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季養生-清是關鍵

(2010-06-23 05:02:36) 下一個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夏天長晝酷暑,傷津耗氣,人很容易感覺疲勞,情緒煩躁,但人們應該順應夏天陽氣旺盛的特點,振作精神,調節情緒。不過,在夏季暑熱之氣最“囂張”時,當人體不能承受過度的濕熱時,炎熱和濕悶就成了威脅人體、可以致病的邪氣了,所以在盛夏、長夏之時要注意防暑、防濕。
夏季養生三防護
夏天的特點是“熱”,所以養生的關鍵就在於“清”。但要是人們過分貪涼,從而傷了體內的陽氣那就得不償失了。一般來說,夏季養生要注意三方麵的防護。
一是防陰暑。所謂的陰暑是中暑的一種,也叫傷暑症,主要是人們隻顧著暫時舒服,過於避熱趨涼,比如有些人露天過夜,或通宵吹風,或者無節製吃冷飲,或大汗後立即衝涼,就可能會使中氣內虛,反而讓暑熱和風寒“乘虛而入”。陰暑中招後,患者會有頭痛感冒、鼻塞流涕、喉痛咽幹、四肢酸痛、肌膚發熱而無汗,並可能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所以,要防陰暑就不能過度貪涼,露宿、通宵達旦使用電扇空調、無節製吃冷飲等不良習慣也要改正。一旦疾病纏身,則可以選用六一散、藿香正氣(丸)水等中成藥,不過陰暑的病程比較長,患者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二是防痊夏。大熱天裏,有些人會出現胸悶不適、胃口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微熱嗜睡、出汗較多等症狀,但查不出什麽器質性疾病,等到天氣涼爽的秋天一來,這些症狀卻自動消失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痊夏。原來,有些人對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較低,沒能及時“調控”身體跟隨季節作出變化,就可能導致痊夏症狀。
如果患上痊夏,六一散、藿香正氣(丸)水、去暑丸等中成藥也同樣有療效,而那些體質虛弱,容易患痊夏的人,可以在秋冬季節服用一些補肺健脾益氣的補品,在熱天裏則應該減少食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以使脾健胃和。
三是防中暑。中暑就是人們常說的發痧,是指人體的“散熱器”在強烈日光照射下失去了調節體溫的能力,此外,外界溫度過高以致人體的水、鹽分流失,也會導致中暑。身體過度疲勞,體弱多病都是發生中暑的原因。
預防中暑首先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多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戴草帽,勞動一段時間後到樹陰或涼棚下休息一會,注意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或者服一些人丹、十滴水等也能起到預防作用,每天要洗澡或擦澡,保持皮膚清潔,汗腺通暢。
不妨自製一些湯水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應當清淡而不是肥膩厚味,要多吃雜糧,不要過多食用熱性食物,以免“火上加油”;冷飲和瓜果也不能吃過頭,以免損傷脾胃;油膩、味重的食品也應當盡量少吃,以免化熱生風,壞了腸胃。現特地推薦了幾款夏日飲食的“清涼處方”:
處方與用法:草決明30克,野菊花12克,將決明研細,一起放茶杯中,沸水衝泡代茶飲。
功用:平肝潛陽,降壓。注釋:草決明即決明子,有降血壓、利尿和緩瀉的作用。野菊花經動物實驗,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可以緩解失眠、頭痛、眩暈等症狀。兩者合用,可提高清熱降壓的功用,對高血壓頭痛有顯著療效。
處方與用法:銀花、菊花各20-30克,頭暈明顯者加桑葉15克,動脈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10-20克,研製成粗末後為一日量,分四次,沸水衝泡,代茶頻飲,不可煎熬,易破壞有效成分。
功用:清熱、平肝、降壓。注釋:金銀花性寒,味甘苦,現代藥理研究,金銀花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菊花性涼,味甘苦,能使周圍血管擴張,消除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本方可以用於肝火旺的高血壓頭痛、眩暈患者。
處方與用法: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定量。百合用清水洗淨泡軟,粳米洗淨,與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溶化後稍煮片刻即可。每天早晚食用。
功用: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肺癆久咳,虛煩驚悸、神誌恍惚及食欲不佳而時有虛熱煩躁者,均可輔食此粥。
注釋:百合既是食物,又是一種藥物,甘平,功專潤肺止咳,且有益氣調中、清熱寧心的作用,長期食用能收到良好的食療效果。
處方與用法:銀耳20克,紅棗100克,配冰糖250克。銀耳用溫水泡脹,洗淨泥沙,摘去黑根,用開水汆一下,用清水泡後,上屜蒸熟,紅棗洗淨,置小碗內,上屜蒸熟。取一清潔鍋,加清水1500克,置火上燒沸,加入冰糖使其溶化,加入銀耳紅棗,煮沸片刻,分別裝在碗內。
功用:銀耳軟糯,清鮮甜美。可生津潤肺,益氣滋陰,適宜幹咳、痰中帶血、便幹下血、久病及熱病後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者食用,有一定療效,也是癌症病人長期服用的補養品。
處方與用法:佩蘭6克,藿香3克,薄荷4.5克,白蔻仁1.5克,共製粗末,沸水衝泡,蓋悶10分鍾代茶飲用。
功用:化濕消滯醒胃。注釋:佩蘭、藿香、白蔻仁均乃芳香性健胃藥,有化濕醒脾消滯功效,本方適用於過食肥膩、消化不良、納呆食減、口中粘膩無味或口臭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