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上海老字號

(2015-02-02 12:53:04) 下一個
風花雪夜, 吃喝玩樂, 政治上安全些.


創辦人姓邵,寧波三北人。原係邵姓漁民花600銀元買來的養子,顧邵氏又名'邵六百頭'。 他來滬後,先在虹口設店,取名'邵萬興',自製的醉糟食品,頗合寧紹人士口味。後經兩次遷移至南京路上,改名'邵萬生南貨號'。

邵萬生的經營特色是'精製四時醉糟'。雞鴨魚肉蛋,無所不'糟'(此糟非'糟糕'之糟),四季不斷,故有'春上銀蚶,夏食糟魚,秋持醉蟹,冬品糟雞'之譽。

邵萬生南貨店創始於清朝鹹豐二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是中華老字號,經營食品有糟醉、醃臘、南北貨、煙酒、糖奶、飲料、糕點、蜜餞、休閑食品等,是上海食品行業中知名度較高的中華老字號,是聞名遐邇的一家主營糟醉食品的綜合性商店,在港澳台及東南亞國家享有盛譽。




上海三陽盛南貨店,創始於1928年。當時有一位蘇州人與人合夥在石門一路113號開設此店,為二開間鋪店,麵積80平方米。因其係木匠出身,精於雕刻,故對櫃台、貨架裝飾特別講究,店堂內架起一座似亭台的花樓,僅花檔子就有201根,檔子上刻有龍鳳等不同圖案,形象逼真,櫃台邊角,貨架上方雕有花邊回紋,做工精細,使商店顯得古色古香,猶如一座藝術殿堂,富有民族特色。商店專營紹幫南北貨商品,名噪一時。後由於缺少周轉資金,不得已於次年轉售於崇明人氏啟明等6人經營。施等接手後取名三陽盛,意為三羊開泰,長盛不衰。於1929年10月23日重新開張,仍主營南北貨商品。為了在同行中勝出,商店特設幹果盆景預訂業務,由店內能工巧匠夏芝茂等人製作出婚壽喜慶和小孩滿歲、周歲用的各種幹果盆景,一字一盆,四盒一組,合為一句口彩。如作婚壽喜慶用的盆景,常用“玉(係豬腳蹄膀)堂(係方糖),富(係烤夫)貴(係桂圓)”;生日盆景則用“枝(荔枝)圓(桂圓)桃(核桃)棗(紅黑棗)”四個字,把群眾喜聞樂見的口語與幹果名稱的諧音融為一體,深受顧客喜愛,從此生意越做越興隆,成為滬上有名的南貨店。



早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老大房的創始人陳奎甫,開出了一家招牌為老大房的茶食店。三年後,他又在南京路福建路口辟設老大房分店,自產自銷蘇式糕點。此時的陳氏心知肚明,在幫派林立的舊上海灘糕點行業,欲穩步發展,就得在陳規中破繭而出,於是,他從蘇州高薪聘來名師製作太師餅、鮮肉月餅和酥糖、肉餃等特色茶食,以及熏魚、熏蛋。久而久之做工考究使老大房除名聲大噪外,分店也接踵開張。

抗戰時期,地處租界的老大房,生意興隆,誘使各式各樣的冒牌老大房迭出,最終招致老大房招牌打官司的亂局。後經舊上海商務局查實,風波才得以平息。而南京路東段的老大房唯開業最早,牌子最老,於1937年以“真”字商標被有關政府部門注冊備案,真老大房由此獨領風騷。


 

《申報》,創辦於1872年4月30日。曆經了清朝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朝代,又經曆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各個曆史階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時因曆史原因停刊。1872年4月30日,中國第一張近代報紙《申報》在上海創刊。

以至上海話中的"報紙"就直接簡化成"申報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