,趙高殺了秦二世,派人來接洽投降的事,條件是要封他為關中王。劉邦沒有答應,趙高不久也被秦王子嬰殺死了。十月,劉邦進軍鹹陽附近的霸上。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就乘了素車白馬,帶著玉璽親自到霸上向劉邦投降。劉邦一進阿房宮就不想再出來了,樊噲、張良再三勸說,劉邦才回兵霸上。《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隻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其餘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漢朝建立以後,蕭何負責製定法律。《漢書•刑法誌》說他收拾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可見漢律乃承秦律,秦律又是商鞅根據《法經》化法為律以後,逐漸發展而成的。漢朝初興之時,本應一切從簡,所以立法三章。“其後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禦奸,於是相國蕭何捃摭秦,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
韓弊煩刑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刑名學派的大家,關於他的身世《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得非常清晰。“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製,執勢以禦其臣下,富國彊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以為儒者用文亂法,而俠者以武犯禁。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今者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
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子弟,有口吃的毛病,不善於講話,卻擅長於著書立說。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李斯自認為學識比不上韓非。
韓非看到韓國漸漸衰弱下去,屢次上書韓王,無奈韓王不納。韓非痛恨治理國家不致力於修明法製,不能憑借君王的權勢來管理部下,不能任用賢能之士富國強兵,反而任用誇誇其談、對國家有害的文學遊說之士,並且讓他們的地位高於講求功利實效的人。他認為文人用文字鑽國家法律的空子,遊俠靠武藝違犯國家禁令。國家太平時,君主寵信那些徒有虛名的文人,形勢危急時,又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現在國家養的人並不是所需要的,而要用的人又不養,所以寫下《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著作。他的著作傳到了秦國,秦始皇一見如獲至寶,立即攻打韓國,為的就是要韓非。
韓非一到秦國,秦始皇即與他日夜長談,非常喜歡他。秦朝製定和實施的各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韓非子的理論製定的。還沒等始皇重用韓非,李斯、姚賈等人因嫉妒而毀謗韓非,說:“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後裔。現在大王要吞並六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韓國的。如果大王不用他,再放他回去,這是自種禍根啊,不如以過法誅之!給他隨便加個罪名,處死算了。”秦始皇以為此話有理,就下令有司給韓非定罪。李斯乘機給韓非送去了毒藥,叫他自殺。韓非想要當麵向秦王述說是非,又見不到。韓非悲憤交加,在獄中服毒自盡而亡。秦王下令後即悔,馬上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韓非已經死了。
韓非子最終死在自己製定的煩苛的刑法之下,司馬遷說他“明知遊說帝王之難,還寫了部《說難》的專著,但他本人卻逃脫不了遊說君主的災禍”,所以稱為“韓斃煩刑”。弊就是自弊,自己倒斃、死亡的意思。
這幾句話的白話意思,就是:
晉文公、楚莊王先後稱霸,
趙國、魏國首先受困於連橫的策略。
晉國向虞國借路去消滅虢國,
結果連虞國也一起給消滅了。
晉文公在踐土召集諸侯歃血會盟。
蕭何遵奉漢高祖簡約的律法製定九章,
韓非卻自死在他自己主張的苛刑之下。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前麵說到的都是文臣,現在開始說說武將了。“起翦頗牧”,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也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將,就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位。白起、王翦是秦國的名將,廉頗、李牧是趙國的名將。
白起是戰國第一名將,有戰神之稱,秦國眉縣(今陝西眉縣東)人。十六歲從軍,曆經70餘戰,從無敗績,是秦國的軍事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後受封武安君。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故六國之兵聞白起之名而膽寒。據梁啟超的說法,戰國時代在戰場上的直接死亡人數,大約有兩百萬左右。白起一個人領兵就屠殺了一百六十五萬,可以想象他率軍打仗有多麽凶猛。象秦國與趙國長平一戰,紙上談兵的趙括統帥趙軍,白起統帥秦師。趙適哪裏是白起的對手,敗得一敗塗地,四十五萬趙軍人當了俘虜。如何處理這麽多的人是個大問題。白起最後說,挖個坑埋了!可憐四十五萬人全部被活埋,此後的趙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實力與秦國抗衡了。
