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夢的博客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涓涓細流過,靜靜萬物洗。
個人資料
正文

從小曆史看日本

(2010-06-29 18:32:36) 下一個
http://blog./shengleiwu/user_blog_diary.php?did=64395

從小曆史看日本

落基山人

看日本,不需要從大曆史的角度,日本沒有那麽重要,從小曆史就可以看清了。很多人拿中國和日本相比,筆者的觀點是,日本和中國沒法比,日本無論如何還是一個小國家,無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也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或是未來,中國和日本都不在一個量級上的。

日本唯一的一次,能攻入中國就是在近代,也就是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在中國遭遇了兩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候,日本充當的不是一個拉中國一把的角色,不是一個朋友和兄弟的角色,而是充當了一個打手,一個落井下石的惡人。日本在曆史上這個角色,估計中國人不會忘記。當然,這個日本,如此作惡,自然是惡有惡報,那就是在曆史上,日本第一次被別國攻入本土,無條件投降,被扔了兩顆原子彈,自己的北方四島被占領,自己用了80多年努力辛苦占領的領土,朝鮮,中國東北,台灣,統統丟掉。當然還有其他新占領的地方,統統沒有了。

這就是日本,一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角色,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角色,一個沒有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國家,一個沒有政治智慧和戰略思想的國家,一個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民族,一個學會了一點本領就開始欺負別人的國家。這樣的國家還想領導東亞,建立什麽大東亞共榮圈,領導亞洲,甚至領袖世界,真是可笑。中國需要向這樣的國家學什麽嗎?難道要學如何失敗,如何喪權辱國嗎?

筆者在這裏有些貶損日本,其實也不是貶損,因為這些都是事實。中國在近代是受了日本一點的氣,但就結果而言,日本受到的重創比中國嚴重的多。中國丟失了一點的領土,但最後都回來了,而且,中國通過對日本的作戰,慢慢找回了自信。唯一的爭端是在琉球,這個琉球是被美國送給日本的,中國早晚也會拿回來,釣魚島僅僅是一個假命題。

中國的對手,從長遠看,當然還是美國,可能還有歐洲。日本是不配做中國的對手的。其實,即使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日本也不是中國真正的對手。中國真正的對手,一直都是西方,而不是一個抄襲了一點西方二手貨的日本。李鴻章所說的兩千年未有的變局,不是指的日本,而是西方。

那麽,在近代,日本對中國到底有沒有什麽貢獻呢?或者,中國從日本人那裏學到了什麽沒有呢?我們說,日本在古代對中國毫無貢獻,也沒有什麽影響,是中國影響了日本,從政治到文化,連日本的文字都是學的中國。那麽近代的日本對中國有沒有什麽貢獻呢?也是有的,就是老毛說的,是日本幫助中國人練了兵,中國人因為幾百年的和平,有點忘了該如何打仗了,是日本人幫助中國恢複了尚武的精神,這也不是說中國學日本,而是中國人通過與日本的戰爭也就是打仗,恢複了自己本有的尚武精神。這是日本對於中國唯一的貢獻。其他方麵,什麽政治,經濟,文化,日本對中國沒有什麽貢獻。

有人說,日本對中國的政治有影響,因為中國人學日本的君主立憲和憲法政治,可是,結果是,那僅僅是彎路,中國人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路子上來了,什麽君主立憲,在中國沒有紮下根,何況,這個君主立憲是英國原創,憲法政治也是西方的原創,日本不過是抄襲而已。經濟上就更沒有什麽了,日本靠打仗賺了中國許多的銀子,對中國的經濟隻有破壞,而沒有貢獻。文化上,有人說,中國人假借了日本人一些的外來語,這不假,但那也僅僅是日本人回饋中國,因為那些所謂的日本字,其實都是中國字,中國人有很多的書,是翻譯自日文,但不是日本人寫的書,而是日本人翻譯的西方人寫的書,中國人是從日文的書,再轉譯成中文,因為日文中本就有中文的字,因此順勢就拿那些中文字過來用而已。有些人拚命誇大這些本來就是中文的字來抬高日本的所謂貢獻,不知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

