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陽光

為什麽流浪,為了會飛的夢,和陽光下你溫暖的笑顏。。。。。。
個人資料
正文

讀'世代的月光 - <<老課本 新閱讀>> 印象'

(2011-09-24 19:26:17) 下一個


晚間讀書,偶爾翻到這篇文章,開始並不以為意,哪知讀到後頭,越讀越喜歡起來.

作者對教育的看法,一個'靜',一個'輕'字,一個'醒' 字,好讓我感動.

靜- 我們不要八股文的傳教.一樹一葉,一花一草,皆是美.在靜靜地等待中,用少年心去看世界.用一顆靜靜的心去看,去思考.

輕- 不要煩躁.不要在喧囂中讓我看世界.'百德善為本',請你放輕一切,在曆史的軌跡裏,漠看世界,
不要高調和陳詞,要的是一顆輕盈的心,容的下世事百川,人間滄桑,而不被這一切淹沒.這不是教育所要的嗎?

醒-  “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產生敏感。水果、碗筷、座椅皆有生趣;花木、鳥獸、山河各具性情。.."

喚醒生命, 在世代的月光下,聆聽自然的簫聲,漸漸看清自己,又忘記自己. 入世又出世.
看清自己,是看清自己在曆史長河裏的影子,而忘記自己,是泰戈爾這句詩裏講的:
“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和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 " 

這篇文,真讓我頗有感觸......


原文 -- by 杜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我還時常為係不好鞋帶哭鼻子的時候,我姐姐已經是一年級的小豆包了。那時適合小孩子讀的東西還不多,而我偏偏對書著迷,於是每每姐姐發了新課本,我便寶貝似地搶過來,看懂看不懂的也總要起勁地翻上一氣。其中有篇關於 “ 一粒米 ” 的課文,至今記憶猶新。說的是一個小男孩淘米時掉了一粒,被一個小女孩撿到了,於是不僅跑到水管前將這粒米衝洗幹淨,還語重心長地告誡男孩兒:一粒米雖小,也不能浪費!那一課是配圖說話的,所以我能看得很明白,而我至今葆有著勤儉的美德,輕易不浪費飯菜,說不定也與兒時看的這一課書有關。不過,印象中小女孩手裏的那一粒米,簡直比黃豆還要大。為此,我還很認真地問過姐姐:是大米還是小米?如果是一粒小米的話,那真的是很難找到啊。

還有一篇印象深刻的,是批判孔夫子的。那時候孔夫子被稱為 “ 孔老二 ” ,排山倒海式的批判語,配以極誇張的人物漫畫……因為這篇課文的關係,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對這個中國最偉大的人物心存顧慮。

小時候的記憶真是很頑固,長大了,依然會想起這個 “ 一粒米 ” ,想起 “ 孔老二 ” ,隻是那些老課本早已不知去向。故而,年終歲末,當這古樸中透著暖意的《老課本,新閱讀》與北京凜冽的寒風一起抵達時,一個 “ 老 ” 字,竟將兒時的那些閱讀片段迅速激活……於是不禁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 老課本 ” ,驀然回首時才意識到,那些遺落在成長歲月裏的老課本,曾經多麽深刻地塑造了我們。

近兩年,對中小學語文教材的質疑聲不絕於耳,而一些民國老課本的重見天日,更讓很多人有了 “ 恍然 ” 的感覺:原來我們的語文課本也可以這樣好,原來那個飄搖動蕩的民國,也有過如此生動鮮活的文字。

而此書,不同於一般的老書重印。作者不僅從民國時期發行量大、係統性強的商務印書館的十六冊 “ 新國文 ” 、 “ 新修身 ” 中精選了課文,同時還 “ 信手在有圖有味的上百篇課文後,塗抹後輩的觀感和致敬 ” ,但也正是因了這頗顯心性的解讀和感悟,民國的記憶,融入了當下的體驗,新舊之間,有了對照,有了反觀,有了思考與發現。

捧讀此書,如行山陰道中,有花香,有鳥鳴,有炊煙嫋嫋,有蓑翁垂釣,田間農事新,灶台羹肴熟……在這樣的文字裏與 “ 過去 ” 相遇,有如啜飲一壺醇酒,微醺中常有恍惚之感。某一刻,自己仿佛也成了 “ 民國的孩子 ” ,觀天地日月,感人世滄桑。看慈母穿針引線漿衣漬菜,聽先生殷殷教導誨人不倦,而東方破曉,則牽著祖父衣角雀躍出門,看紅日初升,辨南北西東……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 曆史 ” 的麵目,終於在這些老課本中細致生動起來,而那段風雲激蕩的民國日月,也終於在這樣的文字裏安靜下來。晨鍾暮鼓,冬去春來,放風箏的孩子,一天天長大……這樣的文字,恰恰是在兵荒馬亂滄桑巨變之外,傳承著 “ 信念 ” 與 “ 常識 ” ,讓亂世裏 “ 人心淡定 ” ,讓我們的傳統得以延續,文明得以留存。

