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關於“上海人民公社”還是“上海市革委會”取代“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迷思

(2016-05-21 13:24:23) 下一個

1967年二月, 上海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共產黨建立了政權後的16年多之後, 又爆發了一次革命, 叫做“一月革命”, 產生了當時據說可以相比於巴黎公社的上海市人民公社,向當時的黨中央毛主席發了致敬電。

但是, 沒得到毛主席的全部讚賞, 隻有一半, 兩報一刊高度讚揚了一月革命的偉大意義, 但對“人民公社”的新政權名稱沒給予公開的“歡呼”, 幾天後傳來毛主席的聲音, 說是若叫“人民公社”會引起對“國體”的疑惑, 還是叫“革命委員會”, 於是“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就算是成立啦。

記得很清楚, 上海人民公社是由好像三十多個“群眾組織”組成了, 名列第一的王洪文的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工總司), 暗地裏是徐景賢為頭頭的市委機關革命造反司令部(不知當時有沒有其簡稱為“機革會”的, 請網友中那幾位當時複旦大學或其他大學的幫忙回憶一下?)。

還有一些是外地大學造反組織駐上海聯絡站, 比如北京的好些大學的組織, 都有人當上了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委員兒, 嘿嘿, 一個連上海戶口都沒有的外地黃口小兒, 神不咚地就成了相當於共產黨上海市委或市人民政府的委員了,至於待遇嘛,倒是徹底打破了共產黨十幾年定的一些規章製度, 學生委員沒工資, 如果原來是靠學校發人民助學金的現繼續拿, 如家境還不錯上學時靠娘老子的, 現在還得老爸老媽每月寄些錢來在上海市政府或市委機關食堂買飯菜票過日子。

那麽迷思什麽呢?

革命委員會為什麽就一定比“人民公社”更符合“國際同行”規則? 反正名字改都改了, 又何必計較是人民公社還是革命委員會?

倒是在國內而不是國際, 也許會把人攪渾, 好比“上海市人民公社上海縣馬橋人民公社”, 算個什麽東東? 人民公社底下有個縣, 縣底下再來一個人民公社, 有點怪, 因為原先的國內行政體係中, 人民公社已經是一級在縣下麵的行政單位了, 所以, 的確不符合國內的行政床架。

這個叫公社也好稱革委會也罷的玩意, 那時是取代了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位置的, 若是一定解釋為隻取代了“政府”的功能, 那麽, 把作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置於何地? 清清楚楚的是從上海市人民公社(是革命委員會)成立那天起, 上海市的中國共產黨委員會就木了, 一直到大概是1969年(?)才”恢複“了, 當時的確記得是用了”黨組織恢複活動“這樣的字眼吧, 也請那幾位老阿哥幫忙回憶回憶, 沒經過的人別用說不清楚的詞句來打鑔。這麽一來, 共產黨的地方組織, 在共產黨的天下, 居然被冷凍了好幾年, Can you believe?除黨中央以及軍隊裏, 各級黨組織到底是不是可有可無的啊?令人感到驚訝的人, 沒有各級黨組織的那幾年中, 還是毛主席口中的”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好得很還是好個屁, 不在本文討論之中, 所以別扣帽子。因為好派屁派, 都沒法把好壞和那幾年有木有黨組織聯係起來把話說圓。

總不至於“好派”說“好就好在沒有黨組織”, “屁派”也不能說“好個屁”就是因為沒有黨組織。

更大的迷思是, 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咋想的?咋的一下把全國黨的地方組織上到省市自治區,下到人民公社城市街道(不知大隊生產隊的支部是不是也全國一盤棋似的被去取了代?),全都給稍息了。

為什麽隻能用”稍息“呢?

不知該用哪個詞呀, 解散? 沒文件;取消, 沒報道;隻能找個中性些的又有三分調侃的詞來了。

還有一個迷思, 這個”無各級地方黨組織的直接領導階段”, 是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嗎?

特別希望聽聽那些高手的非口號類的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