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天下縱橫談發帖5

(2011-10-03 17:17:12) 下一個

牌坊價幾何? 2010/01/25 02:41

穀歌的牌坊文化,源於美國自大的人文擴張觀念。且不論其可行性,光是美國人的做派就極令人厭惡:美國的國內法可以淩駕於國際法之上,美國的議會可以決定小國的存亡,這便是赤裸裸的強國強權的霸王道理。

但是中國是大國,美國在軍事上和經濟上不敢造次,然政治上的非難從來就是見縫插針,死纏爛打。此次穀歌鬧劇,希拉裏予以外交關照的政企雙簧而高調背書,並不難理解美國在G2論被溫總扔進垃圾箱以來中美摩擦加劇的因素在起作用。我想說的是,當中國政府要定自己的規矩時,居然有如許多的中國國民附和著美國的政府和企業聲討中國,其音可悲也!難道中國的立法需要征得美國的批準嗎???

說說民意吧(其實我對這個詞的濫用很反感),美國的民意測驗總是在政府最需要的時候能夠起到力挺政府決策的作用。為何?因為沒有人去計較誰投票支持誰投票反對,因為所謂的民意測驗是最容易控製的,而控製方又是替利益集團做輿論的。因此,相信民意的人說真的也就隻剩了愚民了。想想,就連實名製投票的政治選舉都能夠做局,何況是動動鼠標就可實現的民意測驗呢?

關於韓寒此廝,我曾批評過他的觀點與角度(於抵製家樂福及地震之後)。可以說,欠缺中國文化道德底蘊的這類人在大陸廣有市場,是民族文化與道德倫理斷層的真實寫照,也極力證明了當今中國人倫道德重塑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值得圈點 2009/07/30 06:17

YST對新港台的華人社會的現狀與心理分析可圈可點,入木三分;對中共的戰略規劃亦有認同。但其對中共的內政外交之理解欠缺實證考察,對毛的認識尚待充實。

理解中共之根本在於讀懂毛澤東,毛的著作反應的毛思想的靈魂將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政治哲學保證,摒棄了毛的思想路線,大國的分崩離析在所難免。故此,要看清中美主博弈及其衍生的中歐俄日印子博弈的利益交換,就必須了解毛周一手創立的獨立外交體係的優缺點。

毛的居功至偉 2009/07/25 06:58

說偏激一點:毛這輩子還真的沒犯錯誤。看看大陸現今賣國精英比比皆是,就是因為文革未曾認真貫徹。

毛以朝鮮戰爭、工業化、原子彈等雄才偉略經營苦難的中國,令國際耳目一新,然而自詡精英實則奴媚的宵小之輩為了充實自己的私欲而堅定賣國者太眾。令人唏噓!

膚蟎出隙 2009/07/05 01:18

獨自憑欄,煙茗可韻。落眼處,膚蟎出隙,怎一個蟲豸作怪,點點泛塵埃。於中共主導的中華大局,民主雖是跳梁之輩,其可愛應予掌控。

毛式中國 2009/07/01 05:42

值得肯定的是:美式霸權敬畏的是秉承毛澤東思想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集團,故以不遺餘力地抨擊抹黑;美國向中國大陸極力推銷的民主典範--台式民主,是中華版圖走向自殺的不歸路。曆史能夠容忍缺少聖人(毛是千年一遇的聖人),但無法容忍沒有強人(至少目前,胡是難得的強人),中華民族統一共進,務必有強人開路。