教育,難得就是要葆有這樣一份細心、耐心、平常心。民國老課本中,有不少關於草木鳥蟲、自然風物的題材。本書中收錄有新國文第三冊中一篇名曰《荷》的小文: “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 ” 說到 “ 荷 ” ,我們大都會想到周敦頤的《愛蓮說》等經典名篇,但在這裏,卻僅用了區區三十八字,雖是簡筆狀物, “ 卻一口氣說盡荷之一生 ” 。也許在民國的教育者們看來,對幼小的孩子來說,荷就是荷,觀其花,狀其形,習其性,與一種蔥蘢的生命相遇,讓淡淡的美麗投影心中 —— 而不是急著去微言大義,道德文章。簡單的文字裏,卻透露出彼時教育心態的從容:一切隻需靜靜等待,靜待花開,靜待心靈慢慢壯大。

教育是什麽?雅斯貝斯說,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喚醒靈魂,喚醒我們的耳目聲色。誠如作者所言: “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產生敏感。水果、碗筷、座椅皆有生趣;花木、鳥獸、山河各具性情。 ” 感受到自然萬物的精妙美麗,在驚訝與慨歎的刹那,領悟到上蒼造物的神奇,油然而生一種感動,一種敬畏 —— 這,已足矣。

不由地聯想到我們的小學課本中引發頗多爭議的經典改編的問題,一些名篇佳作,因為考慮到字數和難度,在選入教材時被過度刪改,從而失去了原作的韻味和意旨。民國教育者們的做法,無疑給我們開啟了另一種思路。

除精選民國老課本中的篇目外,收錄於此書中的,還有 “ 講義 • 聽先生怎樣講 ” 、 “ 範文 • 看學生寫什麽 ” 、 “ 鏡鑒 • 比一比百年第四冊第一課 ” ……或取材當年授課先生的教案,借以 “ 從講壇的角度回望民國教育,聽先生如何授以魚和授以漁 ” ;或從當年《全國學校國文成績文庫》的七百多篇範文中選出二十六篇,看專製、民生、自由、女權……這些宏大主題如何在年輕的心靈中激蕩回旋;而在縱向百年的時間跨度中,橫取同是二年級的第四冊作對比,則讓我們窺見到語文教育百年裏的變化與軌跡,體會到時代風潮與教育理念的交融與衝撞。

撫今追昔,今夕何夕?而在作者那裏,是思古而辨今,是觀民國風尚而審教育時弊,正印證了西人所言 “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 。從《勿聽私語》、《勿窺私書》兩則小文,作者聯想到孟德斯鳩對 “ 公 ” 與 “ 私 ” 的辯證解讀: “ 對一個人的不公正,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 ” ;從《母羊求救》中悲憫羊兒的少年,反觀文革武鬥、網絡虐貓的瘋狂,再次啟示教育者 “ 物換星移不及一個小孩在穀倉一角沉思麻雀之死那樣動人 ” ;而一篇《星期六之郊行》,則讓作者感慨被 “ 安全 ” 防護網緊緊箍住的城裏的孩子,已無緣再感受這類親近自然的活動, “ 課堂隻在圍牆之內,習題之上,競賽之間 ” ,如今的童年 “ 不長水草不長夢 ” ……

此書作者鄧康延先生,我沒有見過,但曾經聽《讀者》總編富康年先生談及,有個細節至今印象深刻,說的是鄧先生善飲,逢客來訪,甚歡,懷抱一壇老酒,欣欣然引客至一街巷小店。那時節,南國夜雨,春意闌珊;而屋內,酒香燈暖,談興正酣。

正是唐詩宋韻裏的意境。

我想, “ 過去 ” 以及與 “ 過去 ” 相關的種種,一定對鄧康延有著特殊的意義,讓他時時感歎歲月緊逼,怕匆促的時代裹挾了記憶,否則,他不會為那些遠征軍老兵的故事而血脈賁張心魂不安,也不會在事業順達之際驀然轉身,選擇了拍攝紀錄片這樣極富挑戰的方式去直麵戰爭和曆史,從《尋找少校》到《發現少校》, “ 紀錄 ” 的旅途充滿艱辛……

“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和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 ”—— 泰戈爾的詩句,曾經被他動情地引用,借以表達自己從事紀錄片事業的情懷。他說:我不拍,很多人和事,會被歲月湮沒。

而本書的誕生,也正是他《尋找少校》途中的意外收獲,雲南騰衝的老玉市場,偶然發現的幾冊民國年間的小學課本,讓鄧康延窺見了一個 “ 童心洋溢,清氣升騰 ” 的轉折時代,感受到曆史的溫情與愛意,於是接下來的兩年裏,他輾轉於各個舊書市場,流連在故紙堆裏,讓自己成了 “ 民國的孩子 ” 。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一種憂患,一種責任。

當我們已習慣了開足馬力,一路向前狂奔的時候,還有誰,願意駐足凝思,在泛黃的紙頁間,探尋一個時代遠去的背影,解讀人類亙古綿延生生不已的密碼?

我家先生早年間有詩雲: “ 世代的月光,意味深長/寧靜地照亮精神的故鄉 ” 。喜歡他這句 “ 世代的月光 ” ,於是特意借來,給我這篇小文做題目。

鄧先生寫道:鍾表去了,日月還在;日月去了,時間還在。

如果時間也匆匆忙忙地逝去了呢?

好在,還有這老課本,有這如月光般寧靜溫暖的文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