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夢的博客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涓涓細流過,靜靜萬物洗。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爺們兒zt

(2010-07-20 00:13:24) 下一個
(網上抄來的)
前段時間我在論壇上看見一篇名為《中國男人大比拚》的文章,其實從各個層麵分析了中國各地男人的特點,雖說我也去過中國的N個地方 ,但是要說男人,我最了解的還是北京爺們。因為,我們北京的爺們真是和別的地方的不一樣----特別拽!

  當然了,咱凡事不能一概而論,那還沒有個耗子屎呀,,我就簡單的“概括”、“總結”,一下下就行了,更何況北京人自有北京人的特點,什麽數代古城,什麽偉大首都,什麽精典與物俗的結合,什麽傳統與現代的產物,這天子腳下的人們,多少得受點熏陶吧。什麽“西皮京韻二鍋頭,同仁堂外前門樓,大碗茶噴四合院,說話最衝北京妞兒”。老玩意兒雖然好,但說著無聊,聽著沒勁。咱今天隻侃侃這北京男人:“北京男人”,那可不是隨便叫的,擱過去叫“爺”。現在雖然不興這個了,冷不丁喝一聲,也是“爺們兒”,拍拍肩膀,那就是“哥們兒”。
北京男人講究麵子,夠朋友,夠義氣,場麵上的事情,難不住爺們兒。家裏就算揭不開鍋了,有哥們兒找來“哎,借我點兒錢,最近手頭兒緊,家裏老太太一直起不來床,我打算開個飯館兒”,嘿,二話不說,冒著老婆的“槍林彈雨”,砸鍋賣鐵也得把錢給湊上,嘴裏還客氣著“有事兒CALL我,咱哥兒倆誰跟誰啊”,看那皺巴巴的鈔票配上一臉滿不在乎的神情,不用多說話,心裏都是熱乎乎的。可這位回到家,還得琢磨著更難的一關“閑內住”。自己先得給自己打氣“唉,誰沒個用錢的時候呢”。

  其實,北京男人很容易滿足,說好聽點兒,叫“會享受生活”,說難聽點兒,也有叫“胸無大誌”的,有人非要換個角度,愣說是因為“懶”,按北京男人自己講話“著不起那急”。北京爺們是很講究吃的,但並不追求原料的新、奇、貴。什麽一蛇三吃,什麽龍虎鬥,統統沒有。隻要黃瓜茄子西紅柿就夠用了,人人還都會那麽兩手,“下得廚房,上得廳堂”,但有一條,廚房下可是下,一般都是隻做飯不洗碗,做飯是手藝,洗碗是體力,咱爺們兒“丟不起那人”。夏天一碗炸醬麵,冬天一桌涮鍋子,總之要吃得熱鬧,吃得盡性,吃得自在,吃得舒坦。天兒熱了,四合院兒裏,爺們兒穿著小掛兒,右手端一隻大海碗,還得是那種一尺見圓的大碗,滿滿一碗炸醬麵,左手拎半根兒黃瓜,院兒裏一坐,小風一吹,那叫“有感覺”。

  北京男人其實是很“多禮”的,輕易不會出口傷人。雖然這年頭不象老北京那會兒,見麵兒都“這個爺,那個爺”的,但認識不認識的,還是會客氣地寒喧幾句。經常打樓裏出來兩位,一路聊著家長裏短,那位說得快,這位接得也熟,絕對不“冷場”,臨別了還依依不舍“有空到家裏坐啊”,外人一看,還以為是故友重逢呢,那位心裏話來說呢,“這人是誰啊?”。

  北京男人出門在外,都神氣活現,不是老虎就是武鬆,誰也不服誰。一回到家,滿不是那麽回事兒。老婆大人長,老婆大人短,但嘴裏不能服輸,自己做飯那叫“興趣愛好”,躲在廁所抽煙,因為“隻愛抽混合型”的,全月工資如數上交,那是“組織對咱的信任”,一下班就往家跑,那是“怕回家晚,路上遭女流氓打劫”。遇到下大雨,小兩口子沒處避,隻有一把傘,北京男人總會站在身後,撐著這把破傘,寧可自己淋透了,也要給老婆打著。精明的人,或許會歎息著?早就應該想到下大雨,一把小傘不夠用?或者心裏暗自找找有沒有“雙贏”的局麵,甚至在計算著“淋雨”情感付出的收支平衡。北京爺們兒心裏可沒這麽多念頭,最多盤算到,小風小雨還挺得住。若是個北京姑娘,看不過眼想讓讓這傘,也隻會“溫柔”地說“怎麽著?不想活啦?有個三長兩短,我可另攀高枝兒去”,話裏透著“請君入翁”的親切。但北京爺們兒也不含糊,?沒有斜的歪的,雖然心裏熱乎乎的,眼眶子濕乎乎的,手會握得更緊,抹把臉上的雨水,笑笑說?“歇菜吧你?”----多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亞洲飛蝗 回複 悄悄話 太親切了,不知哪位爺寫的,實在是不敢當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