另外,所謂毛的生日說,我覺得不要太過附會。毛生辰是以陰曆記載,當時尚未普及陽曆。所以,毛之1226應該是陽曆之次年元月之後了。

林大官人 2009/06/21 17:05

要說林毅夫在台灣人心中有很高地位的話,那麽台灣人的思維水平就追趕上了韓國先驅了。林大官人雖是台籍人士,但其教育及發跡都於台灣著墨不多,台灣人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林大官人大聲呼號。正如楊振寧之於中國物理學的進步,絲毫沒有聯係,國人卻寵的那老朽大喊在大陸找到了第二春。中國物理最應該感謝的是毛時代歸國的科技人才,也還包括李政道式的耕耘之士。而楊氏在大陸的高規格禮遇歸咎於不學無術的媚外領導的吹捧,因其不論人品、貢獻及認知都與此種禮遇不相稱。當然,林大官人另當別論,至少我尚未發現他太過虛偽造作。

壁上觀 2009/06/21 16:33

美國人的手伸到伊朗襲胸了,不過內賈德的思考能力還是遲鈍了一些。哈梅內伊的態度有待觀瞻,西方媒體的功課還得趕緊。

美國在外圍無法卸除中歐俄的伊核問題上的拉力糾纏,南亞、科索沃和中東都無法找到合適的破局點,於是又整出一個伊朗騷亂的花絮來。作用不大,但賺足了眼球。看著那些不知國家為何物的學生,我忽然想起CIA的北京之春(六四)來,學生總是可讚可憐而又可悲的政治犧牲品,但是若為了敵對國的陰謀而犧牲,真不知道應該將他埋在哪裏好?倘若自己身處其中,父母隻會哭死。

有時候我想,民主真是個好東西,一旦傍上哪個國家,立馬就有好戲看。不過,前提是:美歐喜歡看這個國家的傑出表演。像昂山素季這樣的沉底殘羹,本來已心如止水,偏偏又被一夜闖居所的美國人弄得春心蕩漾。唉,唯有好戲連台,美國人才能展現其高超的編導藝術。

風物長宜放眼量 2009/06/21 16:09

此文若果真為YST所感,則難怪台灣對大陸對毛之嫌惡根深蒂固。

毛對中華民族之功可謂千秋萬載,其過於曆史亦隻作過眼雲煙。毛之能識人所不能、敢為人所不敢,首先他是一位哲學家,然後是一位戰略家,其次是一位政治家,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軍事家。軍事是保證、政治是生命,戰略是睥睨天下的才華、哲學是中華崛起的文明之基。他的一生貫穿始終的不是雄霸中原,而是振興中華。

毛以哲學的思想運用戰略的思考布局內政外交,不論戰爭時期還是經濟建設時期,其創造性的理性在貧弱的中國是無人能及的,這就是偉人的魄力。即使毛之後的鄧的許多理論創新,都有毛的思想的影子。所以,此文謂毛治世無能,實在是天大的笑話。毛若不是在其生命的後期,將心力放在黨權爭奪上,他還能創造更多奇跡。他的所謂大錯都發生在權力鬥爭白熱化的階段,他從心底裏不願意看到自己親手創立的國有體製毀於劉鄧之手。現今的中國國情,是毛拚盡全力避免發生的:社會分配機製的金字塔底部太過於蒼白厚重,塔尖細細的漂浮於空中。。。

朝核從屬於伊核 2009/06/18 15:41

我較讚成東方評論的觀點,朝核從屬於伊核。

朝核的核心是東北亞經濟一體化,伊核的核心是美元本位製。日、韓、朝在大國的夾縫中演繹走卒的角色,同時也在極力將自身利益最大化。要知道,盟友總是用錢鋪就的,否則隻能靠武力挾持,他們的歸類我就不多說了。

在中國的眾多鄰友中,巴基斯坦是值得稱道的一個,在中國最困難的六四時期,他以義氣犧牲了許多但贏得了中國的長期信任。此前,中國曾因交好美國而對巴方開罪美國的事情替美方表達微詞。

事實上,政治永遠沒有對和錯,隻有強和弱。理解了這一層,討論民主製度及權利的功利性就很明顯了。順便胡扯一下,有些人對民主有心因性的奴仆思想,僅僅憑著外界宣揚的感知而非基於理性探討的認知來給中國的未來開藥方,這就是六四的悲劇,也是中國的幸運:鄧當時還健在還很智慧。想來,美國當局肯定腸子都悔清了。

