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T.戰火中接生中國汽車業幼嬰——汽車之父支秉淵(交大校友)

(2017-05-20 10:33:30) 下一個

 

真正的中國第一輛汽車,支老“蒸”了我國汽車工業的第一個饅頭--轉載者
汽車之父支秉淵:戰火中接生中國汽車業幼嬰 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的坦克卡車,就是用他研製的大馬力發動機支秉淵,近代中國機械工業奠基人之一。1925年受“五卅”運動的影響,支秉淵聯絡了大學同學和校友,在上海籌辦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現上海新中動力機廠)。
中國人想造汽車,從上世紀20年代就開始了。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招來工業巨頭和汽車專家商量有關事宜。一年後,取名為“民生”牌的第一輛國產汽車在沈陽迫擊炮廠誕生,不久被送往上海展覽。支秉淵看了這台民生牌汽車後,覺得這台車畢竟是采用進口的零部件組裝的,而他想造一台包括發動機在內,全部由國產的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國產汽車。民生牌汽車在上海正式展出僅僅六天,“九?一八”事件爆發,東北工廠全被日軍占領,張學良初創的東北汽車工業戛然而止。而在黃浦江畔,雄心勃勃的支秉淵日以繼夜,殫精竭慮,積六年心血,凝結成一種新汽車的雛形,這時已是1937年夏天。這年8月13日,淞滬戰爭爆發,他的精心之作,就像是一個尚未完全成型的孩子,在火光中夭折了。

 

  當時新中公司所在的閘北,是日軍轟炸的重點,支秉淵積極響應資源委員會等部門組織的內遷,經常冒著炮火回廠組織搶運,連生命也顧不上。他率領新中員工曆經艱辛,將上千噸器材遷往武漢。武漢告急以後,新中繼遷長沙。路上,支秉淵憑記憶重新繪製汽車圖紙,決心更上一層樓,製造出嚴格意義上的中國汽車。沒想到剛到長沙,工廠還沒有安頓好,日軍就逼近了。沉浸在汽車夢裏的支秉淵也隻好拆下機器上路,這次他搬遷的目的地是湖南西南部山區祁陽。

  1938年深秋,中國惟一的一支機械化部隊剛剛從中原戰場撤出,為保衛長沙而屯兵湘潭。剛剛攻下武漢的侵華日軍,此刻正伺機南下湖南,夾擊長沙。麵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年僅35歲的機械化部隊司令杜聿明陷入焦慮:他的部隊所有的坦克、裝甲車、卡車都是從美國、德國進口的,一旦在戰爭損壞,若無配件失去動力,即成一堆廢鋼鐵。這個令杜聿明頭痛的問題,早就引起了支秉淵注意,他毅然挑起了為戰車試製大馬力動力機的重擔。

  杜聿明的200師將一輛已報廢不能運行的德國卡車贈送給支秉淵。其發動機為M.A.N牌狄塞爾高速柴油機,功率為65馬力,額定轉速為1800轉/分鍾。支秉淵決定仿製這種發動機,在沒有任何有關資料的情況下組織測繪。支秉淵不顧敵機轟炸的嚴重威脅,決定建立汽車零部件批量生產線。

  戰時後方冶金工業仍落後,鋼材供應遠不及上海方便,條件非常艱苦。支秉淵四處奔波,多方打聽供應渠道,終於想到向鐵道部門購買被日本飛機炸壞的機車的廢件作為原材料。當時估計機車主動軸是好鋼材製的,就用它來製造曲軸,用輪箍製連杆,用鋼軌製一般鋼件。沒有較大的鍛壓設備和合用的磨床,製曲軸時先將車軸鍛扁,然後在機床上切削成型,最後再精車和研磨。在自煉鑄鐵過程中,找不到進口的鐵鎳合金顆粒,就以鎳幣為添加料,與鑄鐵、廢鋼同在化鐵爐內熔煉,煉成低鎳合金鑄鐵。由於支秉淵有戰前經驗,新中順利鑄成汽缸體、缸蓋,用廢飛機零件鑄成了活塞。另外如油泵、噴嘴及飛輪鍛坯,由支秉淵去香港購買。由於粵漢鐵路運輸已不正常,他就親自押運,從香港用民船運到廣西欽州、防城一帶上岸,再用人力經數百裏挑到南寧,再經公路長途運輸到廠。

  1942年夏天的一個月明之夜,中國第一輛汽車誕生了。支秉淵造的這輛車,可以說是嚴格意義上中國人自己造的第一輛車,因為這輛車的發動機是支秉淵自己造的,它的變速箱、傳動器、轉向機構,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支秉淵自己造的,所以非常了不起。

鏈接:湘南小山城降生“中國第一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德國附件和原料供應中斷,新中無法批量生產柴油機。另外,戰時柴油成了十分緊張的戰略物資,柴油發動機因缺油而幾乎停用。支秉淵審時度勢,考慮到後方生產煤炭,在M.A.N發動機仿製成功之前就著手把它改型為煤氣機。1939年6月以後新中開始試製煤氣機,翌年初試車成功。該煤氣機功率為45馬力,額定轉速1500轉/分鍾,可與發電機匹配。支秉淵以月產30部煤氣機為目標,最初月產3部,後來達到月產6部。這種發動機在後方很受歡迎,被用於發電或驅動小型船舶。支秉淵下令將它和煤氣發生爐裝在一輛卡車上。1942年他和司機駕駛這輛汽車從祁陽出發,經湖南、廣西、貴州的崎嶇山路,成功地駛抵重慶,開創了國產煤氣發動機驅動汽車的曆史,成為中國近代機械史上的一件要事。當時重慶《大公報》發表文章將支秉淵喻為“中國的福特”。1943年支秉淵自行設計並試製成功一輛國產汽車曾行駛於湖南黎家坪至祁陽之間,後因日軍侵占祁陽而受破壞,現隻保留下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