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是清華留美預備校乙醜級(1917---1925年)學子。在這一年級學習過的清華學子(含插班生等)前後共有一百多位,經曆年不斷淘汰,1925年夏天,有69位學子獲得清華學校畢業文憑。經放洋深造,日後他們當中湧現出不少中國國家名人、行業名人、地方名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屆清華學子,有好幾位政治麵貌比較複雜……
博主用多種手段,對上述69位學子日後發展情況進行了初步的調查,現將獲得的信息,與感興趣的博友們分享如下:
一. 在大陸的(含早年在大陸逝世的)同學
(一)中華民族英雄、身殘誌堅的科普作家高士其
1. 高士其(1905--1988)---福州人,著名科普作家、中國“科學詩”創始人;1918--1925年就讀於清華學校;留美先入威斯康辛大學攻讀無機化學;鑒於舊中國瘟疫肆虐,1926年轉芝加哥大學改讀化學係和細菌係,1927年獲學士學位後,考入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攻讀博士課程,主攻“食物毒細菌”課題;因實驗室培養腦炎病毒的瓶子爆裂,受到傳染,造成終身無法治愈的殘疾;經治療,帶病堅持學習,1929年畢業後還被聘為實驗室細菌標本管理員;1930年回國,任南京中央醫院檢驗科主任;看到醫院黑暗與腐敗,1931年憤而辭職,從事寫作與翻譯;1932年與陶行知等人創設兒童科學通訊學校,任編譯館特約編審,編寫《兒童科學叢書》;1934年發表第一篇科普作品時,他將原姓名“高仕錤”改為“高士其”,“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錢”成為他終身恪守的誓言;1935---1937年,用顫抖的手,寫下了近百篇的科學小品;1937年底,輾轉千裏,曆時三個多月,到達延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熱情接待,稱讚他是“中國紅色的科學家”,1939年1月加入共產黨;後赴香港治病,1941年出院後寓居九龍,研究自然辯證法;1942年到達桂林,任盟軍服務處技術顧問兼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抗戰勝利後去廣州;1949年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曆任文化部科普局顧問、中華全國科普協會顧問、中華醫學會科普工委會顧問、中國科普創作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協全委會常委和顧問;曾任《自然科學小叢書》副主編;1954年起,當選曆屆全國人大代表;1976年四屆人大選舉代表,周總理親自提名“高士其代表科普”;1949--1966年的十七年中,以殘疾之身,頑強奮鬥,共撰寫約75萬字的科學小品和科普論文,2800餘行科學詩,著書18本。主要有:《揭穿小人國的秘密》《生命的起源》《和傳染病作鬥爭》《我們的土壤媽媽》《談眼鏡》《煉鋼的故事》《高士其科學小品甲集》《高士其科普創作選集》;1988年逝世時,被中央組織部確定為“中華民族英雄”;現在北京、福州兩地,均設有“高士其故居陳列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湯佩鬆院士
2. 湯佩鬆(1903---2001)-----湖北浠水人,植物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早年在清華學校是全麵發展的優秀生;1927年以明尼蘇達大學應屆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植物生理學學士學位,1930年獲霍普金斯大學研究院植物生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到哈佛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國後,先在武漢大學任教,抗戰時,在清華大學農業科學研究所任研究教授;抗戰勝利後任清華大學農學院院長;1952年“院係調整”調到北京農業大學任副校長,後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兼北大教授、植物生理學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植物呼吸代謝和光合作用研究,提出植物代謝多條路線的觀點....是中國植物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在植物生理學的教學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1948年當選中研院首批生物組院士;1955年當選中科院第一批生物學、地學學部委員(院士)。其父湯化龍為清末進士、民初立憲派頭麵人物,梁啟超好友;北洋政府時期,曾任北京臨時眾議院議長、教育總長等;1918年在加拿大被國民黨人王昌刺殺身亡。
(三)傑出的土建結構專家蔡方蔭院士
3. 蔡方蔭(1901---1963)-----南昌人,土木建築結構專家、力學家、教育家,工程用字“砼”(混凝土的簡寫)的發明人,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1927年、1928年分獲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士、碩士學位;1930年回國,先後擔任東北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含西南聯大)教授、土木係主任,國立中正大學工學院院長兼土木係主任等職;1946年編著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結構力學教科書------《普通結構學》(上、中、下三冊,共計46萬多字,附圖607個,大表26個),是當時國內結構學方麵的巨著,也是國內各大學土木係唯一的中文結構學教材;解放後曾經擔任江西省政府委員兼文教委員會委員,南昌大學工學院院長等職;1951---1953年調到北京重工業部兵工局任總工程師; 1956---1963年出任建工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土木工程學報》第一任主編;
(四)錢學森的導師王士倬
4. 王士倬(1905---1991)------無錫人,中國航空事業的先驅;192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又在該校學習工程管理;回國後,任國立清華大學機械係航空組教授,1934--1935年,主持設計、建造中國最早的北平、南昌兩座航空風洞;期間還擔任考取第二屆清華庚款留美生錢學森的導師(三位導師之一),輔導原學鐵道機械專業的錢學森,補習航空工程有關課程,並於1935年讚成錢學森赴美去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學院留學,對錢學森的成長有一定影響;錢氏多年以後,仍記得王師當年曾給他講過明朝“萬戶飛天”的故事。抗戰時期的1941年10月,在航空委員會軍政廳編譯處任副處長的王士倬,被派赴美,任中國自衛供應公司(China Defeuce Supplies.inc.簡稱CDS)航空部門技術聯絡員;1942年,被調華盛頓工作,在航空委員會駐美辦事處任職,與錢昌祚、劉敬宜、朱霖被戲稱為毛邦初(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副主任、蔣介石親戚)的四大金剛;1945年出任貴州大定中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第二任廠長;任上實行嚴格質量管理,組織製造出性能良好的航空發動機30台,並抽樣裝機試飛成功。1949年2月調任民國政府航空工業局副局長。新中國成立後,被視為“舊官僚”,一度受冷遇;1955年錢學森回國後,舉薦了恩師王士倬,王士倬受聘擔任國務院參事;“文革”中,因為“曆史問題”挨整時,曾求助於同學高士其的幫助,困局始得緩解;2007年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航空事業先驅王士倬》一書時,一向恪守不為任何書籍寫序的錢學森,同意以他寫給王士倬的一封親筆信作為該書的序言。顧毓琇先生在得知戴振鐸寫了《紀念馮桂連教授》一文後,不顧年屆95歲的高齡,也“趕寫”了《紀念清華航空工程組創始人王士倬教授》一文,希望同時發表......
