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關於白雲鄂博鐵礦以及稀土元素發現的人和事, 這二位前輩對中國的稀土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轉載者
1927年,由中瑞20多名專家組成的西北考察團,從北京出發,開始了以包頭地區為首站的西部之行。正是這次考察,讓同行的年輕中國學者丁道衡,發現了一座足以震驚世界的“神山”。
1927年7月,年輕的丁道衡在今日的白雲鄂博發現巨大鐵礦,其後撰寫的著名的《綏遠白雲鄂博鐵礦報告》中,首次公開宣布這一巨大發現。
“三日晨,著者負袋趨往,甫至山麓,即見有鐵礦礦砂沿溝處散布甚多,愈近礦砂愈富,仰視山巔,巍然屹立,露出處,黑斑爛然,知為礦床所在。至山腰則礦石層累迭出,愈上礦質愈純。登高俯瞰,則南山壁皆為礦區。”這是丁道衡在自述中寫下的一段話。
一連數日,著了迷的丁道衡總要跑到這裏來,采集標本,預備回去進行室內研究。考察期間,丁道衡采集了各種礦石及岩石標本,對白雲鄂博地區的地形、地質和構造以及礦區的生成、鐵礦儲量、礦石成分、地上水源等項進行了初步調查。他認定了這是一個蘊藏豐富、遠景廣闊、極有開采價值的大型鐵礦。
除了單純的科學發現,丁道衡還將注意力集中到未來的工業開發上。首先,他考慮到交通運輸的問題,提出了修築白雲鄂博與包頭間鐵路線的設想,進而他科學地提出,包頭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出路甚多;其次,他還斷言:“毫無疑義,假如能夠對白雲鄂博鐵礦進行大規模的開采,它必將成為發展工業的主要礦源,並將促使中國的西北地區發達起來。”
若幹年前,這個當時僅有29歲的年輕的地質工作者通過實地調查和研究,通過周密的科學思考,得出了上述結論,也預言了包頭鋼鐵聯合企業的誕生。隻是當時,這位年輕人不曾知道,被他掀開麵紗的神山,還隱藏著更巨大的秘密。
在丁道衡之後,1935年,地質工作者何作霖首次發現了白雲鄂博礦物中含有兩種稀土礦物(氟碳鋪和獨居石),他將這兩種稀土礦物分別命名為“白雲礦”和“鄂博礦”。在此之後的1944年,另一名地質工作者黃春江循著丁道衡的足跡,對白雲鄂博進行了再一次的考察。黃春江繼丁道衡發現主礦後,又發現了白雲鄂博西礦和東礦。黃春江首肯丁道衡關於在包頭附近建設一座大型鋼鐵企業的設想,進而指出應該利用黃河作為這一鋼鐵企業的工業水源。
解放前,基於以上三個人的工作,基本勾勒出了白雲鄂博礦藏的大貌。盡管受時間和條件的限製,丁道衡無法對白雲鄂博有一個全麵的認識,但是他的這一發現有著深遠的意義,給後人留下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1950年,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組織了白雲鄂博地質隊,開始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工作。1960年5月,在地處邊塞荒漠的內蒙古草原,一座大型的露天礦區建成。此後的幾十年間,一代代采礦人在這裏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草原的風與他們一起,見證了一座城市的快速成長。
1987年,白雲鄂博鐵礦隆重舉行“發現白雲鄂博主礦體60周年慶典”。為表彰發現者丁道衡博士的豐功偉績,鐵礦特在該礦區街心為其塑象,供人景仰。2005年6月10日,國際新礦物命名委員會同意將在白雲鄂博發現的稀土元素命名為丁道衡礦Ce,以示對這位先驅的緬懷。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采,白雲鄂博曾經的山峰早已成為“天坑”,站在礦區的觀景台上,獵獵罡風漫卷著紅旗,也將了解這段曆史的人們的思緒吹向遠方。而矗立在這座以礦山命名的礦區街心的丁道衡塑像,則靜靜地望著這片土地,成了一道風景。
1927年,地質學家丁道衡隨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綏遠省達爾罕旗發現了白雲鄂博鐵礦。此前一年,何作霖剛從北京大學地質係畢業。
1928年,何作霖應李四光之邀,赴上海到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工作。此後的幾年中,他先後在上海、北京的前地質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
