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土的後花園

天空有鳥飛過,卻沒有留下蹤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哥大最新見聞

(2024-06-07 09:08:33) 下一個
哥大見聞

昨天去哥大Butterler圖書館辦點事兒。

當然首先要過安檢才能從116街的入口處進去。事先通過email已經得到了批準,因此拿到了一個QR code,所以即使背著包,也和女兒順利進入。當然也看到了排隊想進而進不去的幾個人。大概不知如何能在這種情形下進去。

想到孩子們小時,周五半夜查完經,一路高歌,在120街的MUDD Building樓下的vending machine買了冰淇淋才走路回家的經曆。後來進城上課總是把孩子們托付給上班的娃爹,自己去TC聽課。還有總總。

仿佛已經是前世的記憶。

草坪上濕漉漉的,據說昨天還有示威的帳篷。估計一夜大雨,撤了。

娃爹告訴我那邊的大樓就是Hamilton Hall,他平時在那教課。氣憤地,咋也沒必要從二樓進去啊。

他忙,我和女兒單獨去辦事兒。還好,進去後沒再有安檢之類的。隻是也沒看到幾個人。遠遠近近有校警徘徊來去。順利完成任務,往出走。覺得右腳鞋裏好像有個小石子兒,我順便不將究地坐在台階上,脫下鞋。磕了磕鞋,穿個。還是有點兒不舒服。也許在襪子裏?我想,抬了下頭,跟站在旁邊的女兒說話。嗯,不遠處,左邊,不超過十米,已經有兩個警察在看著我們。我開始笑:跟孩子說,估計以為我們要坐下來開始示威呢。穿好鞋,站起身,右邊,有個警察正往我們的方向走來。哈哈哈。

哥大不再是原來的哥大。那個最正治正確的地方,已經沒有自由,也沒有隱私。

6/7/202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arara 回複 悄悄話 等猶太人停止捐錢就不會政治正確了
556517 回複 悄悄話 當年在哥大讀博,不論去打工或上課,總是把中學下課的女兒先放在東亞圖書館做功課,到時候再一起回家,雖艱苦但很留戀。
登錄後才可評論.