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良母們,你們看了這篇文章先不要冒火,蜜瓜不是在說你們,這四個字打著引號呢,息怒。
這裏的“賢妻良母”特指,說的是將賢妻良母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做普世價值觀的行為。
最近比較忙,每天寫文寫到半夜,還要查些資料,自己也在追一篇文,所以讀了很多文章想說很多話都憋回了肚子,很多有感而發的小短文隻開了個頭就太監了。比如感恩節前夕,我想參加原創的活動寫一篇《我拿什麽感謝你,我的朋友》,說一說我搬到卡爾加裏之後結識的一些網友,包括本地的和遠在美國歐洲的一些網友對我的關懷和愛護。我初到一個新地方,沒有本地的朋友幫助,根本不可能這麽快地適應環境利用社會資源。我那個時候還粉塵蟎過敏,一個網友知道後特地從美國給我寄來中藥衝劑;我減肥遊泳,網友給我寄來遊泳衣,小蜜學畫,網友寄來禮物卡。
小蜜的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圓,不可思議地問:“她們沒見過你吧? MY GOD! ”
太忙,來不及感謝就太監了,你們原諒我吧。
今天這篇文章本來不想寫的,在各論壇潛水看文,實在是潛出一肚子氣,這感謝暫時放一放無傷身體,可是這氣放一放實在是危險得很,有生癌的可能,蜜瓜是個利己主義者,覺得必須要把這危險拒之門外,所以有了此文。
起因先是一篇文章 《 這樣的婚姻你會選擇放棄嗎?》,寫一對洋夫婦,男的高收入,英俊瀟灑,女的結婚前是華爾街的 HR,結婚後在家裏相夫教子。這男的有控製欲,在家裏一個人說了算,久而久之,女的覺得這個男人的性格已經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於是結束16年的婚姻,提出離婚並且實施了離婚。
這篇文章對我來說沒有什麽問題。我覺得這洋女為了自己的個性和尊嚴要離婚沒有任何問題,我理解,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個把尊嚴放在第一位的女人,排在物質之前。但是我說,估計大多數中國人都不能理解。 國人的傳統價值觀裏,男人隻要不嫖不賭,賺錢養家,沒有外遇就是好男人,其他的都可以原諒包容。沒有這些致命的缺點,女人離婚就是無理取鬧,你離了不一定能找到比他好的,這個調調我聽了 N遍,耳朵都快起老繭了。在國人看來,尊嚴算什麽,女人不配有尊嚴,不能要求尊嚴,尊嚴是男人的特權,女人是男人的依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物質第一,尊嚴屬於物質之外的東西,追求它是吃飽了撐的,生在福中不知福。 不理解也就罷了,這世界多姿多彩,多種多樣,如果這世界隻有一種顏色,那是多麽地單調。 但是這不僅僅是不理解不讚成的問題了,居然還有人要譴責洋女對個性對尊嚴的追求,這就莫名其妙了。這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觀當作普世價值觀強加於別人的問題了。
所以我說,你在家裏做賢妻良母,一點問題也沒有,我敬重你愛護你理解你,我的朋友中也有很多賢妻良母,我老媽也做了一輩子賢妻良母,可是如果你認為女人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賢妻良母之路,誰要是不做賢妻良母就要被你譴責,那麽我就憤怒了,我大聲地說——讓“賢妻良母”見鬼去吧!
原創爭議洶湧,斷腸推出一篇《婚姻是個什麽東西?》,反駁了這種論調,深得我心,我又把這個給放下了。 本城嫁台灣人的大陸女成長借著本城的家暴事件推出《已婚女人手冊》,據她本人說她看到了朋友組織家暴群組想要為家暴姐妹們做點事情才寫這個的,然而作為心理學家的她,沒有上網檢索一下關於家暴的知識,而是上網檢索了一套 《女人應該知道的十件事》和《聰明的女人會做的十件事》貼上來作為送給被家暴姐妹的禮物。
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比蜜瓜同學的《外嫁指南》的欺騙性還要高。《外嫁指南》隻是有點欺騙性,而這篇《已婚女人手冊》卻具有殺傷性。這篇文章給人的誤導就是,家暴受害者之所以被家暴,是因為她們不懂得女人應該知道的十件事,不是聰明女人,所以她們才會被打。 這完全是一種為施暴者辯護的行為,是幫凶行為。我對她的心理學專家的專業資質表示懷疑。
在這個貼子下麵,她和她的朋友嘲笑三個去她家做客的上海人說主人和老外客人不懂的上海話是一種失禮行為,並且認為去一個上海人家做客,上海女主人自己不做飯也是失禮行為。 如果說她們說的第一條還算有道理,那麽第二條就莫名其妙了。為什麽上海女主人一定要做飯?不可以是她買的外賣嗎?不可以是她的先生做嗎?上海成千上萬的家庭是這種模式,有什麽不對?為什麽你們的價值觀就是普世價值觀?如果說你們做“賢妻良母”的目的是家庭和睦,那麽在上海人的模式下,他們的家庭也很和睦,目標是一樣的,為什麽她們的方式就要遭到你們的恥笑? 這也太狂妄自大了吧? 我提出了我的看法,於是她嘲諷我“粗”,這麽回複我——
• 連為什麽要親自燒點東西都搞不懂的話,那你還真是“粗”的可以,感覺妳很紅衛兵哦。 -成長- ♀ (0 bytes) ( 4 reads ) 12/4/10 07:27:26
• 難道一個人不會燒飯她就不能在家裏請客?為什麽不能是她的丈夫燒飯呢? -漢代蜜瓜- ♀ (0 bytes) ( 3 reads ) 12/4/10 20:45:59
• 嗯,真是好問題,等妳搞懂了妳就晉級為唐代蜜瓜了,努力吧! -成長- ♀ (0 bytes) ( 0 reads ) 12/4/10 23:47:29
如此狂妄,究竟是誰沒有教養,誰無禮?說實在話,我都無語了。
接著這位心理學專家又火辣辣地推出了一篇《國女為何缺少女人味?》,唯我獨尊地推銷她所謂的“賢妻良母”價值觀,並且把基督教強行綁架上了她的戰車,說是在西方的各個族群,中國大陸女人是公認的最缺乏女人味的。我倒要問了,這西方的各個族群,包括不包括白人,也即所謂的高加索族群?還是隻是韓國人日本人和台灣人?