5年之後的1933年,丁道衡與何作霖的名字因白雲鄂博而緊緊連接在了一起。這一年,丁道衡考察結束返回北京,委托他北大地質係的同學、在偏光顯微鏡方麵有深厚功底的何作霖對白雲鄂博礦石進行研究。同年,何作霖發現白雲鄂博大鐵礦中的稀土元素,並論證它是一個巨大的稀土礦床,他的這一貢獻被記入包鋼的史冊中。
據何作霖的夫人張澤純回憶:“他像是著了魔,不分晝夜地擺弄著礦石標本。”
做岩礦鑒定,首先要把礦石切成極小的薄片,然後研磨,磨到透明為止。當時,北京正是柳絮飄飛的季節。何作霖在紛紛揚揚的飛絮中,每天都埋頭在院子裏砸石頭、切石片、磨石片。丁道衡采集的標本有十幾箱,何作霖用當時僅有的儀器偏光顯微鏡,在觀察螢石型標本時發現了除常見的磁鐵礦、磷灰石外還有一種粒度極小的異常礦物。經鈉光源檢驗,這些微粒一種屬於四方晶係,另一種屬六方晶係。前者為淺黃綠色,後者為淺綠黃色。他立即意識到它們可能是兩種稀土元素礦物,暫命名為白雲礦和鄂博礦(後來證明是獨居石和氟碳鈣錦礦)。為進一步證實,何作霖請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嚴濟慈教授幫助進行光譜分析。弧形光譜圖上終於顯示了鑭、鈰、釔、鉺等稀土元素的譜線波長。由此得出結論:白雲鄂博的礦石裏含有極為珍貴的稀土元素。
何作霖不僅從白雲鄂博的礦石裏發現了稀土元素,還是我國第一個從岩礦中提取稀土的人:他使用了多種化學和物理方法,從僅有的1.0394毫克的螢石粉末中提取到0.01毫克的淺黃色的稀土礦物粉末。
1935年,《中國地質學會會誌》第4卷第2期刊登了何作霖的研究報告《綏遠白雲鄂博稀土類礦物的初步研究》(英文),第一個向全世界宣告:白雲鄂博礦物中存在著稀土礦物。他大膽地預測該礦稀土元素儲量豐富。但可惜的是,這一重大的發現,竟湮沒於亂世,多年無人問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因要建設包鋼,白雲鄂博礦山的地質勘探工作才大規模開展起來。
1955年10月,中國和蘇聯在北京簽訂了《中蘇兩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議》,協議中第4204項規定,共同進行白雲鄂博鐵礦的研究。
1957年7月,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嚴濟慈率中國科技代表團赴莫斯科,與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人討論了對白雲鄂博鐵、稀土礦的研究計劃,並簽訂合作研究協議。根據協議,1958年中蘇科學院合作地質隊成立。中方12人,隊長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岩石室主任何作霖教授擔任。蘇方7人,隊長由蘇聯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索科洛夫教授擔任。他們的任務是再對白雲鄂博進行綜合研究。
1958年6月15日,自稱“盼了25年”的何作霖終於踏上了白雲鄂博這塊向往已久的神奇的土地。
第二天,何作霖便與索科洛夫率領隊員登上了海拔1783米的白雲鄂博主峰開展了第一次野外地質調查。一路上,所有的隊員對礦區內礦物的多樣性和礦產的密集性讚歎不已。何作霖更是不放過研究中任何細致的環節,從標本的采擷、製作、初步分類到原始資料的撰寫編匯,事無巨細,都必躬親。經他本人用岩石偏光顯微鏡鑒定的礦物薄片達十盒之多,有數千片。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查明,這個礦山不僅僅是大型鐵礦,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稀土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80%。其礦物組成超過150種,可稱世界之最。
如今,稀土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何作霖也因其偉大的貢獻而聞名於世。可以說,沒有稀土礦床的發現,沒有稀土礦床的基礎地質研究,就沒有我國現在在稀土方麵的廣泛應用,更無法取得主動的“稀土話語權”。
1984年,包鋼建設30周年成就展覽,何作霖和丁道衡一起被記入包鋼史冊。對於一個礦物學家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又有格外分量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