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是一種豆類製品,又稱為大苦、蔭豉、幽菽、嗜,方言名稱有豆豉顆(貴陽)、豆發(雷州)、豆鹹(廈門)等。
目錄[隱藏] |
在先秦文獻中未發現關於豆豉的記載。豉最早出現在漢代。《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豉,《前漢書·貨殖傳》中記述兩個商人因因經營豉的生意而致富;馬王堆漢墓中126、301兩個缸裏盛豉[1]。
漢魏時期,豉是日用的調味品,也可以入藥。《齊民要術》、《本草綱目》都記載有鹹豆豉和淡豆豉的製法。
第一階段:製豆曲。將大豆(黃豆或黑豆)浸泡三天、:蒸透,平攤草席上三寸厚,用燈芯草覆蓋;三天後豆麵長滿黃色菌絲,將豆在水中浸泡,取出晾幹。此時,黴菌的酶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質,產生使豆帶苦味的物質,必須水泡去苦,但必須還保留很多酶。第二階段:將豆曲拌上豆汁、鹽放入陶製的大缸中,用泥巴封口,在院子停放27天發酵,取出發酵的大豆,曬幹,蒸煮,攤曬,再蒸曬,反複三次,三曬後即得成品豆豉。在此階段,真菌在厭氧環境下被抑製,而殘留的酶繼續分解大豆的蛋白質,產生乳酸菌,進一步抑製其他細菌生長;在反複蒸曬中,芳香氨基酸被氧化變黑,賦予豆豉特有的色香[2]。
日本的一些佛教寺院如京都府的大德寺、天龍寺、一休寺,靜岡縣的大福寺以及附近的民間企業也生產在宋代由中國學來的,傳統製法的豆豉,叫做寺納豆或鹽辛納豆。靜岡縣濱鬆市附近的也稱為濱納豆。一般直接食用或與米飯、稀飯等一起吃,不怎麽用作調料。
天培(tempeh)是印度尼西亞特有的豆製品。將大豆浸泡,去皮,晾幹,混合上一批天培,用芭蕉葉包裹,放在溫暖的地方48小時發酵,待白色菌絲將豆變稱成結實的餅塊,製成天培,用於烹調食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