韓國日本和台灣,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大男子主義流行的地方。哪怕是在中國大陸,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人群還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很負責地說,越是盛產“賢妻良母”的地方,大男子主義越是猖獗。相對來說,西方男人(高加索族群)的大男子主義最弱,所以,我敢肯定地說,高加索族群的女人們比中國大陸女人更不具備女人味,如果這女人味指的是“賢妻良母”味。
舉了例子吧。我念書的時候有個台灣女同學,比我年輕,她未婚,但是一直吃避孕藥,原因是她所交往的台灣男友,都不避孕,所以避孕責任在她。
我一直以為這隻是個別現象。到了讀到糖朝栗子的《最愛》,我驚異地發現,這在台灣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我簡直是震驚了。
這個社會把男人慣成了什麽樣子?西方是這樣的嗎?他們不敢吧?真的要是被女人造出個孩子,撫養費贍養費能讓他迅速減肥。有點體麵的人,你借他個膽子他都不敢!
我在《外嫁指南》裏借柳丹紅的嘴早就說過這個問題——
我們大陸看上去比台灣要解放得多。可是真的到了社會上,這兩地的一致性就顯現出來了。在大學裏欣賞女同學思想深度的男人,到了社會上都不喜歡女人們比他們強。他們要求女人們犧牲自己的事業犧牲自己的時間為男人們的事業做好後勤部隊。他們把孝順自己父母的責任都推給了妻子們。養育孩子更是妻子的獨家任 務,好像沒丈夫什麽事兒。我的那些結了婚的女同學,都被家庭事業折磨得未老先衰,脾氣大得好像到了更年期,於是男人們又來指責女人們不溫柔不像女人,告誡他們的妻子,日本女人如何如何,韓國女人如何如何,台灣女人如何如何,隻有中國大陸的女人最不像女人。
可你真要大陸女人像日本女人韓國女人台灣女人那樣結婚以後就辭職回家,全家的養家責任和榮辱命運都寄托在男人一個人身上,大陸男人們又不敢承擔這個風險這個壓力。所以他們最希望的就是大陸女人能像男人一樣賺錢養家,又能像傳統女人那樣沒有自己的主見溫順聽話,對他們小鳥依人,百依百順。
可是,這可能嗎?一個人在外八個小時要帶著盔甲披掛上陣,沒有主見沒有思想能在這麽激烈的競爭中找到一席生存之地嗎?在外麵有主見有思想,回到家跟電燈開關似的,說轉換就轉換,啪的一聲全消失不見了?哪怕買台機器回來都沒這麽好用吧?
那些諄諄教導女人如何溫柔,如何做賢妻良母的女人們,請你們先去調教調教男人應該如何做男人,再來好為人師吧。一個社會,有什麽樣的男人就有什麽樣的女人,一個社會,如果男人集體陽痿了,這個社會是沒有什麽希望的。
保家衛國,上陣殺敵,肯定是不能指望女人的。
另外,如果做“賢妻良母”太辛苦了,那就不用拚著老命去做了。如果不辛苦,何必看見別人做人自在就心理不平衡,非要讓人家一起跟你苦哈哈地做什麽“賢妻良母”呢?你看人家自得其樂的那些女人們,人家婚了再婚,離了再離,越離越有錢的女人們,人家跟伴侶夜夜新娘 / 新郎的女人們,有沒有語重心長喋喋不休地要你們效仿她們,將她們的價值觀強加給你?
靠打壓嘲笑別人來抬高自己,隻能有一種解釋——沒見過世麵,虛弱,自卑。
女人們,走自己的路,讓“賢妻良母”見鬼去吧!
