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烘山芋, 北京叫烤白薯。
這種攤頭在上海絕對是山東人的專利, 大餅和高莊饅頭。
改開後的, 賣花盤, 這種規模, 顯然是二道販子而不會是窯廠的, 從花盆的相似性來看, 還不是以前那種手工製作的。
剃頭挑子一頭熱, 這兒沒看到那熱的一頭-爐子。女人看上去像是廣東人, 也可能是虹口區的媽媽, 也可能是潮州客家大腳娘姨, 看她的腳不像是小腳, 客家人不纏足。
好像沒看出來這位賣的是什麽,雖然有點像黃魚香。
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 書報攤越來越多,不過, 一個小攤兩人照看似乎就人浮於事了, 現在的書報攤生意是大概好不了的, 網絡手機的普及化, 別說年輕人, 就是有點年紀的, 不也是整天低著頭看手機, 還讀什麽書看什麽報喲。
嗨, 這個好白相, 買叫蟈蟈, 上海話發音成"叫哥哥“,用竹子破成篾片, 用篾片編成小籠子。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如何破篾片? 電視劇《亮劍》裏那個李雲龍就說”除了打仗我就是個篾匠》, 篾匠的特點在於那雙手,破篾片不知道要被竹子劃破多少回。
再剃一回頭修一次麵, 剃頭行業是不說“刮胡子”的, 剃頭行業的專業語言是揚州話, “辣-起你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