王翦也很了不起,他是關中頻陽縣(今陝西富平縣)人,曾率軍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等國。最後又以秦國的優勢兵力滅了楚國,對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有《將相和》的故事,說的就是老將廉頗嫉妒丞相藺相如。藺相如的出身沒有廉頗高貴,也沒有什麽功勞,隻是代表趙國出使秦國,完璧歸趙,才當了丞相。他因此看不起藺相如,不但言語衝創,走路也是每每藺相如給他讓路。有人問起此事,藺相如說:我並非怕他,而是怕將相不合,給外寇以可乘之機。老廉頗聽到後很慚愧,親自負荊請罪,才有將相和得故事。
李牧是趙國守邊抗擊匈奴的名將,曾奉命常年駐守在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入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年一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人。“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他戍邊保民的戰功。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這四位將軍作戰最高明,用兵最精當,他們的威名遠播到沙漠邊地,連塞北的胡人也敬佩不已,所以稱為“宣威沙漠”。他們的肖像被畫師用丹青妙筆畫下來,永垂青史,就是“馳譽丹青”。丹青本是作畫用的顏色,此處有載入曆史畫卷的意思,因為漢朝有為功臣畫像立卷的習俗,例如漢宣帝時將有功之臣的畫像藏於麒麟閣,漢明帝時將這類畫像藏於雲台。
以上四句話,白話意思就是: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用兵作戰最為精通。
他們的聲威遠揚到北方的沙漠,
美名和肖像永遠流傳在史冊之中。
九州禹跡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提到過中國天文學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九州已經成了中國領土的代言詞。最早是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後仍確定為九州(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並鑄九鼎,以永定九州。
大禹是中國曆史上“推位讓國”禪讓製度的最後一位受益人,禹以後開始了“夏傳子,家天下”等曆史。但這並不是禹的錯,實在是除了禹的兒子啟,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接班人;而且啟是大家推選上來的,不是禹自己定的。
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孔子都說,我實在挑不出禹的過失。他婚後第四天就治理洪水去了,一去就是十三年,曾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特別是有一次剛好禹的兒子出生。禹硬是聽著兒子的哭聲不進家門,而且“一饋十起身,慰勞人間事,出外見罪人,下車而問泣”。禹在位27年,享年一百歲。禹治水累得腿脛上的汗毛都磨沒了,又得了風濕病,彎腰駝背的根本邁不開步子走路。後世的書呆子有專門學走禹步的,他們不知道隻有得了風濕才能走好禹步。
“九州禹跡”的第一層意思是說,中國九州之內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第二層意義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後,第一次開始丈量中國的土地。他派使臣大章從中國的極東(遼左)至極西(流沙),用腳步測量,得到的結果是中國東西共計2億33500裏零75步。又派使臣豎亥自極北(沙漠)至極南(海表)步量,中國南北共計2億30500裏零71步。
這裏要注意,上古時代十進製的數字概念與今天不完全相同,上古是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兆就是十進製最大的數了。今天以萬萬為億,古今數字概念不同。
百郡秦並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將分天下為36郡,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又將天下分為103郡,取個整數說,就是百郡。漢朝的百郡是在秦滅六國、並土地的基礎上而來的,所以叫做“百郡秦並”。前麵“戶封八縣”中提到縣,這裏有提到郡,就是古代兩級區域行政管理單位,叫郡縣製,大體相當於現在省縣製的概念。
秦以前郡小縣大,周時天下分為百縣,一縣下轄四郡,所以《春秋》各傳上說: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秦以後郡大縣小。縣者懸也,或懸在郡的上麵,或懸在郡的下麵,是一級行政管理單位。秦漢以後萬戶縣的長官為縣令,不足萬戶的稱縣長,明清時候均為七品芝麻官。
唐朝以郡為第一級單位,下有州道縣,宋時加入府一級,明清時期設有府道州縣,其行政區域的劃分又不一樣了。
嶽宗泰岱,禪主雲亭。
嶽指五嶽,宗指宗主,五嶽的宗主是泰岱。岱是泰山的名字,也叫岱山,因為位於山東泰安州,所以這裏稱為泰岱,簡稱泰山。五嶽以泰山為尊,《詩經》就有很多歌頌泰山的詩句。孔子曾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又在逝世前低聲吟道:“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壤乎!哲人其萎乎!