(五)聞一多的弟弟、醫學博士聞亦齊
5. 聞亦齊(1903---1956)-----湖北蘄水人,名醫;對文學、哲學、詩詞學、英語語言學亦有較深造詣,學生時代曾任《清華周刊》編輯、《年報》總編輯,首譯愛因斯坦《相對論》,並協助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校訂《徐霞客遊記》;1926年獲得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學士學位,1930年獲得該校醫學博士學位,並被授予金質獎章,吸收為美國醫學會會員,旋任邁克瑞斯醫院醫師;1931年回國後,任南京中央醫院內科主任;1932年在漢口自辦診所,隻開方,不賣藥,靠醫術為生;抗戰時,赴重慶行醫;1946年由渝返漢,仍以行醫為業;解放後任武漢市第二醫院顧問、內科主任,江岸區中西聯合醫院顧問;1954年武漢發大水,作為武漢市第一屆人大代表視察防汛大堤,麵對防汛壯觀場麵,賦七律《百萬蒼生賴此堤》“誓與洪流作鬥爭,保家衛國救生靈。百年奇禍堤堪障,十萬雄師誌作城。鑿石移山奔上下,屏波潛水任浮沉。領導有方功在黨,軍民齊唱一條心。”8月初從堤上轉到醫院的病人驟增,共同症狀是高燒、抽搐,類似腦膜炎,但在診斷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經他仔細檢查診斷,認定是“勞累暑熱導致熱痙攣、熱衰竭和中暑”,提出了補液療法,並率醫護人員日夜巡回醫療,使391名病員很快痊愈,被授予防汛一等功臣稱號;1956年春,加入農工民主黨;不久自覺患惡性腫瘤,專家建議手術治療,他在《病中》詩中寫道:“布陣豈宜崇背水,參謀原不重馮河。”用《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典故,婉言謝絕;一周後,自知沉屙不起,作《絕命詩》三首,其中有“地下有靈應掩麵,愧逢兄弟亦傳多”句,惋惜來不及將散見於國內外的詩文編印成書傳世,不如兄長聞亦傳、聞一多(都是清華學子)。
(六) 與沈鈞儒、鄒韜奮等並稱“七君子”的王造時
6. 王造時(1903---1971)------江西安福人,1919年在清華學校參加“五四”愛國學生運動,兩次被捕入獄,後成清華學生領袖;先後擔任過清華學生會宣傳部長、評議會主席、幹事會主席、級長、校際辯論員、“仁社”社長,時與羅隆基、彭文應並稱“清華安福三傑”聞名於社會;1925年赴美留學,在連獲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後,29年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任研究員,師從英國費邊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拉斯基,研究政治思想和比較政治;1930年回國,任上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政治係主任;“9.18”事件爆發後,隨即發表了《救亡兩大政策》,還創辦了《主張與批評》與《自由言論》兩份刊物,均被國民黨當局查封;但他不改其誌,先後加入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1936年11月,他與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史良七人被當局逮捕,史稱“七君子事件”;1937年8月獲釋後,在上海、南昌等地,繼續抗日救亡工作,並於1939年創辦了《前方日報》,撰寫社論,號召人們堅決抗日,並當選國民參議會第二屆參政員;抗戰勝利後,在上海創辦“自由出版社”,同時兼任私人法律顧問;1949年初,以個人影響,擔保和營救數位因“《觀察》雜誌事件”蒙難的進步人士出獄……是解放前頗有影響的愛國民主人士。解放後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複旦大學政治係、曆史係教授,世界近代史教研組主任等;可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革”中被關押在上海第一看守所內,受盡各種迫害,1971年8月5日冤死獄中,其四位子女受影響也都先後離世;1980年5月,他的冤案得到糾正;8月20日上海市政協和複旦大學聯合為他舉行了追悼會。
王造時一生著述甚多,尤其在政治學、法學、世界近代史方麵頗有建樹,早年出版有政論文集《荒謬集》,譯著有:莫瓦特《現代歐洲外交史》《近代歐洲外交史》,黑格爾《曆史哲學》,萊丹《美國外交政策史》以及拉斯基《國家的理論和實踐》等;而《世界近代史講義》《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料》《曆史有意義嗎?》以及《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曆史學家嗎?》等譯著,係完成於他被錯劃為“右派”後,故未正式刊表。
(七)中國“五大右派”之一的彭文應
7. 彭文應(1904---1962)------江西安福人,1917年以江西全省第一名成績考入清華學校,在校擔任過《清華周刊》總編輯、學生評議部長,與羅隆基、王造時並稱“清華安福三傑”聞名於社會;1927年獲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1928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9.18事變”後,時任哥倫比亞留美中國學生會會長的他,組織中國學生發表聲明,寫文章抗議日本侵華,呼籲國人團結抗日;1932年回國後,在上海法學院、光華大學任教授,並擔任王造時主編的《主張與批評》《自由言論》雜誌的主要撰稿人;他思想左傾,曾發表《社會主義之路比較可通》、《剿民乎?剿匪乎?》