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我的網名刻在瓜上,秋季收獲時在發給大家夥瞅瞅,我又沒有變“歪瓜裂棗”。

刻字時沒想到還要照相,也就沒讓瓜擺好“功架”,讓幾個字位於一個平麵。

隻好分段照。

這個小一號的瓜已經摘回了家,“一江春水向東流”,但願瓜未熟而不爛地讓它流到秋天冬天乃至明年開春,好生照顧它吧。
前幾年,一次煮了這種瓜,僅僅吃了一口,發現有點苦,就沒繼續吃了,完了,就那一口,讓我瘦了差不多五磅!!拉肚子拉的,還請了一天病假,那個拉呀,可肚子倒一點也不痛。
後請教一位日本營養學家同事,答曰:這種瓜的籽中可萃取出一種很強的瀉藥!!難怪,我這個“化學家”把自己當成一架“萃取機器了”啦。
苦瓠瓜含有一種植物毒素———堿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誤食苦瓠瓜數小時後,輕度中毒者會出現口幹、頭昏、惡心、乏力、嗜睡的症狀;重度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
警示指出,苦瓠瓜與甜瓠瓜在外形上不好鑒別,但許多苦瓠瓜的形狀像白熾燈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堿糖甙毒素,具有黃連般的苦味。此外,市民在食用瓠瓜前應用舌尖舔嚐有無苦味,若有苦味不能食用。一旦發生惡心、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