曆代的帝王在政權更替、新君登基的時候,都首先要來泰山舉行祭拜天地的封禪大典,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就在泰山、雲山和亭山。祭天的儀式叫做“封”,封都在泰山舉行;祭地的儀式叫做“禪”,禪在泰山腳下的雲山和亭山舉行。由於曆朝的規矩不同,具體地點也就有異,例如三皇的封禪,羲農封在泰山,禪在雲山;黃帝封在泰山,禪在亭山;堯舜都是封泰山,禪雲山。雲山在泰山的東南,亭山在泰山的南麵,都離泰山很近,山很小。
封是祭天,要在泰山頂上搭起很高的土台子,燒起火來,對天(實際上是天下)表明自己的心跡,請天來見證並佑護,等於現代新任國家領導人的就職演說一樣。誰是天呢?眾人為天,鬧了半天還是說給天下人聽的。老天爺一是聽不見,二是不愛聽,換來換去的老搞這一套把戲,看得煩也煩死了。
封和禪一般都是同時舉行,但是封重於禪。南宋以後,長江以北被金人占據,就無法封泰山了,於是改為封禪與郊祀合一。明成祖時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壇,合祭天地;嘉靖帝時在北郊建地壇祭地,南郊的天地壇改稱天壇,專門祭天。
唐玄宗封禪泰山的時候,張說任“封禪使”,全權負責封禪大典的準備和儀式。張說大權在手,就乘機將女婿鄭鎰的官位,從九品一下子升到了五品。玄宗很奇怪,就問鄭鎰是怎麽回事。鄭鎰支支吾吾,講不出口,旁邊的人就為他打圓場說:此泰山之力也。玄宗一下子沒有聽懂,那人就指了指張說。玄宗明白了,說:原來是嶽父老泰山的功勞啊!此後,老丈人就稱為“嶽父”,也就是“老泰山”了。
以上四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
九州之內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
天下數以百計的郡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成果。
五嶽以泰山為尊,
帝王的禪典在雲山、亭山上舉行。
雁門紫塞
以下幾句了描繪了祖國河山之壯麗,風景之秀美,是其他任何國家和地方都比不了的。以前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覺得如此,現在全世界轉了一圈,再回過頭來確實體會到古人說的沒錯,風景最好的旅遊勝地還是在中國,令人百看不厭。
你要看雄偉的關隘,首屈一指的是北疆的雁門關,因為《呂氏春秋》上說:“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山位於山西代縣北境,屬北嶽恒山山脈,雁門關得名於《山海經》:“雁門,飛雁出於其門。”為什麽大雁要從關門飛過?原來雁門山群峰海拔1950米以上,周圍群山峻嶺環抱,隻有過雁峰兩旁有兩道比較低矮的山口。大雁不能從其他處飛過,隻能從這裏經過,雁門關正好坐落在這個山口之上。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陣過關的奇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裏長城。此後曆代名將如衛青、霍去病、李廣,薛仁貴、楊家將等,都曾馳騁在雁門關內外,保家衛國。自春秋以來直至20世紀,發生在雁門關前的戰事,有記載的就有100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的徽欽二帝是從這裏被押走的,昭君出塞也是從這裏離開的,慈喜被洋人追趕逃至此地,多少古今故事都發生在雁門關。
你要看長城就要看在西北的“紫塞”,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渤海全長一萬二千華裏。在西北一段尤為壯觀,因西北植被少、地域遼闊,一望無際。其地表又多紅土,車馬過後騰起的煙塵,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塵滾滾。塵埃中若隱若現的關塞真像夢幻一般,故稱為“紫塞”。
雞田赤城
雞田是古代西北塞外的地名,那裏有中國最著名的也是最偏僻的古驛站。古時通訊不發達,中央政府發布的政令、地方報給中央的文書都要靠人馬一站一站地送,驛站就是傳遞文書的信使中途換馬和休息的地方。中國最遠、最古老的驛站就在西北的雞田,今天的寧夏省雞田縣。《全唐詩• 蕭至忠》有“涼風過雁苑,殺氣下雞田”的詩句。
赤城是山名,是著名的浙江天台山奇峰之一。赤城山因土色皆赤,形如城堡而得名,每當晨曦高照,滿山紫氣氤氳,霞光籠罩,所以“赤城棲霞”是天台山八大景之一。赤城山高三百四十餘米,在近郊四麵青山中獨樹一幟,曆來被看作天台山的南門和標誌。天台又是佛教聖地,著名的智者大師就是天台宗的祖師。
昆池碣石