等文章,主張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在“白色恐怖”時期,曾資助過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的周恩來脫險;1935年參加上海各界救國會,1938年參加憲政協進會和民主同誌會等組織,擔任《民主》、《憲政》半月刊主編;“七君子事件”發生後,參加宋慶齡領導的營救工作,隨宋慶齡進行“愛國入獄鬥爭”;上海淪陷後,赴江西任《前方日報》主筆,期間曾任江西省政府臨時參議會參議,省立永修高級農林學校校長,南昌大學教授、總務長等職;抗戰勝利後,加入民盟,1947年民盟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出任民盟上海支部地下組織的主委,領導盟員秘密開展民主鬥爭;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上海警備區司令湯恩伯曾下密令:“不擇任何手段,立即逮捕史良、彭文應。”他四處躲避,迎來了解放;解放後當選民盟中央委員,上海民盟副主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57年,被劃為“右派”,被撤銷民盟上海市副主委、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常委等一切職務,但他始終不認錯,並上書毛澤東主席;1962年因得心包炎敗血症病逝,此前妻、兒因受到影響,先他亡故;“文革”中全家三口墳墓被掘無存。
毛主席在題為《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一文中,曾點名批判過彭文應;張春橋曾化名“常孰”,寫過《質問彭文應》的文章;彭文應是“文革”後未獲平反的中國五大“右派”之一;1989年12月16日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曾舉行“彭文應同誌誕辰 85周年紀念座談會”。
(八)被毛主席嚴厲批判的“著名右派”孫大雨
8. 孫大雨(1905-1997)-----又名孫銘傳,祖籍浙江諸暨,出生地上海;著名文學翻譯家、莎士比亞研究專家、詩人;1919年在清華念書時,開始發表詩作,與朱湘、饒孟侃、楊世恩合稱“清華四子”,後四人均加入新月社,又稱“新月四子”;1926年赴美留學,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1928年以高級榮譽畢業;1928--1930年,在耶魯大學研究院專攻英國文學。1930年回國,直至1957年,曆任武大、北師大、北平大女子文理學院、北大、青島大(今山東大學)、浙大、暨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後並入國立政治大學)、複旦等校英國文學教授,1956年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1946年由羅隆基介紹加入民盟;1947年參加地下黨領導的上海市大學教授聯誼會,被推為幹事會主席;解放後,遭不公正待遇,兩次受長期牢獄之災;粉碎“四人幫”後,調到華師大外文係工作;從1957年被打成“右派”到平反,中間耽擱了整整27年的寶貴時間;他不僅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嚴師,也是一位詩歌和翻譯方麵的傑出實踐者兼學者;他一生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八部,數量雖然不多,但是質量頗高:他運用自己創建的音組理論翻譯莎劇,以漢語音組對應莎劇原文的抑揚格五音步,力求導旨而傳神;除莎譯,還有部分屈原詩英譯,中國漢唐古詩英譯和部分英文名詩漢譯,分別收錄在《屈原詩選英譯》《古詩文英譯集》和《英詩選譯集》等譯作中;其主要著作還有《中國新詩庫·孫大雨卷》《孫大雨詩文集》等。
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一文中,毛主席寫道:“……象孫大雨這種人,如果他頑固得很,不願意改,也就算了。我們現在有許多事情要辦,如果天天攻,攻他五十年,那怎麽得了呀!有那麽一些人不肯改,那你就帶到棺材裏去見閻王。你對閻王說,我是五張皮的維護者,我很有“骨氣”,共產黨、人民群眾鬥爭我,我都不屈服,我都抵抗過來了。但是你曉得,現在的閻王也換了。這個閻王,第一是馬克思,第二是恩格斯,第三是列寧。現在分兩個地獄,資本主義世界的閻王大概還是老的,社會主義世界是這些人當閻王。我看頑固不化的右派,一百年以後也是要受整的。”
(九)我國硫酸工業專家、頁岩油工業的開拓者楊
9.楊
楊偉的長子楊敏嘉是石油機械專家,也是清華學子,長期任大慶石油學院(東北石油大學)教授;八、九十年代,其科研項目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次,還多次獲部級二、三等獎,1991年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於“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十)電視連續劇劇本《馬傑先生》的主人公馬
10. 馬
1945--1948年,受命擔任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河南分署署長,負責全國重點省份河南接受、分配聯合國對華援助物資。在他的領導下,河南分署高效、有序地進行了賑災、安置難民、衛生防疫工作,還開展了修複河堤、培養農機手、恢複興辦河南的大學、醫院等,這些工作當時在中國頗有影響。分署工作公正、廉潔,分配物資時力圖使國統區和解放區都得到相應救濟;曾冒險親自開車,帶領車隊為解放區運送救濟物資;在黃河花園口堵口工程中,數次與周恩來會麵(並合影),幫助共產黨做了不少工作;為此,國民黨特務曾多次找他麻煩,河南省省長甚至直接把他告到蔣介石處;聯合國救濟總署派人到賑區調查,曾高度地肯定並讚揚河南分署人員的廉潔。馬傑在河南善後救濟分署的工作中不辭辛勞,貢獻良多;任務結束後,1949年任湖南邵陽鄉村工作處處長。
解放初期擔任河南省工業廳(輕工業廳?)廳長或副廳長,為河南工業的恢複、發展作出很大貢獻;曾參加赴朝慰問團慰問誌願軍;當選河南省第一屆人大代表。“文革”中遭迫害,被關進“專政班”、以年近70的高齡被下放河南羅山五七幹校勞動等;粉碎“四人幫”後,其“曆史問題”終獲平反解決。