社會哪個階層,長於什麽樣的家庭,個人素質如何,一個“心理學家”的殼絕罩不住那麽多不想讓人知道的自卑。
三種辦法:
1.他說什麽就是什麽。他說你笨你就說自己笨,他讓你檢討,你就自己檢討。
2.吼回去,讓他閉嘴。
3.離婚。
我一下醒悟。LG 說不打我就是對我好了,說明婚姻有很大問題。賢妻良母白白做,偶爾抱怨,提些要求, 現在都成了拖他後腿的罪證。不能說一點他的不是,要是說對了,就老是挑刺,家裏有灰等等, 不讓人有一天舒心。
不說就不說, 愛聽表揚,咱就表揚。總的有人先退讓。出國前咱工資是他兩倍,我沒讀出來前,他可抖了,就是大男子主義,自己不覺得。也不是壞人。大男子主義就是不愛護尊重妻子, 自以為是。關鍵在於要順著牽, 讓他的主義主他自己身上去。越頂他鬥誌越旺,還找到女知己支持他。
我的態度:要婚姻,就對老婆好,否則離婚。不怕他知道咱們說他,隻怕他不知道。知道了會認識到自己錯, 是好事。隻怕惱羞成怒,也是好事,過不了別過了。我隻是客觀評價而已。
他要的那點沒做到,做三十條都是白搭。反過來說:你怎麽那麽主觀?不能客觀看事情嗎?今天想通了, 不就是想做大男人,想做神嗎,讓他做, 做舒服了。否則一點不是,責任又全在咱。咱索性放權了。你做大人,你擔責任。使勁做賢妻良母, 吃力不討好, 錯的全擔,好處沒有。要是做舒服了大人,還是捧不起的劉阿鬥, 那就是沒有感情,沒啥好留戀的。收集證據,打掃戰場走人。
記住哈,老外經常說一句話,就是NOBODY IS PERFECT,誰要是讓你完美,你就跟他說,請他去找完美的做老婆好了。
嘿嘿,他寫的倒真是身邊的真人真事,這些“真人”也上文學城,於是他做賊心虛,潛伏了。。。
今年回了國三個月, 回來著手家庭改革, 非常艱難。早知道先上蜜瓜處多學學, 這麽多高人。
對呀,俺那天還想看你們提起的那個圍觀的名帖,“好國男打老婆,傻老婆去報警”什麽的,結果發現博客沒了,也找不到那個轟動一時的名帖,真遺憾!
哈哈哈,這家夥肯定是幹壞事兒被人認出來了,銷屍滅跡。
嗬嗬,掐架的樣子不好看,還好沒讓你看到。
很遺憾沒看見你們是怎樣掐架的。
我不知道她是網絡作家呢! 以前隻看新聞和少數幾個人的博客。我的意思是qq群適合一些固定的人在一起休閑聊天之用。
嘿嘿,俺和很多人掐過架。
俺在戰鬥中成長。
蜜瓜每天還要花很多時間寫小說/在壇子裏討論問題呢,肯定不願一會兒一個人或對話框跳出來,隨時被抓住或打擾。另外QQ也太私人了,個人感覺不是很適合網絡作家和粉絲之間的交流。
我才知道你和艾艾打架最後文學城把艾艾趕出去了。。以前我怎麽不知道呢?我也老上文學城。。我還奇怪,,怎摸打不開艾艾的博客了。。
時就聊。。。可以了解同學家人朋友近況。
太浪費時間了
這個不好的是你看不見有人在不啥。。qq看得見誰在不在。。大家可以一直聊,並且有提示框顯示有人發話了。。
典型的雞零狗碎的國人婚姻。
你是習慣了那種聊天方式。其實這種博客回帖也蠻好的,就算當時不在,貼子留在那裏,回來還可以回複。
謝謝:DD
http://bbs.wenxuecity.com/kghy/781705.html
哦。。我是說你如果享有一個封閉式的網上聊天群。。qq是比較好的。你想聊天時就聊,不想就不聊,,你可以隱蔽隻看別人聊之類的。。我建了一個家人聊天團,,就是兄弟姐妹親戚之類的。。我們每個人報告最近的近況,,隻要打開,,那些曆史內容都在裏麵。。上照片很容易,不像文學城這樣麻煩。。
我用QQ跟國內的編輯聯係,有事兒或者傳稿才上,平時不上。
群成員需要驗證身份。。如果你不喜歡誰群主可以把他踢出去。。這是封閉的群。你當群主,因為你認識很多網上的朋友。隻要你登上qq別人在談話你就知道了,當然你可以不讓他們打擾你。。這在國內非常流行。。我經常在我的群裏貼內容,發通知之類的。。
有一個網站建了作者群,可是每次都隻看見對話框,看不到像文學城這樣的發貼式的群。
是不是就是一個多人對話框?
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那東西咋用。以後會搞一個大家都能用的封閉的東西,目前沒那個精力。
是的,北方人不如南方人會做生意,沒南方人精明。
當然。最好找同一個地方長大的,語言,飲食,朋友圈等都接近。
現在我給高中男同學說以前你們為啥沒人追我呢,我就喜歡嫁一個家鄉人沒如願。其實有一個男同學喜歡我的我就覺得他不帥。我喜歡一個帥的,隻是和我通信但沒表示他是否喜歡我,也就流產了。等我終於發現自己到底喜歡哪裏男人時,已經老了,不可能了。大學畢業後去倒追一個高中同學,別人沒感覺到,也不好明說。
太噎人了。記得88年去北京旅遊,一個外地人(北方人)差點被導遊給噎死。
南方的導遊絕對不會這麽說話的。北方人服務業不行,沒有服務意識和精神。
我覺得北京人最幽默,健談,熱心,心眼不多,說話也好聽。
總的來講南方人講普通話發音不準。但我在北京鍛煉之後講得好了,但我隻有在講方言時才會具有幽默感,才會講出感覺來。所以我喜歡聽北京人講話,因為北京話就是他們的方言。
