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窮或富與讀不讀得成書的關係

(2016-05-29 13:24:58) 下一個

解放前, 學校本來就不多, 很多地方讀初中必須要到縣城, 高中就得去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了, 當然是有錢人比窮人讀書容易些, 就多些了。

其實還有個因素, 就是對讀書的要求, 很多地方農村, 窮人需要男孩子早早幹活掙錢, 能讓孩子讀年把私塾或後來的小學就不錯了, 即便是有幾個錢的人家, 也未必真的就那麽希望讓孩子去讀那麽多的書。

比如毛老大爺, 其父毛老太爺隻想讓老毛認得字算得帳就可以了,最終還是老毛的反抗鬥爭, 才得到了進城讀東鄉(好像是這個名字吧)學堂的, 這還是全中國最重視教育的湖南三湘(湘潭湘陰湘鄉)啊, 由此可見, 有沒有錢供孩子上學隻是一個因素, 讓不讓孩子出去讀書又是一個因素。

聽家裏老人說, 我們老家四川有種”土老肥“, 極為刻苦極為刻薄, 下死力幹活近乎殘忍地節儉, 省下每一個銅板攢起來買地, 哪舍得讓孩子出去讀”洋學堂“, 門兒裏, 這個插一句, 有多少人知道這個”門兒裏“是什麽意思?門兒裏哪兒有誰家請了先生辦私塾, 湊過去有一搭沒一搭認得寫字記得了賬就行了, 因此老家有一句俗話叫”家有讀書子, 全家該餓死“。

這應該是30年代之前的事, 打那之後, 整個社會的發展, 教育的興起, 很多大點的村裏也辦起了初小, 公辦或村辦的, 收費很低, 除了特別貧窮的人家, 若家長願意, 讀個初小還是可能的,看看那些五十年代的少將中將們的回憶錄就可知道, 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讀過年把兩年村裏的初小, 雖然大多是貧下中農家庭出身。

這些收費再低, 讀完後若想讀高小, 在家”半農半讀“就不容易了, 因此, 大多數窮人家孩子就不繼續讀了,再說在家吃飯一家人裹著開銷不大, 外出讀書花費就不一樣了。

要是窮人家孩子還想繼續讀書家長也支持咋辦? 求祠堂。

那時農村的基層管理機構, 很大程度是靠的家族祠堂, 祠堂對本家子弟的上進, 當然是抱正麵態度的, 怎麽著也是給本家臉麵上增光得事嘛。所以也有但還是很少, 真正寒門子弟靠著祠堂的支持, 進鎮裏讀高小然後到縣城都初中隨即考進省城讀的高中, 至於高中畢業想讀大學, 祠堂就管不到了, 不過大學生可以到中小學兼課呀, 當時是很普遍的。

那麽, 20年代左右農村的”非有錢“人家子弟, 什麽樣的人出來讀書的最多呢?私塾先生, 這些是些窮書生, 但到底好過雇農佃農,自己受過教育, 知道要想改變處境的捷徑是讀書, 靠下死力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發家, 太難。

而外出讀書, 哪怕就算隻讀個師範, 畢業教個小學, 就是長衫先生, 保甲長見到也得抱拳打拱的, 儼然就是上等人了, 省吃儉用買點兒地, 比摸黑撿糞擦黑挑柴快得多。若是上的不是師範而是高中, 一不小心畢業考取的是公立大學, 畢業就相當於前清的進士啦, 投入產出效益是很高的。

這就是老一代讀書人中有出息的, 為什麽出身於私塾老師的比較多。

還有一種情況,外出當官的回老家辦個學堂,本家一律免費, 讀書好的還有獎勵, 比如, 我知道的就有河南扶溝縣呂潭鎮的呂潭學校, 小學加初中, 吉鴻昌在寧夏當省主席時拿錢回家辦的(他尚未入黨)。河南省郾城縣問十鎮的冠英學校, 也是小學初中一貫製, 是西北軍忘了第幾路軍總指揮梁冠英出錢辦的, 本家本莊子弟全部免費, 畢業考取漯河許昌甚至鄭縣(那時不叫鄭州)或者省城開封的高中, 梁家給予補貼。

冠英學校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有好幾個教師是地下黨, 悄悄送了些學生去參加了共產黨。

城裏又是另外一種光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