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芬蘭開國元勳馬納海姆( 一)

(2010-10-25 01:49:56) 下一個

1937年

馬納海姆元帥(Marshal  Mannerheim)是芬蘭的開國護國英雄,赫爾辛基的一條主要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市中心豎立著他英武的騎馬雕像。他是屬瑞典貴族階層的芬蘭人,在俄國沙皇手下服役30年,其間做過沙皇的貼身近衛Chevalier Guard;參加過日俄戰爭;為沙皇在中國做過間諜,偵察清朝有無和俄國對抗的兵力;冊封的沙俄將軍;芬蘭內戰時的白軍將領;芬蘭對蘇冬季戰爭(WinterWar)和繼續戰爭(Continuous War)時的全軍統領;第六屆芬蘭總統,芬蘭大元帥 (Marshal of Finland)


樹立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馬納海姆騎馬青銅像

我對他的身世一直感興趣,苦於不懂芬蘭文。最近看到英文的傳記,我把感興趣的部分寫成小故事。

俄國軍校培養出來的職業軍人

馬納海姆於186764日出生在附屬俄羅斯帝國的芬蘭公國 Grand Duchy of Finland),排行老三,繼承了男爵(Baron )的貴族稱號。13歲時他父親破產,棄家帶情婦逃往巴黎,留下七個孩子在芬蘭。次年,他的母親因所受的恥辱和困苦,發心髒病去世。七個孩子分別由親戚們撫養,馬納海姆由一位舅舅作監護人。舅舅覺得他難以管教,15歲時把他送到在Hamina的一所軍校就讀。馬納海姆不喜歡這個軍校,常不守紀律,也不滿舅舅和其他親戚對他管頭管腳,平時花一分錢也得向舅舅要。18歲那年,他擅自離校,被軍校開除。馬納海姆自幼愛好航海探險,Hamina軍校開除了也好,他想隨一位探險家去航海,但被告知,他必需完成學業,得一張文憑,才能考慮。馬納海姆已在芬蘭軍界除名,為了得個文憑,也為了挽回麵子,他竭力想進俄國的軍校。經過18個月的補課,又通過家庭熟人的門道,馬納海姆在20歲那年考入了在聖彼得堡的尼古拉騎兵學校,同年履行了士兵宣誓。也許是長大懂事了,馬納海姆在騎兵學校成為優秀學員。他假期回家,大姐索菲幾乎不認得他了,他變得高挑英俊,一付‘俄國腔’。大哥卡爾也注意到,他的性格起了很大變化,還總帶有一種看不起平民的高傲。

馬納海姆(右)在尼古拉騎兵學校與同學合影

騎校畢業二年後,馬納海姆就被選拔為帝國近衛騎士,Imperial ChevalierGuard,擔任此職至 1904年,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時,馬納海姆是貼身騎士。在這段時期,馬納海姆成為訓練購買軍馬的專家。經他教母介紹,他和一位美麗有錢的俄國貴族小姐結婚,有二個女兒。但是婚姻不順,二人終於分居。分居後,馬納海姆經濟狀況不良,再加上賭債,精神壓抑,他決定改變一下環境。此時正逢日俄戰爭,他在190410月誌願參加,駐在滿洲。1905年因為在奉天戰役中的勇敢表現,櫂升為俄軍上校(Colonel)。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在十月革命前夕,櫂升為俄軍將軍(General)。

馬納海姆身著全套帝國近衛騎士製服

日俄戰爭是雙方爭奪滿洲和朝鮮的控製權,以俄國戰敗告終,大大提高了日本在東亞的勢力,也直接導致 俄國國內1905年革命。俄國擔憂在東亞的另一大國,中國,會不會對俄形成威脅,想要有第一手資料,馬納海姆因此有了一個新的職業生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簾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說之的評論:

我已核實,胡樓主是對的。Manchuria是滿洲,中文滿洲裏是個城市。我已改了,再次謝謝啦。


簾青 回複 悄悄話 我看的全部是英文,因為手頭沒有中文。謝指出,我再核實。
胡說之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

通篇有一個地名使用不當:可能你參考了很多英文文獻。Manchuria不是指邊境小城“滿洲裏”,而是指東北全境。所有的“滿洲裏”,應皆為“滿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