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事件後的毛澤東
(2010-04-22 23:08:05)
下一個
林彪事件後的毛澤東
送交者: 留神
重要資料之一:
近日,張玉鳳向中共中央提供了她個人關於毛澤東晚年的回憶資料以及部分檔案資料,暴露了若幹重要曆史事件的真象。
據張玉鳳稱:這些談話記錄資料,在毛澤東逝世後,是交給警衛組長保存的,直至2002年十月中共十六大召開前夕,才要回來自己保存的。張聲稱:當初將這些資料轉移,是怕江青、汪東興要拿走。以下便是張玉鳳親身經曆的一些重要情況片段。
林彪事件後的毛澤東
林彪事件後,毛主席患有高血壓症、狂躁症,常常摔東西、撕文件、罵人。他經常失眠,睡夢中驚叫「親密戰友」、「接班人」、「副統帥」、「永遠健康」等。這時,毛主席對其它老帥和老將軍的疑心加深。他點了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等的名,還定下了老帥、將軍可以出來掛個職,但不準帶兵的決定。毛主席多次把周總理請來,重複地問:「我周圍還有沒有親密戰友式的人物?」總理總是照例地說:「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都熱愛毛主席、保衛毛主席,捍衛主席思想,緊跟主席幹革命!」毛主席也總是會重複反問:「是真心嗎?我看不是。(對)親密戰友,我,你,都沒有發覺嘛!我整了不少人,他們會保衛我,你信嗎?」然後,毛主席會仰頭哈哈大笑,發著呆。七二年國慶節前夕,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請近三十名老帥、老將軍。主席要我做些記錄,要汪東興也參加。主席開場白說:「我們之間是戰友加同誌,有誤會,有爭議,也有傷害過,那請多多包涵!我的親密戰友不告而別,今天還是百思不解」。
關於六六年毛致江青信的真偽
席間,有老帥、將軍讚主席英明、洞察一切,早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給江青的信,已對林彪有防備,看出了林彪有野心,是陰謀家等。主席聽後,搖搖手,插話:「我不是神,不是神。能洞察一切,那就交不上最親密的戰友了!我勸(你們)不要信這封信!」宴請結束後,汪東興下令,在記錄上把這段話全部取消,說:「這是主席的偉大胸懷和品質。如果擴散出去,會給階級敵人,帝、修、反作反麵宣傳。」
張玉鳳回憶說:主席曾多次談到 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 給江青信中內容,問過總理、汪東興、江青、張春橋關於黨內外的反應和議論。這些人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地說:「主席英明、偉大,洞察一切,顧全大局,讓林彪有個(暴露的)過程」等。主席聽後,總是哈哈大笑,還問過總理:「你也信嗎?」總理聽後也不知如何回答。主席接著說一句:「你不了解,但是你明白。」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毛主席生日,親自點將,邀請了康生、江青、張春橋、汪東興、張玉鳳。在晚餐前,主席又提及 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 給江青信中的內容。主席說:「康老,還有春橋,在信中做了文章。動機、目的,我理解。不打招呼,作為文件下達,世人皆知,是主動還是被動,難下結論,總而言之,會成個謎。我不信,總理,還有一些老帥,會被『謎』迷倒。」主席又說:「這件事,我是很違心接受的。」當進晚餐時,主席臨時又通知:請總理、葉帥、陳錫聯將軍、吳德也參加。張玉鳳說:後來,主席、汪東興告知,我才清楚: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主席給江青的信,是康生出的主意,張春橋和江青研究後寫成的。
關於鄧小平複出和周恩來逝世
張玉鳳回憶:鄧小平當年複出,毛主席是遲疑不決的,問了葉劍英、李先念,他們很讚成;問了汪東興、江青、張春橋,他們很反對;問了華國鋒、紀登奎、陳錫聯,他們都表示:「主席定論」。主席就召見江青、張春橋、華國鋒、陳錫聯、汪東興,說:「總理病不輕,我很著急,他催得我好緊。我不至立即去見馬克思,諒他(指鄧小平)不敢翻案。今天就定論:請第二號走資派出來,不要太固執。春橋出來主持工作,老帥、將軍不會服,今天在座的也不會服,你(指江青)也不會真服。」七六年一月,周總理逝世。當時有四十名老帥、將軍給主席寫信,要求和盼望主席能出席追悼會,哪怕到場一下。主席看了信後,說:「老帥、老將軍對總理愛得很深,是為總理委屈、抱不平,是在借題促我反思搞文化大革命。」宋慶齡也給主席來信,也要求主席能出席周總理的追悼會,體現國家、人民、黨的團結,主席健在。主席請汪東興代覆宋慶齡,內容稱:文化大革命已經十年,問題還是叢生,並說:「自己也快走了!」
