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興來每獨往,世事空自知
個人資料
正文

簡介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教育

(2010-02-19 07:18:52) 下一個
簡介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教育


美國四年製大學的本科教育,按教育理念來分,可以粗略劃為兩大類: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二者的根本區別,是著重學生的素質培養還是著重學生的職業訓練。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從古希臘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台灣翻譯為博雅教育)的概念發展而來,重視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和心智的訓練,如邏輯推理,數學思維,科學常識,語言修辭,人文知識等等。它的成品是一個文化的人。與之對應,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Eduation 或者 Vocational Education)重視學生某種專門職業技能的培養,它的成品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專家。

除少數例外,美國最頂尖私立大學的本科大多數采用通識教育。這包括所有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和許多研究型大學的本科部(包括Harvard,Princeton,Yale,Chicargo, Stanford 等等)。在這些大學中,專業(major)往往被淡化成 concentration。本科生院不以係科為基本單位劃分。招生時不分專業。進大學後早期也不分專業,有的學校甚至在第三年才確定專業。前兩年以核心課程(core)為主,重點是各類素質和心智課程以及討論班。在第三年專業確定後,還可以隨意變換專業。專業課程相對隻占小的比例,而且大多數隻是專業基礎理論,較少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如果覺得學校現存專業不能反映你自己的興趣,有的大學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要求設置新專業。

與此對照,美國另外很多大學(尤其是州立大學)則是以專業教育為重點。大學本科以係科為基本單位。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就選定了專業,四年大學課程主要圍繞專業訓練進行。即使有幾門通識課程,也隻是作為一種附屬,一種外在的點綴。學生如果要轉專業,除了少數專業基礎課可以轉學分外,大部分課程需要重修。還有一些美國大學的本科兩種係統並存。例如Columbia大學有兩個本科生院。Columbia College是典型的通識教育,而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則偏重於專業教育。

從這裏可以看出通識教育理念之下大學本科“專業”概念的淡薄。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訓練,則由進一步的研究生院和職業學院完成,或學生進入社會後在工作中學習。美國最主要的職業學院,如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都是研究生院,通常要求本科畢業後才能就讀。他們對本科的專業沒有要求,無論學文學理,隻要滿足最基本的課程要求,都有資格報考。

采用通識教育大學還有一個特點,即選擇專業基本沒有人數的限製。隻要願意,學生可以選擇任何專業。隻有極少數的專業(如音樂,藝術設計,體育)等例外。極端地講,如果所有學生第三年都選擇金融投資為專業,學校也會盡量滿足。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北美教育鼓勵興趣的多元化,誌向的多元化。對於許多學生來講,個人興趣高於掙錢。對於這類大學而言,專業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如果某個學生就讀於Princeton的某個冷門專業,隻說明他興趣特殊,不說明他進不了所謂“熱門”專業。

從以上的介紹來看,本科通識教育的優點和弱點一目了然。優點之一,是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去逐步認識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而選擇最適合的專業。中國有句話,叫“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高中畢業時一般對自己對社會的認識都非常有限。讓一個高中畢業生選定自己的終身職業,就象讓他們選定自己終身伴侶一樣帶有盲目性。通識教育則用早戀晚婚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專業。

優點之二,是注重學生素質和修養的全麵發展。通識教育是有點“貴族化”的教育,務虛和務實同等重要。它的出發點,是培養出誌趣高遠,視野開闊,素質全麵,基礎紮實,富有人文關懷的人。素質高的人適應和變通能力也強。學生將來不管做什麽事情,改多少次行業,最基本的素質永遠都是立身安命的基礎。

通識教育的弱點,是本科畢業時專業訓練尚不夠。如果從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如工程設計),學生需要進一步的專業學習。現代社會分工很細,技術進步很快,其實任何行業都需要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

美國高等教育係統中通識教育是主流。這不僅在數量上,更在質量上。即使在Harvard,Yale這類大學, 其中心仍在其通識教育的本科生院。本科院的風頭永遠蓋過其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美國無論是政界,商界,文化界,還是科技界,大多數最傑出的人才是從通識教育的大學中畢業的。這種教育理念近年來越來越被其它國家所借鑒。近年在複旦大學和北京大學本科中圍繞通識教育的一係列改革就是一例。

2010-01-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