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馨小屋

一個喜歡做夢的人, 後來愛上了寫作。總是想把生活過得快樂,豐富多彩。
正文

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人才

(2010-08-23 07:35:48) 下一個
·更的的·

  “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除了中國,不知道還有哪一個國家這樣定義教育。因為這有悖於“人是生來平等”的這樣一個普世價值觀,而且又增加了一個粗暴地將人分類的條條框框,設置了又一道歧視的鴻壑。

  如此急功近利,如此低俗、庸俗、媚俗地界定教育理念,簡直是昏聵可笑。社會不糊塗無知到荒謬的地步是不會這樣毫無理性地輕率的。

  看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怎麽定義教育的:“教育意味著完整的人的發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心靈的轉向。”“教育是教人學做人。”“教育是為了把人培養成幸福的人。”

  馬克思也認為:“教育是人的全麵發展”。

  什麽是人才?這是爭論了三十年的一個話題。其他國家有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前一陣子,中央電視台一檔節目幾個嘉賓曾經討論過,最後大家比較認同的結論是:對社會無害的人就是人才。

  為什麽中國會有這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教育觀,而且堂而皇之地作為國家戰略?實際上是整個科學觀根深蒂固的認識錯誤,是百年前狹隘的洋務運動“師夷長技”的延續。當年給洋人打得滿地找牙,於是覺得技不如人,隻要技術學到手了,一定可以一雪前恥。殊不知沒有真正的科學精神支撐,技術是永遠趕不上去的。

  百年過去,國人依然搞不清什麽是科學和真正的科學精神。

  科學,是發現世界上事物客觀存在的規律。技術,是利用這種規律為人所用。所以,科學是發現,技術才能發明。嚴格來說,科學家和工程師是有區別的。但是由於在發明過程中也會有發現,或者發現的過程中有發明,這才形成了科技的交集。每年的諾貝爾獎,基本是獎給科學發現的,不是獎給技術發明的。所以,不要每年都把袁隆平先生的水稻挺出來,白白貽笑大方。記得雜交現象和規律不是袁先生發現的,是孟德爾和摩根。

  科學是沒有功利目的的,技術是可能會產生效益的。科學可能會轉化為技術,也可能大部分不會、暫時不會或者永遠不會。不能產生效益的科學依然是科學,因為這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

  孟德爾先生當年在修道院裏閑來無事,種了12年豌豆。1865年,發表了《植物雜交試驗》,提出了遺傳學的基本定律。35年後,1900年,才受到重視和認可。又過了63年,1963年,首次雜交水稻由美國人在印尼完成。

  前後差不多百年,總算還是功德圓滿。這種事情要放在中國,不要把人急死?這算什麽科學?起碼孟德爾要給人笑死,這個種豆和尚在自說自話什麽啊?

  所以,沒有自由的科學土壤,沒有真正科學精神的普及,急於求成,總希望抄近路,希望超常規發展;希望忽然有幾個聰明人靈機一動,畢其功於一役;希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於是就弄出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人才概念。而且進一步弄出了創新型人才、一流人才等等這種偽命題。

  老實說,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就是頑強抵製科學、技術和效率的,骨子裏是拒絕“奇技淫巧”的。被世界逼到這個份上,實在是沒有辦法,於是就瞎折騰。

  揠苗助長、欲速不達,這樣子,最終隻會培養出來張悟本或者一大批張悟本的粉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蘭馨小屋 回複 悄悄話 我也這麽認為,所以ZT過來。:-)
洋洋日記 回複 悄悄話 說得真不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