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萊茵古堡

(2010-07-30 07:41:25) 下一個

仲夏遊記之二

我們住在北萊因地區,當然要欣賞萊茵河沿岸風光。萊茵河是歐洲最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它起源於位於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北麓,流經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法國和荷蘭,在鹿丹達歸入北海,全長 1390 公裏。

我們從波恩附近的一個渡口開始,沿萊茵河向 賓根 (Bingen) 駛去。這段萊茵峽穀 (Rhein Gorge) 舉世聞名,特別是過了 科布 倫 茨 ( Kobletz), 山川峻偉,峽穀幽深,沿岸鄉鎮優美,河中交通繁忙。最有特色的是二岸古堡林立 ,構成萊茵特有的奇特風光,給人神秘浪漫的遐想。這些古堡是中世紀德國封建領主們建立的,他們當初建造時,可沒有什麽浪漫的想法,興師動眾在山頂造堡的唯一目的是防禦,在和鄰居打仗時,居高臨下是最好的戰略位置。在羅馬帝國時代,萊茵峽穀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交通線,商人們運輸貨物來去繁忙,德國的王公們要沿這條路線進犯意大利。萊茵城堡的主人們能控製監視這條繁忙的交通線,並能收取關稅,難怪古堡林立。從 科布 倫 茨 到賓根的這段萊茵河,全長才 35 公裏,其沿岸的城堡數量超過世界任何河流沿岸的古堡數。

小鎮聖戈爾 (St Goar) 位於萊茵峽穀的中央, 2002 年被 UNESCO 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鎮上有萊茵河地區最大的城堡萊茵費爾斯 (Burg Rheinfels) ,建於 1245 年,現已成廢堡。聖戈爾對岸有伯爵威廉二世在十四世紀後期建造的貓堡 ( Katz Burg) 。貓堡被用來加強萊茵費爾斯堡的防禦,並同萊茵費爾斯堡一起,形成了一個防禦壁壘,用來提高萊茵關稅。有意思的是,貓堡是被作為對立於鼠堡而取名的。鼠堡是特裏爾 (Trier) 地區的主教為鞏固特裏爾收取 萊茵河關稅而建造的。貓克鼠。但事實上貓堡被毀多次,近代貓堡於 1800 年被修複原狀,但在1806 年又被拿破侖炸毀,1898 年重建,倒是鼠堡從未遭毀。

萊茵費爾斯堡



貓堡,在小鎮對岸


鼠堡

聖戈爾對麵有著名的 羅蕾萊岩石,是羅蕾萊傳說的發源地。傳說中,羅蕾萊 (Loreley) 住在萊茵河的一塊大石頭上,她有著美麗的容貌和美妙的歌喉,坐在巨石上一邊梳理秀美的長發,一邊唱歌。她的歌聲迷倒過往的船夫,使他們忘卻了河道的險峻而葬身魚腹。 這傳說也道明了這段 水流迂回湍急,布滿礁石。
羅蕾萊岩石,網上下載

自己照片


從 聖戈爾往賓根方向駛去,在 Kaub 附近的河中間有一座奇特的白色船型城堡,‘船頭’指向上遊。法國作家雨果形容它為‘一艘永久漂浮在萊茵河上的石頭船’。這‘石頭船’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在 1327 年為收稅而造的,名為普法爾 茨 堡 (Burg Pfalz) 。那時,有鐵鏈子橫攔在水麵,強迫船隻繳錢。有反抗的商人,就抓起來關在木頭籠子裏,籠子浮在井裏,直到繳了贖金才把人放出來。這些王爺比之強盜,有過之而無不及。在 1841 年普法戰爭時,六萬普軍以此為橋頭堡渡河追趕拿坡倫。 1866 年此城堡歸普魯士所有,於 1867 年停止收過路船隻的稅。

普法爾茨堡


萊茵峽穀二岸遍滿葡萄園,盛產萊茵河葡萄酒。將在下一篇放置葡萄種植照片。再放些沿途拍的城堡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