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郵局\'鐵飯碗\'想起的事
(2014-11-21 08:54:47)
下一個
上中學時, 有一個教數學的老師, 解放前的大學畢業生, 因為隻有三個孩子, 老婆也有工作, 所以日子過得不錯, 有去過他家的同學說, 看上去家底也不薄, 同學們就以為他出身有錢人家, 四清時, 傳出消息, 居然這位老師的家庭出身還是工人.
學生們疑惑了, 按照階級分析, 舊社會能上大學的, 非富即貴, 按照憶苦思甜慣例, 窮人家應該是吃不飽穿不暖的, 哪會有錢給孩子上學的?
後來聽了有年齡沒曆史問題膽兒也算大的老師說, 這個老師的父親是郵局的, 舊社會的郵局被稱為是鐵飯碗, 也就是說老老實實幹活,不犯錯, 就沒有被炒的可能, 而且薪水年年有加, 退休還有退休金, 待遇很好的. 顯然這位老師的父親是在郵局幹了很多年, 還說老郵遞員的薪水很可能比小郵局局長還高呢.
這種人家, 兢兢業業過日子的話, 孩子有上進心讀書讀得好, 上公立大學是完全可能的.
哦, 原來如此.
回家問父親,說就是這麽回事, 因為郵局一直是"承包"給英國人的, 老外一直按照他們國內郵局的管理方式在經營郵局, 以至郵局的工作就成為令人羨慕的了.
老爸還給我講了我的一位堂房伯父, 20年代初到南京金陵高中畢業,班教會學校的英語很好, 回老家就考入郵局工作, 那時的邊遠地區也是誰也不愛去的, 所以郵局係統對願意去那些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給予升級獎勵, 鼓勵員工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去就給加一級, 幾年為期, 好好幹了那幾年, 保證調回並且也能加一級, 我的堂伯父則兩次去甘肅, 兩來兩回就平白無顧地加了四級, 中間還有可能正常的漲級, 他心氣兒高, 再度調去新疆, 30出頭就當上了新疆省的副郵務長, 不知相不相當省郵局的副局長.
又聯想到烈士王孝和的英勇事跡中有這麽一段, 他學校畢業後同時考取郵局和楊樹浦電廠, 家裏毫無疑問地希望他到郵局去上班, 說是鐵飯碗薪水好待遇好, 但是地下黨要他去電廠因為那兒黨的力量薄弱, 結果他服從了黨的安排(其實當也沒有分配他到電廠去上班), 沒去郵局, 家裏有些失望, 但好歹楊樹浦發電廠也是個不錯的營生.
隨便說一句, 這個王孝和的小姨子, 和我在江西是一起插隊的, 我們也奇怪"你和你大姐年齡差得也太多了點吧?", 回答是"兩個媽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