偲力隨心

在心的遠景裏,那相隔的距離顯得更廣闊了。
正文

也談中國教育

(2010-04-09 22:24:31) 下一個

昨晚,兒子不能按時睡覺,因為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去做第二天的show and tell。從上preschool開始,學校每周都要求學生show and tell一次,就是拿一樣你喜歡的東西,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講你為什麽喜歡它或者講一個關於它的故事。對我們這些在中國長大的人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課程。

也讓我漸漸明白,為什麽美國人的口才會如此的好,上直總統,下到百姓,隻要往人前一站便可講得有條有理,出口成章。沒見過有人像中國領導那樣讀稿子的。記者站在街頭隨意攔人采訪,人人都可以對答如流。如果讓我們在無準備的情況下上台講話,我想大多數中國人都多少會有些恐懼感。

剛來美國時,還以為這是人種的差異,東方人害羞、含蓄,怕當眾講話。後來遇到一個在這裏長大的菲籍女孩,平時說話小聲小氣,動不動就紅臉。但當她站在台上給上百的人做培訓時,卻講的輕鬆自如、大方得體,儼然一個講演家。再看看周圍其他在這裏長大的東方人,口才也相當好。

原來不是人種的問題,是教育的問題。

中國的教育,何止一個口才問題。從古到今,從科舉製到借用蘇聯強調基礎的教育體係,中國教育一直存在著種種弊端,甚至可以說走入了一個畸形的狀態。現在的中國教育用一句話來講就是“應試教育”。讀書為了考試,考什麽學什麽。老師的好壞是以學生的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的,學生的好壞是以考試成績的高低來排行的。培養孩子的實際能力是分數之外的事,是無足輕重的事。

回來看曆史。在西方,蘇格拉底可以有像柏拉圖似的弟子,叔本華可以有像尼采那樣的學生。中國幾千年就出了孔子一個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後人無能力去超越,還是後人不敢去超越?孔子在幾千年前創立儒家思想是偉大的事,幾千年後,人們還在毫無創新地沿用、信奉這個古老的哲學,就是悲哀的事了。儒家思想本來就不主張創新。孔子的忠孝、師徒式的教學方式,延續到現代社會,繼續著不平等的師生關係。“尊師”使學生無條件的服從;如果學生有新的見解、有超出老師的觀點 ,便是對老師的不敬了。中國人不懂得,老師是傳輸真理的橋梁,而不是真理。學生要完全地、不加思考地聽從老師才稱得上好學生,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嚴重地阻礙了中國人的超越精神。

另一個嚴重的思維偏差是,中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是占有,而不是為了尋求真理和了解世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中國會用灌輸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讓孩子去主動地學習和體驗。眾所周知,中國學生的學習負擔可以說是世界之最。孩子們在堆積如山、內容深僻的課本教材之中,做知識的奴隸。奴隸是不需要有個體的思維能力的,奴隸是沒有創新的權利的。也就不難看出,為什麽中國的中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頻頻得獎,但無人獲得諾貝爾獎了。中國培養出的隻是一批會考試的人而已。中國學生應該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學生了,卻被毀在這無能的教育係統中。

除了學校,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多數中國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能考上個好大學,就是教育的成功。孩子變成了一台學習的機器,在強壓下運轉。不僅喪失了快樂的童年,更喪失了想像力和對知識的熱愛,以及探索和創新的勇氣。阻止了孩子健康人格的發育。說得嚴重一點,是對孩子身心的摧殘。

中國教育培養出了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造就了中國人慣於服從,循規蹈矩,缺少個性,不懂得爭取平等和尊嚴,沒有突破和創新精神。

從社會環境來看,中國教育所灌輸的價值觀存在著根本的問題,成王敗寇。整個社會爭名逐利、鉤心鬥角、急功近利,為所謂的成功成名不惜代價。缺少一個尊重實幹,鼓勵探索、鑽研的大環境。

中國教育要如何改革?是一直以來的熱門話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反對“一考定終身”的製度,提議給學生“減壓”。殊不知,正是國人對學習知識的觀念態度,整個社會教育的價值觀,才有了這樣的教育製度的存在。廢除了這個製度,還會出現另一個順應這個社會習俗的製度,換湯不換藥。但想要徹底改變幾千年來人們養成的思維觀念,社會價值觀,又談何容易!

中國從來都不缺聰明孩子,缺乏的是健康的教育體製;中國從來不缺人才,缺乏的是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請廢除注冊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猜錯了,你兒子可能比我女兒大不少的吧?
請廢除注冊 回複 悄悄話 這些也是我和孩子媽媽常感歎的地方。沒想開你孩子都上幼兒園了,我女兒也正上學前班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