為紀念恩師,其學生、河南省影視家方保營根據他的動人事跡,創作了32集電視劇《馬傑先生》。
馬傑的夫人王世寶是留美細菌學碩士,在美國結婚時,周培源為他們證婚。王世寶也曾在河南善後救濟分署服務。解放後任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1958年改為河南中醫學院)教師。她曾為抗戰時重慶傷寒病流行的防治、河南災區的疾病防治,以及“抗美援朝”對抗美軍細菌戰等,做出過貢獻。
(十一) 中國現代建築先驅、造園理論的奠基人、國家二級教授童 寯
11.童
畫冊有:《童寯畫選》《童寯素描選》等。1956年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
兒子童詩白也是清華校友(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大電機係),是中國電子學學科和課程建設的主要奠基人。1956年創建了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主編和參加編寫電子技術方麵的教材共12套;在國內率先開出“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電子電路故障診斷理論基礎”“現代電子學及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曾經是清華大學在教學方麵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後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自動化儀表與裝置”專業博士點,為我國電子學學科和電子技術課程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還是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的開拓者之一。夫人鄭敏(北師大教授)是唯一健在的、著名的“九葉詩人”之一。
(十二)清華大學水利工程係主任、國家二級教授張 任
12. 張
其子張津生為我國知名水電專家,也是清華學子,曾任龍羊峽水電站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開發司副司長兼總工程師、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工作在工程第一線,能熟練掌握英語、法語,經常在國內外各種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專業論文,曾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還曾當選第三、四屆中國大壩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大壩委員會副主席(1997---2000年)。
(十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係主任李輯祥
13. 李輯祥(1903---1975)----西安人,機械工程學家;1927年獲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28年獲密歇根大學研究院機械學與水力學碩士學位;1929年回國在沈陽馮庸大學任教;1930---1934年先後在南京、安慶、蕪湖等地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曾出任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設計委員,東方大港工程師兼總務科長,安徽省建設廳技正(總工),江南鐵路公司正工程師等職務;1934年起,先後任國立清華大學機械係教授、代係主任、西南聯大機械係主任;抗戰勝利後,繼續任清華機械係教授、係主任,領導該係進行恢複發展工作;“文革”前任清華大學農業機械係主任,後為動力機械係主任;1962年加人中國共產黨,當選北京市第二至四屆政協常委;是吳仲華院士的恩師。
(十四)原齊魯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係主任、國家二級教授劉遵憲
14. 劉遵憲(1904---1957)------河南滑縣人,物理化學家,解放前曾被譽為“中國三大理論化學權威”之一;1927年畢業於俄亥俄大學化學係,192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院化學碩士學位,1930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化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齊魯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兼化學係主任;在抗戰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對植物草藥物理化學中的若幹課題進行研究;解放後在山東大學化學係執教,1956年被定為二級教授;五十年代開展了對電極過程的電化學研究;他教學水平獲普遍讚譽,是中科院院士朱兆良的物化課老師。
(十五)鐵科院鐵道建築研究所所長許
15. 許
(十六)中國首家給排水設計院第一任總工程師劉茀祺
16. 劉茀祺(1904~1955)-----陝西富平人,留美入康乃爾大學攻讀土木工程,1928年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紐約顧問工程處從事自來水工程設計、施工,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供水技術;1931年,不顧嶽父一家要他定居美國的安排,拋妻別女,毅然回國服務,在全國經濟委員會衛生實驗處任工程師;1934年他的美籍夫人帶著女兒來到中國,一家三口終於團聚;同年,應英國人開辦的天津濟安自來水股份公司之聘,任該公司工程師,1937年升任總工;平津淪陷後,日本人威逼利誘,要他繼續在該自來水公司服務,遭拒絕;他失業了,生活極為艱難;天津的工人們崇敬這位寧折不彎的“劉總”,冒著砍頭的危險,從鄉下弄些糧食,供他一家糊口;後來幹脆幫他把家搬到郊區,他自種稻麥蔬菜,熬過抗戰艱難歲月;抗戰勝利後,重回濟安公司,先後任工程師、業務主任、副總經理兼總工;1948年底,美國領事館多次催他攜眷赴美,他和妻子堅決不走。