還有一個就是到日本留學的問題。在1900年以後,中國和日本有一個10年的蜜月期。關係很好,中國開始向日本派出留學生。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的中國留學生,到日本留學,不是為了學習日本文化,而是為了學習日本轉手的西方文化,就是梁啟超說的,與其花許多錢到歐美去學西方文化,不如到日本,因為日本離開中國很近,省錢,而且,日本抄襲西方抄襲的很好。所以,本末不要倒置了,去日本不是學日本文化,而是學西方文化。可見梁啟超當時就非常明白,中國的對手不是日本,而是西方。

另外一個是孫中山和同盟會在日本的問題。孫中山個人的學養不是來自日本,而是來自美國和西方,三民主義基本就是抄襲的林肯語錄,這誰都知道。同盟會的會員,很多都是留過學的,但也不都是日本的留學生,很多都是西方國家的留學生,有的還是基督徒。他們到日本,無非是日本離中國很近,而他們要鬧革命,被清政府通緝,因此在日本安全一些。而日本容留這些革命家的目的非常的可疑,其實就與美國現在容留許多國家的異議人士一樣,目的就是為了將來這些人回到中國可以成立一個親日本的政府,日本人可以得利,這從後來日本和孫中山的關係,日本和北洋政府的關係中都可以看出來。孫中山後來為了掌權,不惜出賣很多中國的利益給日本,比21條都多。由此可見,日本容留孫和同盟會的目的已經實現了。

還有一個是日本留學生的問題。筆者的觀點一直就是,中國的日本留學生,基本都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人物,沒有遠大的目光。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激進派,革命派集團,一個就是漢奸和中國文化崩潰論的集團,而這兩個集團,在中國近代曆史上起的作用,幾乎都是負麵的。激進的革命派,回國以後,開始鬧革命,而不是改良,無論是在政治上鬧革命,還是在文化上鬧革命,給中國帶來的都是負麵的影響。

中國近代政治上的大的變遷,其中,日本留學生的身影最多,尤其是革命的那些人。梁啟超號召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因為梁啟超到日本,僅僅是避難,梁啟超的學養不是在日本學的。梁啟超是一個目光如炬的人物,看曆史,看文化非常的深遠。孫中山本來也是一個有遠大政治理想的人物,可是被那些留日的學生包圍,也變成了一個目光短淺的人物,但當孫中山下台的時候,孫就會再次與歐美派聯合,而重新成為目光遠大的政治家。因為,你的眼光是在一個小島上練成的,是在一個二手貨的西方文化中養成的,你的目光如何會遠大呢?而你的眼光如果是在一個大陸上,是在西方文化的核心中養成的,是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養成的,當然是前麵那個所不可比擬的。蔣介石是在日本學了一段時間的軍事,因此蔣開始的眼光也很狹小和短淺,後來多虧蔣聰明,開始投靠美國文化和基督教,這才目光遠大了一些。

而文化上的革命派更是如此。魯迅就是一個,周作人也是一個。魯迅抨擊中國文化,抨擊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很大,但魯迅的內心深處還是一個熱愛中國的人,隻是受島國文化眼光的限製,而走向了虛無,很可惜;而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就是一個中國文化崩潰論的人,一個喪失了中國自信心的人,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代表,也是日本留學生的代表,周作人能看到的僅僅是那麽一點點,被日本人一時的武力和能力蒙蔽了,而喪失了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還有一個是日本為什麽在近代能夠一時比中國占優的問題。日本占優,一個是因為小,小船好調頭,這大家都明白,而中國是艘大船,大船調頭就要困難一些。但小船畢竟是小船,調頭快是優勢,但影響力也就那樣了,沒有太大的作為。而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調頭和調整肯定要比日本慢,現在也還比日本慢一些,但中國是這樣的國家,一旦掉過頭來,一旦調整好了,那就要影響世界500到1000年。這絕不是聳人聽聞,也不是一個小小的日本可以比擬的。

筆者奉勸那些在西方和在日本的人,不要被日本人一時的強大所迷惑,那僅僅是一時而已。從日本在曆史上和近代曆史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它的地位僅僅是一個二流國家而已。

還有一個中國現代化的問題。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要學什麽日本和西方嗎?否。中國的現代化,其實學的是自己,中國的未來,不是學西方如何,學多少西方的問題,而是要在迷失中找到自己,並在自家的文化傳統中找到優秀的東西來重新立身立家立國。一個人隻有向自己學習,立身在自己,才會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學別人,沒有用。但別人可以作為借鑒和參考,也可以作為曆練和啟發。這就跟中國的兵是在同日本的較量中慢慢找回感覺一樣。

