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前幾天聽說國內又掀起擺地攤的熱潮, 想起以前那些各種各樣的小商小販.
上海市有條馬路, 起初的名字叫資興路, 大家都知道上海很多馬路是以全國的地名為路名的, 湖南有個資興縣, 所以叫這條馬路為”資興路”, 大約1958年, 這條馬路改了名, 還是湖南的一個縣名: 零陵, 就是一千多年前老將黃忠當過太守的那個地方. 那時就是一個行政命令, 無須作任何解釋, 據說是因為”資興資興”有資本主義興旺的嫌疑, 當年不是一直喊著”興無滅資”麽? 咋的”資”還”興”起來了呢? 也有人多事, 去查了查湖南的這個縣名改了沒有, 木, 但無人真的去細究.
這條直到今天還叫零陵路的馬路, 是整個斜土街道的中心地段, 政治經濟中心, 街道辦事處在這兒, 公安派出所在這兒, 上海最早興修的二萬戶工人新村之一的日暉一村也在這兒, 緊接著的日暉二三四五六七村, 江南造船廠的職工宿舍江南新村也在這兒, 所以把供銷合作社也建這兒, 什麽糧店菜場飯館照相館小學都建在這兒, 至於當年為什麽叫供銷合作社後來才改名為”日暉商店”, 就不清楚了, 至少我們叫了很多年的”合作社”.
商店菜場一來, 人自然就多了, 緊跟著小商小販也來, 皮匠剃頭修傘來了, 還有一種算是技術含金量較高的-修鋼筆的, 那時候(五六十年代)普遍生活水平不高, 一支幾塊錢的鋼筆是一”中”件了, 要用好些年呢.
鋼筆的零件其實很簡單, 比較容易損耗的一是筆尖, 二是內部裝墨水的那個橡膠管, 至於筆套上那個”卡子”, 就是把鋼筆”別”在上衣口袋上的那個玩意, 有時也會斷, 但斷了不影響使用, 因此就是一二項是經常可能需要修理的了, 尤其是筆尖, 有錢買支金筆, 壽命很長, 再不濟買支銥金筆, 也能用很久, 但普通”鋼”筆尖, 壽命就不那麽長了, 用著用著, 磨圓了就會寫出來的筆劃很粗, 那麽就得找修鋼筆的, 看看能不能磨磨尖就可以繼續用一陣, 但很快還得磨, 要不就換一個筆尖, 換筆件的價錢自然比磨筆尖貴, 這是修鋼筆師傅的重要業務, 另外還有些比如漏水啦滑絲啦等等, 毛把錢就能搞定, 所以呢, 修鋼筆的, 就顯得比其他修修補補的人高檔一點.
零陵路上好像隻有一個修鋼筆的, 是個獨腿中年男子, 不知道腿是咋斷了, 一臉的深沉不苟言笑, 手藝應該不錯, 價錢也很公道, 與其他商販和顧客, 說不上熱絡但一定是和諧客氣的, 他還有個比別人難的地方, 就是每天推那輛工作車, 因為獨腿, 一隻手需撐拐杖, 人緣好的話還會有人幫一把的.
大約64-65年, 絕大多數這類修修補補手藝人, 被組織起來成立了街道服務站, 修傘補鞋打掌配鑰匙白鐵匠修收音機, 好像這位修鋼筆的還是”個體”戶, 於是, 整個小菜場區域裏, 完全”私有製”的就是他和幾個賣蔥薑的了, 還有幾個拎包剃頭的, 則沒有固定地點而是四處遊走的.
文化大革命一來, 學生不讀書了, 鋼筆的損耗肯定急劇下降, 他的生意勢必受到較大的影響, 不知他有沒有家, 反正他基本上還是每天都來, 支開攤子等客上門.
應該是1968年春, 不知為什麽上海刮了幾天狠狠打擊投機倒把的紅色台風, 做小買賣的大多被刮了一下, 那天早上, 我去學校”關心國家大事”, 看到他坐在樓梯口用繩子啥的在把斷成兩截的拐杖纏在一起, 鼻青眼腫的, 有人便問他咋回事, 因為這兒的學生都認識他啊, 隻聽他強忍著淚盡可能用平淡的聲音說”我也不知道啊, 昨天下午幾個同學把我捉到此地來, 拐杖打斷了, 生活吃足, 就不管我了, 我哪能辦呢, 隻好自己尋點繩子先把拐杖修修好再說了” .
後來聽其他同學說, 是初三X 班一個姓還的同學, 帶著幾個人頭天傍晚乘這位修鋼筆的還沒收攤, 幾棍子把工作車打翻, 連拖帶拉地弄到了學校, 非要他承認是投機倒把, 不承認就打, 折騰一夜也沒個結果, 就把他往走廊裏一丟, 不管了.
之所以記得那個同學, 是因為他姓得太怪, 而且在文革初期, 他是保守派紅衛兵的頭頭, 牛鬼蛇神老師沒少挨他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