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芬蘭開國元勳馬納海姆( 二)

(2010-10-28 03:47:32) 下一個

間諜馬達漢在中國

馬納海姆在滿洲的作戰經曆,以及他在滿洲組織地方武裝<紅胡子>的經驗,引起全俄參謀總長巴利津將軍的注意。俄國總參謀部急切想了解清朝改革和現代化的情況、漫長的中俄邊界地區的政局兵力,以及日本有否可能從中國發動突然襲擊,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巴利津將軍想派一個不是俄國人卻忠於沙皇,又和東亞人打過交道的人進入中國實地偵察。馬納海姆成了最佳人選。於是日俄戰爭後,正在芬蘭度假的馬納海姆,被緊急召回聖彼得堡。馬納海姆有權拒絕,但是他權衡再三,接受了這項諜報工作。因為俄國在日俄戰爭中的失利,國內政局動蕩,而芬蘭的民族主義抬頭,反對俄國統治日益高漲。馬納海姆夾在中間,左右不討好,在軍內被視作‘芬蘭人’,受到排擠。因妻子分居,他的經濟狀況很糟糕。他自幼愛好探險,把這個機會看作是一次絲綢之路的探險,二年後,等他探險立功回來,政局或許會平靜下來。


馬納海姆橫穿中國的路線圖

正在此時,有一位法國科學家佩裏奧(
Paul Pelliot)向俄國政府申請,要經過俄國到中國進行科學遠征。俄國政府向法國政府提出,他們必需接受一位俄國軍官到科研隊,並提供一位人類文化專家必需的一切裝備。如此,馬納海姆就以瑞典人類文化學家的公開身份,隨佩裏奧科學遠征隊一起,在1906年七月從俄國的土耳其斯坦(即現在的烏茲別克)出發去中國。俄國政府預先發給他二年的工資。馬納海姆和佩裏奧合不攏,常爭吵,進入中國不久,馬納海姆就組織了一套自己的人馬。馬納海姆在中國取名馬達漢,他騎馬從新疆入境,途徑塔什幹,阿克蘇,依寧,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進入甘肅省。過嘉峪關、敦煌,蘭州到西安、鄭州,開封等中國腹地。從鄭州他坐火車到太原,在五台山會見了達賴喇嘛。當時的達賴喇嘛想從清政府統治下獨立。 他經張家口於1908年秋到達北京,在北京的俄國使館呆了一個月,整理他的情報。離開北京後,他從旅順口坐船去日本偵察一番,最後登陸海參威回俄國,曆時二年多。



回聖彼得堡後,沙皇尼古拉二世專門接見了他。本來預定15分鍾的接見持續到80分鍾。沙皇對馬納海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極感興趣。馬納海姆在尼古拉二世還是王子的時候,就在皇宮裏服役,在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時是他的貼身警衛,二人一貫談得攏。馬納海姆的經曆注定這位俄羅斯帝國培養出來的軍人,在革命來臨時,將是鐵杆保皇派。

1909年,馬納海姆做間諜加探險回來後,被任命為一支駐波蘭部隊的指揮官。1910年,他遞升為少將,駐在華沙。1912年,他被調回聖彼得堡,就任騎兵大隊指揮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帶兵在前線和奧匈帝國、羅馬尼亞打仗,因戰功獲聖喬治勳章。1915櫂升為中將。1917年一月馬納海姆有假期回芬蘭,會了很多朋友。此時,有識之士都看到了俄羅斯帝國氣數已盡。馬納海姆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已經在籌劃,如何應變一旦俄國發生革命的形勢。已經有2000名芬蘭人到德國去受訓練,準備為芬蘭獨立而戰。但是他們不告訴馬納海姆,人都皆知他對沙皇的忠心。三月馬納海姆返回聖彼得堡,目睹了俄國二月革命的爆發(俄國日曆是二月),第一次經曆了紅色恐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