日本人的特點,是誰強大,學誰。這是日本的一個優點,但同時就是一個缺點。因為強大不是一個有終極意義上的東西,真正的東西,還是大道。日本沒有大道,也沒有真道德,有的僅僅是儀式和對力量的變態追求,這從日本至今不反省自己就可以看出來。可以舉一個例子。日本人的海軍學英國,因為英國的海軍最強,日本的陸軍開始是學德國,因為德國的軍力在一次世界大戰前最強,後來,一次大戰德國戰敗,日本一看,德國敗了,於是就開始學法國。日本的坦克,也開始學法國,而法國是輕型坦克,所以日本在後來造出來了許多的輕型坦克,很可笑的小坦克,這就是學法國的結果。可是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打的一敗塗地,三個星期就投降了,可是現製造大的坦克也來不及了,因為德國的坦克都是重型坦克,因此,日本在滿蒙邊界與蘇軍的諾門坎之戰,就大敗了,其小坦克根本不是蘇軍坦克的對手。這就是日本的所謂的學習之道。

不過,公平的說,日本人還是有一些優點的。日本人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比較的踏實和精益求精,搞什麽都比較的精致。但是,日本的國民性與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差距很大。很多人認為日本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其實不是。日本在古代是學了很多中國人的東西,那是因為日軍與唐軍作戰失敗,即白江口之戰,日本慘敗。但日本文化基本還是自己的,尤其是後來閉關鎖國上千年,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文化。日本在近代很幸運的趕上了西方文化的潮流,是因為其幕府時代的國情與西方中世紀封建社會很像,因此可以輕易建立君主立憲製度,僅僅打了幾次不大的戰役就推翻了幕府,其他貴族間可以妥協分權,建立議會,迎回那個700年沒有實權的天皇來作君主立憲的君主。而中國就不行,因為中國的文化和製度與日本太不一樣了。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是大陸文化,一直就很強大,因此中和仁德中正包容是中國文化的特點,而日本是一個島國並且經常有火山地震發生,因此日本文化中對人生對生死的看法就有趨向極端的傾向。日本文化中,有幾個特點,一個就是沒有“真”的概念,也就是沒有一個真理的概念,或良心的概念,做事情沒有是非和對錯,而是從眾或唯上級。隻要沒有被抓住,就是沒有。另外一個就是愛走極端,甚至有些的畸形。如日本對力量的畸形追求,日本人本來很矮小和單薄,但日本有一個相撲的運動,相撲選手的畸形身材便是日本人對大力士的一個畸形的向往的反映;還有是對美的畸形的熱愛,讀川端康成的作品,就可以看到;還有對武力的畸形追求,如武士道;還有對集體的畸形追求,在日本,你不能跟別人不一樣,學校教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眾,如果別人都矮,你的個子高,你會受到歧視;還有對性的畸形追求,如日本的性產業非常的發達,以前也有藝妓文化。日本還有神道觀,所以日本的基督教不發達,不像韓國。日本有道的概念,是受中國禪宗的影響,什麽都是道,花道,茶道,武士道,空手道,劍道等等,但日本有小道而沒有大道。

中國人也有法家的武力,也講富國強兵,但中國有儒家中庸的思想,還有道家的思想,都可以約束住武力和力量的使用,因為中國人知道,什麽事情走到了頭,就會走向反麵,月盈則虧。但日本人就約束不住,一旦使用武力有了甜頭,就會極端下去,結果就是走到了反麵。所以近代的日本,是興起也勃焉,亡也忽焉。中國人也有集體的觀念,但中國人還很講個人英雄,很講個人的自由和發展,而沒有日本那樣的畸形的集體。中國人有良心的觀念,因此做事還有道德的是非判斷。中國人因為在曆史上就一直是大國,周邊環境也很複雜,因此中國人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還有寬容度,都遠遠高於日本;另外,中國人的的大局觀和戰略觀非常的好,而日本就不行。中國人的個性,有的時候像法國人,有的時候像美國人,有的時候像德國人,但就是不像日本人。

中國近代的日本留學生,受到了日本的極端性的影響,出來的不是激進的革命家,就是漢奸,兩者都是極端。所以筆者不讚同中國人學什麽日本。中國自有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用不著學別人。現在的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力非常的微弱,可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有一點的影響。現在的留日學生回國,可能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留學日本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