俺覺得北京話不是土,而是特別痞,地道的北京土話,就是一股子痞子味,讓你一聽就覺著這人象是從胡同裏出來的小混混或二大媽之類的,反正一聽就覺著是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那種感覺。
俺覺得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在本族群裏找配偶,文化背景相同,語言相同,容易溝通。
找異族的還是少數,有的是本族裏找不到,有的大約就是喜歡某民族,要麽就是人對人碰上了,緣份~~~
俄羅斯女人獨立,美麗,做家務,具有藝術及文化修養,不是很現實主義。
菲律賓女人獨立養家,忠誠。
東南亞女人大部分獨立兼具傳統美德,美麗,真誠。
台灣女人兼具獨立及不獨立,開放及傳統觀點,美麗。
韓國及日本女人相夫教子,但不能掙錢。
大陸女及香港女,處於半傳統階段,獨立,美麗
西女獨立,美麗,沒傳統觀念。
男人花心不花心並不在於女人多溫柔多好。男人的本性就是喜歡美麗。所以女人要為自己活。做到知書達理,善良,獨立,從內到外的美麗。
哈哈,跟你說哈,俺覺得北京人說起北京話來挺傲慢的。而且北京人用北京話罵起人來,能噎死人地說。
個人覺得北京話特土。
哈哈,姐姐你真逗,看來咱倆比較投脾氣。:)
對,有的人南方人愛講方言就是因為普通話說不好。北方人學普通話說容易一些。奇怪的是,俺們那裏也很多平舌音的,比如把“山”念“三”,把“是”念“四”的,但是學普通話時好像沒那麽糾結,當然,俺們那裏說“十”就是“十”,不會說成si2.陳程拿拉也是分的,可能因為畢竟還是有翹舌音,所以長大了再學發音沒什麽困難,就是要不斷地記憶更正這些類似的山三是四之類的。以前上大學時,不知什麽人出的餿主意,讓一位南方的同學說“拿牛奶”,結果人家都說成“拉流來”,怎麽也改不對,大夥兒樂死了。
方言有時是挺有趣的。有一位雲南來的同學問一位貴州來的身材矮小的女同學說:“你把口缸抬上去沒?”答曰:“抬上去了。”俺們都聽得目瞪口呆,後來才搞明白,原來口缸指的是水杯,抬就是拿的意思。陝西來的同學,則把“切西瓜”叫“殺西瓜”,等等。。。語言這東西真的很好玩。
對了,他們也是基督徒。記得我們結婚後他們第一次來美國看我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一桌菜給他們接風(本人痛恨做飯),飯前公公領著全家禱告:仁慈的天父啊,感謝你給我們提供這麽豐盛的晚餐。。。 他們閉著眼睛,我翻著白眼:這跟上帝有什麽關係?要謝得謝我呀,是我辛辛苦苦做的菜啊。好在第二天婆婆就接過做飯的任務,他們再感謝上帝我也沒再有意見了。
感覺上我們這一代生活在兩種語言/文化交叉中的人,有時候精神都要分裂了,不知道究竟該歸屬何處,還是說兩處都是家園?
這方麵的觀點咱倆完全一致哈。不過廣東人上海人講方言,確實有實際困難,不是北方方言區的人能體會到的。俺剛到杭州的時候很納悶她們還要背漢語拚音,老有人來問我那個字是平舌的還是卷舌的。
其實北方很多地方的人說的也不是普通話,不過整個北方方言區內的語言接近於普通話,大家都能聽懂而已。
上海人喜歡講上海話,我在火車上遇到一個上海人的時候,問過他。當時他跟我抱怨杭州人對上海人不友好,我說你們能到了外地就不要說上海話了,在上海跟外地人說話也別說上海話。他說不習慣,說不好,所以才說上海話。
過去我們公司大約就我一個人說普通話,我們經理跟我談話的時候,說普通話,那個費勁兒啊,說著說著就轉到杭州話了,我幹脆說,你說杭州話吧,我能聽懂。
:p 姐姐你的“豬食”說樂死俺了。
俺也有同感,不能和台灣人講政治,一講政治,多數都談掰了。就象不能跟基督徒講《聖經》的謬誤一樣,基本到最後都是急眼了。
不知道是不是普通話聽習慣了的緣故,反正我是覺得哪兒的方言都不好聽,就連廣東話聽起來都特別土。我當年在香港,看電視台全是粵語,那些古裝的電視劇,本來美女長得挺優雅迷人的,可是一開口:“我好掛住你。”吐得簡直都掉渣了,真是聽得俺眼鏡要掉下來了。。。 :p
俺覺著普通話推廣以及漢字簡化是共產黨做的為數不多的幾件好事之一啊,方言要流失就流失吧,也沒啥太遺憾的。有時候,還覺得方言是社會發展的障礙,就象上海人說著上海話瞧不起外地人的優越感,俺是真看不出就他們這個語言本身來講,有啥可優越的。以前老廣的普通話差,也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靠近香港,講著香港人也在講的話,自我感覺極度優越良好,於是固步自封,平日裏不肯多講普通話的緣故。
還說呢,俺公公上次給兒子打電話,還非常怪我老公沒有教倆孩子粵語,以前學會粵語就可以闖天下的老思想還在。
不過,話說回來,方言裏也是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很fun的東西在裏麵哈,有時候偶爾用方言取樂鬥嘴什麽的,挺讓人可樂的。你昨天那個吳珍珍那幾句濟南話,差點沒把俺樂死!:p