“昆池”就是雲南昆明的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滇池古稱滇南澤、昆明湖,因其水似倒流,故稱為滇(顛)。滇池的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麵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高原之湖更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古滇池有五百裏方圓,清朝的孫髯稱其“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四周群山環繞,湖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雲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戰國時期的楚將莊橋曾率兵進駐滇池,以後變服從俗建立了滇國。滇池風光秀麗,碧波萬頃,湖光山色,氣象萬千,是看池水的絕好去處。
“碣石”是河北的碣石山,位於昌黎縣城北,距避暑勝地北戴河約30公裏,自古就是觀海的勝地。碣石山主峰為仙台頂,海拔695米,上有古刹水岩寺,峭壁上仍有古代鐫刻的“碣石”兩字。
登臨仙台頂,山海奇觀盡入眼簾,幾公裏外的大海上,有兩塊突出海麵的巨石,人稱孟薑女墳。在這裏出土了草雲紋瓦當,經鑒定是秦漢時期的觀海建築的遺址,秦始皇曾在此入海求仙,漢武帝曾“行自泰山,複東巡海上,至碣石”。曹操曾在征伐烏桓回軍的路上東臨碣石,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詩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李世民出臨榆關(今山海關)征遼時也曾幾次臨碣石觀滄海,並有詩篇傳世。
巨野洞庭
巨野在山東的巨野縣是著名的水澤,其中水草叢生,魚蟲很多。山東是古代的齊魯之地,古時有很多這樣的水澤、港汊、沼澤之地,象梁山水泊、巨野水澤都在山東。今天的山東巨野卻旱得很,不用說澤水都沒有了。這裏說的巨野之澤早已幹涸,成為曆史典故了。
洞庭是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麵積為2,820平方公裏,號稱八百裏洞庭。範仲淹描述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渾天際崖,朝暉夕陽,氣象萬千”。與古代相比,洞庭湖的麵積雖然縮小了多一半,但還是全國第二大湖,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說法。,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是當年三國都督魯肅訓練水師的地方。湖中有島名洞庭山,因舜帝的二妃在此泣血染竹,故又名君山。上有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井和傳書亭、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多處古跡。壯美的洞庭湖,那種天水一色、氣象萬千的景致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光。
曠遠綿邈,岩岫遝冥。
在介紹了以上中國著名的風景聖地以後,作者用這兩句話進行總結,就是“曠遠綿邈,岩岫遝冥”,描寫我們祖國的疆域遼闊,連綿遙遠,山高峻而穀幽深,景致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同時也暗含著讚美中國的曆史悠久,人文薈萃,諸子百家,蔚為大觀。
曠遠是幅員遼闊,沒有邊際;綿邈是連綿遙遠的樣子。岩是岩石代表高山,岫是岩洞、山穴,代表山穀。遝冥是昏暗幽深,不可知不可測,神秘又令人向往。
六句合在一起的意思很完整:
雁門關、古長城,
雞田驛站、赤城山,
昆明滇池、河北碣石,
巨野大澤、洞庭湖。
中國的土地幅員遼闊,連綿遙遠。
山穀高峻幽深,變化莫測。
以上是《千字文》的第三部分。這一部分首先講述了與上層建築、統治階層,即與國家、政權、政治、政令等有關的內容,介紹了為國家作出傑出貢獻的文臣武將和他們的事跡。最後用六句話讚美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壯麗的山河和秀美的景觀。這一部分內容,語句流暢、文辭優美、氣勢磅礴,讀來不禁激發出對祖國的熱愛,對誌士仁人的崇敬,實在是一種真善美的教育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