七六年「天安門事件」後的毛澤東
張玉鳳回憶:七六年清明節天安門事件後,主席病情惡化,但頭腦、思維還是很清晰的。他多次召見毛遠新、華國鋒、汪東興和我(張玉鳳),商議身後的黨政軍領導班子。主席曾當著汪東興的麵說:「我對你隻能信任一半。我死後,你會有野心!」汪東興聽後,即跪著向主席發誓,主席才又說:「是我錯責你了。」主席對天安門事件是作了多次評價的,他說:「是炮打我,是對總理的緬懷,是對江、張的聲討,是對翻案主帥下台抱不平,總之要推倒文化大革命。」
主席常在沉思回憶戰爭年代的生活和已逝、犧牲的戰友時,感到淒涼。主席常把毛遠新、我(張玉鳳)叫到身邊,說:「小毛(遠新)、小張(玉鳳),我能交得了心。我死後,可能不出一年,長了不出三、四年,會有翻天覆地。民心、軍心,我看不在(我們)這邊。你們要信!」對此,毛遠新也有記錄資料。 張玉鳳回憶:主席從(七六年)四月至七月中旬,思維還正常時,多次就身後黨政軍領導班子圈劃,但未有定論,憂慮政局會有劇變。主席是圈了、提了五個人名:毛遠新、華國鋒、江青、陳錫聯、紀登奎。對此,毛遠新和張玉鳳,都有記錄資料。張玉鳳又提供:主席在 七六年七月十五日 ,曾召見毛遠新、華國鋒、江青、汪東興和她本人(張玉鳳),提出毛後政治局常委班子名單,毛遠新、汪東興、張玉鳳作記錄。名單順序為:毛遠新、華國鋒、江青、陳錫聯、紀登奎、汪東興及張玉鳳。江青聽後,要主席再重複一次,並問:洪文、春橋呢?主席當即指著江青說:「你好幼稚!」舉手往左右方各斬一刀,說:「老帥,王(洪文)、張(春橋)都不進!」
毛澤東的生活秘書張玉鳳離開中南海之後,先是被安排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工作,後來,在她自己的要求下,又調到鐵道部,做一名普通幹部。去年,她從鐵道部老幹部局退休。這些年,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張玉鳳還做了一項她很引以為豪的工作,就是整理毛主席的藏書。“毛主席自己說過,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的確,毛澤東主席是以書為伴的一代偉人。他讀的書涉及古今中外,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匯百家之說而成一學”。他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不同的讀書範圍和重點,無不是圍繞著借助對曆史的了解來幫助變革現實。中南海毛澤東的書房裏,陳列著他曾經批注、圈點、萬餘冊浩瀚藏書中精選出來的,共100餘種。 “我終於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事情,了卻了一椿心願。”張玉鳳說,上個月她還在西安搞了一次簽名售書。她售書是為了完成第二椿心願,為韶山的毛主席故居紀念館募一筆錢。
張玉鳳1967年與同在鐵道部工作的劉愛民結婚至今已30多個春秋.閱覽過的10萬餘冊傳世藏書。這些藏書便是由張玉鳳和其它幾位同誌整理的。她還參與了布置毛澤東中南海故居。去年底,一套由張玉鳳擔任主編的24卷5000萬字的鴻篇巨製《毛澤東藏書》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
之二
中央“三室”對林彪反革命集團罪證存疑
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以下簡稱“三室”),自2007年初就林彪、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反革命集團案,進行複核。今年3月中旬,以“三室”名義給中央政治局遞交了《關於林彪定論為反革命集團主犯,若幹主要罪證成立有疑》的意見報告。
“林彪反革命集團案”不能成立
該報告指:林彪和陳伯達之間的關係,陳伯達和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之間的關係,林彪和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之間的關係,從已公開和非公開、防擴散的證據中,林彪和他們之間的關係,無另立組織,無要推倒、顛覆憲法中社會製度,無搞有組織性活動。在個人之間或在聚會時,對當時的路線、政策或黨中央主席有意見、有批評(包括激烈的指責),都屬黨的組織性、紀律性範圍,所以“反革命集團”罪狀難有法律依據確立。
