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醒悟“位置”

(2010-06-07 18:40:09) 下一個

人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個不斷地變換角色,轉換位置的過程。人生的經曆所記載的我們,就是不停地變換位置後留下的軌跡。結婚生子,升官發財,搬家換職。。。。人生中的每一步,都體現在主動或被動的位置的變化上。而人與人的關係“和諧”與否,也往往與我們對於位置的認同度有直接的關聯。

        人處在什麽樣的位置上,就該有什麽樣的義務和責任。當我們從做兒女過渡到做父母,從學生到師長,從職員到領導,從孩童到成人。。。我們對家庭,對社會,對他人所做的就會不同。有時我們的位置是在觀眾席上,有時我們又不得不做演員。人生的每一個位置都配有相映的角色,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是由位置決定的,但是能否演好這個角色就與我們心中對位置的認識有關。放正位置,適應環境,才

可能讓自己活得“如魚得水”。

       日前,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在過去一年中活得“生不如死”。仔細聽來,正是一個典型的“錯位”問題。這個朋友在醫療中心工作,是管技術員的“小頭”,實驗室中另有一個管研究人員的小老板,她們同屬一個大老板(實驗室老板)管,大家共事七年一直相處很好,相互幫助,相安無事。可一年多以前,實驗室大老板退休,管研究員的小老板被提升成大老板(管全實驗室),她們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吵得天翻地覆,不可開交。我朋友說她百思不解:“我一點兒也沒變,我還是向過去一樣待她,做我該做的工作,可她卻不容我,真不知毛病出在哪裏?”我突然悟出問題的結點-----“你是沒變,但是她的位置變了,她的角色變了,她對你的期望也隨之變了。你沒能及時地主動調整自己的相對位置,因而,矛盾就出來了。”朋友恍然大悟地說“真是這個道理”。另有個朋友是石油公司的工程師,技術上極為出色,但老覺得“活得不舒服”。他說他的主管在技術上幾乎“一竅不通”,卻非得要人事事向他匯報。朋友覺得每天“對牛彈琴”,實在心不情願。可一但有做事不稟報,就會被整得很慘。。。其實這也是個位置問題。我勸他說,“不妨試著想你的主管所做的隻是他的工作,他是為了保住他的飯碗,是他的位置決定了他的作為。這樣,你就不會強求他‘懂技術’,隻管例行你的位置上所該做的匯報,這也是為了保住你的飯碗,是你的工作的一部份,就不會那麽難受了。後來這朋友跟我說,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日子好過多了。

人與人的關係,永遠是相對著的和運動著的。因此,尋找位置,變換位置,調整位置,就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你正處在什麽位置上,向上,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你都會看見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待的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不敢強求別人與我一致。很多的時候,別人跟我們所想所做不同,是因為大家是處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問題的。不一定是別人的錯。不給別人空間也是不給自己空間。很多的時候,隻有真正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 ,經曆別人所經曆過的事,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別人,理解別人。因此,在我們論斷別人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在我沒體會過青春期反叛的兒子之前,我是極難聽懂這個 話題的。我們身邊常

常發生的 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父子矛盾,上下級矛盾,同事矛盾。。。,人與人之間的這些衝突和矛盾,多數也是因為位置的認定上的錯位造成的。 有時我們覺得活得累,活得無奈,常常是我們主動或被動地轉換位置的速度太快,距離太大,我們的心裏準備不夠,心裏的適應還沒跟上,沒梳理好各種關係。有時,我們對人或事迷惑不解,是由於 人本身的不完美和不完全性造成的,寬容和 換位思考就十分的重要。也有時我們會遇見總想去改變他人,操控別人的人,使我們心理界限受到衝擊,自己的定力和基準的確定就是放在我們麵前的功課。正是人與人位置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我們要在忙碌的一生中一直得警醒,一直要調整自己,適應 變化。我們遇事都不能太刻意,隻有多些寬容,並且為自己設定好心裏界限,才有能力去應對變化,在不同的位置上體會人生的豐富。願這點兒感想,能有助於正在“難過”中的朋友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真理也要放棄 , 何況不是真理的東西 , 像渡過了河流後 , 還須背負木筏起程嗎 ? ( 金剛經 ; 法尚可棄 , 何況非法 , 如筏喻 )
小草心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花甲老翁的評論:就是這個理。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坭水佬(建築工人)開門口 , 過得自己過得(別)人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