今天津市和平區常德道71號保留有劉茀祺舊宅,該建築屬天津市一般保護等級的曆史風貌建築。
(十七)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藥學家裴 鑒
17.裴
(十八)中國植物細胞學的先驅和奠基人之一段續川
18.段續川(1902---1989)------成都人,我國植物細胞學的先驅和奠基人之一;1927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1928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研究院植物學碩士學位,1931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院細胞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曆任山東大學教授,廈門大學、中央大學生物係教授兼係主任;解放後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北京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曾與吳素萱教授共同組建了中國第一個植物細胞研究室,擔任室主任;他在美國發表的苦味酸脫色技術一直被世界沿用至今;以他為導師開展的“光合膜結構與功能”科研項目,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榮譽。下一位介紹的人物段繼達是他的親哥哥。
(十九)重慶版《大公報》辦報的重要人物段繼達
19. 段繼達------成都人,1927年獲得俄勒岡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2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35年前曾在天津《大公報》兼職;解放前任重慶版《大公報》副經理。解放後,與王文彬經理一起積極支持將該私營報紙,於1952年元旦,實行公私合營;又於8月5日改辦為重慶市委機關報-------《重慶日報》,擔任報社副經理,並發揮理財能力,主管經營管理;查:1963---1965年重慶市召開第四屆政協會議時,段繼達為會議特邀代表。“文革”中靠邊站,曾安排在食堂賣飯菜票。親弟弟段續川是我國植物細胞學的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與他同時考入、又同屆畢業於清華學校。(餘況不詳)
(二十)國立中正大學龍嶺分校校長羅容梓
20. 羅容梓(羅
(二十一)重慶大學原外文係主任熊正瑜
21. 熊正瑜------南昌人,獲得明尼蘇達大學銀行係學士、文學碩士學位,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碩士學位;回國後,曆任上海交大、大同大學、上海稅務專門學校、持誌學院、上海法學院、上海商學院等校教授;抗戰勝利後,在重慶大學任教授;據吳宓先生日記,1950年初,熊正瑜任重慶大學外文係係主任;“改革開放”初期,重大在推介“本校著名教授”時,他仍位居名單最前列。(餘況不詳)
(二十二)中國科學社總幹事林伯遵
22.林伯遵(恂)(1903---1966)------ 四川富順人,1928年畢業於安提俄克學院算學係,1931年獲芝加哥大學研究院算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曾長期在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任秘書、執行秘書。為此與任鴻雋、胡適、傅斯年、周怡春、胡先驌、秉誌等眾多中國科教文化名人都有過工作聯係。解放前還曾在馮庸大學擔任理科主任教授、北平大學兼任講師。1951年起,曾擔任中國科學社總幹事、中華自然科學工作者學會上海分會副秘書長兼秘書處處長。1966年12月在無錫華東療養院病逝。
23.石含璠------西安人,獲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解放後可能在北京財經學院任教。夫人也是留美生,學習護理專業,解放後曾任北京協和醫院護士長。(餘況不詳)
(二十四)畜牧獸醫學專家汪國輿
24. 汪國輿(1904---1949)----江西上饒人,畜牧獸醫學家;留美先後獲普渡大學獸醫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畜牧科主任,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國立北京大學農學院獸醫係、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係教授;1935年,曾應四川省建設廳的邀請,任四川省家畜保育所(後改名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副所長,在成都、定縣等地開展較係統的“養豬實驗研究”,取得一定成果;1942年任甘肅省農業改進所所長,組織農技人員進行各項農林畜牧技術實驗和推廣工作;1949年病逝。
(二十五)為北平市衛生防疫事業獻身的伍長庚
25. 伍長庚(1906---1941)----廣東台山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自幼隨母在滬、津、京生活;1927年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後,又到英國倫敦深造,獲公共衛生學文憑;1933年回國後,曾服務於北平市政府衛生部;之後,又去美國耶魯大學,進行流行病學研究;1936年再度回國,被任命為北平市政府流行病部門負責人,無論冬夏均堅持巡訪北平城內和郊區的貧民區;五年後,在一次監督北平防疫活動時,不幸感染肺疫,於1941年病逝。”