“你老公跟俺老爸差不多吧?俺老爸不喜歡幹家務,但是他也不挑,覺得少幹點也沒啥,或者請人幹也行。但是他自己不想幹。”
exactly! 懶得象豬,也不挑,我做得飯象豬食他也吃,一句怨言也沒。
所以還是要看人而論。同意關於教育背景的說法。我老公家是台灣本省人,公公婆婆人都非常好,比我自己的媽好處得多。所以人和人還是不一樣。不過不知為什麽我婆婆跟我老公的弟弟的老婆就處不好,不過她再不滿意小媳婦,也沒怎樣,分開住就是了。跟他們唯一要回辟的話題是政治-他們支持台獨。
很多早年出來的廣東人也不會說普通話。
老廣的普通話差那是在全國有口碑的,嗬嗬。估計年輕一代好多了。
這幾年中國的普通話推廣教育很見成效。上海人屬於在方言上比較頑固的,但是新一代90後的普通話都非常好。上海人擔心過幾年上海方言會消失或者衰退。
現在的小孩子已經不能做到100%說上海話了。我在公車上聽他們都是一半上海話一半普通話。用上海話聊得起勁的時候,如果要強調某句話,他們會用普通話重複一遍。
杭州人更不用說了,很多新一代都不會說杭州話了。杭州人覺得自己的方言很難聽,普通話好聽。
俺牆頭草一把哈~~~
俺本來想批評她雪狐的,她在鳳凰男的問題上批我批得很慘,俺想報複一把。後來俺想想那樣太小肚雞腸,就算了。
俺接觸的台灣人大部分是外省人,感覺他們無論男的還是女的都比較斯文,比大陸人斯文,有股獨特的氣質。
不過那個地方是大男子主義盛行,結婚前要格外多考察。嫁個好的趕緊念佛,嗬嗬。
你老公跟俺老爸差不多吧?俺老爸不喜歡幹家務,但是他也不挑,覺得少幹點也沒啥,或者請人幹也行。但是他自己不想幹。
9斤姐姐,不好意思。其實俺對哪裏人都沒偏見,剛才是因為聽見她們談論,忽然就想起以前遇到的這一對很差勁的台灣夫妻。其實再回憶一下我遇到的其他台灣人,大多數還都是溫言細語挺有教養的。當年在同一個城市,我們也跟另一對台灣夫妻打交道很多,那兩人都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真的為人都特別好,倆人是青梅竹馬高中大學乃至研究生的同學,男的是個大帥哥,特別彬彬有禮,女的也很溫柔。她們夫妻生活挺美滿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據女的講起來,她的婆婆特別苛刻。每次到他們家來,隻能看見媳婦幹活,兒子一幹活,婆婆就開始發火罵人。人家老公就在婆婆看不見或離開後幹活,對老婆非常好的。我們在這邊也遇到很多台灣人,基本為人都挺溫和的。有一位台灣帥哥,娶了上海老婆,跟上海的姐妹們在一起說笑熱鬧的,比上海男人簡直還上海男人呢。
說了這麽多台灣人的例子,俺總結一下哈:總體感覺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自身修養也比較好的台灣人,對大陸以及大陸人的偏見也就比較少;相反,往往是自己受教育水平不高,自身素養也比較欠火候甚至特別差的台灣人,對大陸人偏見越深,越是一副優越得找不著東西南北的暴發戶樣。其實哪兒都一樣,人的偏見基本上都來自見識偏狹或無教養。有見識有修養的人,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見都會是一副比較達觀寬容的態度。
我們數年前去紐約的中領館,遇到自稱香港來的用粵語追著給俺們傳大法的;西雅圖的Chinatown,老也有幾個香港人在非常熱烈地傳法。
大陸廣東來的一般都會講國語,香港的講不了國語,這個裝不來的。
You are right about it.
This is the best example to show us how a relationship turn sour.
Mingua has the tendency for stereotyping, I didn't expect foxinsnow follow suite :(
我老公就是台灣人,比較懶一點,平常我找他麻煩多一點,他的反應是:不作或少做事死不了人,日子一樣過,何必弄得這麽累,你也可以偷懶嗎。
我周圍認得的台灣家庭,大部分男的都疼太太得很,我老公大概是最不憐香惜玉的了,非常粗線條,不過沒你們說得台灣男那麽恐怖。從我認識的台灣人來說,男女大都很溫文而雅,感覺我們大陸人比較強悍。
啊?你確定是香港人?不是國內說廣東話的人?
俺還真沒概念。俺聽到的都是些說普通話的。
一般來說俺躲著走。
其實俺覺得,不管什麽人,最怕的就是長期封閉在自己的一個小圈子裏拒絕外麵的世界,時間長了目光不狹隘都不可能。
唉,說到集體修煉,俺又要說偏了。你說那在各處的Chinatown裏成天宣傳那FL功的,咋那麽多香港人涅?
"是的,長期扭曲自己的個性,到最後就會變得沒有自信卻非常固執。"
真知鑿見,說得太好了。
集體修煉可以互相打氣。
“妻妾同居這種事,兩岸三地裏隻發生在台灣,香港都沒有。”
LOL,這正是台灣女人可以標榜自己有多麽“賢惠”的依據。忍字心上一把刀,美德啊,不容易修煉呢,估計沒那大環境的話,單個人是修煉不成氣候的!
