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01)
2017 (3)
普通的一天. 原本想寫寫喜歡的幾家上海飯店.回來近3周了,想念上海,想念家人.
想寫寫巨鹿路上的”匯元坊”, 忘不了的唐漢風範,古畫古字,儒雅的本幫滬菜; 去過的兩家”黔香閣”, 古樸的黔貴風格,一窗一椅, 一葉一枝, 讓人流連; 還有那大氣的浦東”晶浦會”, 憑海臨風的傲氣.在陽台上聚會的那一餐,讓人難忘.
很巧,翻到篇從餘全興的博客轉載的文章, 標題是<<她們是母親>>. 我是含淚念完的.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0/08/26/011017832.shtml
http://blog.sina.com.cn/yuquanxing
我為自己心裏的那個”小” 而感到卑微. 天地如此之大,而我們竟漠然地看著這一切悲涼在繼續,在每日上演.
想起小時候,在一個清冷冷的早晨,父親幫年幼的小弟穿衣. 小弟不知怎麽高興起來,背起學校剛教的一首詩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居易 . 觀刈麥)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年幼的我是在那個冬日的早上,記下了這句詩.感歎一千年前詩人的偉大,慈悲心懷.
仿佛間,歲月無聲流走.我不知道長大的我們是否更漠然了,已至於我們竟麻木而不仁了?
今夜, 我是不會有心境去寫“匯元坊”的古字畫了, 也不能夠有心境去寫輝煌大氣的”晶浦會”了.
我隻想用寧靜,用心去讀些東西,去思考些什麽了.
在於她的平凡
平凡得無悔無怨
更淒美的故事在照片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