(二十六)為保護老者而犧牲的謝明旦
26.謝明旦------四川安嶽人,留美先後在諾維茨軍事學院和維基利亞軍事學院學習軍事學。據同學的後代回憶,可能逝於1937年前,係騎馬過鐵路時,為保護一位與他同時過路的老者,被火車碰撞而犧牲;時任營長。
(二十七)“清華四子”之一、新月派詩人楊世恩
27. 楊世恩(1905---?)------字子惠,浙江鄞縣人,在清華學校念書時開始發表詩作,畢業後與孫大雨(號子潛)、朱湘(字子沅)、饒孟侃(字子離),四個同學合租北京西單梯子胡同兩間屋子,經常在一起吟詩作賦,言談舉止頗有魏晉風骨,名士派頭;因四人的字號都帶有“子”字,又同為詩歌界後起之秀,所以被稱為“清華四子”;後來四人均加入新月社,又被稱為“新月四子”;在“四子”中,他年齡最小,也是成就最少的一位,因清華畢業不久,二十歲出頭便英年早逝,未來得及充分發揮詩歌天賦;據說,楊世恩的性情隨和,與世無爭;其他三位,性格相似,都恃才傲物、憤世嫉俗,脾氣急躁,態度暴烈,生活難免不時發生點不愉快的事,不久分手,各奔前程;關於楊世恩的史料,現在幾乎找不到什麽,留下一首叫《她》的詩,比較有名;聞一多、徐誌摩、“清華四子”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新詩三大流派之一“格律詩派”的代表人物,多年來,國際漢學界、華語文藝評論界對“清華新月四子”的研究經久不衰。
(二十八)被執行槍決的畜牧專家顧謙吉
28. 顧謙吉-----無錫人,畜牧專家、翻譯家;畢業於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獲學位情況未詳);常年在中國西北地區進行畜牧的基礎性研究;1942年,在對西北草原進行考察、調研後,根據自然條件及植被類型,提出將西北草原分為七大草區的見解(分別是蒙古草區、祁連山草區、青海環海區、柴達木區、巴顏喀拉山區、玉樹區、隴南及西傾山區),對各區的草類特征都作了詳細的描述,是當時頗有影響的農業研究成果;另外對中國的“馬種”亦有研究;1946年,被民國中央政府派定為新疆省建設廳副廳長;解放後,作為紮根西北的畜牧專家,頗受人民政府優待;但終因和少數民族婦女亂搞男女關係,違犯民族政策,被重判執行槍決。
作為第一作者,他與他人合著了《中國醫史》等書;顧謙吉的譯作西格裏斯《人與醫學》(胡適校對並作序)、愛倫·坡《烏鴉》(漢譯名《鵩鳥吟》)等,長期獲行家好評;顧氏行事作風特立獨行,在清華上學期間就被同學稱為“怪人”,據說還與美籍英語課任教師Miss Jones有曖昧情節;個人婚姻生活複雜、浪漫;其胞兄顧敦吉也是“清華怪生”,結局同樣不美妙。
二. 僑居國外、去往港台的同學
(一)台灣陸軍副總司令賈幼慧中將
1. 賈幼慧(1902---1965)-----陝西韓城人。在校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曾被捕。留美之初入加州大學研讀曆史,次年轉入斯坦福大學,1927年獲曆史、政治學學士學位;繼入斯坦福炮兵專科學習,1929年畢業,獲軍事政治學碩士學位後到美炮兵七十六團實習,完成了文武兼備的現代化軍事教育。1930年回國,先後任浙江省保安處教導團第四營少校營長、中央軍校憲警班第一大隊第三中隊少校中隊副兼教官、陸海空三軍總司令部憲警第一團少校團副、財政部稅警獨立第四營少校營長、財政部稅警官佐教練所中校教育長兼總隊長、財政部稅警總團第一團第二營中校營長等;1933年,在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三期受訓結業後,擔任財政部稅警總團第一團第二營中校營長、炮兵營上校營長。1937年8月,參加上海淞滬戰役立有戰功;後任財政部稅警第一總團少將總團長,直接受孔祥熙領導;繼而轉任軍事委員會外事局第一處少將處長;1945年初調到陸軍新編第一軍任少將副軍長,成為孫立人的副手,當年參加了與英軍會師的作戰;由於孫立人應邀出國考察歐洲戰場,於5月17日暫代軍長。抗戰勝利後,新一軍奉調東北駐守長春,成立“長春警備司令部”,孫立人兼任司令官,賈幼慧兼任副司令官;1947年7月,孫立人奉調台灣,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訓練新兵,賈幼慧亦去台任陸軍訓練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官;1949年秋“訓練司令部”改製為“台灣防衛司令部”,繼續輔佐孫立人,任副司令;“陸軍總司令部”在台複建,孫出任台灣第一任陸軍總司令,賈升任陸軍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1957年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65年7月28日因患肺癌病逝,安葬於台北陽明山第一公墓,碑文“勤勞堪念”四字由蔣介石書寫。
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賈幼慧在北平結識就讀於燕京大學的李靜瑜,兩人相愛並訂婚;本擬於1937年結婚,但因抗戰突發,賈幼慧急赴前線作戰,未能成婚;李靜瑜也離開北平,從此兩人不通音信;直到1947年李靜瑜在報紙上看到陸軍訓練司令部副司令賈幼慧飛赴南京公幹的消息,便去信台灣探詢,才取得聯係,並於當年成婚;兩人堅守婚約十多年,終結連理,被傳為佳話。
(二)抗戰時期國軍防化兵總隊顧問長姚楷少將
2. 姚
(三)廣西來賓縣公費留學第一人翟念浦少將
3. 翟念浦----廣西來賓人;1929年畢業於俄勒岡大學化學係,1930年獲芝加哥大學研究院化學碩士學位,後又到斯坦福大學研究院研究化學,開本縣人公費留學之先。1948年曾任兵工學校兵工勤務科初級班第一期少將教育長。1949年,孫立人任台灣儲備軍官訓練班班主任時,翟念浦為少將班副。1952年10月22日,台灣當局發布“總統令”,核定四十一年度陸軍將領及上校,以及海軍、空軍部分高級別軍官延役人員名單時,翟念浦的軍銜為陸軍步兵上校。(餘況不詳)