妻妾同居這種事,兩岸三地裏隻發生在台灣,香港都沒有。
賭王的四個老婆,是分開住的。
上海人的老公自己還沒叫冤呢,旁邊的女人給他們喊冤,真是莫名其妙。
天哪,看來千萬不能嫁台灣男人。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培養WSN和受氣女的教材,所以中國和台灣才成為WSN的天堂。台灣更惡心的是還在近現代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文化中的色情成分以及蔑視/輕視女人的成分更多些。大多數日本女人在家庭裏基本就是男人的奴仆和受氣包的角色。
蜜瓜的文章寫得很好。那些總是勸別人做所謂的“賢妻良母”的,基本上分兩類,一類根本就是受氣包,受了氣還阿Q精神用自己不是“完美女人”等等的標準來為男人開脫為自己(繼續努力提高)打氣;另一類,根本就是糊塗蟲,或者看人家灑脫女人過得太自在就不由得嫉妒,發文來給自己找平衡。這些女人,其實跟“賢”“良”一點邊都沾不著,把她們叫做“賢妻良母”實在是太抬舉她們了。我看她們隻能被叫做“窩囊妻受氣母”,或者叫“糊塗妻漿糊母”,很難想象她們在自己頭腦尚且這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情況下,可以培養教育好孩子。
100% agree!請客做飯各家有各家的過法,這事沒有對錯,更扯不上教養。女人不下廚=沒教養,簡直莫名其妙。一家之中,男人,女人都是主人。我的想法是夫妻雙方誰的客人來了,誰就不下廚,這樣才有時間和自己的朋友說說話。無論男女,跟客人不熟悉的那個人去做飯,如果是雙方的客人,那就商量著辦,沒道理一定要女方下廚。
扯句題外話,家暴就是錯誤的,沒有“欠揍" 這種邏輯存在。一個男人強奸了一個少女,能埋怨天熱,少女穿的少嗎?做錯事情的是強奸犯,女孩子是受害者。當然女孩子從保護自己的角度出發,可以選擇不要穿的過於暴露。但這和強奸不存在因果關係,穿的少並不等於她在引誘別人犯罪。同理,作為婚姻的一方,女方應該反省自己的態度,不要對男方進行語言暴力,但這不等於就該被男人打。
是的,長期扭曲自己的個性,到最後就會變得沒有自信卻非常固執。
至少享受過了,合也好離也好,都無怨無悔
94呀,我覺得那女主人真冤,花錢請客買來一堆不是。我要是那女主人,這種朋友寧可不要。
"把女人的自我完善跟家暴扯在一起,這是一種是非不分,往別人傷口捅刀子的行為"
Got points.
不是。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女人可以有很多選擇。賢妻良母,女強人,藝術家,WHATEVER,一個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選擇她成為什麽樣的女人,無可非議。不可以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
吳儀到目前為止還是個“未婚女”,超級剩女了,但是誰又能說她人生失敗沒有價值不是個好女人呢?
另外,把女人的自我完善跟家暴扯在一起,這是一種是非不分,往別人傷口捅刀子的行為。家暴受害者長期生活在ABUSIVE REATIONSHIP裏麵,尊嚴和自信心都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建立自信需要長期的努力和自我肯定,她這麽一說,意思是人家不完美,沒有做好賢妻良母才招致被打,這是什麽樣的思維方式?她自稱學過心理學,在哪裏學的?有專業資質嗎?
你評的是做人的根基,成長定義著她心中的“女人”,“賢妻良母",評的是”枝“和”葉“,同與不同也許在這。
你評的是做人的根基,成長定義著她心中的“女人”,“賢妻良母",評的是”枝“和”葉“,同與不同也許在這。
嗬嗬,看到過不少“無怨無悔”的賢妻良母,在婚姻出了問題以後都變得“有怨有悔”。
所謂的不計回報的付出,鬼才相信。
暈啊,這真是現代賢妻良母的高標準嚴要求啊——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
小時候打過她,但是隻打屁股,打完後就後悔,再道歉。
現在不打了,說話也很注意,時刻檢討自己是不是有ABUSIVE的語言。
我覺得現在大孩子的不多,但是ABUSIVE的語言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比肢體暴力更大,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姐妹們跟我一起時刻注意,檢討自己吧。
她要是不跟家暴扯在一起掛羊頭賣狗肉,我才懶得搭理她呢。一般來說,我跟別人一樣,見了這種貼子繞道走的。
但是跟家暴扯在一起,說是送給被家暴姐妹的禮物,我的天,這不是胡說八道嗎?這是雪上加霜,不是雪裏送炭。
你們去家壇看看吧,她剛發了一篇文章,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台式溫柔”。
OMG,原來淑女是這樣煉成滴。
http://bbs.wenxuecity.com/myhouse/1508879.html
你讀讀亦舒的小說就知道了,台灣窮的時候確實被香港人瞧不起,罵的。
香港人覺得台灣人土。
你說的很對。法律不保護女人的時候,女人要在經濟上保護自己。所以中國大陸的女人都要努力工作,孩子交給老人帶,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如果按照賢妻良母的普世價去做喜獲豐收,請快快感謝主!感謝菩薩!感謝真主!感謝父母!感謝上天!感謝黨!感謝國家!感謝人民!
幸好還有你這樣的“俠女”出來發表觀點。如果都是成長那樣的,真的是要誤人不淺。其實她願意執行她寫的那些標準我個人一點意見沒有,相反要祝福她,希望她老公對她的賢惠甘之如飴。問題是這樣的話不應該說給受家暴傷害的jms,結果成了混賬邏輯。
表揚我?狂暈~了我~還景仰呢~
景仰個GUI啊就比你高那麽一點點還是穿著高跟鞋的效果~
遊妹妹,現在我還是有必要反省的。因為我知道走出家暴的陰影繼續過好今後的日子,日常自省一下還是要的,這是提高家庭生活質量的關鍵方式之一。
謝謝遊妹妹對我的評價。過獎了。我之前所做的現在所做的與今後大概繼續要做的,基本出發點還是圍繞著孩子們與海外的這個家~~~前麵的路還很長的,我們還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就當為了這個家如果自己收到家人的肯定和讚揚我會開心的。這也就達到了反省的目的。所以說瓜瓜和成姐姐的文章貌似對立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女人好。。。。出發點不同而已。
我是這樣認為的。
再有我不願意看到姐妹們打架哦~~~~~愁死我了~~
抱抱遊妹妹。請查悄悄話。
雖然我覺得成長的台灣牛肉麵菜譜不錯(我試過了),但對她的女人“應該怎麽怎麽樣”和對台式溫柔的傾慕實在不以為然。如果台式溫柔這樣無堅不摧,怎麽台商一登陸大陸就被攻陷了?二奶不說了,怎麽還有台灣人(包括她的先生)要娶即不溫柔也沒女人味的大陸女子呢?
