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夢的博客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涓涓細流過,靜靜萬物洗。
個人資料
正文

黃健翔:朝鮮隊其實是“刺痛”了中國人

(2010-06-17 07:39:24) 下一個

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7be260100j9ss.html

    必須承認的是:朝鮮民族的男人在足球場上,就是比漢民族的男人行。那種玩命的勁頭,團結的勁頭,沒有退路的一根筋一條心的勁頭,是講究靈活性、善變通的漢民族做不到的。同樣的絕地,漢民族的人早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了。誰傻誰才留在那兒拚命呢。至少我承認,踢球的朋友會承認,咬牙堅持方麵我們不行。

    別人踢世界杯,中國人糾結。鴨綠江對岸,體製不分姓資姓社,方位不分是南是北,男人踢足球就是比我們這邊的有血性能咬牙,就這麽簡單。為什麽?別光盯著踢足球的那點兒人。有人說了,這是天災人禍:我在他們那兒我也行,他們在我這兒他們也不行(指血性)。多想想“這兒”和“那兒”的事,如果非要聯想的話。

    中國文化的大環境下,缺少真漢子和純血性的,不僅是足球場,甚至可以說,足球場隻不過是一個最徹底暴露這一問題的試驗場,殘酷而直觀。所以,國人看到朝鮮隊的比賽,與其說表現出來的是對於中國足球的憤怒,倒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憤怒——因為誰都知我們自己是怎麽回事,可是誰也說不出口。大家就隻好繼續這麽互相漚著吧,在這大醬缸裏。

    最可氣的是某記者帶著激賞的口吻描述眼屎多聽到人家幾個人喝一瓶礦泉水的時候,要撞欄杆。那就先問問豬協主席們自己糟蹋納稅人那麽多錢,把中國足球折騰成這樣,為什麽從來沒有承認自己的失職責任(錯誤就更別說了),公開道歉?我看他們倒是最應該去“撞欄杆”。

    有人說應該學習朝鮮隻給中國球員發12元工資,踢輸了當礦工。試問說這話的人:你自己咋不去踢球?讓你或者你的子女去踢球吧,按照“革命傳統”教育自己:拿12元工資,踢輸了就去當礦工,做個革命帶頭人!

    某門戶網開出藥方:第一、中國足協一直強調要搞舉國體製;第二、咱們是舉國體製、“為國爭光”的老祖宗,以前就是靠精神吃飯,輕車熟路;第三、回歸70年代國足待遇標準,“兒子要窮養才有出息”;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強令國腳去朝鮮接受訓練,泡妞、賭球、搓麻一律禁止。我建議查一查文章作者的財務賬目、工作成績和待遇,隻要不符合焦裕祿的標準首先把他送到朝鮮去幹活,讓他回歸70年代的生活。

    新華社文章:“中國足球則隨著一個個掌門人的走馬燈而政令多變,無視前任基礎,不顧後任遺產,隻想著在任時的政績和麵子。看似熱熱鬧鬧,規劃、方案一堆接著一堆,改革、創新措施一條接著一條,但大多短命而無用。中國足球管理層的腐敗、亂作為和不作為是中國足球幾近淪亡的根本原因。”

   新華社文章:“朝鮮足球不應是中國足球的榜樣,封閉求強之路在當今世界足壇根本走不通,但朝鮮足球確實給中國足球上了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不折騰。朝鮮隊一門心思踢球,老老實實練習,不玩概念,不搞形式,不朝三暮四,不朝令夕改。”

   朝鮮隊的表現如此刺痛國人,說明足球才是第一運動,影響力之大遠遠超過幾塊奧運金牌。足球“繞不開”。麵對這樣一個問題是繼續“繞開”拿金牌遮醜,還是依靠“舉國體製”,像抓幾塊劃船、射擊金牌(雖然這些都與大眾體育毫不相幹)那樣搞足球走回頭路?還是狠抓基礎按足球規律辦,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

   讓足球的歸足球,政治的(任何政治的)歸政治。反對以讚揚朝鮮隊的名義篡改中國足球必須走的職業化市場化正確道路,搞倒行逆施那一套!中國足球別說已經回不去了,就是回到過去,也沒有朝鮮隊這股勁兒!讚揚朝鮮這場球的表現,但不許完全照搬他們的玩法。大仙王俊說的好:不喜歡美國的人,哭著喊著往美國移民;好喜歡朝鮮的人,堅決不在朝鮮定居。人不就是這點兒屁想法麽?

    別鬧了,好好看球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