(四)香港著名學者、傳奇的社會公益家潘光迥
4. 潘光迥(1904---1997)------上海寶山人,清華(西南聯大)教務長潘光旦胞弟;在清華讀書時當選戲劇社社長,曾創作反映學生生活的戲劇《年夢》;1926年畢業於達特茅斯大學商學院,1927、1929年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研究院商學碩士、博士學位;1930年被商務印書館王雲五聘為總經理室總務處秘書;1937年,參與以美退庚款為背景的“華美協進社”工作;抗戰時期曾任交通部人事司長、總務司長、歐亞航空公司董事、公路運輸總局代局長、軍事委員會運輸會議參事、招商局副總經理、中國農業機械公司第一任總經理、中國農具學會理事長(據介紹,還當過鐵道部主任秘書、四川財政廳廳長等);風傳:抗戰時期,重慶嘉陵賓館常舉辦舞會,招待中外嘉賓。一次,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也去了。其間,蔣介石覺察宋美齡兩次不回原座,又第三次和一位西裝筆挺的國人跳舞,有說有笑的。蔣介石無名之火頓生,醋意大發,問左右“那位和夫人跳舞的是誰?”侍從長黃仁霖答,他是交通部的留美博士潘光迥,乃知是著名學者潘光旦胞弟。
(五)舊中國籃壇名將鄧健飛
5. 鄧健飛------福州人,體育家、體育教育家;1921年,與孫立人等清華校友一起作為國家籃球隊隊員;在第五屆遠東運動會(亞運會的前身)上,以30--27擊敗菲律賓隊,以32--28擊敗日本隊,獲得遠東運動會籃球冠軍榮譽,為中國在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上首獲集體項目的金牌立下功勞;1925年赴美留學,1927年獲俄勒岡大學財政學學士學位,1928年獲哥倫比亞大學財政學碩士學位;抗戰時期,至少1942年曾在昆明的大學中任職(具體是雲南大,還是西南聯大,待考);不久前,台灣私立東吳大學曾有一篇報道,提到五十年代東吳大學在台複校伊始,一位名叫“鄧健飛”的教授便與其他同仁努力開展籃、排球等活動,故該校體育成績曆來卓著雲雲。說明解放前夕他去了台灣。(餘況不詳)
(六)原私立珠海大學文學院院長任 泰
5. 任
三. 信息無多、去向不清、後況不明的同學
(一)廣西著名的印刷家、出版家賴彥於
1. 賴彥於------四川資中人,1928年畢業於卡內基大學印刷專業,1929年獲西北大學研究院印刷專業碩士學位,1929---1930年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研究印刷製版技術。回國後不久,任廣西省政府直屬、兩廣地區規模第二大(僅次於商務印書館香港分廠)的“廣西印刷廠”經理兼工務部主任,曾主編大型叢書《廣西一覽》以及《廣西遊曆須知》等,合著有《近代印刷術》等專業書籍。(餘況不清)
(二)生豬飼養專家吳年吉
2. 吳年吉------廣東新會人,生豬飼養專家;1928年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農科(獲更高學位情況未知);三十年代,曾在四川省家畜保育所(後改名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從事“養豬實驗研究”係列科研工作;發表過《視察榮隆江巴兩實驗區報告書》及論文《畜牧試驗》《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改良豬種之過去與將來》《四川豬鬃問題》(1937)等,在嶺南農學院農學會會刊《嶺南農刊》上發表過論文《豬蟲病及其防除法》等;(估計抗戰勝利後在嶺南農學院執教)(餘況不清)
(三)國民黨政府甘肅省警察局局長汪大燧
3. 汪大燧-----安徽旌德人,1927、1928年分獲密執安大學市政管理學士、碩士學位;三十年代,任甘肅省警察局局長兼軍警督察處副處長,是逮捕、審訊、殺害中共甘寧青特委軍委書記梁幹丞烈士(1904---1933)的凶手之一。(餘況不清)
(四)民國中央銀行迪化(烏魯木齊)分行經理馬彥章
4. 馬彥章(?---1978)-----山西晉城人,畢業於安提俄克學院會計學專業,後獲西北大學商學院碩士學位,曾在美國福特汽車廠工作;1934年,交通大學經濟學會出版部編輯的《交大經濟》第一期上,刊登有他的文章“中央銀行在中國應負之責任”;當時,他在上海交大管理學院任教;四十年代被政府派往新疆,出任中央銀行迪化(烏魯木齊)分行經理。(餘況不詳)
(五)外國友人路易·艾黎的助手黃文煒
5. 黃文煒------廣東台山人,先後獲得俄亥俄大學工業化學學士、碩士、哲學博士學位;抗戰時期,積極參加美國友人埃德加-斯諾和新西蘭友人路易-艾黎發起的“工業合作運動”,1939年,任福建長汀事務所主任,組織從福建沿海搶運機器設備到長汀,堅持生產,支援抗戰,為路易-艾黎得力助手。(餘況不清)
(六)國軍蘇北某抗日遊擊隊隊長戴昭然
6. 戴昭然------重慶江津人,畢業於維基利亞軍事學院(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回國後可能在晉軍中任職(《民國山西讀本:政聞錄》中有“我的晉軍軍旅生活”一文,作者為戴昭然)。抗戰前,曾任兩淮稅警局教練所所長;全麵抗戰爆發後,兩淮稅警被令就地改編為“第八軍遊擊隊”,留在蘇北地區打遊擊,以阻止日軍前進,戴昭然曾被任命為第五總隊長。抗戰後期,在清華校友何浩若掌管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外事局,任昆明辦事處主任,從事動員知識青年參加“青年軍”、征調“翻譯”等工作,但被認為有“國民黨特務”之嫌。
7. 王國忠(1901---?)------河南羅山人,1928年獲威斯康辛大學財政學學士學位,193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經濟學碩士學位;曾經擔任南開大學教授,民國河南農工銀行副行長,河南大學教授,中南財經學院教授。(餘況不清)
(八)曾經的國防部第二廳上校科長王公五
8. 王
(九)台灣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少將司長田世英