記得台灣一個立委有次說過,在大陸的台商90%還是99%在大陸都有外遇,嚇得大陸台商太太們趕緊打電話去大陸對老公興師問罪,一時線路擁擠不堪,成為一時新聞。按有的人的說法,台灣女人可是非常溫柔,非常有女人味的,怎麽也不敵大陸女人呢?台灣太太們經常罵大陸女人會搶老公(我聽說三四十年前香港女人也是這麽罵台灣女人的),可見大陸國女的女人味是一點也不輸港台的。
本來花有萬紫千紅,人有千麵百格。帥哥們可以有豪邁型,斯文型,熱情型,憂鬱型,為什麽女人隻能有一款溫柔型,賢妻良母型?而且男人們的夢中女人也不會是千人一麵的。安吉茱莉就是火辣性感型,同溫柔一點掛不上鉤,良母搭點邊,賢妻連邊都沾不上,人家老公還是好萊塢數一數二的帥哥,他們的幸福和性福指數比我們在座的多數人都會隻高不低。給Brad Pitt塞個賢妻良母,他可能第二天就給悶死了。
有時候看著一些事很氣悶。不知道那人的優越感從哪裏來的。一個台灣女人跟我說,台灣的婚姻法很混蛋,離婚孩子一般會判給男方,除非男方不要,才會輪到女方。
很多經濟獨立的女人也為了孩子不離婚。她們是怕失去孩子。
你看賈靜雯多慘?在美國打官司,美國法官把女兒斷給她,回到台灣,台灣法官把孩子斷給她前夫。
這什麽世道啊?
據說在台灣,隻要男人不把情人公開,就算對得起太太了。
暈哪,這男人和情人這麽囂張,不離婚對孩子有什麽好處啊??
讓孩子從小看這種畸形的夫妻關係???
倒!
你說的那個例子,是哪裏人啊?俺知道台灣有兩例演藝界的人士是妻妾同居。這大約是台灣的特有現象吧?香港這類例子都沒聽說。
一個男人有幾個女人也都是分開住的。
噢,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那你就在這裏回貼吧,所有的回貼都能一目了然。
我給你一個例子:
深挖根源,你這麽愛思考還困惑,俺們常人就更無解 -splash~- (276 bytes) (280 reads) 12/4/10 23:26:12
• 回複:深挖根源,你這麽愛思考還困惑,俺們常人就更無解 -葉子亦- ♀ (57 bytes) (149 reads) 12/4/10 23:32:51
我隻能做回複,我想我寫的能夠直接顯示出來,如果回複的話,你必須點擊回複才能看見回複的內容,這樣很麻煩。我不能直接跟帖,必須回複某個人的跟帖才貼的上。。很麻煩的。。所以我從沒去任何論壇。。不像qq群那樣。。一個群聊天一目了然。。
啊?你想回誰的貼子,就點誰的帖子,然後回複即可。
你要是想去我愛我家,就點我愛我家論壇,進去就行了。
不過今天好像他們聊了一天賢妻良母,這會兒可能熄火了。
哈~~~,現在才知道,心靈的獨立和快樂遠比財富重要得多,沒生在台灣真是萬幸。
給與得是出自內心的,出於恐懼的給與根本不是給與, 是賄賂。
大學同宿舍最溫柔、最“賢妻良母”型的兩個室友,一個比日本女人還逆來順受,結果初婚的丈夫有虐待癖,再婚的丈夫也很冷漠,婚姻處於不死不活的狀態;另一個是獨撐一座江山,不僅一個人養家(老公的錢給他自己的父親看病外加零花),還把從新家裝修到做飯洗衣帶孩子全包了,她老公也處之泰然。兩個長得都不錯,不僅事業很成功,打扮得也很時尚優雅,而且絕對沒有言語暴力傾向。請問這些女人是活該呢,還是做得還不夠完美?如果還不夠完美,我倒想聽聽她們應該怎麽自我提高?她們把自己提那麽高之後,男人是不是就更夠不著了,那麽她們的下半生會不會更慘呢?很困惑ing...
那是個家暴群組,是為家暴受害者成立的。要討論婚姻兩性話題,就在外麵好了,嗬嗬。
謝謝支持。
不僅僅是家暴問題,還有家庭問題,把責任都推在女人身上,單方麵要求女人退讓是不公平的。她在那貼的跟貼裏麵和她的一個朋友把上海女主人請客不做飯嘲笑一頓,說人家沒教養。
WK!她們吃完了喝完了人家的東西,背轉身說人家沒教養,她們這是什麽教養?這個問題,我出國前龍應台在上海的報紙上就撰文寫過,當時引起上海文化婦女界和讀者的強烈反彈,龍應台又撰文解釋性道歉才算完事兒。龍應台這樣的文化大拿,兼顧賢妻良母,不是照樣婚姻破裂,離婚收場?
如果婚姻的穩定和質量隻取決於女人一方,那龍應台這種台灣式賢妻良母為什麽離婚?這世界是個多變的世界,大話不要說得太早,當心風大閃了舌頭。
上海女人請傭人做飯或者老公做飯,人家夫妻沒意見就行,關她們P事!!!