小馬有進步 2009/06/14 16:28

小馬相較阿扁在政治操控上已是小腳女人,此次祭出一招實在難得。不過我能理解小馬的良苦用心,是有進步。識繁書簡一直是我的語文閱讀方式,自中學以來,因為喜好古詩詞而學識繁體,但書寫又以簡體為主,這是文字過度的一種有效方式。

讀書和智慧 2009/06/14 16:18

念大學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念大學。在大陸能真正領悟毛的智慧的人不多,這是閱曆的膚淺和思想的狹隘造成的。

現在很多讀書人的言論是附和強者(如美國)的,這是人性的一種低層次的自發行為。他們也學著以第三方的超然立場,裹挾著發達國家的傲慢和偏見,非理性地攻擊中共政權的一切作為。而當這種言論要嫁接成為民族存亡發展的理論時,其空洞自大抓狂的特性就一覽無遺。

天佑中華 2009/06/14 15:55

想想中共政權成立至今,一路走來之坎坷艱辛,每當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真為中國感到欣慰。毛的一句風物長宜放眼量,道破了偉人遠見卓識的苦澀。一個小小台灣島,尚且在西式民主中撕咬沉浮族群割裂,換了大陸,著實難以想象如何的四分五裂。

美國其實根本不關心別國采取何種政製,看看沙特國君、利比亞獨裁者還有伊拉克的薩達姆甚至基地的拉登,都是他曾經的盟友。美國單列中國的所謂民主問題,說明它覺得中共的集體領導製實在難以對付,因此才會不遺餘力地蠱惑資助親西方的所謂民主鬥士的表演。可以說,親西方洋奴的品質之劣遠勝土貪官,貪官誤政而洋奴賣國,兩害相權取其輕。對美國而言,中共最難纏的是沒有利益集團的背景,集權領導的內部民主加上中央智囊團的大智慧,這一優勢使得中共在國際博弈中鋒芒畢露。在全球利益爭奪中,美國處守勢、中國行攻勢。民主問題向來是西方寄望中國政治內耗,延緩崛起日程的一劑麻醉藥。

鄧於六四之前對美日的盲目崇拜令人啞然,但是他畢竟是智者。美國的北京之春太過猴急,鄧猛然頓悟,遏製住了中國政治的西化,保住了大盤。這裏我想提一下緬甸的昂山素季,她是典型的中情局亞洲運作模式,可惜緬甸現政權棲附中共,所以妙齡時便以身相許的昂山已是失落的徐娘了。

無本之冠 2009/05/30 16:19

在台灣,政治已然成為罵街的衍生品,百姓全然自甘為怨婦的手杖,一有風吹草動,磨刀霍霍向大陸。

台灣是一朵文化的浮萍,全托了李登輝、陳水扁的福,文化斷根雖需數十年的光陰,不過已開始漂浮。令人啞然的是,台灣目前的文化對強勢的趨附與獻媚登峰造極,對大陸的蔑視與詆毀無以倫比,這就是日本武力殖民美國經濟殖民的後果,漢奸文化空前絕後。這一點,對比新加坡的香蕉文化,領土權的最終歸屬令漢奸文化更加癲狂。

看看辜氏家族,日偽時期為奴,兩蔣時期為仕,民主時期卻成了台灣的英雄,令人唏噓有餘。依辜氏的觀點,他們賣台灣給日本是對的,目前馬英九想和好大陸則被其痛罵賣台。真是個光著身子立牌坊的賣春嫗。

正本清源 2009/05/30 15:53

即使參天古樹,亦有歪枝斜杈;輸入健康的血液利於正本清源,樓主若然剛直,可為國家枝葉。

勿以不恥而卻步,勿以功名以趨鶩,正直是琴,坦蕩作音,秉承毛老的意誌,為窮苦百姓指l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