9. 田世英-----安徽阜陽人,1927年獲得斯坦福大學曆史學學士學位(獲其他學位的情況不詳)。1933--1934年前後任職於財政部鹽務局稅警官佐教練所。據網友提供:1943年前後曾任軍事委員會外事局科長,編有《軍事用語詞典》;抗戰勝利後曾去美國。解放前夕(約1947年底---1948年到台灣,任孫立人為首的民國陸軍訓練部副官處處長,參與訓練“新軍”;1950年前後任陸軍總司令部第一署署長;1952年前後任陸軍炮兵上校;後升任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少將司長;再後情況不知。田世英曾認同屆同學楊偉的兒子楊敏嘉為幹兒子。
(十)其他同學
10. 何玉昆(玉錕)------四川南充人,曾在紐約州立大學布拉特學院學習化工,192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學士學位;1929年曾在亞克朗大學學習橡膠工業;193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碩士學位;解放初在四川化工學院任教授。(餘況不清)
11.房耀文------山西汾城人,畢業於俄亥俄大學電機工程係,後獲得密蘇裏大學研究院電機學碩士學位;曾任山西大學教授。(餘況不清)
12.杜
13.薛維藩------安徽滁縣人,留美先後獲俄亥俄大學銀行經濟學學士、賓西法利亞大學經濟與保險學碩士學位;抗戰前,曾在上海任“友邦人壽保險公司”營業部主任,並在滬江大學商學院授課。(餘況不清)
14.陶貞元------昆明人,曾在華盛頓大學學習商業管理、政治學(獲何學位未知);解放前曾是國立雲南大學的專任教授。(後況不清)
15.楊憲昭------河南商城人,1927年獲得歐柏林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2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經濟學碩士學位;查1937年6月,他曾在《東方雜誌》上,發表文章“美國政府往哪去-----司法獨立呢?還是行政獨裁呢?”,抨擊羅斯福總統在美國會提出的“改革最高法院案”。(餘況不清)
四. 留學結束後,音訊暫時收集不到的同學
1. 石
2 .丁濟祥------山東日照人,曾獲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係金融專業學士學位(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五四運動”後,清華學生曾就部分影片有消極作用,展開“應不應該抵製電影”的辯論,學生各持不同認識;丁濟祥當時也曾在《清華周刊》發表與聞一多意見不同的文章------“對於電影問題之不平鳴”。(餘況不清)
3. 李直民------河南鄭縣人, 1927年畢業於俄亥俄大學物理係;曾入諾威奇大學學習軍事學;(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後況不清)
4. 王冠英------河南鞏縣人,留美獲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士、電訊工程碩士學位。(後況不清)
5. 王俱侗(保羅)(1904---?)------別名仲哲,河南孟津人,1927年、1928年先後獲得密歇根大學市政管理學士、碩士學位,1930年獲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執業證書。(後況不清)
6. 仲
(後況不清)
7. 陳國瑲------四川榮昌人,先後獲亞克朗大學化工學士學位、倫敦大學化工碩士學位。
(後況不清)
8. 邱叔航(航)(1903---?)------四川巴中人,畢業於俄亥俄大學數理專業。(後況不清)
9.相壽祖(1902---?)------江蘇寶應人,1927年畢業於邁阿密大學經濟係,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係碩士學位。(後況不清)
10.劉丙彪------江蘇寶應人,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後況不清)
11.吳英華------江西臨川人,1927年畢業於邁阿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獲更高學位情況未知)。
(後況不清)
12.黃懋義------江西萍鄉人,畢業於普渡大學農學院(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後況不清)
13.高
14.梁夢熊------廣東中山人,1928年獲賓西法利亞大學保險及國際貿易學士學位。
15.鄺凱華------廣東香山人,1927年畢業於俄亥俄大學鐵道工程專業(獲更高學位情況未知)。
(後況不清)
16.曹壽昌(熾丞)(1905---?)--------山東惠民人,1927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市政管理專業,1928年在格裏爾學院學習汽車工程,1929年獲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後況不清)
17.徐振鏞------天津人,留美先後獲得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碩士學位。(後況不清)
18.王
19.趙國鏞------杭州人,畢業於康奈爾大學電機係(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後況不清)
20.周榮條------長沙人,獲明尼蘇達大學農學士學位(獲更高學位的情況未知)。(後況不清)
(由於被介紹人的生活年代距今過於久遠,上述史料來源複雜,本文出錯在所難免,故僅供讀者參考;歡迎專家、知情者對有關內容進行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