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關係
該報告指: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相互勾結,欠缺勾結反革命犯罪事實,而“勾結”活動基本上或稱主要目的是維護毛澤東親自領導的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毛澤東思想。林彪和江青所謂勾結,同樣是為了保衛毛澤東,捍衛毛澤東發動、領導文化大革命。林彪和江青之間的鬥爭,有權力鬥爭,有對文化大革命立場上的分歧,實際上是林彪和毛澤東的分歧。該報告指:林彪問題的實質、性質,純屬黨內鬥爭、宗派鬥爭,也包含著反對毛澤東專製、獨裁、政治狂熱的正確方麵。在特殊年代、極不正常的政治環境下,林彪追隨或同意毛澤東的路線、決策,是屬於嚴重的政治錯誤及行政上瀆職。
林彪四次推辭當接班人
該報告指:林彪並無參與決定文化大革命和製定文化大革命路線。
林彪在1966年8月1日召開八屆十一中全會前後,曾四次推辭當接班人,包括兩次書麵報告。毛澤東在林彪第二份報告上作了批示:“考慮甚久,惟有林彪最宜接班,請接受委托”。結果,林彪把毛澤東的批示報告撕碎扔進痰盂裏,說了一句:“我不想倒在潤之之前”。葉群令機要員退下,把報告撈出來,並在一起粘貼上,鎖在保險櫃內。
該報告指:1958年5月,中央八屆五中全會上,增選林彪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宋任窮、陶鑄、粟裕、羅瑞卿上門祝賀。林彪並無興奮,還寫了幾句,重複二次:“晚年要平安,要避鋒芒,要避政治,要避會議,要避聚會,要避潤之,要避表態”(摘自宋任窮、羅瑞卿揭發材料)。
該報告中引證了有關揭發材料和有關檔案資料,在很大程度上爭鳴:林彪有其獨立思想、政治判斷,而不少判斷是正確的,如:要結束文化大革命,要求抓生產,搞建設;要求發展科學,恢複高等教育;要求改善和蘇聯、東歐的關係,等。
關於林彪提出設國家主席的意見
該報告中指:林彪別有用心地提出設國家主席的意見,這屬於黨內正常生活。事實上提設國家主席,是毛澤東本人。1970年3月9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康生、李德生談話時說:“黨有個主席,一個國家也要有主席,人選還要議一下。”
該報告中指:1970年3月12日,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前夕,林彪給毛澤東寫了封信,信中提出五點看法,“請主席指教:對文化大革命設一個時間;全麵恢複黨組織、政府部門、各機關企業、農村公社、社會秩序;抓戰備,發展國民經濟,解散一切群眾組織,停止內戰。黨內外清查出七百五十五萬多人的案例給以明確、寬恕處理。”毛澤東把信批給周恩來、康生、江青三人閱,並批上:“閱後,可以堅持個人意見、立場。”
關於批陳伯達整風運動
該報告指:1970年8月29日,毛澤東寫了《我的一點意見》一文,嚴厲批評陳伯達,送林彪閱,附上“等候意見”,但林彪沒複。31日在九屆二中全會上公開了。
1970年11月18日,林彪對周恩來、康生、紀登奎,就中共中央在11月16日發出《關於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的指示》,在黨內上層展開檢舉、揭發事件聽取意見時說:“中國馬列主義理論家、主席的助手也反黨,誰還有意見?”
1970年12月20日,毛澤東提議:“凡有關黨主席的談話、批示,凡有文件起草或決議案等,直接下達至政治局各委員”。12月23日,毛澤東又加上:“經恩來傳達至政治局各委員”。
1971年2月,全國各級黨組織開展“批陳整風”運動。
毛澤東不接受林彪請辭
1971年3月22日,林彪經周恩來給毛澤東一封信,信中提出請辭,和妻子、子女回湖北家鄉養病的要求,信中再次提及結束文革,恢複黨、政、正極、社會正常秩序。
4月20日,周恩來傳達毛澤東給林彪的答複:“請辭不妥,恐會引發黨內外混亂,你還是副主席。黨章規定的接班人。我(毛澤東)不能接受請辭。養病為重。”
林對毛反感的公開化
1971年4月27日,周恩來傳達毛澤東邀請林彪身體可行,出席觀賞五一國際勞動節晚上的煙花演出。林彪以不回答拒絕。5月1日晚,周恩來見毛澤東上天安門後,三次和林彪、葉群通話。最後,周恩來對林彪說:“能否看在我周恩來懇求您的麵子上,即來,否則影響太大、太大。問題我會盡力的。”
林彪晚了23分鍾到天安門城樓,又提前半小時離開。整個過程,沒和毛澤東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