我開party 都是自己做飯,但是我不會對享福的任何姐妹們說三道四。
問好。
你說的對,夫妻有分歧要協商解決,無論什麽原因的動手都是錯誤的,是犯罪行為。
蜜瓜, 我看過你同成長在幾處不同的地方圍繞著這幾篇文章的一些對話。我理解你寫此文的心情。你確實有這個權利這樣感歎。說出來,希望你的心情會好一些。
成長的這幾篇文章不能代表“對家暴說不”這個組群的觀點。這從她的《已婚女人手冊》在組內大家的反饋就可以看到。我也注意到,成長後麵兩篇文章已不在組內發布,最後一篇也絲毫不再提及組群之詞。有一點很明確,“對家暴說不”這個組群不是由任何一個人代言的,包括成長。ID“對家暴說不”才能代表組群整體對外的立場和態度。
對婚姻問題的討論如果不特別注明是針對家暴而言,受害者不需要聯係到自己的狀況或者感覺是針對自己情況而發言的壓力。雖然國人中普遍對家暴問題還有一些錯誤認識,但是在北美, 法律和主體輿論都是保護受害者的權益的。
謝謝你,對家暴男和錯誤對待家暴問題的男女們這樣高呼:讓“賢妻良母”們見鬼去吧!這也是我的心聲。
家暴是絕對錯的, 這跟女人是錯或是對一點關係也沒有。 There are so many ways to communicate and violence is definitely a wrong way.
不管男人女人,哪怕這輩子能結N次婚,一次也隻能嫁娶一個,不可能嫁N個,所以用不著把自己的英雄氣概或者賢妻良母特質掛在嘴上,搞得人見人愛,汽車見了也爆胎。
下次在飯桌前進行公民投票,對我是否良母進行表決,說我不是良母就不給吃飯,估計會全票通過。
飄姐你動作真快哈,工作認真負責,景仰一個
身為獨立又溫柔的男人,我覺得獨立又溫柔的女人最有魅力。
“由此我想,那是天外有天。。。我還不是好女人~~~”。
飄姐,你是我見到的天下最好的女人之一,我敬重你不是一般的。所以我說成長那文章就是給家暴男捧臭腳的,就是用家暴男的一貫的手法,讓女人反省為什麽會被家暴。
你看,你這又反省上了。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 鬥膽問一句, 家裏現在是否基本上一塵不染?"
掃天下的不是男人嗎?家裏的塵不是該蜜瓜老公的事嗎?問錯了人。
在你這邊擠兌我成姐姐,我看回家我得麵壁思過聊~~~~
愁死我勒~
萬一成姐姐將我就地給陣聊或者有個什麽閃失,家中老少就交給你聊~~~~
實話說啊成姐姐的女人手冊和女人味一出我對照著自省一番再嗅嗅自己身上的味道~~~~~
怪了啊,我發現自己身上的味道不僅僅是好女人的味道還多了很多的好上加好的女人味道。。。可是怎麽照樣有人不待見呢?
由此我想,那是天外有天。。。我還不是好女人~~~
鑒定基本完畢~
屁顛屁顛的今天睡不踏實了~~~
剛剛看到你的這個回複(orchidnl 評論於:2010-12-05 13:04:45 [回複評論]
鼓掌,說得太好了!
我一年多前經曆家暴,不久前才離開shelter for woman。俺覺得蜜瓜姐比專業人員說得還要到位,每一句都深得我心。
成長那幾篇的文章我都看了,當時就一肚子氣,以她的論調怎麽能幫助家暴受害者呢,那些說法隻能是害人!要知道大多數家暴受害者在身體受傷的同時,心理、自信心也受到很大打擊,如果他們在求助的時候看到這類文章,隻能使自信心再次受傷,這簡直是在傷口上撒鹽!
另外問一下蜜瓜姐,我申請加入“對家暴說不”組群,點擊一下就成功了嗎?我沒看見有加入成功的提示啊。)
抱歉知道晚了,我走訪了你的博客因為沒有看到博文無從下手得知細節,隻是將最近申請的ID提交了群組成員進行投票取舍。。看到你這文字,如果你還是初衷不改願意進組的話,就請將這段文字稍稍添加個過去的經曆悄悄話給我當做入組的理由,我立馬給你開門。這是手續,請別怪我多事。這是我們這個組組規為的是對裏麵的姐妹們負責,因為這個群組不同於其他,大多是傾訴家私的要求和防範不可不嚴,見諒。今天再次這樣跟你說算是見字眼開。。。破例允諾。。。笑一個。
我也是從寫作的過程中接觸了ORANGE88,她接受過專業輔導,我從她的經曆中學到的。
但是我知道很多被家暴的姐妹們其實在被動手之前已經遭到很長時間的精神虐待,尊嚴和自信都長期地被踐踏而摧毀,重新建立自信是最重要的。
總是指責她們的不是,隻能讓她們更沒有自信。
所以我總是說,女人反省自己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老下“罪己詔”,檢討來檢討去,會把自信都檢討光的。
你點擊群組創建人的ID,給她寫QQH申請加入?我也不太知道。
我給你去申請吧。
我一年多前經曆家暴,不久前才離開shelter for woman。俺覺得蜜瓜姐比專業人員說得還要到位,每一句都深得我心。
成長那幾篇的文章我都看了,當時就一肚子氣,以她的論調怎麽能幫助家暴受害者呢,那些說法隻能是害人!要知道大多數家暴受害者在身體受傷的同時,心理、自信心也受到很大打擊,如果他們在求助的時候看到這類文章,隻能使自信心再次受傷,這簡直是在傷口上撒鹽!
另外問一下蜜瓜姐,我申請加入“對家暴說不”組群,點擊一下就成功了嗎?我沒看見有加入成功的提示啊。
喜歡德國女人,就是因為她們"缺乏"女人味。
哼哼,讓女人味見鬼去吧~~~~
:DDD
蜜瓜別生氣啊。生氣無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