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飛兩日遊

總想停下的腳步, 靜靜體會生活, 可這些年過去了, 還在兩日雙飛的生活中, 是不是應該把放下十幾年的習慣揀起來,記錄下自己點點滴滴的修行.
正文

我的江湖(三)之 COFI, COFI

(2011-12-28 15:01:09) 下一個

    在這個被英語包圍的法文省份裏,有一個政府資助的語言項目,這就是著名的COFI,全職法語培訓班,可以免費全職學法語,甚至還提供基本的生活費,已避免這裏的法語文化一點一點被四周的英文侵蝕,這樣的努力多少有些讓人感到有些感歎,也有些浪費。

       不得不承認,人都有好吃懶做的天性,帶著要占便宜的心情,我們離開這家揮汗如雨衣廠,報名參加了COFI,我還記得大學裏的英文老師讚歎過,法文真是一門很優雅的語言,我雖未必同意,但在心裏總有一絲一窺究竟的期望,再說學一些法文,總歸是有些好處吧。我當時沒有意識到,這一偷懶行為以後多多少少影響了我的以後的職業。

       這個班開在附近的一個學院裏(COLLEGE),我們注冊成了這裏的正式學生,我至今還保留著它的學生證,第一次體驗在國外作學生的感覺,在這裏可以免費使用學校裏的計算機,打印機和體育館,坐在冬暖夏涼的教室裏開始我學習法語的曆程。

       第一天開始上學,進門一看,仿佛依稀回到了中國的補習班,同學們怎麽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來了北美這麽久,第一次見到這麽多中國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都來自國內不同城市,不同行業,這些過去的工程師,科學家,畫家,教師,來到異國他鄉,全部從零開始——真的是從零開始, 就象那些牙牙學語的嬰兒一樣。

      記得剛開始學英語時,我們是從英漢對照開始的,一邊是英語,一邊是中文,每一次理解實際上就是一次翻譯過程。這裏的老師是不懂中文的,如果他們用英文來教授,對我們這些母語不是英文的學生來說,就要經曆從法文到英文,再從英文到母語的過程,就像那個傳話的遊戲,一句話傳過幾個人後,往往會失去它的本義。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用法文教法文!我們象嬰兒一樣開始,每一個詞對應的就是物品,聽到一句話就自然去回應,沒有把法語翻譯回母語這一過程。

        在開始的是時候,大家都有很多心理上的抗拒,都是成年人,一整堂課下來,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麽,那種挫敗的感覺實在是讓人難以堅持下去,紛紛質疑道,為什麽不用英語解釋一下?老師卻堅持從最簡單的開始反複重複著,我們一點點地猜,開始的時候很難,但是可以理解的逐漸多了起來,半年下來,居然生活上基本的交流沒有問題,還可以看些簡單讀物。應該說這一全新的教學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不過成年人的大腦可能和兒童的還是不一樣,後來兒子上法文學校,也是一樣從零開始,不到一個學期,已經可以滿嘴跑火車了。三年後又去了英文學校,很快就忘記了法文,完全換成英語。這麽容易就忘記了法文,這讓我為此遺憾了好久,看來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

        COFI的那段時光不用擔心生活,也沒有考試的擔驚受怕,周末便四處閑逛,到老港看帆船出海,去市中心看國慶遊行,還有博物館日的免費開放的各個博物館,就是沿著聖勞倫斯河的草坪一路走下去,也有看不完的風景。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看懂路上的標牌了。

       也許我們可以就此在這個美麗的城市生活下去,雖然這裏冬天冷了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